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3)
2023(10179)
2022(7964)
2021(7521)
2020(6045)
2019(14206)
2018(14608)
2017(27115)
2016(15326)
2015(17693)
2014(18071)
2013(16890)
2012(15093)
2011(13435)
2010(14223)
2009(12708)
2008(12559)
2007(11290)
2006(10017)
2005(9300)
作者
(42434)
(35013)
(34945)
(33397)
(22341)
(16850)
(16070)
(13760)
(13352)
(12852)
(11980)
(11786)
(11489)
(11351)
(10850)
(10774)
(10607)
(10503)
(10404)
(10071)
(8991)
(8695)
(8674)
(8241)
(8187)
(7941)
(7935)
(7903)
(7295)
(7024)
学科
(58088)
经济(58031)
管理(38706)
(36195)
(29334)
企业(29334)
方法(23789)
数学(20291)
数学方法(19679)
中国(18173)
(17489)
理论(14292)
业经(14034)
(11561)
农业(11479)
地方(11472)
教学(11393)
(11253)
(11005)
贸易(10992)
(10800)
(10673)
教育(10637)
(9706)
金融(9704)
(9379)
银行(9359)
技术(9044)
(8929)
(8852)
机构
学院(206619)
大学(203666)
(76203)
管理(74424)
经济(74183)
研究(68662)
理学(62713)
理学院(62005)
管理学(60301)
管理学院(59942)
中国(51966)
(44191)
科学(42014)
(35101)
(34708)
(34028)
(33790)
中心(31759)
研究所(31172)
(30039)
业大(29989)
师范(29726)
北京(28148)
(27815)
技术(27626)
财经(26988)
农业(25985)
(25251)
(24343)
师范大学(23347)
基金
项目(132080)
科学(102193)
研究(101003)
基金(90225)
(78128)
国家(77445)
科学基金(65876)
社会(59444)
社会科(56090)
社会科学(56073)
(54861)
教育(50692)
基金项目(46316)
(45406)
编号(44793)
自然(41710)
自然科(40814)
自然科学(40809)
自然科学基金(40000)
资助(38213)
成果(37713)
课题(32783)
重点(30649)
(28729)
(28099)
(27855)
(27392)
项目编号(26709)
创新(25833)
大学(25398)
期刊
(89637)
经济(89637)
研究(61546)
中国(50174)
教育(39881)
(32592)
学报(31323)
管理(29736)
科学(27665)
(27601)
大学(24448)
技术(23805)
农业(22229)
学学(22084)
(19359)
金融(19359)
业经(15739)
经济研究(13664)
图书(13648)
职业(13564)
财经(12595)
(12474)
问题(11805)
国际(11225)
(11028)
论坛(11028)
(10928)
统计(10514)
(10400)
(10319)
共检索到325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来斌  汪志明  孙旭东  薛谦  董秀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根据社会需求,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多规格、多元化“国际石油合作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开辟了一条以国际石油合作项目为平台,学校、中外企业和外国政府“全程合作”培养石油企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的新途径,为大型石油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改善了人力资源、经营环境与文化环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周红  
积极开启合作交流对话机制是高校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是高校资源共享的必然选择。以多校联盟机制为基础创建一套科学、合理且规范的长效培养机制有助于实现高校合作的多样化,形成系统化的管理特色。以互换交流为平台,创设学科交叉渗透和素质融合的综合能力培养模式有助于提升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研究证明,依托高校地域优势,实现区域内高校之间的合作,有助于全面发挥教学资源的优势因素,形成互惠多赢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帆  毛智勇  王玮  
应用型人才需要有其相对独立的培养路径和完整的培养体系。但是如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尚无统一定式。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创新地提出了"企业全程介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全程介入"通过与签约企业合作,以联合培养为导向,找准互利共赢切入点,吸引企业与学校联合,并"全程介入"到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个教育教学和就业的全过程,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潘溪  
培养的应用型法学人才要"上得了法庭,出得了现场"。对于证据调查和物证技术教学可以多种模式的教育方法,如证据调查和物证技术兴趣小组模式、物证技术实验室产学研模式以及与实践部门合作培养模式等。通过利用共建单位物证技术资源开展实验教学、教学参观活动等活动带领学生"走出去",以及通过邀请物证专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国际化物证技术前沿交流和讲座"请进来"的教学实践案例,为开展该类实践课程的探索和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梁红艳  
高校的外语人才培养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如师资团队的科研服务能力不强,师资力量和结构亟需加强和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和模式不明确等。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外语人才,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应用、开放办学的教育理念,建立以教学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教学评价作为高校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不可或缺的环节,既可以对教学效果做出判断和反馈,又可以验证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科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梁红艳  
高校的外语人才培养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如师资团队的科研服务能力不强,师资力量和结构亟需加强和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和模式不明确等。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外语人才,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应用、开放办学的教育理念,建立以教学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教学评价作为高校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不可或缺的环节,既可以对教学效果做出判断和反馈,又可以验证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科学。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文  王文琴  费贤举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出了"双优融合"的国际化办学理念、"多维空间"的国际化课程体系、"渐进式"双语教学方法、"内外并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和"全过程一体化"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开辟一条新路。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立新  檀根甲  吴冬梅  巫娟  
为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双创"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从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和方法改进、实验和实践教学平台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形成"产、学、研、创"一体化的植物保护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艳辉  姜寅令  
教育的国际化、多元化趋势是国内高校本科教育的必经之路。文章结合东北石油大学电气类专业建设中的经验,以"打造品牌专业,服务石油、石化行业"特色内涵建设为改革理念,以工程教育国际化、多元化理念改革教学方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姚小英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也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文章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对校企合作的意义、模式、制约因素及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炜  张跃滨  刘国珍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创立校会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依托行业协会联系行业企业的有效渠道,实现多方合作,主动适应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充分利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放鸣  
本文从校企合作、教学与生产一体、学习与就业一体、活动与创业一体等方面,探讨了高职数码快印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形式,并阐述了实践探索的基本经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童云飞  刘桂林  
"全程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企业全程、全面、全方位参与高职教育的一种有效模式,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在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中,即从学校的专业设置到毕业生的就业全过程中,都有企业的参与。它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和推动高职院校的教学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剑平  
本文介绍了我院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基础,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并对该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改进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忠华  姚和芳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发展高职教育、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率的必然。本文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阐述了校企合作的建设重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其取得的成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