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14)
2023(5928)
2022(5339)
2021(5002)
2020(4591)
2019(10788)
2018(10856)
2017(20930)
2016(12126)
2015(14130)
2014(14609)
2013(14707)
2012(14293)
2011(12933)
2010(13298)
2009(12602)
2008(13190)
2007(12310)
2006(10535)
2005(9515)
作者
(40067)
(33981)
(33820)
(32274)
(21465)
(16617)
(15534)
(13465)
(12547)
(12204)
(11438)
(11417)
(11067)
(10841)
(10830)
(10770)
(10541)
(10124)
(9785)
(9727)
(8745)
(8514)
(8451)
(7807)
(7771)
(7620)
(7565)
(7542)
(7226)
(7180)
学科
(51107)
经济(51044)
管理(31417)
(30827)
方法(26445)
(24310)
企业(24310)
数学(23262)
数学方法(22969)
(14224)
(13919)
(13061)
中国(12040)
(10499)
贸易(10496)
(10186)
地方(9644)
(9542)
业经(9173)
农业(9140)
(8242)
理论(7973)
(7899)
财务(7878)
财务管理(7848)
(7744)
银行(7700)
(7578)
金融(7575)
企业财务(7340)
机构
大学(189183)
学院(186490)
(71661)
经济(69944)
研究(66981)
管理(65281)
理学(55776)
理学院(55043)
管理学(53807)
管理学院(53464)
中国(48930)
科学(45692)
(43848)
(41275)
(37720)
农业(35454)
研究所(34473)
业大(34059)
(33066)
中心(30846)
(29449)
财经(26273)
北京(26138)
(24951)
师范(24578)
(23586)
(23579)
农业大学(22875)
(22551)
(22298)
基金
项目(119568)
科学(90102)
基金(83860)
研究(81534)
(75686)
国家(75057)
科学基金(60790)
社会(48028)
(47542)
社会科(45262)
社会科学(45241)
基金项目(44242)
自然(41289)
(41000)
自然科(40273)
自然科学(40252)
自然科学基金(39513)
教育(38113)
资助(36016)
编号(33416)
成果(28606)
重点(27709)
(26350)
(25815)
计划(24824)
(23952)
科研(23789)
课题(23563)
科技(22724)
创新(22577)
期刊
(79063)
经济(79063)
研究(50983)
(39995)
学报(39962)
中国(36259)
科学(31955)
大学(27779)
(26809)
农业(26634)
学学(26287)
管理(21656)
教育(19439)
技术(15584)
(15510)
(15395)
金融(15395)
财经(13196)
业经(12255)
经济研究(12173)
(11473)
(11336)
问题(11125)
业大(10711)
统计(9751)
技术经济(9708)
图书(9516)
(9387)
农业大学(9169)
理论(8954)
共检索到276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婷  马啸  张新全  张新跃  张瑞珍  符开欣  
【目的】多花黑麦草是具世界栽培意义的牧草,但因异花授粉特性,育种材料的频繁交流导致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越来越小,传统农艺性状进行品种鉴定变得越来越困难。高效、快速有效地鉴定品种对实现育种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可为辅助多花黑麦草品种DUS测试和品种鉴定、知识产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SSR标记具有稳定性强、多态性高和共显性特点,对6个国审骨干多花黑麦草品种采用30株混合取样策略,每个品种以不同单株构成的30株混合样本量进行3次重复试验,以重复试验中至少出现2次的频率高的强带进行统计,从165对多花黑麦草SSR引物中,筛选出20对引物用于多花黑麦草品种鉴定。并采用30株单株样本扩增与30株混合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俊杰  赵文达  张新全  刘英杰  袁帅  董志晓  熊毅  熊艳丽  凌瑶  马啸  
【目的】测定引种自日本的多花黑麦草标准品种DUS测试用性状的一致性和特异性状况,优化我国多花黑麦草DUS测试体系,进而更快速准确地鉴定多花黑麦草新品种(系)。【方法】选择在成都平原种植的7个引自日本的多花黑麦草标准品种,在每个标准品种群体中选取15株长势一致的材料,基于其DUS测试用性状数据对标准品种进行聚类分析,鉴定标准品种在成都平原DUS性状表达情况。通过计算供试材料单株的18个DUS测试用性状的变异系数和方差值,并对测试用性状进行嵌套方差分析,筛选出品种内一致性较高、品种群体间特异性明显的性状。对筛选出来的性状进行概率分级,基于该等级划分为参试国审品种和新品系进行聚类分析和品种鉴定,并对参试品种的测试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根据标准品种的18个DUS测试用性状的具体数值可以明确地将标准品种聚为7类,且DUS性状表达充分,能较为清晰地相互区分,可以进行后续的相关分析。品种内的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叶色程度、春化后生长习性、孕穗期株幅、孕穗期旗叶宽、孕穗期旗叶长宽比和外颖长在多个品种内部的一致性表现较差。在进行品种群体间特异性分析时发现,孕穗期株高、孕穗期旗叶长宽比和小穗密度在品种群体间的特异性较差,其中孕穗期旗叶长宽比的品种群体间方差分量为54.83%,群体内单株间方差分量为45.17%。对筛选出的10个数量性状进行K-S检验及χ2检验,仅有基部小穗长符合χ2检验。最终将10个数量性状划分为5个等级,基于此性状分级结果对参试的多花黑麦草国审品种及新品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能聚类为8个与品种相互对应的分组,证明了此性状分级对于多花黑麦草品种鉴定的可靠性。此外,基于参试品种性状表达级别绘制的热图结果表明,品种“特高德”在营养生长期的叶长明显区别于其他参试品种,表现为叶长较短;品种“川农2号”表现为春化后株高较高;品种“钻石T×长江2号”的穗下茎节长度明显短于其他参试品种;“达伯瑞”品种群体内一致性表现较差;“川农1号”“川农2号”品种群体内一致性表现较好。同时,筛选出的10个性状之间相关性较低,独立性较强,仅有3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5,可以作为DUS测试用性状。【结论】基于日本标准品种建立的DUS测试用性状分级体系可以应用于我国多花黑麦草的品种鉴定和区分,研究结果为多花黑麦草品种DUS测试方法体系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理论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志婷  许玲玲  薛龙海  
【目的】附球菌(Epicoccum)引起的叶斑病在多花黑麦草上普遍发生,本文研究西南不同地理来源附球菌菌株的遗传差异性和亲缘关系。【方法】以贵州花溪、重庆南川和合川、云南曲靖、四川崇州5个地区获得的37株代表性Epicoccum菌株为材料,利用真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供试菌株的基因组DNA;用35条ISSR引物对不同地理来源的8株菌株进行预扩增,之后选用其中扩增条带数多的引物对所有参试菌株进行扩增,将数据整理成0、1矩阵,利用NTSYSpc(Version2.10e)、PopGene(Version 1.32)和GenAIEx6.51软件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35条ISSR引物中,有6条多态性丰富,条带清晰;供试6条引物共扩增出63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例为100%。菌株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3100~0.9300。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4180时,37株Epicoccum被划分为5个类群。5个居群的平均遗传一致度(I_(N))和平均遗传距离(D)分别为0.9168和0.0871,37株供试菌株的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3628和0.5388,均高于5个居群的平均值(0.3121和0.4606),相对应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289,基因流值(Nm)为3.3794。【结论】从聚类分析结果可知ISSR类群划分与菌种分类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不同地理来源的菌株之间遗传相似性较高;主成分分析(PCoA)结果表明遗传多样性与菌株的地理来源不存在明显相关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俞禄珍   宋绍祎   李帅  
致死粒线虫(Anguina funesta)是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粒线虫,被多国列入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2021年,上海口岸从来自美国的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种子中截获一种粒线虫属线虫,但在该样品中仅分离得到幼虫,无法准确鉴定。本研究运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幼虫进行鉴定。采用28S通用引物扩增该线虫序列,测序获得742 bp的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致死粒线虫相似性达100%;采用ITS通用引物对ITS区扩增并测序,获得778 bp的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致死粒线虫相似性达99.86%~100%。基于28S及ITS区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均显示,该线虫与致死粒线虫位于同一进化枝上。综合形态学特征及分子鉴定结果,将该群体鉴定为致死粒线虫。这是我国口岸首次报道截获该线虫,本研究将为口岸检疫部门鉴定该线虫提供技术参考。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余帅   冯光燕   苏晓丽   许肖恒   张献芳   左粟田   张新全  
为探究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筛选优异种质资源,构建可靠的综合表型评价体系,本研究通过对114份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的15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5.20%(开花期)~26.15%(单株干草产量),遗传多样性指数介于1.9094(单株干草产量)~2.0851(株幅),广义遗传力介于47.25%(单株鲜草产量)~83.72%(茎粗)之间,各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聚类分析表明,114份种质资源可分为5类,第Ⅰ类(综合性状表现优)、第Ⅱ类(综合性状表现中等)和第Ⅲ类(综合性状表现差)均属中晚花类群,第Ⅳ类为晚花、高分蘖类群,第Ⅴ类属早花、低分蘖类群;主成分分析表明,15个表型性状可概括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8.642%,株幅、叶宽、生育期、茎粗、分蘖数、单株草产量是影响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差异的主要因素;通过综合评价Z值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优异种质材料共20份,排名前5位为第Ⅰ类群综合性状表现优秀材料,末尾4位为第Ⅲ类综合性状表现较差材料,15个性状中有14个与Z值呈极显著相关。以Z值作为因变量y,15个相关指标作为自变量x,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回归方程如下:y= -2.004 + 0.006x1 + 0.001x2 + 0.005x3 + 0.010x4 + 0.068x5 + 0.015x6 - 0.297x7 - 0.002x8(R2=0.960;F=312.963),筛选出8个独立性状综合评价指标。本研究结果可为多花黑麦草优异种质资源的发掘和选育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欢  张新全  马啸  张瑞珍  何光武  潘玲  金梦雅  
【目的】构建基于EST-SSR荧光标记的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Lam.)DNA指纹鉴定体系,为多花黑麦草品种鉴定提供高通量技术手段,为不同品种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有效保护农民利益和育种权益。【方法】利用表型性状差异大的3个品种(特高Tetragold、长江2号Changjiang No.2和阿伯德Aubade),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从200对EST-SSR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好、扩增稳定的30对引物。在筛选出的每对引物5′端添加荧光标记FAM后,采用毛细管法通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辉  沈益新  
比较了不同海盐质量浓度 (以下简称浓度 ) ( 3 2 ,6 4 ,9 6 ,12 8,16 0g·L-1)灌水条件下砂培盆栽苇状羊茅(Festucaarundinacea)和多花黑麦草 (Loliummultiflorum)苗期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 :低海盐浓度下 ,两种牧草的生长均未受到不良影响 ,海盐浓度大于 6 4g·L-1时 ,株高、鲜重、干重皆随浓度的增高呈下降趋势 ,苇状羊茅所受的影响大于多花黑麦草 ;与对照相比 ,两种牧草在海盐灌水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增加 ,多花黑麦草相对增长率高于苇状羊茅 ;两种牧草茎叶中Na+含量均随海盐浓度的增高而升高 ;随灌水海盐浓度的升高苇状羊茅...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葛台明  章荣德  秦发兰  余毓君  谢岳峰  
以多花黑麦草 (LoliummultiflorumLam .)幼穗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 ,经高有机态氮培养基改造得到易碎型胚性愈伤组织 ,在 1 / 2AA培养基 +1 / 2MSDL培养基中得到了生长迅速、分散的胚性悬浮系。分离原生质体经培养后得到了再生白化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易建平  陶庭典  沈禹飞  戚龙君  印丽萍  郑建中  
从广州 (1997)和天津 (1999)进境的美国黑麦草种子中均发现一种类似中国一类危险性有害生物小麦印度腥黑粉菌 (TilletiaindicaMitra)的冬孢子。其大小分别为 2 8 9~ 4 3 7μm和 2 9 2~ 4 0 2 μm ,淡黄色至暗褐色 ,半透明至不透明 ,球形至亚球形 ,疣状突起常呈钝圆状 ,表面有脊状突起。检疫中常因其与印腥冬孢子极为相似而引起误诊。经形态学特征观察、PCR分析和PCR扩增产物测序分析 ,鉴定为黑麦草腥黑粉菌 (Tilletiawalkeri)。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曾令霜  张晨晨  张敬  徐彬  
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是广泛栽培利用的优质牧草、草坪草。为研究多年生黑麦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选用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0份多年生黑麦草自主选育品系和75份来自于23个不同国家的种质资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6对引物扩增出的多态性条带有91条,占总条带数的69.5%。每个SSR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156~0.722,平均为0.455。85份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性指数为0.700~0.900,NTSYS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GS)为0.738时,85份材料被划分为五大类;同时,综合聚类分析及Structure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供试材料的遗传关系与其地理来源无明显的关联性。研究结果将为多年生黑麦草种质资源评价利用及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曾庆飞  韦鑫  陈锡  陈光洁  马培杰  吴佳海  王小利  
对在贵州地区广泛种植的多花黑麦草特高(Lolium multiflorum‘Tetragold’)和多年生黑麦草四季(L.perenne‘Four seasons’)的成熟种子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建立了两个品种的胚性愈伤组织高频诱导与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剥去成熟种子的颖壳,切除1/3胚乳端,将特高接种于CC+7mg·L(-1) 2,4-D+0.5mg·L(-1) 6-BA、四季接种于CC+5mg·L(-1) 2,4-D+0.5 mg·L(-1) 6-BA的培养基中,在明显降低组培污染率的同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乔伟艳  顾洪如  沈益新  
土壤理化性状是农业生产潜力的重要指标,不同耕作制度对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和数量及土壤肥力的变化有一定影响。为解决我国南方农区冬闲田的有效利用,采用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水稻(Oryza sativa)轮作技术,研究稻田冬种多花黑麦草对土壤肥力和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冬闲/水稻对照区相比,多花黑麦草/水稻处理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8.50%,全氮含量增加了8.22%,全磷含量增加了7.58%,全钾含量增加了14.96%;与冬闲/水稻对照区相比,多花黑麦草/水稻处理区土壤中细菌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关皓  张明均  宋珊  郭旭生  干友民  
为分析不同添加剂类型与干物质含量对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青贮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将3种添加剂处理——甲酸(formic acid,FA)、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mentum,LP)、布氏乳杆菌(L.buchneri,LB)添加于3种干物质含量(20%、30%、40%)的多花黑麦草中,青贮60d后,测定不同处理青贮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甲酸处理组在3种干物质条件下,其pH均在4.3以下,氨态氮(NH3-N)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唐海洋  冯涛  同琳静  石丽娜  牛欣祎  沈益新  
为了评价聚谷氨酸硫基复合肥(S-basedγ-PGA fertilizer)在甜高粱(Sorghum bicolor)和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上的肥效,以尿素和硫基复合肥(S-based fertilizer)为对照,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75、150、225kg·hm(-2))下聚谷氨酸硫基复合肥对甜高粱和多花黑麦草生产性能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谷氨酸硫基复合肥处理的甜高粱产量、粗蛋白含量及氮素利用效率在150和225kg·hm(-2)两个施氮水平下均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何宏斌  张钰薇  程俊康  张颖  李俊年  辛国荣  
在"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水稻(Oryza sativa)"轮作系统中,通过研究水稻和黑麦草根茬的养分释放动态规律,旨在探讨该轮作系统的土壤培肥机理。结果表明,1–30 d是水稻和黑麦草根茬降解最快的时期,19.12%的水稻根茬和38.89%的黑麦草根茬在这一时期降解。水稻根茬的降解率随气温的变化呈现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而黑麦草根茬在夏季高温时降解率显著降低。"稻→草"轮作期间,水稻和黑麦草根茬的营养元素释放率差异显著(P 0.05);土壤全钾含量在水稻根茬降解后显著增加(P <0.05)。研究结果揭示了水稻和黑麦草轮作过程中两类根茬养分的释放规律以及对土壤的影响,可为"黑麦草→水稻"轮作的系统培肥原理提供理论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