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26)
- 2023(9034)
- 2022(8187)
- 2021(7764)
- 2020(6504)
- 2019(15214)
- 2018(15279)
- 2017(29516)
- 2016(16215)
- 2015(18277)
- 2014(18231)
- 2013(18087)
- 2012(16396)
- 2011(14688)
- 2010(14374)
- 2009(12911)
- 2008(12317)
- 2007(10373)
- 2006(8899)
- 2005(7510)
- 学科
- 济(61016)
- 经济(60950)
- 管理(45166)
- 业(42705)
- 企(36227)
- 企业(36227)
- 方法(31289)
- 数学(27170)
- 数学方法(26851)
- 农(15514)
- 学(15360)
- 中国(14715)
- 财(14482)
- 业经(13369)
- 地方(12671)
- 理论(10793)
- 和(10626)
- 贸(10472)
- 贸易(10467)
- 农业(10416)
- 易(10148)
- 技术(10075)
- 环境(10059)
- 务(9553)
- 财务(9495)
- 财务管理(9480)
- 制(9347)
- 企业财务(8992)
- 划(8794)
- 教育(8792)
- 机构
- 大学(226479)
- 学院(224227)
- 管理(92516)
- 济(82500)
- 理学(81493)
- 经济(80591)
- 理学院(80556)
- 管理学(79083)
- 管理学院(78710)
- 研究(73065)
- 中国(51477)
- 科学(49521)
- 京(48171)
- 农(38889)
- 业大(37556)
- 所(37035)
- 财(35976)
- 研究所(34351)
- 中心(32590)
- 农业(30726)
- 江(30597)
- 北京(30117)
- 财经(29742)
- 范(29419)
- 师范(29115)
- 经(27134)
- 院(26736)
- 州(25449)
- 技术(24612)
- 师范大学(23632)
- 基金
- 项目(164074)
- 科学(127725)
- 基金(118504)
- 研究(116745)
- 家(103930)
- 国家(103094)
- 科学基金(88369)
- 社会(70939)
- 社会科(67119)
- 社会科学(67100)
- 省(64964)
- 基金项目(64239)
- 自然(60264)
- 自然科(58827)
- 自然科学(58809)
- 自然科学基金(57710)
- 划(54722)
- 教育(53269)
- 资助(49100)
- 编号(47677)
- 成果(37799)
- 重点(36319)
- 部(35315)
- 创(34221)
- 发(34188)
- 课题(32373)
- 科研(31902)
- 创新(31879)
- 计划(30879)
- 大学(30279)
共检索到30833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洪波 崔永亮 丁建 张军 邵宝林
为了制定多菌灵在猕猴桃上的安全使用标准,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多菌灵在猕猴桃上的残留动态,应用HPLC分析方法,测定了多菌灵在猕猴桃上的残留量。多菌灵在猕猴桃中消解较快,在套袋果实半衰期为7.18 d,安全间隔期为5 d,在不套袋的果实上的半衰期为5.92 d,安全间隔期为10 d,属于易降解的农药(T1/2
关键词:
多菌灵 残留 猕猴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丁建 周洪波 崔永亮 张军 邵宝林
为了制定毒死蜱在猕猴桃上的安全使用标准,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了毒死蜱在猕猴桃上的残留动态,应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了毒死蜱在猕猴桃上的残留量。毒死蜱在猕猴桃中消解较快,在套袋果实中半衰期为3.16 d,安全间隔期为19 d,在不套袋的果实上的半衰期为3.37 d,安全间隔期为18 d,属于易降解的农药(T1/2
关键词:
毒死蜱 残留 猕猴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任艳玲 王涛 王勇 曹琪琪 黄洪媛 王娟 王珂佳 何丝汀 孙双艳 严进
目前,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高度重视食品的农药残留问题,并将其作为国际食品贸易的主要技术性贸易壁垒。猕猴桃由于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近年来备受关注,农药残留直接影响着中国猕猴桃的国际贸易,为了使从业者掌握国际市场和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猕猴桃农药残留现状,本研究分析比较了中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世界主要种植与高端消费国家和地区有关猕猴桃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指标,指出中国猕猴桃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制定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借此为中国制定猕猴桃安全限量标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促进中国猕猴桃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猕猴桃 农药 最大残留限量 比较 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振坤 岳朝阳 张新平
采用同位素14C示踪技术,研究初冬喷施多菌灵等防治云杉雪霉病和雪枯病,在雪盖条件下,药剂在云杉幼苗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绝大部分药剂吸附在针叶表面,降解十分缓慢,150天时(相当融雪后期)残留量为喷药当天原始沉积量的48.4%,高出病原菌的平均抑制中量5.2μg/g;多菌灵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很小,全部剂量都集聚在0—10cm表土层中,在0—2cm土层中,占总量的72.5%,从而对田间试验筛选出的多菌灵,以及与其性能相近的甲基托布津、粉锈宁等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做出了准确的评价。
关键词:
~(14)C-多菌灵,残留,云杉,土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思 赵明 任莉 孟志远 沙小玲 韩卉 顾浩天 陈小军
本研究以苹果中残留噻菌灵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家庭在苹果食用前的清洗习惯,选择6种不同清洗方式(清水冲洗、清水浸泡后再冲洗、食用盐溶液浸泡后再冲洗、食用醋溶液浸泡后再冲洗、食用碱溶液浸泡后再冲洗和果蔬清洗剂溶液浸泡后再冲洗)清洗苹果。研究表明,食用醋溶液浸泡后再冲洗对苹果残留噻菌灵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19.88%~88.88%,加工因子为0.1112~0.8012。在苹果加工方式中,食用醋溶液浸泡后再冲洗、去皮对苹果残留噻菌灵去除率为91.61%~98.77%,加工因子为0.0123~0.0839。食用醋溶液浸泡后再冲洗、去皮、榨汁对苹果残留噻菌灵的去除率为95.31%~99.19%,加工因...
关键词:
苹果 噻菌灵 清洗方法 去除率 加工因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卜凡琼 代雨婷 冯武 彭帮柱
以徐香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为试验材料,测定其总酸度、总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猕猴桃多酚,测定猕猴桃多酚的总还原能力及对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等4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以Vc为对照,评价徐香猕猴桃多酚的抗氧化特性。结果显示,徐香猕猴桃总酸、总糖及Vc含量分别为1.13%±0.16%、10.03%±0.78%及(78.71±7.60)mg/100g,猕猴桃提取液的多酚质量浓度为0.123mg/mL。猕猴桃多酚的总还原能力高于Vc,猕猴桃多酚对4种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均比Vc的IC50值低,表明猕猴桃多酚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活性。猕猴桃多酚中含有没食子酸、香豆酸、儿茶素、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等6种多酚类物质,其中咖啡酸含量最高,其次为绿原酸、香豆酸、儿茶素,阿魏酸和没食子酸含量较少。
关键词:
猕猴桃 多酚 抗氧化 自由基 总还原能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黎 钟彩虹 李大卫 张胜菊 黄宏文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的毁灭性病害。近年来,该病在新西兰和意大利等猕猴桃出口大国爆发,并有世界范围内进一步扩散之势,给猕猴桃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笔者基于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报道,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发病症状、病原鉴定、快速检测方法、致病力差异、病原菌侵染机理、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及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该病害未来的研究方向与防治策略。
关键词:
猕猴桃 细菌性溃疡病 检测 侵染 防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田宏现 苑平 王曼玲 刘艺 李菁 夏新界 谭晓风
为建立猕猴桃ACC氧化酶反义基因功能研究技术平台并通过生物技术改良猕猴桃,从海沃德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var.deliciosa‘Hayward’)叶片中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并以此为模板,扩增得到ACC氧化酶(ACO)基因片段约1 kb,经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组建亚克隆并进行测序,其开放阅读框长957 bp,编码319个氨基酸,与其他已公布的ACC氧化酶cDNA的核苷酸(AB003514.1)及氨基酸序列(BAA21541.1)同源率分别高达94.0%和95.6%,证明所克隆的cDNA序列的准确性。构建该基因的反义表达载体,并通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清硕
水果之王———猕猴桃扬州大学农学院陈清硕猕猴桃又名阳桃、羊桃、毛桃、藤梨、中国鹅莓、中国醋栗、中国猕猴梨、凯维果、奇异果(Kiwifruit),属猕猴桃科、猕猴桃属(Actinidia),是一种野生的大藤本植物,原产我国长江上游山地,1905年被一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旭峰 姚春潮 樊秀芳 龙周侠 张有平 王志常
在陕西关中地区对引进的21个猕猴桃品种建立试验园,经过连续6年观察、鉴定,结果表明,美味猕猴桃品种在当地长势较强,较中华猕猴桃品种的果个大、产量高、成熟晚、货架期长。美味猕猴桃品种中海沃德、米良1的综合性状较好,海沃德品种果个大而美观,风味酸甜,丰产,货架期长,但生长季前期抗风力较弱;米良1品种果个大而整齐,风味酸甜,抗逆性强,极丰产,货架期较长;蒙迪和徐香品种的果实风味均优,但果个偏小,货架期短。中华猕猴桃品种在高温干旱年份易出现早期落叶,果实风味较美味猕猴桃偏甜,金丰、金阳1、江园1的综合性状相对较好,果实风味酸甜或甜,产量水平丰产或中等,货架期中等或较短。
关键词:
猕猴桃 引种 适应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小彪
新西兰猕猴桃栽培面积为10376hm2,总产量为23.6万t,位居全世界第二位(意大利居首位,年产量为32万t)。世界猕猴桃总产量为120万t,新西兰所占份额达20%。新西兰猕猴桃外销一直居世界第一位,年出口达19.25万t,总销售值为7.46亿新元,占园艺类产品出口值的31%。新西兰的猕猴桃出口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黎晔 赵志华
世界猕猴桃生产的特征是:北半球各国的猕猴桃果实采收期为10~11月份,南半球各国的则为4~6月份,可在猕猴桃生产上相互补充,使猕猴桃生产量与贸易量剧增,尤其欧洲诸国更为显著。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伴随猕猴桃生产量的增大、贮藏设备的增加以及贮藏技术的提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绍美 赵讲芬
常温条件下,猕猴桃果实贮藏过程中硬度下降分为两个明显阶段,第一阶段硬度下降较快,主要与淀粉快速水解并伴有果胶水解相关联;第二阶段硬度下降主要与果胶物质水解相关联。采用茶多酚复合膜处理后能有效地降低淀粉酶活性及果胶酶活性,因而果实中淀粉及果胶水解得以抑制,同时果实中呼吸强度明显降低和推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得到减缓。
关键词:
猕猴桃,果实硬度,茶多酚复合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海娟 刘萍 杨燕 吴云锋
【目的】探讨多羟基双萘醛提取物(WCT)对猕猴桃溃疡病菌(Pseudomonassyingae pv.actinidiae)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平板抑菌圈法和猕猴桃苗盆栽接菌的方法,测定WCT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在7年树龄的猕猴桃树上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分析WCT对猕猴桃苗各处理的多酚氧化酶(PPO)与过氧化氢酶(POD)活性及病程相关蛋白的诱导情况。【结果】WCT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11.5 mg/mL;猕猴桃苗接种WCT和病原菌后,其PPO和POD活性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其中WCT预防处理的PPO和POD活性均较其他处理高;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欧阳文森 杨仁斌 魏凤 蒋诗琪 卢静宜
为评价吡虫啉在小麦中的农药残留安全性,应用HPLC法研究了湖南地区和吉林地区小麦植株上吡虫啉消解动态和小麦中的残留动态规律。样品采用乙腈恒温震荡提取,提取液先经石油醚萃取杂质,再经二氯甲烷萃取吡虫啉,萃取液浓缩后过弗罗里硅土活性炭层析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0.02、0.05和0.25 mg·kg-13个添加水平下,吡虫啉在麦粒和麦秆中添加回收率为82.17%~103.84%,83.82%~111.39%,变异系数分别为4.30%~6.82%、2.30%~5.98%。在湖南和吉林两地小麦麦秆样品中的吡虫啉均消解较快,半衰期分别为4.53、2.99 d。以推荐使用剂量225 g...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