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71)
- 2023(14524)
- 2022(12604)
- 2021(11957)
- 2020(9918)
- 2019(22409)
- 2018(22347)
- 2017(42644)
- 2016(22818)
- 2015(25259)
- 2014(24583)
- 2013(23970)
- 2012(21694)
- 2011(19585)
- 2010(19447)
- 2009(17888)
- 2008(16792)
- 2007(14486)
- 2006(12421)
- 2005(10523)
- 学科
- 济(84612)
- 经济(84515)
- 管理(68770)
- 业(65501)
- 企(56489)
- 企业(56489)
- 方法(36648)
- 数学(30686)
- 数学方法(30272)
- 中国(23476)
- 农(22879)
- 财(21275)
- 业经(20786)
- 技术(19871)
- 学(18233)
- 地方(17070)
- 理论(16419)
- 制(15937)
- 贸(15483)
- 贸易(15469)
- 农业(15448)
- 易(14979)
- 和(14309)
- 务(13772)
- 财务(13700)
- 财务管理(13677)
- 银(13504)
- 银行(13465)
- 技术管理(13388)
- 环境(13136)
- 机构
- 大学(306730)
- 学院(306358)
- 管理(125350)
- 济(119012)
- 经济(116361)
- 理学(109208)
- 理学院(108043)
- 管理学(106242)
- 管理学院(105680)
- 研究(99987)
- 中国(73165)
- 京(64269)
- 科学(61364)
- 财(53393)
- 所(48318)
- 中心(45333)
- 农(45037)
- 业大(44464)
- 研究所(44119)
- 江(43551)
- 财经(43059)
- 范(41528)
- 师范(41202)
- 北京(40329)
- 经(39228)
- 院(37016)
- 州(35828)
- 农业(34898)
- 经济学(34455)
- 技术(33313)
- 基金
- 项目(214878)
- 科学(170191)
- 研究(161541)
- 基金(154980)
- 家(133799)
- 国家(132646)
- 科学基金(115154)
- 社会(101058)
- 社会科(95624)
- 社会科学(95604)
- 省(85131)
- 基金项目(82645)
- 教育(74674)
- 自然(74239)
- 自然科(72553)
- 自然科学(72538)
- 自然科学基金(71232)
- 划(71010)
- 编号(67175)
- 资助(61921)
- 成果(54150)
- 创(48898)
- 重点(47688)
- 部(46760)
- 课题(45785)
- 发(45782)
- 创新(44824)
- 项目编号(42045)
- 国家社会(40731)
- 教育部(40669)
- 期刊
- 济(129719)
- 经济(129719)
- 研究(89639)
- 中国(58839)
- 管理(46967)
- 学报(45463)
- 科学(42899)
- 教育(41223)
- 农(41176)
- 财(39479)
- 大学(34913)
- 学学(32389)
- 农业(28943)
- 技术(27633)
- 融(24436)
- 金融(24436)
- 业经(22843)
- 经济研究(20615)
- 财经(19784)
- 图书(18142)
- 科技(16994)
- 经(16907)
- 问题(15896)
- 业(14964)
- 理论(14858)
- 技术经济(14773)
- 现代(13949)
- 商业(13775)
- 实践(13679)
- 践(13679)
共检索到441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夏丽娟 谢富纪
近年来,邻近在创新研究、组织合作研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等研究领域占据了重要位置。本文基于多维邻近的视角,详细解读了邻近与合作创新研究的相关文献。首先对前期与邻近相关的研究进行了脉络梳理,然后分别从地理邻近、认知邻近、技术邻近和社会邻近等维度评述了合作创新相关研究和进展。综述结果表明,邻近与合作创新研究主要关注地理邻近的影响,且各维度邻近性交互作用的研究尚不多见。在此基础上,本文展望了多维邻近视角下合作创新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邻近 地理邻近 合作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贵 孙晨晨 吕晓静
在当前“行政区经济”过渡为“城市群经济”背景下,城市间的创新合作成为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文章选取京津冀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9年城市合作论文数构建知识创新合作网络,分析其网络结构特征及邻近动力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合作网络规模持续扩大,交流处于快速增长状态,呈现小世界和长尾化特征;QAP回归表明,地理相邻对合作的正向拉动作用逐步减弱,受制度壁垒影响,合作更倾向于同级的横向合作,跨行政级别的交叉合作暂时还不明显,认知邻近对网络结构演化具有负向作用,信息化邻近性与创新网络演化之间存在正“U”型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毛磊 谢富纪 凌峰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背景下,研究跨区域协同创新具有重要实践意义。邻近性理论是产业集群层面和企业层面协同创新的重要研究主题,因而从多维邻近视角出发,探讨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从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实践背景出发,借助协同创新理论,以长三角地区苏州、上海和杭州企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找出跨区域协同创新影响因素,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构建了跨区域协同创新影响因素模型,最后提出了促进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
多维邻近 跨区域协同创新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琳 雒道政
近年来,多维邻近性与创新的论题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热切关注。相关研究虽已取得重大进展,但整体上尚处于探索阶段。在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从法国邻近动力学派和其他邻近学派两个视角探析邻近性对创新的影响机理,以期通过厘清主要学派的研究脉络、主要观点及未来研究方向,为推进学术界对于邻近性与创新论题的深入探究做些努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梁玲玲 路玉莹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校企创新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提升国家创新实力、促进国家科技变革的关键。然而,总体上看中国校企创新合作绩效不容乐观,如何提升其整体绩效也就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多维邻近性作为衡量校企创新合作绩效的常用前置因素,其影响关系也在不断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本文在理论分析及案例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多维邻近性的内涵维度及对校企创新合作绩效的影响关系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结合结构方程对概念模型进行探索验证。结果表明:认知、技术及关系邻近性通过合作信任度和合作依赖度两个中介正向影响校企创新合作绩效,地理邻近性的作用在下降,政府引导支持和技术中介服务在两者之间起的调节作用互补且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双钰 吴和成
基于2001—2018年中国31个省间共同申请并授权的发明专利数据,利用固定效应负二项式模型探讨经济、制度、地理和认知4种邻近性及其交互关系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区域间产学协同创新遵循着"核心-边缘"结构,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合作仍是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的主导,经济距离促进协同创新绩效;地理距离依然是阻碍协同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与以往研究中的线性关系不同,制度距离与区域间协同创新呈倒U型关系;认知邻近显著正向促进跨区域协同创新,在多维邻近下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伟 林培思 蒲昆
针对企业从大学中获取探索性创新技术的地理阻碍,本文重点探讨了地理邻近对产学合作中的探索式创新影响,并且基于Boschma多维邻近的视角,进一步分析组织邻近、制度邻近、社会邻近和认知邻近对二者的作用关系。以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2018年大学的专利转让数据构建产学合作创新网络数据库,采用负二项回归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理距离确实是企业与大学合作获得探索式创新的障碍因素,但组织邻近、制度邻近、社会邻近和认知邻近对二者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即企业与合作大学隶属于同一中央部委、地方政府,拥有先前合作经验和认知优势的情况下,更能够克服地理距离的限制而实现合作探索式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程军 王周元晔 杨增境 周建平 蒋建华
研究运用引力模型、网络分析、聚类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经济重心模型等方法剖析了长江经济带区域金融空间联系网络特征以及联系总量格局,并在多维邻近视角下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区域金融能力与金融网络规模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多核心"的金融空间联系网络格局较为稳定,网络复杂度持续升级,呈现"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特征,且在空间上形成三大层级性明显的金融辐射圈;②金融空间联系格局展现出"核心—边缘"的发展形态,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发展重心在演进过程中呈现反"Z"形变化特征;③金融空间联系能通过信息技术发展打破传统地理空间距离壁垒,具有明显的多维邻近效应,其中城市经济规模、工业基础能力、产业升级导向和城市创新能力是区域金融能力与金融网络格局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政府供给导向因素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区域间的政府竞合行为有利于金融要素的流转与联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辉 赵础昊 杨瑞 董杲
文章基于省级行政范围、区域边界维度,针对中国当前各省级区域农业科技专利普遍缺少跨省协同合作这一现象,选取中国农业科技跨域合作数量最多的四大省级行政区(北京、江苏、山东、广东)为研究对象,从多维邻近性视角出发,借助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探析地理邻近性、技术邻近性、关系邻近性对不同区域农业科技跨域协同合作的影响。研究发现:地理邻近、关系邻近普遍显著正向影响农业科技跨域协同合作,而反向表征技术邻近性的技术距离对不同区域农业科技跨域协同合作的影响正负不一,技术距离的平方项对农业科技跨域合作影响普遍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辉 赵础昊 杨瑞 董杲
文章基于省级行政范围、区域边界维度,针对中国当前各省级区域农业科技专利普遍缺少跨省协同合作这一现象,选取中国农业科技跨域合作数量最多的四大省级行政区(北京、江苏、山东、广东)为研究对象,从多维邻近性视角出发,借助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探析地理邻近性、技术邻近性、关系邻近性对不同区域农业科技跨域协同合作的影响。研究发现:地理邻近、关系邻近普遍显著正向影响农业科技跨域协同合作,而反向表征技术邻近性的技术距离对不同区域农业科技跨域协同合作的影响正负不一,技术距离的平方项对农业科技跨域合作影响普遍不显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涵
本文探讨了高技术产业集聚特征与创新活动的空间相关性,并深入分析了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研发创新与转化创新的影响作用与溢出效应,发现高技术产业整体集聚度有所提升,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和转化创新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与正向空间效应;产业集聚度对研发创新的推动作用最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作用均非常有效。因此,各省应加强同邻近省区间的信息与人员交流,注重知识储备与资本积累,兼顾基础研发与成果转化,以开放促创新,实现集聚创新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赖明勇
湖南大学经贸学院李琳教授、博导的新著《多维邻近性与产业集群创新》近期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李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多维邻近性与产业集群创新"(11FJL012)的最终成果,也是她近十年来潜心研究的结晶。该书从多维邻近性这个全新视角出发,对多维邻近性对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机制及影响效应进行探索性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后凯
产业集群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争相研究的热点问题。学术界所以高度重视产业集群研究,并非单纯是产业集群因地理邻近带来了各种成本的下降,更重要的在于它所拥有的集群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是形成集群内生增长和持续竞争力的基础。从我国广东、浙江、福建等地的经验来看,各地在推进产业集群的过程中,通常比较强调地理上的邻近或扎堆,而对组织邻近、认知邻近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此形成"陌生的邻居"现象。这种地理上邻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阮平南,王文丽,刘晓燕
研究技术创新网络多维邻近性是否伴随创新网络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而呈现出不同演化特征,对创新网络内部伙伴选择、关系治理和创新绩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IBM专利合作网络数据,运用Feature Selection方法,从地理邻近、社会邻近、技术邻近、组织邻近和制度邻近5个维度分析技术创新网络多维邻近性演化特征。结果表明:①生命周期视角下,在创新网络创生阶段,企业选择合作伙伴时主要考虑技术邻近性和组织邻近性,成长阶段主要考虑地理邻近性,成熟和衰退阶段主要考虑社会邻近性;②演化视角下,地理邻近性与技术邻近性曲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粲 韩霞 史冬梅 张煜
基于城市创新主体间共同申请专利和专利权转移数据,通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的协同创新网络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创新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从多维邻近性视角出发进一步探索创新网络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地理邻近、制度邻近、认知邻近对城市间协同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建议重视多维邻近性对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影响,不断优化城市群创新环境,放大中心节点城市创新溢出和辐射功能,并完善城市群内部创新资源配置和激励机制。
关键词:
创新网络 三大城市群 协同创新 邻近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