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39)
2023(14700)
2022(12770)
2021(12136)
2020(10075)
2019(22844)
2018(22750)
2017(43543)
2016(23319)
2015(25977)
2014(25107)
2013(24366)
2012(22025)
2011(19792)
2010(19840)
2009(18161)
2008(17082)
2007(14789)
2006(12743)
2005(10737)
作者
(63153)
(52397)
(52141)
(49373)
(33164)
(25101)
(23666)
(20550)
(19823)
(18501)
(17903)
(17477)
(16467)
(16261)
(16101)
(15750)
(15677)
(15668)
(15023)
(14853)
(12839)
(12710)
(12390)
(11853)
(11745)
(11725)
(11551)
(11443)
(10392)
(10348)
学科
(86605)
经济(86508)
管理(70802)
(66854)
(57928)
企业(57928)
方法(37845)
数学(31557)
数学方法(31130)
中国(23437)
(23086)
业经(21544)
(21061)
技术(20728)
(18992)
地方(18121)
理论(17001)
(16137)
贸易(16124)
(15917)
(15605)
农业(15568)
(14870)
技术管理(14053)
(13694)
财务(13621)
财务管理(13600)
环境(13294)
(13152)
(13151)
机构
大学(314638)
学院(314001)
管理(129216)
(120256)
经济(117538)
理学(112375)
理学院(111163)
管理学(109261)
管理学院(108687)
研究(100160)
中国(73055)
(68210)
科学(62557)
(53559)
(48112)
业大(46131)
中心(45856)
(45827)
(44567)
研究所(44065)
财经(43376)
北京(43047)
(42800)
师范(42466)
(39495)
(37026)
(36740)
农业(35513)
经济学(34783)
技术(34296)
基金
项目(221455)
科学(175560)
研究(165737)
基金(159869)
(137950)
国家(136776)
科学基金(119178)
社会(103971)
社会科(98376)
社会科学(98356)
(87307)
基金项目(85451)
自然(77067)
教育(76437)
自然科(75338)
自然科学(75323)
自然科学基金(73961)
(73284)
编号(68976)
资助(63929)
成果(55577)
(50149)
重点(48939)
(47825)
(46996)
课题(46772)
创新(46013)
项目编号(43251)
国家社会(41890)
科研(41599)
期刊
(130132)
经济(130132)
研究(89696)
中国(60418)
管理(47970)
学报(47305)
科学(44251)
教育(41940)
(41616)
(39567)
大学(36252)
学学(33549)
农业(29300)
技术(28488)
(23809)
金融(23809)
业经(23340)
经济研究(20550)
图书(20076)
财经(19949)
科技(17628)
(17046)
问题(16311)
理论(15439)
技术经济(15296)
(15158)
实践(14382)
(14382)
现代(14373)
商业(14203)
共检索到449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贵  孙晨晨  吕晓静  
在当前“行政区经济”过渡为“城市群经济”背景下,城市间的创新合作成为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文章选取京津冀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9年城市合作论文数构建知识创新合作网络,分析其网络结构特征及邻近动力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合作网络规模持续扩大,交流处于快速增长状态,呈现小世界和长尾化特征;QAP回归表明,地理相邻对合作的正向拉动作用逐步减弱,受制度壁垒影响,合作更倾向于同级的横向合作,跨行政级别的交叉合作暂时还不明显,认知邻近对网络结构演化具有负向作用,信息化邻近性与创新网络演化之间存在正“U”型关系。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夏丽娟  谢富纪  
近年来,邻近在创新研究、组织合作研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等研究领域占据了重要位置。本文基于多维邻近的视角,详细解读了邻近与合作创新研究的相关文献。首先对前期与邻近相关的研究进行了脉络梳理,然后分别从地理邻近、认知邻近、技术邻近和社会邻近等维度评述了合作创新相关研究和进展。综述结果表明,邻近与合作创新研究主要关注地理邻近的影响,且各维度邻近性交互作用的研究尚不多见。在此基础上,本文展望了多维邻近视角下合作创新的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红军  谢富纪  
产学协同创新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力,多维邻近性作为创新主体获取外部知识的关键因素,对协同创新绩效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多维邻近性视角,采用京津冀28个高校和492家企业2009—2018年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同联合申请并授权的发明专利数据,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地理邻近性对产学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2)制度邻近性对产学主体协同创新具有积极正向作用;(3)技术邻近性对产学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倒U型作用;(4)技术邻近性与地理邻近性的交互作用会对京津冀产学协同创新绩效产生显著负向影响;(5)技术邻近性与制度邻近性的交互作用对京津冀产学协同创新绩效产生显著负向影响;(6)地理邻近性与制度邻近性的交互作用对京津冀产学协同创新绩效产生正向作用但不显著。因此,京津冀应加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通信网络投资,加强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完善制度和市场一体化政策的实施和管理,发挥多维邻近性对协同创新绩效的交互作用,实现科技创新资源优化聚集,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成伟  翟瑞瑞  曹智  张生太  
区域协同创新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新时代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基于京津冀3个主体创新资源的细分数据,结合熵值法、熵权法、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等多种方法,从宏观城市群之间、微观京津冀内部两个维度,测度京津冀协同创新水平、挖掘其空间网络联系,立体呈现京津冀协同创新现状。研究结果发现,对比国内三大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属于研发推动的源发型科技创新体系;在三地各省域内的43个研究单元间普遍存在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协同创新水平差距较大现象;区域间高效协同创新网络尚未完全建立。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唐恒  高粱洲  刘桂锋  
[目的/意义]通过运用社会网络法对京津冀专利合作网络的结构进行时空演化分析,能直观的展现该网络的时空演化特征,为京津冀产业转移与资源配置提供决策支持。[方法/过程]以京津冀地区近9年产学研合作专利为对象,将机构与城市作为分析单元,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时空双重维度的区域产学研合作网络,并进行专利合作网络拓扑空间的时空演化研究,探讨京津冀地区专利合作的主要特征与模式。[结果/结论]研究发现,(1)从合作类型来看,该地区以企业间的专利合作为主,其次是企业与科研院所间合作,企业与高校间的合作相对较少;(2)从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毛磊  谢富纪  凌峰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背景下,研究跨区域协同创新具有重要实践意义。邻近性理论是产业集群层面和企业层面协同创新的重要研究主题,因而从多维邻近视角出发,探讨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从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实践背景出发,借助协同创新理论,以长三角地区苏州、上海和杭州企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找出跨区域协同创新影响因素,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构建了跨区域协同创新影响因素模型,最后提出了促进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一航   李想   王晟昱  
城市群地方政府的合作行为直接关系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构建出地方政府选择性合作的影响因素框架。在此基础上,基于相关区域合作新闻和社会经济数据对影响因素进行QAP和ERGM实证分析,总结长三角与京津冀城市群府际嵌套合作网络形成的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权力干预在京津冀城市群地方政府合作的整个过程中均起到主导作用。但是在长三角城市群,权力干预只在合作意愿阶段起主导作用,而地方政府自身利益的相关因素对合作执行的影响更为重要,存在这样的差异可以归因于城市群的战略定位和区域城市间权力关系的异质性。本文认为,由于大多数城市地方政府间合作都表现出国家主导与地方利益驱动并存的特点,地方政府需要在区域合作的不同阶段对自上而下的压力与自利因素展开博弈,权衡出最适合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合作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子彪  李少帅  
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数据,基于产业链整合和创新视角,绘制了三次产业中重点产业的产业链图谱,并结合最新发展趋势分析了京津冀的产业创新合作发展。结果表明:京津冀在第一产业、五大二次产业、三大三次产业上的创新合作具有复杂性、优劣势并存的特点;京津冀产业转移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产业合作链条整合空间极大,但目前产业合作链条的创新效能发挥欠佳。最后,对京津冀的产业创新合作进行了展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子彪  李少帅  
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数据,基于产业链整合和创新视角,绘制了三次产业中重点产业的产业链图谱,并结合最新发展趋势分析了京津冀的产业创新合作发展。结果表明:京津冀在第一产业、五大二次产业、三大三次产业上的创新合作具有复杂性、优劣势并存的特点;京津冀产业转移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产业合作链条整合空间极大,但目前产业合作链条的创新效能发挥欠佳。最后,对京津冀的产业创新合作进行了展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莹  邹芳  姜李丹  张琳  黄颖  
围绕长江中游城市群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两个关键研究问题,以专利文献这一重要技术信息数据源为基础,提出一套系统可行的城市群技术创新合作网络分析模型。研究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技术创新合作网络整体呈现为省内合作关系强、省际合作较弱;区域内"中间人"较缺失,阻碍了知识信息资金等传播的效能,降低了合作意愿;地理邻近性与技术创新合作绩效呈倒"U"型关系,且正处于上升态势,能够正向促进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的发展;地理邻近性与制度邻近性的交互作用正向促进技术创新合作绩效,且二者交互作用大于其独立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绘存  
基于2000—2015年京津冀专利数据,采用专利申请量变化和专利创新结构变化分析探讨了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发展态势。研究发现:(1)2000—2015年,京津冀区域整体上创新差异不断扩大,但相对差异不断缩小,其中京津、京冀相对差异在缩小,但津冀相对差异变化并不明显;(2)2009年以前,津、冀创新差异化明显,京呈现均衡化发展,2009年以后,津、冀内部创新呈现均衡化发展,京则呈现差异化扩大发展趋势;(3)2000—2015年,京津、京冀、津冀之间创新领域相似度不断升高,同时在具体的某个创新领域发展变化而言,2006年以后,京津冀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4)2000—2015年,津冀之间产业一致性更多反映在基础化学、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而京津、京冀之间则共同表现为向北京主导的电子元件、通信等产业转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作志  张驰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物流网络化是京津冀区域物流发展的基础。本文基于引力模型,以京津冀13个中心城市组成物流引力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该区域物流网络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区域物流节点城市的空间层次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作志  张驰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物流网络化是京津冀区域物流发展的基础。本文基于引力模型,以京津冀13个中心城市组成物流引力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该区域物流网络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区域物流节点城市的空间层次结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阮平南,王文丽,刘晓燕  
研究技术创新网络多维邻近性是否伴随创新网络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而呈现出不同演化特征,对创新网络内部伙伴选择、关系治理和创新绩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IBM专利合作网络数据,运用Feature Selection方法,从地理邻近、社会邻近、技术邻近、组织邻近和制度邻近5个维度分析技术创新网络多维邻近性演化特征。结果表明:①生命周期视角下,在创新网络创生阶段,企业选择合作伙伴时主要考虑技术邻近性和组织邻近性,成长阶段主要考虑地理邻近性,成熟和衰退阶段主要考虑社会邻近性;②演化视角下,地理邻近性与技术邻近性曲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梁玲玲  路玉莹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校企创新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提升国家创新实力、促进国家科技变革的关键。然而,总体上看中国校企创新合作绩效不容乐观,如何提升其整体绩效也就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多维邻近性作为衡量校企创新合作绩效的常用前置因素,其影响关系也在不断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本文在理论分析及案例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多维邻近性的内涵维度及对校企创新合作绩效的影响关系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结合结构方程对概念模型进行探索验证。结果表明:认知、技术及关系邻近性通过合作信任度和合作依赖度两个中介正向影响校企创新合作绩效,地理邻近性的作用在下降,政府引导支持和技术中介服务在两者之间起的调节作用互补且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