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78)
- 2023(9722)
- 2022(8809)
- 2021(8413)
- 2020(6986)
- 2019(16421)
- 2018(16307)
- 2017(31517)
- 2016(17006)
- 2015(19085)
- 2014(19016)
- 2013(18703)
- 2012(16894)
- 2011(15058)
- 2010(14833)
- 2009(13429)
- 2008(12849)
- 2007(10953)
- 2006(9465)
- 2005(8006)
- 学科
- 济(65043)
- 经济(64961)
- 管理(47644)
- 业(47376)
- 企(38024)
- 企业(38024)
- 方法(33154)
- 数学(28698)
- 数学方法(28233)
- 农(19487)
- 中国(15922)
- 财(15745)
- 学(15304)
- 业经(14438)
- 农业(13979)
- 地方(13357)
- 理论(11684)
- 和(11118)
- 贸(10795)
- 贸易(10790)
- 易(10459)
- 技术(10411)
- 环境(10326)
- 务(10199)
- 财务(10131)
- 财务管理(10112)
- 制(10060)
- 企业财务(9580)
- 教育(9560)
- 划(9228)
- 机构
- 大学(237521)
- 学院(235421)
- 管理(98205)
- 济(88121)
- 理学(86286)
- 经济(86070)
- 理学院(85358)
- 管理学(83713)
- 管理学院(83315)
- 研究(74866)
- 中国(53947)
- 京(50286)
- 科学(48842)
- 财(38881)
- 所(36858)
- 业大(36834)
- 农(36456)
- 中心(34044)
- 研究所(34006)
- 江(32136)
- 财经(32131)
- 范(31757)
- 北京(31617)
- 师范(31502)
- 经(29216)
- 农业(28516)
- 院(27586)
- 州(26941)
- 师范大学(25575)
- 经济学(25169)
- 基金
- 项目(169843)
- 科学(133251)
- 研究(124183)
- 基金(123028)
- 家(106677)
- 国家(105789)
- 科学基金(91436)
- 社会(76621)
- 社会科(72507)
- 社会科学(72487)
- 省(66484)
- 基金项目(65815)
- 自然(60569)
- 自然科(59164)
- 自然科学(59154)
- 自然科学基金(58054)
- 教育(56852)
- 划(55816)
- 编号(51327)
- 资助(51002)
- 成果(41251)
- 重点(37319)
- 部(36796)
- 发(35306)
- 创(35013)
- 课题(34711)
- 创新(32551)
- 科研(32516)
- 项目编号(31880)
- 教育部(31536)
共检索到325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尚卫平 姚智谋
贫困应该表现为福利的缺乏,而不仅仅表现为收入或消费的不足。福利是一个多维概念。将贫困视为多维概念,要求在其程度的测度上对每个选中的福利变量均确定其阈值,即贫困表现为一个人有某个福利特征值小于相应的阈值。据此,文章讨论总结了多维贫困程度测度指标的性质,论证了该指标的可分解性,指出了该指标优于人文发展指数等指标的特点。最后,给出了该指标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并利用该形式进行了国家间贫困程度的比较分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方迎风
本文认为,用单一的收入标准来了解贫困会低估个体真实的贫困状况,很难全面反映个体贫困的复杂性、脆弱性和持久性。本文基于Sen的能力方法,使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数据,利用模糊集方法测度中国的多维贫困状况。结论显示,相对于收入贫困,个体的教育、健康和医疗保险等贫困状况更为严重;多维贫困关于测度方法、权重较敏感,等权重下的AF多维贫困被其它方法与权重下的多维贫困严格占优,而在Betti&Verma权重下的AF多维贫困中,则住房、卫生设施和健康对多维贫困的贡献更大;多维贫困在西部、农村及女性中依然更严重。
关键词:
多维贫困 能力方法 完全模糊及相对方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全红 周强
通过Alkire和Foster(2011)提出的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利用1991-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选择了5个维度共12个指标,分析了中国多维贫困的广度、深度(贫困缺口)和强度(不平等),并进行了城乡分解和对比。结果发现:中国多维贫困的下降主要发生在考察期的后10年,尽管城市和农村的多维贫困都明显下降,但城乡不平衡仍然存在;相对于贫困广度而言,贫困缺口和贫困人口内部不平等的改善程度更大。在分析了多维贫困的致因后,文章探讨了减轻多维贫困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多维贫困 贫困缺口 不平等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丁建军
Sen的可行能力理论从哲学高度来界定贫困概念,超越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单一学科,构建了多维贫困的理论基础;多维贫困理论是对发展贫困理论的发展和超越,同时,公理性条件的提炼则为多维贫困测度奠定了科学基础。满足公理性条件和易于操作是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目前,Watts方法和A-F方法因其具有的良好性质而被广泛应用。各国在多维贫困测度实践上发展不平衡,处于多维贫困研究前沿的国家的多维贫困测度实践也开展得较好,相反,印度、中国等贫困人口大国却相对滞后。应进一步深化多维贫困理论研究,继续开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震 谢玉梅 丁松
为了提升乡村振兴阶段相对贫困人口的识别准确性,文章聚焦贫困的多维属性,利用灰色关联理论构建了一类新的具有动态特征的多维贫困识别方法。该方法将被测主体视为空间中的几何形状,利用几何特征对比替代传统方法中的双重临界值,降低了临界值选取对识别结果的主观影响,以分位数指标为基础实现了对相对贫困的动态识别。同时拓展了灰色关联评价模型,讨论了识别结果的加总与分解,建立了多维贫困发生率、多维贫困分布指数与多维贫困深度指数。最后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的数据对中国多维相对贫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的多维贫困发生率远高于城市,但是贫困分布和贫困深度差距不大,各贫困维度的贡献率在不同区域和城乡范围内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关键词:
灰色系统 灰色关联 多维贫困 相对贫困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沈扬扬 Sabina Alkire 詹鹏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调查数据(CFPS),依据全球MPI标准,测算并分析了中国的多维贫困状况。研究发现,中国的多维贫困程度并不高,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下降趋势;区域发展不平衡对多维贫困有着显著的影响;贫困人群普遍在健康、教育等方面遭受了剥夺,但细化到各群组,指标贡献度各有差异;经济贫困与多维贫困的交叠程度呈跨期递减趋势。总体而言,中国以发展为中心的扶贫政策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是中国在减贫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一条重要经验,同时也预示了中国在2020年前全面奔向小康社会、实现减贫目标的良好前景。
关键词:
多维贫困 经济贫困 分解分析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洪革 袁琳 马广波 许雯静
基于2013年重点国有林区民生监测项目的调研数据,运用A-F多维贫困测量方法,从教育、健康和生活水平3个维度共8个指标对重点国有林区的多维贫困进行测量,并对指标和地区进行分解。测量结果表明:重点国有林区有35.7%的职工住户家庭存在至少3个指标的贫困。指数分解结果表明:卫生设施、饮用水和生活燃料3个指标对重点国有林区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率最大;四大国有森工林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多维贫困,其中内蒙古森工林区的多维贫困状况最为严重。研究认为,应从多个维度改善重点国有林区的贫困状况,加大对教育、健康、卫生设施、住房等多方面的扶贫力度。
关键词:
重点国有林区 多维贫困 测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于涛
通过对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的测度和比较,研究了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创新性地从收入、教育、健康和生活条件四个维度,测度中国城市多维贫困,并进行相应分解。通过梳理当前的城市扶贫政策和总结中国城市贫困治理的特色,认为多维治理才是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最终归宿。针对多维贫困的"内卷化"问题,提出在多维贫困测度的维度上应从收入、教育和生活条件四个维度进行测度和分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侯卉 王娜 王丹青
应用多维贫困测量方法,选取东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北部沿海地区、长江中游地区、黄河中游地区、西南地区的九个省份,从收入贫困、能力贫困、社会排斥贫困和参与性不足贫困四个方面确定七个维度,进行多维贫困测度。结果显示,健康保险和卫生设施对多维贫困的影响最大,而且随着维度的增加,住房和教育对贫困的影响逐渐加大,多维贫困者的贫困深度加深。维度分解结果显示,地区差距仍比较明显,多维贫困最严重的是贵州省。
关键词:
多维贫困 测度 城镇贫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益民 敬瑗
[目的 /意义]文化贫困是一种落后于时代发展的低水平文化状态。中国人口全部脱离绝对贫困后,文化贫困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根源。通过精准测量省域多维动态的文化贫困状况,能巩固脱贫成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精神富裕。[方法 /过程]本研究结合基于A-F法的多维文化贫困测度和综合文化贫困指数两种算法,构建包含公共文化资源、文教事业投入、居民文化行为等3个维度、7项指标、17个变量的测度体系,对我国31个省域2016—2021年的文化贫困深度、广度和整体文化贫困状态进行多维和动态的测量分析。[结果 /结论 ]测度分析结果表明,教育投入不足是导致文化贫困的主要因素,文化资源决定着地区性的文化发展水平,文化贫困的持续性较为严重,区域间的文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祁晓慧 高博 乔光华
文章在内蒙古自治区330户牧户调研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多维贫困理论,将多维贫困测量方法用于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多维贫困测量方法的关键在于维度的选取与权重的确定;该方法与人均纯收入作为衡量标准进行的贫困测算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多维贫困测算方法的应用有利于获取不同区域、不同群体致贫原因的差异,促进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多维贫困 方法应用 调查数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高明 唐丽霞
本文使用修正的FGT多维贫困测量方法测算了贫困村庄建档立卡户与非贫困户的多维贫困指数。研究发现,对贫困地区总体而言,卫生设施、生活用主要燃料和生产性资产是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指标。分指标和农户类型的测度表明,非建档立卡户的多维贫困强度与建档立卡户接近,两种类型农户的多维贫困差异并不明显。与非贫困户相比,建档立卡户在家庭人均纯收入、健康状况、住房以及耐用品拥有量等指标上的贫困程度更深。分区域测度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与多维贫困指数并不存在必然联系,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也存在深度多维贫困群体。进而,本文比较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齐红倩 杨燕
基于CHFS数据库中个人和家庭数据,补充信息变量对中国老年人口多维贫困进行测度,对比了老年人口多维贫困的地区差异,分析了不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水平对老年贫困的减贫效应。实证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手段的不断深入,信息贫困呈现更显著的特征,信息维度对老年人口多维贫困的影响超过了传统贫困中的收入、资产、健康、消费和心理维度。在减贫效应方面,城乡居民养老金能够有效缓解收入和资产贫困,而城镇职工养老金对六个维度的贫困均能起到有效缓解作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对于老年人口资产、收入、心理维度的减贫作用显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则能够有效缓解六个维度的贫困。因此,随着中国老龄化的不断深入,应更加关注老年人口的物质贫困与非物质贫困的关系,尤其是扩大信息维度带来的减贫效应,同时对于城乡居民和职工两类老年群体,实施针对性的社会保障政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博 张建 朱玉春
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不仅是我国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难点和焦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对深度贫困地区多维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和多维贫困的准确测度是有效攻克贫困、实现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环节。基于秦巴山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区1325份农户家庭微观调查数据,运用A-F指数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法对深度贫困地区多维贫困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发现深度贫困地区存在明显的交叉性与多维性贫困,致贫原因亦复杂多样。依据测算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深度贫困地区的反贫困路径:加强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深度贫困区生活条件;积极发展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提升深度贫困区人力资本水平;完善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健康网络,强化深度贫困区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完善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确实做到社保兜底;促进深度贫困地区劳动力流动,拓宽深度贫困区农村居民收入渠道;重视深度贫困地区综合发展,有计划地推进深度贫困区乡村振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红霞 许倩文
本文基于2018年CFPS数据,测算我国31个省份的家庭单维贫困发生率,采取A-F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对我国贫困家庭教育阻隔相对贫困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多维贫困维度分解方法估算经济、教育、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认同等维度对相对贫困家庭的贡献率,并利用OLS模型考察贫困维度个数取值不同下各维度对相对贫困家庭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单个指标间的贫困发生率差距较大,经济维度不再是相对贫困家庭面临的最大问题;从多维贫困指数分解看,成人教育对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率最大;不同临界值下多维贫困家庭呈现出共同的特征,即教育对多维贫困的影响效应位列第一。基于上述结果,相对贫困治理时代应该向教育维度加大倾斜力度。
关键词:
多维 家庭 相对贫困 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