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62)
- 2023(13669)
- 2022(11324)
- 2021(10666)
- 2020(8679)
- 2019(19910)
- 2018(19955)
- 2017(38763)
- 2016(21066)
- 2015(23761)
- 2014(23745)
- 2013(23054)
- 2012(20679)
- 2011(18480)
- 2010(18273)
- 2009(16520)
- 2008(15918)
- 2007(13974)
- 2006(12205)
- 2005(10617)
- 学科
- 济(81807)
- 经济(81709)
- 管理(61380)
- 业(59851)
- 企(50441)
- 企业(50441)
- 方法(35507)
- 数学(29892)
- 数学方法(29527)
- 农(24058)
- 中国(23590)
- 业经(20690)
- 财(19771)
- 地方(17944)
- 学(17224)
- 农业(15927)
- 制(15135)
- 理论(14743)
- 贸(14302)
- 贸易(14294)
- 易(13876)
- 和(13674)
- 技术(13665)
- 务(12710)
- 财务(12631)
- 财务管理(12608)
- 环境(12519)
- 划(12414)
- 银(12057)
- 银行(12022)
- 机构
- 大学(293489)
- 学院(292680)
- 管理(118964)
- 济(113107)
- 经济(110503)
- 理学(103590)
- 理学院(102454)
- 管理学(100747)
- 管理学院(100200)
- 研究(95538)
- 中国(69000)
- 京(62302)
- 科学(59436)
- 财(50469)
- 所(46449)
- 农(44643)
- 业大(42996)
- 中心(42751)
- 研究所(42569)
- 江(42063)
- 财经(41294)
- 范(40073)
- 师范(39755)
- 北京(38976)
- 经(37578)
- 院(35156)
- 农业(34595)
- 州(34545)
- 经济学(33076)
- 师范大学(32134)
- 基金
- 项目(204725)
- 科学(161342)
- 研究(152633)
- 基金(147884)
- 家(127895)
- 国家(126785)
- 科学基金(109561)
- 社会(95480)
- 社会科(90331)
- 社会科学(90309)
- 省(79903)
- 基金项目(78830)
- 自然(70726)
- 教育(69928)
- 自然科(69076)
- 自然科学(69063)
- 自然科学基金(67810)
- 划(67087)
- 编号(63488)
- 资助(59597)
- 成果(51397)
- 重点(45425)
- 部(44717)
- 发(43799)
- 课题(43407)
- 创(42766)
- 创新(39702)
- 项目编号(39274)
- 教育部(38642)
- 国家社会(38626)
- 期刊
- 济(124351)
- 经济(124351)
- 研究(85199)
- 中国(53096)
- 学报(44809)
- 管理(43839)
- 科学(42240)
- 农(41918)
- 财(36640)
- 教育(35746)
- 大学(34348)
- 学学(32067)
- 农业(29178)
- 技术(25183)
- 融(22586)
- 金融(22586)
- 业经(22106)
- 经济研究(19326)
- 财经(19236)
- 图书(17150)
- 问题(16568)
- 经(16368)
- 科技(14540)
- 业(14529)
- 理论(14354)
- 现代(14167)
- 技术经济(13604)
- 版(13357)
- 实践(13306)
- 践(13306)
共检索到417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爱梅
我国以往的城镇化战略往往以空间布局为主要内容,容易造成地方政府的误读,导致城镇化建设脱离正常轨道。因此,需要对国家城镇化战略、任务及推进机制进行科学安排,将"人口城镇化、资源配置、制度改革"等关键内容纳入国家城镇化战略内容,而不是仅仅作为城镇化规划的配套内容。该文从城镇化的"空间、人口、资源、制度"等多维视角出发,归纳了我国城镇化战略特征、趋势;分析了多维城镇化战略的目标任务及推进机制,为目前我国城镇化规划制定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占仓
由于传统城镇化的弊端日益显现,以促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致力于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成为非常明朗的发展趋势。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以郑汴都市区为增长极,以中原城市群为依托,着力构建由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省级区域中心城市、县(市)域中心城市、特色城镇和农村新社区构成的新型城镇体系,坚持紧凑型城市布局方针,努力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城乡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道路,建设新型城镇化示范基地。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率达50%以上,郑汴都市区人口集聚规模800—1 000万,中原城市群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中西部地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配套完善,建设城市立体交通系统,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城乡一体化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城乡社会和谐局面初步形成,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河南省 战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史静静 谈镇
旨在研究新型城镇化与共享经济的互动关系,认为新型城镇化为共享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共享经济又为进一步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新的动力。剔除体制障碍,有利于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从而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对共享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完善法律法规,创新发展理念,扶持共享经济的发展,则从供给侧的角度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二者最终都将落脚点放在了提升居民幸福感上。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共享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志红
随着京津冀地区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粗放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所固有的城镇化质量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城镇化水平和生活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要针对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构建京津冀新的发展战略,以推动京津冀地区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新型城镇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灵华
湖南地处我国中部地区 ,人口众多 ,城镇化发展滞后 ,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加快湖南城镇化进程 ,需要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 ,配套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湖南 城镇化 建设 小康社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留法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需要通过文化建设来实现城镇建设品质和整体质量。文章从分析城镇化和城镇文化建设的关系研究成果出发,分析新型城镇化文化具有整合、导向和负功能及其结构;概括文化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起到繁荣文化产业、优化景观环境、提升文明程度和统筹城乡发展等作用;提出建设城镇文化的四个维度,即生态城市、美学城市、遗产城市、人本城市;归纳出城镇文化建设在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的主要战略价值。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镇文化 战略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敏 张坤领 刘倩
评价山西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多维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多维视角的新型城镇化至少涉及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空间、智慧六项维度。以此为据,构建了多维的新型城镇化指数评价体系,以山西及其11个主要的地级市为对象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山西省新型城镇化的实际水平偏低且具有不均衡性,晋东与晋北优于晋西;六项中的资源维度指数最高,智慧维度最低;在与城镇化率对比中发现,几乎全部城市存在被高估的情形。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多维视角 指标体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敏 张坤领 刘倩
评价山西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多维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多维视角的新型城镇化至少涉及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空间、智慧六项维度。以此为据,构建了多维的新型城镇化指数评价体系,以山西及其11个主要的地级市为对象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山西省新型城镇化的实际水平偏低且具有不均衡性,晋东与晋北优于晋西;六项中的资源维度指数最高,智慧维度最低;在与城镇化率对比中发现,几乎全部城市存在被高估的情形。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多维视角 指标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慧 李智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城镇化亟待解决近3亿农民工市民化、近2亿新增城镇人口"去向何处"、近7亿劳动力在城市可持续就业以及城市建设品质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差距较大、城市治理严重滞后五大战略问题。适应未来发展需要,中国城镇化发展必须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新变化以及服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战略要求,加快向以人为核心的高质量城镇化转变,围绕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稳定城市可持续就业、城市品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五大领域实现战略性突破。为此,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实施新市民美好安居城镇、"强圈构群筑底"、城市发展动能阶梯式接续、"未来城市"建设和数字赋能的城市治理现代化五大战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桂江丰 马力 姜卫平 王钦池 张许颖 陈佳鹏 王军平
文章重点分析人口城镇化的中国特色;在对人口城镇化未来发展趋势判断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战略目标、路径和举措。研究表明,人口城镇化将成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国情,将对未来繁荣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产生重大影响;目前中国人口城镇化面临滞后于工业化、土地城镇化,户籍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等问题;"十二五"期间中国人口城镇化发展方向将由单纯速度向速度与质量并重转变,改革进入以推进深度人口城镇化为特征、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新阶段;需要把人口城镇化作为深化改革的主导力量,以扩大城镇就业、户籍制度改革为基本导向,大力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人口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户籍制度改革 就业促进 战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志飞 曹珍珠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旅游已经成为提升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动力。文章对近50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旅游引导新型城镇化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整合了旅游引导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发现学术界在此领域的研究集中在4个方面:发展特征与动力机制、发展模式与路径、效应与影响、管理与决策。通过多维度的对比分析,文章对现有的国内外文献的研究差异进行评述,并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以期为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旅游 新型城镇化 比较研究 文献综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国斌
"一带一路"与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促进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措施,两大战略是相互交叉、彼此融合、高度一致的,不能把它们彼此孤立割裂开来,要全面把握其内在联系,处理好彼此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关系。本文从"一带一路"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联动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战略路径三个层面阐述两大战略的重要性、相互关系、协调推进,以期促进两大战略的联动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国斌
"一带一路"与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促进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措施,两大战略是相互交叉、彼此融合、高度一致的,不能把它们彼此孤立割裂开来,要全面把握其内在联系,处理好彼此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关系。本文从"一带一路"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联动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战略路径三个层面阐述两大战略的重要性、相互关系、协调推进,以期促进两大战略的联动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亮 王兴平
基于对苏南典型乡村地区居民在就业、居住、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城镇化的社会调查,结合统计数据的分析,认为苏南在就业、居住、公共服务多维城镇化的进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异步现象催生了大量乡村"居民"。高水平的就业城镇化和低水平的居住城镇化是苏南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外来人口在乡村的集聚是制约居住城镇化发展的原因之一;在公共服务层面,乡村居民具有较强的主动城镇化意愿,极大地推动了苏南公共服务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霍晓英
2014年3月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的重要标志,明确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是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改革和优化。剖析当前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难题,优化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推进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化变迁是完成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供给 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