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36)
- 2023(8674)
- 2022(7263)
- 2021(6950)
- 2020(5670)
- 2019(12715)
- 2018(12246)
- 2017(23408)
- 2016(12372)
- 2015(13179)
- 2014(12936)
- 2013(12605)
- 2012(11621)
- 2011(9986)
- 2010(10351)
- 2009(9724)
- 2008(9992)
- 2007(8997)
- 2006(8116)
- 2005(7121)
- 学科
- 管理(50532)
- 业(47688)
- 企(42727)
- 企业(42727)
- 济(39051)
- 经济(39004)
- 财(31247)
- 税(21894)
- 税收(20455)
- 收(20281)
- 技术(15593)
- 财政(15453)
- 务(14787)
- 财务(14764)
- 财务管理(14723)
- 中国(14580)
- 方法(14108)
- 企业财务(14104)
- 政(12816)
- 农(12787)
- 制(12049)
- 技术管理(11990)
- 数学(11732)
- 数学方法(11553)
- 业经(11264)
- 策(10997)
- 银(9357)
- 银行(9349)
- 地方(9098)
- 行(8811)
- 机构
- 学院(162864)
- 大学(159316)
- 济(69407)
- 经济(68003)
- 管理(66548)
- 理学(56990)
- 理学院(56509)
- 管理学(55898)
- 管理学院(55557)
- 研究(50204)
- 财(48196)
- 中国(41170)
- 财经(32575)
- 京(31513)
- 经(29429)
- 科学(27339)
- 江(26936)
- 所(23770)
- 财经大学(23756)
- 中心(23514)
- 经济学(20844)
- 州(20562)
- 研究所(20322)
- 北京(19856)
- 农(19265)
- 经济学院(18788)
- 商学(18747)
- 商学院(18542)
- 院(18427)
- 业大(18369)
- 基金
- 项目(102039)
- 科学(82772)
- 研究(80068)
- 基金(74862)
- 家(63038)
- 国家(62486)
- 科学基金(55912)
- 社会(52106)
- 社会科(49633)
- 社会科学(49627)
- 省(40644)
- 基金项目(38713)
- 教育(36456)
- 自然(34335)
- 自然科(33665)
- 自然科学(33659)
- 自然科学基金(33124)
- 划(33091)
- 编号(32480)
- 资助(29694)
- 创(27859)
- 成果(27821)
- 创新(24958)
- 课题(22663)
- 部(22636)
- 重点(22271)
- 性(22088)
- 制(21954)
- 国家社会(21658)
- 发(21511)
共检索到263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咏仪 冯海波
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政府对企业采取了多种财税激励政策。要想完整而准确地评估政策效果,既要考虑单一政策对创新的影响,更要关注多种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基于2008—2021年上市公司的数据,评估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企业所得税税率减免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三种最常见的创新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全过程影响。从政策效果来看,三种政策对企业创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政策交互作用来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与企业所得税税率减免政策、财政补贴政策在创新全过程都存在替代作用,企业所得税税率减免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仅在研发投入的过程中存在替代作用,三种政策的交互作用则不显著。实证结果表明,激励创新的财税政策并非多多益善,多维财税优惠政策的合成效果取决于政策本身的激励效果与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地区市场化水平和数字金融水平的提高缓解了政策之间的替代作用,有助于政策互补。本文为中国政府进一步优化减税政策,提高政策精准性,构建相互协同的创新激励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胡文龙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降低税率、减免税额、延期纳税、税前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降低或减免企业(个人)所得税为主要手段,以增值税退(免)税,契税、印花税、进口关税、进口增值税、进口消费税减免等为有益补充的系列创新激励税收优惠政策措施。不过,与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相比,我国创新激励导向的税收优惠政策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税收政策支持创新缺乏系统性,多元政策意图致使创新激励导向不明晰;税收优惠政策欠缺行业多样性,创新激励偏重高新技术领域缺乏普惠性质;税种优惠模式与现有税
关键词:
创新激励 税收优惠 税收政策 产业政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胡文龙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降低税率、减免税额、延期纳税、税前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降低或减免企业(个人)所得税为主要手段,以增值税退(免)税,契税、印花税、进口关税、进口增值税、进口消费税减免等为有益补充的系列创新激励税收优惠政策措施。不过,与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相比,我国创新激励导向的税收优惠政策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税收政策支持创新缺乏系统性,多元政策意图致使创新激励导向不明晰;税收优惠政策欠缺行业多样性,创新激励偏重高新技术领域缺乏普惠性质;税种优惠模式与现有税制结构不匹配,对创新人才税收激励不足;享受创新税收优惠的条件偏紧偏严,相关税收优惠措施受益面较窄;国有企业对税收激励政策不敏感,激励创新的政策效果不明显等。为妥善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通过积极的政策调整,建立健全创新激励税收优惠政策体系,营造以激励创新为导向的普惠性税收政策环境,完善以创新激励为导向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逐步扩大增值税等税种对创新激励的覆盖面和支持力度,加大对创新人才的税收优惠力度,着力解决税收优惠政策对国有企业创新激励无效或低效的问题。
关键词:
创新激励 税收优惠 税收政策 产业政策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于海峰 赵丽萍
本文基于税收优惠政策适用现状、政策诉求、政策满意度几个层次对F市企业调研,发现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在适用税收优惠政策上存在"二元分化"的特征。即中小型企业最关注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创新类税收优惠政策"不想用"、"不能用"、"不知道",而大型企业最关注"激励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在激励创新型税收优惠政策上出现断层和分化的特征,激励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存在显著短板。在分析"二元分化"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税制设计、政策宣传及政策反馈几个环节加以完善的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于海峰 赵丽萍
本文基于税收优惠政策适用现状、政策诉求、政策满意度几个层次对F市企业调研,发现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在适用税收优惠政策上存在"二元分化"的特征。即中小型企业最关注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创新类税收优惠政策"不想用"、"不能用"、"不知道",而大型企业最关注"激励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在激励创新型税收优惠政策上出现断层和分化的特征,激励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存在显著短板。在分析"二元分化"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税制设计、政策宣传及政策反馈几个环节加以完善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奥
2016年9月2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01号文),本文对该文件进行了解读,比较分析了新政颁发前后对于纳税人的税负影响,同时评述了新政中的风险因素,并为不同类型的企业和投资人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股权激励 技术入股 所得税优惠 税收新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奥
2016年9月2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01号文),本文对该文件进行了解读,比较分析了新政颁发前后对于纳税人的税负影响,同时评述了新政中的风险因素,并为不同类型的企业和投资人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股权激励 技术入股 所得税优惠 税收新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敏 李亮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不仅决定自身生存发展,同时也关系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变。为激励中小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我国陆续出台了包括所得税、流转税在内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为检验相关政策实施效应,文章以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的310家中小企业为样本,对其2010~2012年研发状况与税收优惠政策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并据此提出完善相关税收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税收优惠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付伯颖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中小企业始终在市场经济中处于活跃地位,在科技创新、吸纳就业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研发和创新具有创新成果公共性、创新效应外部性和创新过程风险性的特征。这些特征表明,在市场环境下,企业的研发和创新通常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因此,世界各国都采取多种政策工具,对中小企业的创新行为进行激励。其中,税收激励具有间接性、多样性和导向性的特点,不仅能有效地矫正市场失灵,还可以通过税收激励措施的实施,降低和化解企业风险,引导企业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付伯颖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中小企业始终在市场经济中处于活跃地位,在科技创新、吸纳就业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研发和创新具有创新成果公共性、创新效应外部性和创新过程风险性的特征。这些特征表明,在市场环境下,企业的研发和创新通常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因此,世界各国都采取多种政策工具,对中小企业的创新行为进行激励。其中,税收激励具有间接性、多样性和导向性的特点,不仅能有效地矫正市场失灵,还可以通过税收激励措施的实施,降低和化解企业风险,引导企业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付伯颖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中小企业始终在市场经济中处于活跃地位,在科技创新、吸纳就业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研发和创新具有创新成果公共性、创新效应外部性和创新过程风险性的特征。这些特征表明,在市场环境下,企业的研发和创新通常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因此,世界各国都采取多种政策工具,对中小企业的创新行为进行激励。其中,税收激励具有间接性、多样性和导向性的特点,不仅能有效地矫正市场失灵,还可以通过税收激励措施的实施,降低和化解企业风险,引导企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为人 陈燕清
税收优惠政策是激励企业自主创新、促进国家科技进步的有效手段。我国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形式愈加丰富,惠及对象持续扩展,优惠力度不断加大,初步形成了以产业性优惠为主体、覆盖现行主要税种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但仍在科学系统性、政策覆盖面、政策效果和落地实施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应从规范立法、拓宽范围、改善政策和优化程序等方面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税收优惠 激励 政策优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万福 林斌 杜静
本文在考虑R&D调整成本情况下,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视角对我国R&D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应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税收优惠政策总体上是有效的。
关键词:
R&D激励 税收优惠 调整成本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朱铭来 王美娇
税收优惠政策通过避税效应和示范效应两个路径激励商业健康保险需求。本文选用天津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个人抽样调查数据,构建税收优惠政策下的商业健康保险"需求—收入"两部模型,再代入拟合的我国职工工资收入分布,进而预测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下的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规模。预测结果显示,个人购买税收优惠型商业健康保险的概率随收入呈倒U形分布;个人愿意支付的保费层级与所处收入层级正向相关;如果税收优惠政策带来的潜在需求完全释放,健康险保费的年增加约为4276亿元。此外,本文推算的年度税收优惠总额约为170亿元,仅占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总额约2.3%,对总体税收结构影响不大。最后,本文根据16个大城市2014年个人所得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悦欣
近年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持续深入推进,有力支持了企业开展创新研发活动、实现转型升级。本文对激励企业研发创新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研发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提高研发强度影响显著,但二者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对区域、权属、行业异质性进行检验发现:研发税收激励对东部地区影响更大,印证了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较好的地方,研发税收激励发挥得更好;面临融资约束较为明显的非国有企业受到税收激励的影响更大;相对高技术制造业而言,高技术服务业对研发税收优惠政策的敏感性更高。因此,提出加大研发税收支持力度、针对企业特点灵活设计政策方式、扩大产业税收优惠范围及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