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87)
- 2023(15988)
- 2022(13354)
- 2021(12513)
- 2020(10623)
- 2019(24115)
- 2018(23463)
- 2017(44272)
- 2016(23594)
- 2015(25940)
- 2014(25146)
- 2013(24848)
- 2012(22585)
- 2011(20222)
- 2010(19602)
- 2009(17955)
- 2008(17291)
- 2007(14298)
- 2006(11903)
- 2005(10231)
- 学科
- 济(96117)
- 经济(96007)
- 管理(65702)
- 业(63181)
- 方法(50712)
- 企(50647)
- 企业(50647)
- 数学(46258)
- 数学方法(45743)
- 中国(27721)
- 财(25451)
- 农(23802)
- 贸(20609)
- 贸易(20602)
- 易(20145)
- 业经(19240)
- 学(18865)
- 制(18624)
- 银(16929)
- 银行(16885)
- 融(16873)
- 金融(16872)
- 务(16284)
- 财务(16239)
- 财务管理(16202)
- 农业(16175)
- 行(16158)
- 企业财务(15522)
- 地方(14691)
- 技术(14532)
- 机构
- 大学(331181)
- 学院(325615)
- 济(140587)
- 经济(138322)
- 管理(128465)
- 理学(113276)
- 理学院(112055)
- 研究(111917)
- 管理学(110072)
- 管理学院(109478)
- 中国(86371)
- 科学(68530)
- 京(68306)
- 财(62163)
- 农(58180)
- 所(55510)
- 中心(52154)
- 业大(51998)
- 财经(51683)
- 研究所(51334)
- 经(47730)
- 农业(46499)
- 经济学(45217)
- 江(43495)
- 北京(42179)
- 经济学院(41149)
- 院(40468)
- 财经大学(39345)
- 范(39053)
- 师范(38510)
- 基金
- 项目(236638)
- 科学(188160)
- 基金(178859)
- 研究(163152)
- 家(159851)
- 国家(158641)
- 科学基金(136091)
- 社会(108907)
- 社会科(103699)
- 社会科学(103675)
- 基金项目(94053)
- 自然(90539)
- 自然科(88632)
- 自然科学(88606)
- 省(87829)
- 自然科学基金(87072)
- 划(76451)
- 教育(74811)
- 资助(73537)
- 编号(60996)
- 部(53649)
- 重点(53635)
- 创(49553)
- 发(48873)
- 国家社会(47759)
- 成果(47538)
- 科研(47014)
- 创新(46526)
- 教育部(46172)
- 计划(44545)
共检索到455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雨婷 喻忠磊 苗长虹 张静 袁留阳 侯晓静
随着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回流已成为现阶段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流劳动力是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力量,对于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距离是人口流动空间选择的核心解释变量,在多维邻近性视角下探究多种距离对流动人口回流的影响,有利于深化对人口回流机制的理解。论文借鉴多维邻近性分析框架,基于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地理、制度和社会邻近性对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1)回流群体主要是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大龄已婚流动人口,其在劳动力市场不占优势,但家庭对其情感需求与依赖较大,回流意愿明显。(2)不同维度邻近性均对流动人口回流意愿有较强解释力,地理、制度和社会邻近性对回流意愿均有显著负向影响,长距离跨省或跨方言区迁移的劳动力回流意愿更为强烈。(3)不同邻近性对回流意愿的影响存在群体异质性。高学历群体回流意愿受其所在流入地参保情况的抑制,同时受到方言和地理距离的不同影响;新生代流动人口则较易受非正式制度邻近性影响而选择回流;长期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意愿会因其已熟悉流入地方言并在流入地积极参保而降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兆媛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LASSO筛选出影响居留意愿的因素,并利用次序logit模型研究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规模促进了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流动人口倾向于在人口规模比较大的城市居留,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城市来看,不同影响因素对不同规模城市的居留意愿存在差异。通过个体异质性分析,城市规模对高教育水平的流动人口、已婚人士、年轻一代的流动人口、女性以及非农户籍的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作用更大。因此,应因地制宜,针对不同规模城市制定吸引人口居留的政策。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居留意愿 流动人口 LASSO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兆媛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LASSO筛选出影响居留意愿的因素,并利用次序logit模型研究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规模促进了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流动人口倾向于在人口规模比较大的城市居留,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城市来看,不同影响因素对不同规模城市的居留意愿存在差异。通过个体异质性分析,城市规模对高教育水平的流动人口、已婚人士、年轻一代的流动人口、女性以及非农户籍的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作用更大。因此,应因地制宜,针对不同规模城市制定吸引人口居留的政策。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居留意愿 流动人口 LASSO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古恒宇 肖凡 沈体雁 刘子亮
居留意愿是近年来流动人口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对其空间格局以及空间效应的讨论相对较少。基于2015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趋势面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地区差异进行描述,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效应进行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空间格局在南北向呈北高南低态势、东西向则呈现出"U"型的分布特征,且表征出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2)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受流动人口内部因素(家庭因素、流动特征因素、经济因素)的影响大于城市外部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内部因素中家庭因素通过社会网络、资源激励机制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产生影响,而表征社会融入的流动特征变量,对居留意愿同样具有显著影响;外部特征中社会经济水平高、包容性强的流入地更具吸引力。(3)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中存在空间依赖效应,其宏观影响载体是城市特征空间溢出,微观影响载体是流动人口社会网络变化带来的社会、文化空间溢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梦琪 金钟范
利用2014—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调查数据(CMDS),研究了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实证结果发现,城市规模越大,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越强。机制分析表明,城市规模的扩大会通过增加个体稳定就业概率和同乡集聚效应影响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城市规模的影响在不同技能水平流动人口中存在差异,相比于中等技能流动人口,低技能和高技能流动人口受到的影响更明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良健 陈坤秋 王奔
本文采用2015年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开展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湖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建立多元Logistic模型,对湖南省14个地级市(自冶州)的6053个流动人口样本的城市定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流动人口城市定居意愿较强,湖南省对流动人口吸引力较强;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现居住地、参保类型、流动范围、流动时间、周工作时间、家庭月净收入、亲生子女数对湖南流动人口城市定居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样本点类型具有反向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宋艳姣 王丰龙
本文根据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利用OLS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身份认同对流动人口消费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流动人口的城市居民身份认同度越强,其消费水平越高;随着对市民身份认同度的提升,流动人口的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均明显增强。在控制收入等一系列因素后,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由农民角色转变为城市居民时,其月均消费水平提高4.99%。为解决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本文进一步采用倾向值匹配法(PSM)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前述结论具有一致稳健性。因此,完善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流动人口市民化对促进我国流动人口消费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锟澎 刘雪晴
利用2017—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MDS)和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指数,研究数字经济是否提升城市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城市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提高城市的宜居宜业能力是数字经济吸引流动人口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在城市层面的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提高了城市的创新创业活力,并提升了城市的宜居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流动时间更久、流动范围更大、高学历、从事技术型岗位以及从事高技术行业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正向影响更明显。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在冉 杨俊青
本文利用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使用mlogit模型分析了农民工城市居住条件与子女本地就学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农民工在城市居住条件的改善使其定居意愿概率提高0.010,与没有确定是否要长期留在本地的参照组农民工相比,居住条件的改善使农民工定居意愿增加7.5%,两者均在1%水平上显著;(2)农民工子女本地就学条件改善使其定居意愿的概率提高0.016,与参照组相比,农民工定居意愿显著增加11.5%,两者均在1%水平上显著;(3)农民工在城市的平均月收入增加1%,使其定居意愿概率提高0.063,与参照组相比,农民工定居意愿增加52.8%,两者均在5%水平显著,农民工前往其他城市意愿下降12.9%,在10%水平上显著。此外,本文使用两层嵌套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了进城农民工流动的区域异质性,发现居住条件对定居意愿的影响存在微小的区域差异性,子女就学对定居意愿的影响没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城市房价与城市级别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安超帆
流动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本文匹配了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地级市宏观特征数据,运用logistic的方法,研究了职工医疗保险参保、居住证制度对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入地参与职工医保有效提升了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意愿,居住证制度也显著增强了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意愿。进一步分析显示,子女随迁增强了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意愿,流动人口面临的失业风险会降低其市民化意愿。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提高流动人口职工医保的参与率;适当调整居住证的办理条件;加强城市公共服务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采取多种举措提升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
关键词:
居住证制度 医疗保险 流动人口 市民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富美 陶四海 张洁
本文采用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以京津冀流动人口为样本,重点研究京津冀地区流动人口的医保参保现状以及医疗保险因素对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京津冀流动人口医保覆盖率高,但本地参保率低,且本地参保情况与流动特征和职业特征密切相关。同时,医疗保险因素对京津冀三地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葛腾飞
流动人口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力量,其流入地购房意愿直接关系到流动人口市民化的路径选择与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利用二值Logit回归模型,研究流动人口流入地购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不同城市规模的流动人口流入地购房意愿有显著差异,一线城市的流动人口购房意愿弱,而二、三线城市流动人口购房意愿更强;住房公积金显著影响流动人口的流入地购房意愿,并且东部地区住房公积金促进购房意愿的作用最为明显;就业身份为雇主和自营劳动者的流动人口的流入地购房意愿更强。此外,受教育程度越高、已婚、流动时间越长、家庭月收入越高、月住房支出越多的流动人口在流入地购房意愿越强。因此,要充分重视城市规模、社会保障等因素对于流动人口流入地购房意愿的异质性影响,因城施策、因群体而异,差别化解决流动人口住房问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良健 蒋书云
本文运用2016年湖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并不高,流动人口的性别、年龄、户口性质、社会保障、一孩性别、流动时间、住房属性和收入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对二孩生育意愿产生影响。为此,提出从加强公共资源的供给力度和推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推进"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富美 陶四海 张洁
本文采用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以京津冀流动人口为样本,重点研究京津冀地区流动人口的医保参保现状以及医疗保险因素对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京津冀流动人口医保覆盖率高,但本地参保率低,且本地参保情况与流动特征和职业特征密切相关。同时,医疗保险因素对京津冀三地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良健 蒋书云
本文运用2016年湖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并不高,流动人口的性别、年龄、户口性质、社会保障、一孩性别、流动时间、住房属性和收入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对二孩生育意愿产生影响。为此,提出从加强公共资源的供给力度和推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推进"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方言技能对进城农民落户意愿的影响机制——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
农民工就业质量对子女随迁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公共卫生服务如何影响农民工留城意愿——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分析
住房公积金与城城流动人口的留城意愿——基于2016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实证研究
户籍、流动原因与老年人的长期居留意愿——基于2015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
留守经历对新生代农民工多维贫困的影响——来自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经验证据
保障性住房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来自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证据
工资水平、流动人口集聚与出口贸易发展——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实证
房租上涨如何影响流动人口的消费与社会融入——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城市房价与留守儿童——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