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24)
- 2023(15903)
- 2022(13339)
- 2021(12329)
- 2020(10226)
- 2019(23454)
- 2018(23259)
- 2017(45309)
- 2016(24511)
- 2015(27635)
- 2014(27558)
- 2013(27016)
- 2012(24760)
- 2011(22071)
- 2010(21677)
- 2009(19735)
- 2008(18902)
- 2007(16333)
- 2006(14327)
- 2005(12309)
- 学科
- 济(100997)
- 经济(100872)
- 管理(69480)
- 业(66148)
- 企(53347)
- 企业(53347)
- 方法(45583)
- 数学(39730)
- 数学方法(39337)
- 农(29433)
- 中国(28858)
- 财(24339)
- 地方(24127)
- 业经(23188)
- 学(20326)
- 农业(19846)
- 制(17496)
- 贸(16595)
- 贸易(16583)
- 理论(16368)
- 易(15978)
- 环境(15600)
- 技术(15205)
- 务(15103)
- 财务(15027)
- 财务管理(14996)
- 和(14889)
- 企业财务(14205)
- 银(13650)
- 融(13634)
- 机构
- 大学(342953)
- 学院(340674)
- 管理(136997)
- 济(135234)
- 经济(132146)
- 理学(119461)
- 理学院(118152)
- 管理学(116176)
- 管理学院(115567)
- 研究(111769)
- 中国(81405)
- 京(72574)
- 科学(69372)
- 财(61313)
- 农(54250)
- 所(54099)
- 中心(51396)
- 业大(51054)
- 财经(50026)
- 江(49888)
- 研究所(49449)
- 范(46900)
- 师范(46526)
- 经(45647)
- 北京(45077)
- 农业(42070)
- 经济学(41140)
- 院(41120)
- 州(40511)
- 师范大学(37935)
- 基金
- 项目(241140)
- 科学(190660)
- 研究(177976)
- 基金(175338)
- 家(151596)
- 国家(150323)
- 科学基金(130600)
- 社会(113450)
- 社会科(107417)
- 社会科学(107390)
- 省(94756)
- 基金项目(94112)
- 自然(84342)
- 自然科(82406)
- 自然科学(82389)
- 教育(81475)
- 自然科学基金(80900)
- 划(78782)
- 编号(72732)
- 资助(70846)
- 成果(58088)
- 重点(53413)
- 部(53155)
- 发(51349)
- 创(49994)
- 课题(49636)
- 创新(46585)
- 国家社会(46524)
- 教育部(46038)
- 科研(45617)
- 期刊
- 济(145750)
- 经济(145750)
- 研究(100438)
- 中国(63005)
- 学报(52734)
- 农(49685)
- 科学(48883)
- 管理(47878)
- 财(45049)
- 大学(40529)
- 教育(39046)
- 学学(37875)
- 农业(34067)
- 技术(28889)
- 融(27606)
- 金融(27606)
- 业经(24901)
- 财经(23821)
- 经济研究(22636)
- 问题(21119)
- 经(20325)
- 图书(18900)
- 业(17197)
- 科技(16288)
- 理论(16232)
- 技术经济(15866)
- 资源(15820)
- 现代(15647)
- 版(15577)
- 发(15007)
共检索到488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敏 张坤领 刘倩
评价山西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多维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多维视角的新型城镇化至少涉及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空间、智慧六项维度。以此为据,构建了多维的新型城镇化指数评价体系,以山西及其11个主要的地级市为对象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山西省新型城镇化的实际水平偏低且具有不均衡性,晋东与晋北优于晋西;六项中的资源维度指数最高,智慧维度最低;在与城镇化率对比中发现,几乎全部城市存在被高估的情形。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多维视角 指标体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敏 张坤领 刘倩
评价山西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多维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多维视角的新型城镇化至少涉及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空间、智慧六项维度。以此为据,构建了多维的新型城镇化指数评价体系,以山西及其11个主要的地级市为对象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山西省新型城镇化的实际水平偏低且具有不均衡性,晋东与晋北优于晋西;六项中的资源维度指数最高,智慧维度最低;在与城镇化率对比中发现,几乎全部城市存在被高估的情形。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多维视角 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志华
以钱纳里发展模型为依据,应用标准值法计算了山西省工业化率、非农业化率和城镇化率,并且对2005~2014年山西省与全国平均的工业化、城镇化有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山西各地区发展不均衡、工业化城镇化不协调、产业结构偏颇、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后劲不足。应通过深挖经济发展动力,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来促进山西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文寅 刘娇娇 李永清
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对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支撑作用,科技创新投入能力、产出能力、环境、转化能力都可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其中科技创新投入能力与科技创新环境对山西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影响最大,并且对于社会城镇化、基础设施城镇化影响最显著。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玉娟 江成涛 蒋长流
利用2007—2017年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借助空间联立方程和广义空间三阶段最小二乘法(GS3SLS),检验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的互促关系,并通过面板空间计量模型对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协调推进的驱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之间存在着彼此强化的内生互动性,且这种交互作用模式受制于一定的地理毗邻关系;整体来看,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协调性在地区间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城市的协调发展状况不仅受制于本地因素,也会受其他城市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积累等内生驱动因素和以政府能力为代表的外在驱动因素对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的协调推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外开放程度则会阻碍二者间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低碳发展 协调推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于爱芝 汪洋
基于“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构建准自然实验,运用2010~2019年全国市辖区统计数据以及多期DID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新发展格局下新型城镇化试点对扩大内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有效提升了居民消费,扩大了社会投资和带动政府消费。机制检验发现,新型城镇化试点通过收入效应、财富效应和公共资本效应加快释放内需潜力。进一步研究显示,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效应受城市人口规模的影响,表现出双门槛效应;同时,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及国家级城市群的设立也会对新型城镇化试点政策成效产生差异化影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景普秋 张复明
资源型城镇组群是指空间上毗邻、产业类型接近、相互之间联系密切的多个资源型城市以及城镇组合而成的专业型城镇组群。其动力机制兼有城市群演进的一般特征与资源型城镇组群演进的特殊性。本文以山西省介孝汾城镇组群为例,从城镇组群空间演进的动力因素、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经济因素、资源型城镇组群人口城镇化演进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城镇职能分工与资源型经济对城镇组群演进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资源型城镇组群人口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演化趋势,最后指出:资源型城镇组群必须走职能扩张型城镇化道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守红 王平 甘晨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从人口、产业、空间三方面选取了7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2-2014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上呈上升态势,但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浙东北地区明显高于浙西南地区。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从金融规模、金融中介机构发展指数、金融效率三个方面分析了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和作用。结果显示:金融对新型城镇化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据此认为,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和制度,加大金融支持规模,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金融 新型城镇化 浙江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占锋 吴丽娟 李琳
在城镇化步伐加快的同时,农民的城市适应性问题更加凸显。就地城镇化模式成为解决当前农民适应性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的空间均未发生改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城市适应性。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太谷县H镇Z社区的实地调查,分析农村就地城镇化后农民各方面的变化以及适应性状况,进而探索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农民适应性较高的缘由,以此总结此类农村社区发展的经验,为其他地区就地城镇化提供经验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景普秋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与发展阶段的特色城镇化监测指标体系,是引导并推进省域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城镇化水平、质量、效能、城市管理四个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城镇化水平与质量,从动态的角度更加关注城镇化发展的潜力与能力,并通过城市管理引导与推进城镇化进程。指标体系设计中,兼顾城乡一体、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资源节约、城市功能提升等城镇化特点。最后以山西省为例,对特色城镇化进程进行了测算与分析评价。
关键词:
特色城镇化 统计监测 指标体系 山西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郭宇光
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规模是城镇化内部机制的两个关键因素,两者的协调性决定了城镇化效果的优劣,对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发展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城镇化质量与规模进行测度,并分析两者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山西省各城市的城镇化质量不断提升,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特别在2007年以后,质量与规模的增长均明显加快。2.山西省各地级市的城镇化水平由低水平向中等水平发展,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偏离情况的变化有所不同。3.山西省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协调关系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两者偏离程度逐年扩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伟 徐世黔 赵璐
选择城镇化与金融作为交叉研究视角,建立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研究数据库,选择金融相关率和劳动力区位熵作为测度指标,分析刻画我国城市金融发展水平序列类型与空间格局,并对城市金融水平与城镇化水平进行交叉组合分析。结论表明:(1)各城市金融资产及人力资源较全国平均水平具有高集聚的特点,但各城市之间发展并不平衡,呈现相对落后、较为发达和相对集聚三种类型;(2)我国城市金融发展格局呈现出主要存在以北京为金融发展高地的北部金融发展区和南部上海为龙头的沿海金融发展弧带;(3)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镇化发展与金融发展之间表现出阶段关联性,并呈现出"少数核心发展极+沿海-内陆梯度分布"的金融发展态势。最后,提出...
关键词:
金融 格局 FIR 区位熵 城镇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容和平 齐雅琴
我国多数地区存在产业结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不协调现象,资源型地区尤为严重。本文以山西省这一典型资源型省份为例,运用模糊评价法、协整检验等方法,对山西省产业结构演变与城镇化进程耦合性及原因进行剖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城镇化 耦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董甜 郭文炯
农产品主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揭示该类区域农村居民市民化的意愿,文章在对山西省万荣县实证调查得到的数据分析基础上,发现该类区域农民市民化意愿相对较弱,追求城市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最主要的动机,影响市民化的障碍因素主要是进入城市新增的生活成本与住房成本,以及对市民化后失去土地保障的担心。针对调研结论,提出该类区域应尊重农民居民的市民化的意愿,走城乡融合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加快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强化城镇化的动力和就业支撑;高度重视市民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规范和引导"居住与身份分离"的就近城镇化进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志国
[目的]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历程,测度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把握城镇化健康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从人口、社会、经济、生态、空间等5个层面选取12项指标构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山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就城镇化进程中存在问题提出适应性建议。[结果]山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太原市综合得分大幅领先于其他市。阳泉、朔州、运城等市城镇化综合得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从空间上来看,山西省城镇化水平具有鲜明的空间特色,呈现出由中心城市太原向四周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逐渐降低的形势。[结论]山西省目前仍处于中心城市太原市城镇化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其他城市城镇化水平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全省城镇化发展严重不均阶段,未来应充分发挥太原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全省城镇化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