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20)
- 2023(16477)
- 2022(13343)
- 2021(12058)
- 2020(9962)
- 2019(22220)
- 2018(21407)
- 2017(40607)
- 2016(21889)
- 2015(23787)
- 2014(23165)
- 2013(22686)
- 2012(20568)
- 2011(18487)
- 2010(18531)
- 2009(17582)
- 2008(16607)
- 2007(14934)
- 2006(12933)
- 2005(11400)
- 学科
- 济(84637)
- 经济(84535)
- 业(62676)
- 管理(61341)
- 企(49563)
- 企业(49563)
- 方法(37268)
- 数学(32742)
- 数学方法(32424)
- 中国(27854)
- 融(27428)
- 金融(27426)
- 农(27424)
- 银(25684)
- 财(25634)
- 银行(25632)
- 行(24697)
- 业经(22744)
- 农业(19400)
- 制(18751)
- 贸(18484)
- 贸易(18474)
- 易(18036)
- 地方(18016)
- 学(17344)
- 务(16780)
- 财务(16743)
- 财务管理(16707)
- 企业财务(15903)
- 产业(13630)
- 机构
- 学院(305642)
- 大学(303416)
- 济(123839)
- 经济(121293)
- 管理(114766)
- 研究(100808)
- 理学(99802)
- 理学院(98708)
- 管理学(96930)
- 管理学院(96386)
- 中国(81406)
- 科学(63493)
- 京(61594)
- 农(58589)
- 财(57859)
- 所(51021)
- 中心(49276)
- 业大(49243)
- 研究所(46821)
- 农业(46672)
- 财经(46645)
- 江(44670)
- 经(42384)
- 经济学(39293)
- 范(38689)
- 师范(38155)
- 北京(37824)
- 州(36656)
- 经济学院(35998)
- 院(35982)
- 基金
- 项目(210468)
- 科学(164497)
- 基金(152465)
- 研究(150448)
- 家(134692)
- 国家(133536)
- 科学基金(113625)
- 社会(96898)
- 社会科(91920)
- 社会科学(91891)
- 省(83780)
- 基金项目(80692)
- 自然(73066)
- 自然科(71431)
- 自然科学(71406)
- 自然科学基金(70155)
- 划(70018)
- 教育(68502)
- 编号(61078)
- 资助(60493)
- 成果(48559)
- 重点(47818)
- 发(46126)
- 部(45149)
- 创(45108)
- 创新(42137)
- 课题(41340)
- 科研(41178)
- 国家社会(40753)
- 计划(39154)
- 期刊
- 济(129344)
- 经济(129344)
- 研究(82691)
- 中国(56265)
- 学报(53818)
- 农(53698)
- 科学(46324)
- 财(45261)
- 融(39898)
- 金融(39898)
- 大学(39457)
- 管理(38357)
- 学学(37651)
- 农业(35344)
- 教育(28172)
- 技术(23409)
- 业经(23250)
- 财经(22589)
- 经济研究(21914)
- 经(19367)
- 业(18589)
- 问题(17192)
- 版(16272)
- 商业(14646)
- 贸(14338)
- 技术经济(14316)
- 理论(14266)
- 科技(14121)
- 图书(13697)
- 业大(13353)
共检索到439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华 曹成航 李博康
基于代表性年份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从“吃穿”“用”“住”、教育和医疗五个维度构建了多维贫困指标体系,运用Biprobit模型从贫困状态变动的角度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可持续扶贫的作用机理、实施效果和异质性特征。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为可能返贫主体提供差别化金融供给、定向性金融创新和可及性金融覆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普惠金融推进可持续扶贫的建议和对策,具体包括:加强偏远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当地农户的金融素养和提高农民的金融需求能力,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供给主体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振军 于丽红
文章利用2011—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构建地理权重矩阵、经济权重矩阵和嵌套权重矩阵的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从数字普惠金融角度深入探究我国农村多维贫困空间分布特征及减贫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多维贫困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分布特征,即越贫困的地区其集聚效应越显著;虽然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但对医疗贫困的减贫效应相对较弱;东、中、西部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均对农村多维贫困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和空间关联性,但对东部地区整体减贫效果弱于其他地区;从空间溢出效应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其他相关联省份的减贫起到了间接作用。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多维贫困 金融减贫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鑫垚 叶家硕 卓震宇 李杰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 2017—2019年数据,建立了多维相对贫困测度指标体系,测算了我国微观家庭层面与宏观地区层面的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状况。并使用离散选择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宏微观结合地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多维相对贫困的空间收敛性、空间相关性与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多维相对贫困消减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收敛性与空间相关性;数字普惠金融不仅能在微观家庭层面上帮助减贫,还有助于在宏观地区层面上降低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机制分析的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在助力减贫的过程中对公平性问题的处理也相对较好,避免了“精英俘获”现象所导致的减贫效率低下与资源错配;数字普惠金融的多维减贫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家庭收入、就业、消费结构、主观感知与信息获取状况的改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本健 葛宇航 马九杰
缺乏资金是贫困户的核心特征,财政扶贫和金融扶贫作为为贫困户提供资金的两种主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国的减贫事业。本文基于扶贫对象贫困程度差异和多维贫困的视角,从理论上比较了财政扶贫和金融扶贫的减贫绩效,并使用112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有序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假说进行验证。研究发现:财政扶贫和金融扶贫均能显著增加贫困户的收入,且在精准扶贫时期,无论是否考虑政府公共财政投入,财政扶贫促进贫困户增收的效果均显著好于金融扶贫;财政扶贫和金融扶贫促进增收的效果因扶贫对象不同而存在差异,财政扶贫短期内更有利于边缘贫困户增收,而金融扶贫则更有利于深度贫困户增收且具有长期效应;金融扶贫能显著改善贫困户的多维贫困状况,但财政扶贫会使多维贫困状况恶化;财政扶贫可以提升金融扶贫缓解多维贫困的效果,金融扶贫也可以抑制财政扶贫带来的多维贫困状况恶化。
关键词:
金融扶贫 财政扶贫 扶贫绩效 多维贫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温雪 钟金萍 潘明清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识别,本文使用CHNS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从收入、健康、教育、饮用水、燃料和环境卫生六个维度对中国农村居民多维贫困指数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仅考虑单一的收入维度贫困和多维贫困时识别贫困户差别,研究发现:多维贫困视角下,仅考虑收入维度的贫困户识别方法有效覆盖率仅为12.09%,瞄准效率较低;属于多维贫困户而非收入贫困户的漏出率达到87.91%,属于收入贫困户而非多维贫困户的误评率达到43.03%,因此,从单一收入维度向多维贫困识别方式转变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就贫困户本身而言,其具有较强的社会资本对贫困人口的漏出具有负向影响,而对贫困人口的误评具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多维贫困 精准扶贫 瞄准效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庆田 王欣宇
构建财政金融缓解多维贫困的长效协同机制,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2010-2018年CFPS数据测算我国多维贫困指数,运用系统GMM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讨财政支持对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财政支持对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多维贫困具有耦合效应,且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表现出异质性;第二,财政支持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多维贫困的促进作用存在门槛效应,适度的财政支持更有利于数字普惠金融发挥多维减贫效应;第三,财政支持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维度的贫困缓解存在异质性。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阶段,要继续发挥财政支持对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多维贫困的促进作用。第二,建立并完善财政对数字普惠金融多维减贫的适度支持机制,根据数字普惠金融的多维减贫进程,动态调整财政支持力度。第三,要针对不同地区制定差异化的财政支持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齐红倩 张佳馨
解决多维相对贫困问题并降低贫困脆弱性是保证我国减贫成果可持续的关键。本文使用2015—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构建村庄层面的农村普惠金融指数、农村多维相对贫困指数和贫困脆弱性指标,使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农村普惠金融对多维相对贫困与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现阶段影响农村家庭轻度和深度多维相对贫困的重要非经济因素是农民信息获取劣势和受教育程度不足,且深度贫困脆弱性家庭占比居高不下是造成未来农村脱贫人口返贫的主要风险;虽然我国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存在区域非均衡性,但整体上农村普惠金融能有效缓解农村家庭的多维相对贫困和轻度贫困脆弱性,而对深度贫困脆弱性的减缓尚需结合其他手段;降低农村家庭面临的信贷约束,是农村普惠金融促进其摆脱多维相对贫困并降低贫困脆弱性的重要渠道。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黎骅逸 王超 李锐
文章采用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首先基于A-F方法对我国多维贫困指数(MPI)进行测度和分解,其次利用农户家庭特征变量将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进行倾向得分匹配,对可能导致农户家庭陷入贫困的异质性特征进行集中,估算农户家庭陷入贫困的概率,最后利用异质性处理效应(HTE)估计方法,从多维贫困视角对比分析我国林业扶贫政策对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减贫效果的差异,并对我国林业扶贫政策减贫效果进行异质性分析,深入剖析我国林业扶贫政策对异质性贫困户的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减贫效果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林业扶贫政策的实施对农户的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均下表现出显著的减贫效果,但由于人口异质性的客观存在,林业扶贫政策减贫效果的异质性也十分突出。在减贫效果的异质性分析中可以发现,对处于第一层级的农户家庭,其多维贫困减贫效果的减贫系数为-0.205,收入贫困的减贫系数为1.593;但对处于第五层级,陷入贫困概率最高的农户家庭,其多维贫困减贫系数仅为-0.097,收入贫困减贫系数仅为0.530。此外,第二层级的回归结果表明,农户陷入贫困概率层级每增加一级,其多维贫困减贫效果降低0.024,收入贫困的减贫效果降幅为0.243。表明林业扶贫政策对农户家庭的减贫效应随着农户陷入贫困概率增加而减弱。而陷入贫困概率较高的农户家庭通常表现出受教育水平较低,缺乏劳动力,具有较高的总抚养比等家庭特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卓 王璇
文章利用西南地区三个国家级贫困县的2203户贫困户的入户调研数据,基于多维贫困视角,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贫困人口扶贫认可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贫困人口对扶贫的综合认可度为92.43分,其中对村庄总体变化的认可度最高,对家庭整体变化的认可度最低,对脱贫退出的认可度居中;贫困人口健康状况、贫困程度、家庭收入增长情况,产业扶贫政策、就业扶贫政策、金融扶贫政策,政府扶持力度、帮扶责任人工作力度、村两委干部素质等因素显著影响贫困人口对扶贫的认可度。
关键词:
多维贫困 贫困人口 扶贫认可度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常春 翟羽佳 车震宇
文章基于云南省四大连片特困区家庭入户调查数据,从5个维度、13个指标,对云南省四大片区多维贫困状况进行测度,不同地区和维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贫困家庭教育贫困程度最深,随着贫困维度的升高,健康逐渐替代教育,成为农村家庭陷入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随着贫困维度的升高,四个片区的贫困发生率在下降,中等维度贫困发生率最高,其中,滇西边境片区和迪庆藏区贫困主要发生在中低维度,石漠化片区和乌蒙山区在中高维度的贫困指数较高。
关键词:
多维贫困 精准扶贫 云南省 扶贫政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贺坤 周云波
本文基于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Alkire-Foster贫困测度方法对农民工的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进行测度和比较,并对多维贫困测度结果按照区域和维度进行了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农民通过进城务工基本能够摆脱现行标准下的收入贫困,但面临较为严重的多维贫困状况;各个区域农民工的多维贫困程度普遍较高,但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对农民工多维贫困贡献最显著的是住房、健康和教育三个维度,收入维度对农民工的多维贫困状况影响微弱,农民工的贫困是多维贫困而不是收入贫困。因此,应尽快构建统一的多维贫困指标体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农民工 收入贫困 多维贫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云波 贺坤
本文以国家卫计委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收入贫困和AF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对农民工的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状况进行了测度和识别,并从多个角度对测度识别结果开展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测度识别方法在贫困瞄准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收入贫困的瞄准性存在局限,难以全面、真实地反映贫困的全貌和内涵,多维贫困识别能够弥补单维收入贫困识别瞄准性不强的短板,如果将收入维度纳入多维贫困识别矩阵,则能够显著提升多维贫困识别的覆盖率并降低对收入贫困的漏出率。因此,在中国现阶段的扶贫实践中,精准扶贫效率的提升要求我们要充分运用多维贫困的识别与测度方法,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多维贫困识别体系,增强对贫困发生维度的瞄准性,有效提升精准扶贫效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梁惠枝 骆伦良 蓝梓豪
普惠金融对于支持扶贫具有重要作用。贫困地区的性质,决定了贫困群体对金融的最大需求是具备低成本、方便快捷的普惠金融服务,但普惠金融如何有效支持精准扶贫是一个难点,研究普惠金融支持扶贫的有效途径,对于提升金融扶贫的成效,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广西贫困地区为视角,研究提升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成效的途径。
关键词:
普惠金融 精准扶贫 路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葫芦岛中心支行课题组 李建忠
普惠金融是在平等、商业利益可持续原则的基础上,以可负担的成本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全方位、有价值的金融服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12月31日,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从国家层面确定了发展普惠金融的战略意义。金融精准扶贫是从金融的角度为扶贫攻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撑,以脱贫为目标,要求统筹协调宏观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等,在商业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支俊立 姚宇驰 曹晶
通过对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多维贫困问题进行识别和测度,同时,分别以维度和省份为基础,对多维贫困进行子群分解,考察不同维度的多维贫困发生率贡献率和各省份的多维贫困状况。结果表明,从维度上看,贫困人口在教育和健康方面的贫困问题相比非贫困人口更为普遍,这两个维度上的剥夺是造成我国农村多维贫困的最主要因素;从整体贫困状况上看,2010-2012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被剥夺程度和贫困强度下降不明显;从区域上看,我国各省份的贫困人口的贫困深度差异并不太大。
关键词:
中国农村 贫困人口 多维贫困 精准扶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