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05)
- 2023(14182)
- 2022(11569)
- 2021(10645)
- 2020(9157)
- 2019(20469)
- 2018(20190)
- 2017(39423)
- 2016(20744)
- 2015(22707)
- 2014(22330)
- 2013(21936)
- 2012(19553)
- 2011(16966)
- 2010(16734)
- 2009(15100)
- 2008(14791)
- 2007(12867)
- 2006(10694)
- 2005(9441)
- 学科
- 业(92335)
- 济(88706)
- 经济(88616)
- 企(84137)
- 企业(84137)
- 管理(76204)
- 方法(43779)
- 数学(35244)
- 数学方法(34810)
- 财(31052)
- 业经(29896)
- 农(28447)
- 务(22818)
- 财务(22771)
- 财务管理(22748)
- 技术(22400)
- 企业财务(21636)
- 农业(21076)
- 中国(19464)
- 制(16492)
- 理论(16124)
- 划(15655)
- 和(15588)
- 策(15135)
- 贸(14573)
- 贸易(14568)
- 易(14215)
- 技术管理(13375)
- 地方(13218)
- 体(13129)
- 机构
- 学院(291341)
- 大学(284508)
- 济(123169)
- 管理(122386)
- 经济(121086)
- 理学(106879)
- 理学院(105930)
- 管理学(104295)
- 管理学院(103743)
- 研究(85955)
- 中国(66552)
- 京(56797)
- 财(56471)
- 科学(51531)
- 农(48374)
- 财经(46109)
- 业大(43231)
- 江(42366)
- 经(42205)
- 所(41233)
- 中心(41135)
- 农业(38091)
- 经济学(37840)
- 研究所(37502)
- 经济学院(34514)
- 财经大学(34418)
- 商学(34355)
- 北京(34081)
- 商学院(34055)
- 州(33228)
- 基金
- 项目(202956)
- 科学(163478)
- 基金(151558)
- 研究(147817)
- 家(131382)
- 国家(130247)
- 科学基金(115310)
- 社会(97405)
- 社会科(92647)
- 社会科学(92625)
- 基金项目(80761)
- 省(80064)
- 自然(75215)
- 自然科(73639)
- 自然科学(73620)
- 自然科学基金(72372)
- 教育(67908)
- 划(65868)
- 资助(60606)
- 编号(57809)
- 创(46141)
- 部(45413)
- 重点(45037)
- 成果(43695)
- 发(43051)
- 业(42667)
- 创新(42400)
- 国家社会(41385)
- 教育部(39672)
- 人文(39374)
- 期刊
- 济(129184)
- 经济(129184)
- 研究(76787)
- 管理(49720)
- 中国(49061)
- 财(47927)
- 农(44460)
- 学报(41390)
- 科学(40959)
- 大学(32948)
- 学学(31897)
- 农业(31067)
- 技术(30411)
- 业经(23762)
- 教育(23448)
- 财经(23123)
- 融(22893)
- 金融(22893)
- 经济研究(20579)
- 经(20022)
- 业(18998)
- 技术经济(17785)
- 问题(16990)
- 财会(15364)
- 科技(14523)
- 现代(14327)
- 商业(13965)
- 版(13580)
- 策(13286)
- 统计(13265)
共检索到408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程华 李珍珍
基于文献研究,从技术吸纳视角,研究多维距离对企业技术转移的影响,并探究行业类型、企业规模和企业性质等异质性因素对多维距离与企业技术吸纳关系的影响。采用杭州技术交易市场技术吸纳数据分析,研究发现:(1)地理、经济、技术和社会距离均对企业技术吸纳有显著影响,其中技术距离对企业技术吸纳影响最大,其次是地理距离和社会距离,最后是经济距离;(2)技术距离对小规模企业技术吸纳影响最大,而社会距离对大规模企业技术吸纳影响最大;(3)技术距离对非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吸纳影响最大,而社会距离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吸纳影响最大。
关键词:
多维距离 异质性 技术吸纳 技术转移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金晓雨 宋嘉颖
文章从技术异质性角度,指出环境规制产生的利润削弱效应和摆脱规制效应下,异质性企业有不同的研发选择。环境规制一方面会削弱企业研发的边际收益,不利于企业研发;另一方面也会刺激企业增加研发以摆脱环境规制成本。这两种效应在不同技术企业中的差异会导致异质性企业截然不同的研发选择。为此,文章首先构建一个理论模型,推导出环境规制产生的利润削弱效应和摆脱规制效应下,不同技术企业的研发选择。发现对于高生产率企业,环境规制产生的摆脱规制效应超过利润削弱效应,环境规制力度增加会刺激企业增加研发;而对于低生产率企业,环境规制产生的利润削弱效应起主导作用,环境规制力度增加反而阻碍企业研发。进一步利用环境规制的政策实验和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对以上观点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的影响取决于其所处的技术水平,这不仅体现在集约边际企业的研发投入上,也体现在广延边际企业是否研发的选择上。集约边际上,环境规制增加了高生产率企业的研发投入,但这种作用随着企业与技术前沿的距离增加而递减,最终逆转为减少低生产率企业研发投入。广延边际上,环境规制使低生产率企业相对高生产率企业进入研发的概率更低,而退出研发的概率却更高。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距离 异质性企业 研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段庆锋 冯珍
企业间客观存在各种技术差异,对研发合作网络关系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借鉴技术生态位理论,从规模和结构两个维度探讨技术距离内涵,提出研究假设;以石墨烯领域合作专利为样本,采用指数随机图构建度量模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规模维度,技术宽度距离、技术深度距离正向促进企业研发合作;在结构维度,技术多样性距离、技术重叠性距离反向抑制企业研发合作。该结果说明规模层面的技术距离为合作双方带来新的要素组合可能,扩展了潜在创新空间,进而形成双方研发合作的创新动力;结构层面的技术接近为合作双方的知识交流与技术兼容提供了基础,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技术协同性,进而形成双方研发合作的创新基础。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崇锋 韩丰宇 晁艺璇 孟星辰
区域创新是促进其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专利技术转移是区域创新的主要方式之一。将我国区域层面专利技术转移按照转移方向及边界划分为区域外部专利技术流入、流出以及区域内部专利技术流动3个维度,探讨地理距离、经济距离以及产业结构距离等多维距离对上述3个维度区域专利技术转移的影响,以及区域创新环境在上述影响中的调节效应。基于我国2001—2015年区域面板数据,采用Tobit模型对上述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得到如下结论:①区域外部专利技术转移明显弱于区域内部专利技术转移,且空间不均衡现象明显;②在多维距离中,产业结构距离对区域专利技术转移具有显著影响且该影响受区域创新环境的调节。产业结构距离增加使得区域内部专利技术流动减少,区域外部专利技术流入与流出增加,且上述作用在区域创新环境较差时尤为明显。最后,基于区域层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慧敏 刘辉煌
地理距离在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新"新经济地理视角,在Melitz,Helpman及Chen的企业异质性模型基础上,引入与地理距离相联系的中间投入品运输与增加的固定成本函数,考察距离因素与东道国特征如何影响企业进入的生产率门槛值。采用2000~2010年中国企业在118个国家(地区)建立的1052家子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境外投资企业间存在较大程度的异质性,地理距离与企业生产率门槛值正相关,存在"随机的自我选择机制",生产率较低的企业选择进入邻近市场,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更有可能投资于距离较远,市场需求较小的东道国。
关键词:
距离 企业异质性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俊
全球价值链中技术转移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特征,随着外包模式、外包阶段和外包强度的变化,技术转移内容和强度将随之动态调整。在以我国晋江与巴西西诺斯鞋产业的案例对比中发现,在代工企业已具备制造能力,跨国买家技术转移强度逐渐减弱的情况下,当地大企业率先进行技术创新和国内外市场开拓是实现升级的关键。最后,本文就如何加快跨国公司在华技术转移、鼓励企业技术升级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转移 异质性 技术升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浩 郑子卓 吉龙腾
基于空间地理和时间成本双重距离维度,以2005—2022年42家上市公司子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究内部创业企业开展创业活动的时空距离对企业内部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时空邻近性对内部创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即母公司与内部创业单元之间的距离越近,内部创业绩效越好,考虑内生性和稳健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并呈现“近距离产生美”的地理区位效应;(2)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地区制度环境与互联网发展水平较高时,母公司与内部创业单元之间的距离对内部创业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3)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多种形式非时空邻近性对时空邻近性发挥替代或互补效应。基于经济地理学与战略管理学的融合框架有助于丰富内部创业研究,为上市公司开展内部创业活动提供经验依据。
关键词:
时空距离 内部创业绩效 多维邻近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华 赖明勇 柒江艺
将外商直接投资、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国际技术许可同时纳入本文分析框架,充分考虑包括企业所有制类型、行业特征等异质性问题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通过构建Probit随机效应模型控制个体非观测异质性可能带来的估计偏误,本文采用中国1548家企业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内生决定机制。不同于大量采用宏观数据的研究结论,本文并没有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证据;相比之下,国际贸易和国际技术许可对中国企业自生能力的培育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外资占比较高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匮乏;而内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扮演着中国经济转型阶段技术创新的主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韩剑尘 夏涛
文章在DEA框架下对我国45家沪深上市物流企业的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测算,并多维度分析了这些企业生产效率的异质性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物流公司生产效率的差异性较大,其中港口型物流企业的效率比仓储型物流企业的效率更高;我国物流企业的规模效率已经接近最优,利用纯技术效率促使物流公司生产效率有更大的提升潜力;物流公司生产效率与生产规模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物流企业应进一步改善资源配置效率,选择适应自身条件的最适宜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丽文 吴林飞 齐培潇
区域技术转移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但目前我国区域技术转移呈现出极不平衡现象,导致科技强国建设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探究我国区域技术转移影响因素的组态效应,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内地30个省域的技术转移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区域技术转移影响因素的组态效应可归纳为5种类型,其中,高效率组态可分为能力-中介主导型、环境-中介主导型和经济主导型;而在能力-中介缺失型和经济-能力-环境缺失型组态下呈现出低效率。此外,能力-中介主导型组态可同时推动技术输出方与吸纳方发展,环境-中介主导型组态可单方面提升技术输出效率,而经济主导型组态可促进技术吸纳实现高效率。结论可为合理规划技术转移发展路径、促进技术转移协调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国军 刘澄
技术创新扩散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传导器和放大器。通过将影响创新扩散的距离变量从传统的空间距离扩展到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从多维距离视角分析创新扩散的分布特征。通过理论梳理和实地调查发现,技术创新饱和扩散的静态结果在空间上呈现出由多个企业集聚区构成的"岛屿"状分布,这些"岛屿"是逆邻近扩散形成的"种子企业"邻近扩散的结果,在时间距离上呈现出同一区域内采用时间的邻近性和不同区域之间采用时间的离散性,在社会距离上呈现出所有采用方与直接扩散源之间的邻近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娟 杨波
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发展离不开适宜类型的金融支持。我国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对其具有怎样的影响?本文从技术距离视角出发,通过构建熊彼特内生增长模型探究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对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并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城市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当制造业企业远离技术前沿时,银行主导型金融对其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随着企业接近技术前沿,该作用将由正转负。相较于国有和抵押资产丰富的制造业企业,银行主导型金融对技术进步的负向作用在非国有和抵押资产匮乏企业中出现较早。机制检验表明,在远离技术前沿阶段,银行主导型金融能够激励制造业企业创新从而促进其技术进步,但在接近技术前沿后,银行主导型金融难以通过激励企业创新驱动其技术进步。研究结论对如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制造业之功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易靖韬 蒙双 蔡菲莹
本文探讨了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外部R&D、技术距离、市场距离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基于2008—2011年中国创新企业面板数据,本研究采用泊松估计模型对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外部R&D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企业的技术距离负向调节外部R&D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技术距离低的企业在更低的外部R&D水平上就能达到最优创新绩效;企业的市场距离正向调节外部R&D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市场距离高的企业在更低的外部R&D水平上就能实现最优创新绩效。
关键词:
外部R&D 技术距离 市场距离 创新绩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易靖韬 蒙双 蔡菲莹
本文探讨了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外部R&D、技术距离、市场距离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基于2008—2011年中国创新企业面板数据,本研究采用泊松估计模型对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外部R&D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企业的技术距离负向调节外部R&D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技术距离低的企业在更低的外部R&D水平上就能达到最优创新绩效;企业的市场距离正向调节外部R&D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市场距离高的企业在更低的外部R&D水平上就能实现最优创新绩效。
关键词:
外部R&D 技术距离 市场距离 创新绩效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衣长军 刘晓丹 陈初昇
本文选取2003~2012年中国OFDI的69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PCSE和FGLS模型重点考察了海外华商网络、多维距离(制度距离、文化距离及地理距离)对我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海外华商网络对我国OFDI产生正效应;运用HanSEn非线性面板门槛模型进一步考察制度距离、文化距离、地理距离的门槛值,发现多维距离与我国OFDI呈现明显的U型关系,这为多维距离与我国OFDI的非线性关系提供了有力的解释与支持。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了我国企业OFDI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