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70)
2023(9086)
2022(7862)
2021(6945)
2020(6081)
2019(13972)
2018(13624)
2017(26369)
2016(14353)
2015(16432)
2014(16684)
2013(16754)
2012(16017)
2011(14824)
2010(15180)
2009(14144)
2008(13853)
2007(12716)
2006(11332)
2005(10248)
作者
(45249)
(38221)
(38144)
(36491)
(24162)
(18269)
(17493)
(14879)
(14197)
(13448)
(13189)
(12567)
(12239)
(12031)
(12014)
(11923)
(11548)
(11319)
(10947)
(10903)
(9570)
(9469)
(9310)
(8757)
(8655)
(8539)
(8291)
(8281)
(7803)
(7621)
学科
(86216)
经济(86156)
管理(37912)
(35968)
方法(33947)
数学(30679)
数学方法(30448)
(27041)
企业(27041)
地方(19904)
(18502)
中国(17627)
(16360)
业经(14939)
(14596)
地方经济(13407)
农业(12609)
(12320)
贸易(12315)
(11849)
(11560)
环境(10998)
(10327)
(9858)
金融(9855)
(9499)
银行(9459)
(9058)
理论(9049)
(8815)
机构
大学(224368)
学院(223363)
(105035)
经济(103081)
管理(82311)
研究(81242)
理学(70678)
理学院(69840)
管理学(68690)
管理学院(68273)
中国(59749)
科学(49453)
(46864)
(43853)
(42693)
(42123)
研究所(38909)
中心(36169)
财经(35227)
业大(35054)
经济学(34129)
(34101)
农业(33392)
(31801)
经济学院(30675)
北京(29424)
(28331)
师范(28042)
(27993)
(26231)
基金
项目(144284)
科学(112688)
基金(104903)
研究(102339)
(92267)
国家(91545)
科学基金(77103)
社会(66667)
社会科(63272)
社会科学(63249)
(56321)
基金项目(55192)
自然(48946)
自然科(47816)
自然科学(47799)
(47260)
自然科学基金(46990)
教育(46594)
资助(43672)
编号(40275)
重点(32954)
(32794)
成果(32748)
(32300)
(29303)
国家社会(28167)
课题(28000)
科研(27722)
创新(27581)
教育部(27424)
期刊
(119061)
经济(119061)
研究(67287)
中国(41425)
(37697)
学报(37034)
(33862)
科学(33129)
管理(29149)
大学(27377)
学学(26148)
农业(25386)
经济研究(20423)
技术(20006)
(19045)
金融(19045)
财经(18466)
教育(17901)
业经(16950)
(16100)
问题(15801)
技术经济(13983)
(13731)
统计(12994)
(12188)
世界(11291)
(11134)
商业(10770)
(10583)
决策(10332)
共检索到334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达薇  
本文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美国 1960年以来生产率与研究开发投入、劳动者素质和固定资产净值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美国新经济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礼连  张利国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和Tobit模型分析了2001年2015年长江经济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结果发现:从时间上来看,长江经济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驱动因子由技术进步型向技术效率型转换;从空间上来看,长江经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在区域上呈"阶梯"分布,下游、中游、上游地区依次下降;种粮人口比重、人均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税减免政策与滞后一期粮食价格指数对长江经济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粮食受灾率对长江经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负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礼连  张利国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和Tobit模型分析了2001年~2015年长江经济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结果发现:从时间上来看,长江经济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驱动因子由技术进步型向技术效率型转换;从空间上来看,长江经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在区域上呈"阶梯"分布,下游、中游、上游地区依次下降;种粮人口比重、人均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税减免政策与滞后一期粮食价格指数对长江经济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粮食受灾率对长江经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葛鹏飞  黄秀路  韩先锋  
创新是"一带一路"国家从高碳型向绿色发展转变的驱动力量。本文通过构建异质性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新经济增长模型,理论阐述了基础创新与应用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差异。随后,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情况、作用机制和非线性特征。结果表明,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均显著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前者的影响路径是技术效率,后者的影响路径包括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应用创新对亚洲国家的促进作用远高于欧洲国家。此外,面板门槛模型的研究发现,基础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田娜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亚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80年代中韩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利用增长会计法和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和韩国的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2002~2009年中国全要素增长率的贡献率从1981~2001年的23.29%上升到28.88%,全要素增长率的贡献超过了劳动投入的贡献率。1981~1998年期间韩国的经济增长率为7.64%,其中,60%以上是靠资本投入来实现的,25%是依靠劳动的投入,但在1999~2009年期间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达到了42%,中国与韩国的经济增长开始走向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的道路。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维庆  刘金方  
新经济是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服务经济、网络经济。在新经济下 ,企业的决策对象、决策标准、决策信息、决策者、决策方法等决策要素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企业决策机制也因此而改变 ,决策机制的物质载体、动因动力、调控因素使得决策更为科学和快速 ,以适应新经济的要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钟丽雯  张建兵  蔡芸霜  陆双龙  黄丽排  黄太庆  甘磊  
[目的]在全球努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背景下,综合评价近10年广西农业生产效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时空演化特征,解析其驱动因子,为提高广西农业生产效率提供支持,为广西可持续发展目标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文章基于2008—2017年广西14个地级市农业生产投入与产出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指数和Tobit模型,评价广西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解析其驱动因素。[结果](1)近10年广西农业生产效率水平较低,研究期间总体表现为DEA无效且规模收益递减;空间差异大,各市农业生产效率呈现不同的时间变化特征,仅梧州市、北海市和钦州市一直处于农业生产效率DEA有效。(2)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呈波动增长态势,技术进步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桂东北(桂林市、梧州市、贵港市)、桂南(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是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较高的地区。(3)农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中,耕地有效灌溉率、农业科技是促进因素,与农业生产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单位面积化肥施用强度、政府投入、单位耕地农机动力是限制因素,与农业生产效率呈显著负相关;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促进因素。[结论]近10年,广西农业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整体较低,时空差异大;应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增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规模化水平,以提升广西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庆旺  赵志耘  贾俊雪  
本文首先利用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估算出中国各省份1979~2003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率,从而对中国省份经济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然后利用核密度估计对中国省份经济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全要素生产率、相对效率和相对技术进步做分布动态演进分析。分析表明,中国省份经济增长差异较大且有逐步增大的倾向,主要由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尤其是技术进步率差异较大且逐步增大所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陶磊  刘朝明  胡敏杰  
能源既是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同时也是一个制约因素。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和健康发展,需要研究经济增长与能源投入之间的关联关系。文章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引入了能源要素对C-D生产函数模型进行了拓展,通过统计实证揭示了经济增长与生产要素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能源增长与GDP增长之间的比例关系。揭示这些比例关系,对我们认识经济增长的规律是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谦  董玥  宋齐芳  
文章基于中国2006—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与SE-SBM-DEA模型相结合的固定参比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度中国实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从全国、地区、省级层面进行分析,并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研究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实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东北地区实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最高,其次是东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最低;21个省份实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呈正增长趋势,9个省份呈负增长趋势;金融发展规模对全国层面实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负向影响,人力资本、工业化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和要素禀赋结构呈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连发  
多要素生产率是衡量经济活动过程中投入产出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与企业的盈利能力密切相关。本文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投入产出及其相关变量的面板数据,从微观层面上描述了上市公司多要素生产率自1995年以来的变化情况及其特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覃武  谭砚文  
本文运用索洛余值法对1979—2007年深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剔除1986年第一次经济发展大调整导致的异常数据,深圳年均28.81%的经济增长速率,源于大量的资本投入,其年均增长率为24.05%,对深圳经济的贡献作用高达78.48%,而劳动的作用非常不明显,仅贡献了5.71%的份额,同时TFP的作用也过于偏低,仅为15.81%,因此可以认为,深圳29年来的发展模式属于资本推动型的粗放式增长。在面临着特殊政策普惠化,土地、资源、人口和环境等四个愈来愈严峻的外部与内部环境约束下,深圳特区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春  
首先,采用DEA-MAlMquist模型对中国29个省份2000~2012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全面测算,得出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技术进步的增长有所下降,技术效率得到了改善。其次,在此基础上通过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方法,分析了各因素对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得出结论是中国仍未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并没有摆脱依赖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应继续增加科研力量投入,推进技术进步对其发挥显著作用。最后,从收敛性看,中国的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β收敛。其中,收敛速度以西部最快,中部最慢,说明中国各个地区都存在各自的稳态水平,并且都收敛于各自的稳定水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宏伟  王庆华  
在考虑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基础上,将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三大发动机"纳入全要素生产率,运用数量经济模型测度其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三大发动机"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别贡献30.2%、29.28%和40.52%,且可按时间分为3个阶段。在经济新常态下,亟须从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3个维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增长新旧动力转换。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宏伟  王庆华  
在考虑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基础上,将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三大发动机"纳入全要素生产率,运用数量经济模型测度其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三大发动机"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别贡献30.2%、29.28%和40.52%,且可按时间分为3个阶段。在经济新常态下,亟须从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3个维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增长新旧动力转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