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16)
2023(8962)
2022(7773)
2021(6991)
2020(5888)
2019(13840)
2018(13681)
2017(26326)
2016(14501)
2015(16512)
2014(16931)
2013(17107)
2012(16660)
2011(15346)
2010(15759)
2009(14653)
2008(14734)
2007(13641)
2006(11999)
2005(11138)
作者
(45609)
(38282)
(38194)
(36225)
(24196)
(18440)
(17530)
(14979)
(14407)
(13764)
(13029)
(12751)
(12254)
(12212)
(12043)
(11896)
(11881)
(11362)
(11020)
(11005)
(9708)
(9668)
(9400)
(8799)
(8729)
(8659)
(8623)
(8547)
(7869)
(7798)
学科
(70740)
经济(70676)
(37577)
管理(36555)
(27419)
企业(27419)
方法(26875)
数学(23629)
数学方法(23437)
中国(21423)
地方(21416)
(21039)
业经(15254)
(14297)
农业(14295)
(13894)
(13132)
贸易(13122)
(12618)
地方经济(12038)
(11960)
(11829)
银行(11797)
(11713)
金融(11711)
(11425)
(11161)
环境(10610)
(10471)
技术(9580)
机构
学院(218314)
大学(216638)
(91439)
经济(89410)
研究(81161)
管理(78396)
理学(65878)
理学院(65027)
管理学(63876)
管理学院(63459)
中国(61367)
科学(51013)
(47783)
(43722)
(43430)
(41167)
研究所(39228)
中心(37043)
(35359)
农业(34351)
业大(34307)
财经(31765)
北京(30919)
(30717)
师范(30377)
(28552)
(28497)
(28431)
经济学(27880)
(26401)
基金
项目(136702)
科学(105240)
研究(100042)
基金(94990)
(83041)
国家(82279)
科学基金(68411)
社会(61414)
社会科(58103)
社会科学(58083)
(55871)
基金项目(50231)
(46588)
教育(45550)
自然(42968)
编号(41905)
自然科(41888)
自然科学(41874)
自然科学基金(41090)
资助(39299)
(35964)
成果(34830)
重点(31479)
课题(30007)
(29688)
发展(28771)
(28267)
(28050)
创新(26300)
科研(26077)
期刊
(109629)
经济(109629)
研究(66818)
中国(48408)
(41338)
学报(36193)
科学(32474)
(31481)
管理(28141)
农业(27934)
大学(26480)
教育(25651)
学学(24852)
(22834)
金融(22834)
技术(19870)
业经(19504)
经济研究(17361)
财经(15622)
(15152)
问题(14860)
(13446)
技术经济(11768)
(11467)
商业(11318)
图书(10909)
(10708)
理论(10467)
世界(10338)
统计(10125)
共检索到343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天华  李玫  
本文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经并时蒸馏萃取装置获得的多花蔷薇挥发油化学成分。共鉴定出28种化合物,为开发、利用这一野生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红娟  牛立新  李章念  张延龙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不同栽培方式的卷丹鳞茎挥发油进行提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遮荫栽培的卷丹鳞茎中分离出40种化合物,并鉴定出了35种;从露地栽培的卷丹鳞茎中分离出30种化合物,鉴定出了28种;从大棚栽培的卷丹鳞茎中分离出36种化合物,鉴定出了34种。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中在遮荫栽培的卷丹鳞茎中检测到6种脂肪酸,占挥发油总量的71.44%;在露地栽培的卷丹鳞茎中检测到5种脂肪酸,占总量的16.94%;在大棚栽培的卷丹鳞茎中检测到6种脂肪酸,占总量的52.87%。从挥发油种类及含量因素考虑,卷丹最适宜的栽培方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敏  周明芹  向林  吴华  陈龙清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蜡梅鲜花与干花中的挥发油,并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蜡梅鲜花与干花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蜡梅鲜花与干花的挥发油提取率分别为0.57%、0.71%。从蜡梅鲜花挥发油中鉴定出45种化学物质,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92.62%;从蜡梅干花中鉴定出41种化学物质,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87.08%。蜡梅鲜花与干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主要成分为石竹烯、长叶烯、β-揽香烯、大叶香烯、茅苍术醇、α-愈创木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云霞  史洪飞  薛晓明  潘彪  
利用温浴辅助及超声辅助正己烷/乙醇双液相萃取技术提取浙江楠、闽楠、紫楠、细叶楠4种楠属木材的挥发性代谢产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对木材中挥发性代谢组分进行分析比对,结果表明:从浙江楠、闽楠、紫楠、细叶楠中分别鉴定出19、21、26、18种挥发油成分,各占挥发油总量的63.433%、70.803%、60.505%、44.986%;4种楠木挥发油成分各有异同,4种楠木均含有1,3-二叔丁基苯、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碘代十三烷、2,4-二叔丁基苯酚、沉香螺萜醇等主要成分,但同时各种之间也具有其特征性化学组分,通过GC-MS分析可对4种楠属木材进行种间识别。该研究不仅为楠属木材的鉴别提供了有力的化学辅助识别手段,为我国楠木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为GC-MS技术在木材识别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友胜  杨伟丽  熊浩平  
为探明显齿蛇葡萄挥发油化学成分 ,以便更好地开发利用 ,取显齿蛇葡萄的春季和夏季幼嫩茎叶混合物分别进行水蒸汽蒸馏 ,得到挥发油 .通过 GC- MS分析 ,初步鉴定出春季样挥发油 2 6种成分 ,夏季样 17种成分 .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相对百分率 ,春季样和夏季样挥发油化学成分相差较大 ,但主要成分均为叶绿醇、正十六酸、雪松醇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艳芳  叶睿超  郭彩霞  周媛  王丽  
【目的】探究垂枝香柏(Sabina pingii)挥发油的成分和药理作用,为其合理推广、开发与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垂枝香柏挥发油,并用GC-MS对垂枝香柏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采用滤纸片扩散和平板涂布法测定垂枝香柏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蜡状芽孢杆菌、卡拉双球菌等4种细菌和白色念球菌、玉米纹枯病菌等2种真菌生长的抑制性,以抑菌圈直径的大小衡量挥发油对供试菌种的抑菌活性。【结果】从垂枝香柏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3个成分,鉴定成分占总组分的96.63%,其中平均相对含量大于5%的有桧烯(Sabinene)、α-可巴烯-11-醇(alpha-Copaen-11-ol)...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喜梅  李海朝  
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为柏科(Cupressaceae)圆柏属(Sabina)高大常绿针叶乔木,是我国特有树种,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和黄土高原的西部边缘地带,在青海除玉树州外,各天然林区均有分布,是蒙新、黄土、青藏三大高原交汇处祁连山针叶林带重要的建群种之一。该树种分布于海拔2 600~4 300 m的阳坡、半阳坡(Chen et al.,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荣  姜子涛  
分别采用微波水蒸气蒸馏法(MHD,微波功率300 W,固液比1∶10,蒸馏时间1 h)和水蒸气蒸馏法(HD)提取山东披萨草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和保留指数比较法分析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从MHD法披萨草挥发油中鉴定出42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35%,主要成分为香芹酚(67.85%)、麝香草酚(16.18%)和邻伞花烃(3.00%)。从HD法披萨草挥发油中鉴定出39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9.10%,主要成分为香芹酚(69.78%)、麝香草酚(16.08%)和红没药烯(2.01%)。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胡文杰  高捍东  
为分析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叶片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金钱松叶片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金钱松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以面积归一法计算各个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挥发油中检测出49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3.35%。其主要成分是:(+)-α-蒎烯(31.72%),石竹烯(18.57%),β-瑟林烯(6.16%),α-衣兰油烯(5.71%),β-榄香烯(5.64%),α-愈创木烯(5.28%),β-桉叶烯(3.36%)等,占挥发油总量的82.92%。可为金钱松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程立超  迟德富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了10种杨属植物白城二号杨、小黑杨、俄罗斯杨、中东杨、小青杨、小青×黑杨、大青杨、斯大林杨、银中杨和小叶杨树皮中的挥发性物质。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分别发现了19、22、29、20、10、36、20、14、16和10种物质,从中分别确定了15、21、27、18、9、33、17、11、13和9种化合物。已醛、糠醛、邻羟基苯甲醛、(E,E)-2,4-癸二烯醛和亚油酸5种组分是10种杨树树皮挥发油的共有组分,邻羟基苯甲醛在10种杨树树皮挥发油中的含量都在12.16%以上,在小叶杨中的含量高达90.15%。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醛类、酯类、烃类等,所鉴定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小芬  刘剑秋  
比较福建省闽侯产与长汀产轮叶蒲桃叶片挥发油年含量变化,分析不同产地轮叶蒲桃叶片挥发油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产地轮叶蒲桃叶片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其相对含量,并用GC/MS/DS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轮叶蒲桃叶片挥发油主要为萜烯与萜烯醇类化合物。闽侯产挥发油检出成分35个,占总峰面积的84·09%,含量5%以上的主要成分为β-荜澄茄烯(16·31%)、β-杜松烯(10·78%)、Elixene(8·36%)、τ-杜松烯(5·23%);长汀产挥发油检出成分32个,占总峰面积的72·08%,含量5%以上的主要成分为匙叶桉油烯醇(11·29%)、β-芹子烯(8·...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跃君  岳永德  汤锋  郭雪峰  王进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黄金间碧竹、孝顺竹、毛竹和麻竹4种竹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4种竹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共获得168个色谱峰,鉴定其中132种化学成分,并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以TBHQ为对照品,采用DPPH法研究4种竹叶挥发油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黄金间碧竹竹叶挥发油的得率最高(0.827%),而毛竹竹叶挥发油的得率仅为0.391%。4种竹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在含量和组成上不同,竹叶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是3-甲基-2-丁醇,麻竹竹叶挥发油含量最高达到46.25%;其他主要化学成分有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己-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聂小妮  梁宗锁  段琦梅  兰晓继  
【目的】研究陕西土荆芥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对15个临床消毒常见菌株的抗菌性能,为土荆芥天然消毒杀菌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土荆芥挥发油,GC-MS测定其化学成分,分别用连续2倍梯度液体稀释法、液体转染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从陕西土荆芥挥发油中共检测到16种化学成分,并鉴定出了其中的15种成分,主要化学成分有p-伞花烃(29.95%)、驱蛔素(22.97%)、冰片烯(20.74%)、α-松油烯(17.67%);在临床消毒常见的15种菌种中,土荆芥挥发油除对绿脓假单胞菌CMCC10211株无抑制作用外,对炭疽芽胞杆菌CMCC63...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曹华茹  毛燕  王学利  
采用水蒸气蒸馏和GC-MS联用技术,对六月霜Artemisia anomala挥发油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共获得115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46种成分,占挥发油总质量的62.60%,含量最高的为龙脑,占总质量的7.44%,其次为石竹烯氧化物,占7.15%,樟脑7.01%,在46种成分中单萜占总质量的28.57%,倍半萜占17.40%。图1表1参1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刚  田雪梅  张振宇  张伟鑫  宋爱荣  
用水蒸汽蒸馏法(SD)提取清香木叶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用生长速率法检测了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樟芝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8种化合物。樟芝挥发油中的活性物质对棉花枯萎病菌、沙门氏菌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