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97)
- 2023(14354)
- 2022(12385)
- 2021(11782)
- 2020(9709)
- 2019(22146)
- 2018(22193)
- 2017(41603)
- 2016(22864)
- 2015(25423)
- 2014(25148)
- 2013(23965)
- 2012(21527)
- 2011(19217)
- 2010(19139)
- 2009(17489)
- 2008(16426)
- 2007(14285)
- 2006(12208)
- 2005(10150)
- 学科
- 济(77329)
- 经济(77239)
- 管理(68456)
- 业(63403)
- 企(54693)
- 企业(54693)
- 方法(35627)
- 数学(30043)
- 数学方法(29651)
- 中国(22968)
- 农(21609)
- 财(20122)
- 技术(19756)
- 业经(19535)
- 理论(17334)
- 学(17007)
- 地方(15969)
- 教育(14966)
- 农业(14521)
- 贸(14123)
- 贸易(14112)
- 制(14042)
- 和(13798)
- 易(13698)
- 技术管理(13257)
- 务(13110)
- 财务(13038)
- 财务管理(13016)
- 环境(12675)
- 划(12349)
- 机构
- 大学(303018)
- 学院(302537)
- 管理(121867)
- 济(111340)
- 经济(108667)
- 理学(106290)
- 理学院(105157)
- 管理学(103256)
- 管理学院(102711)
- 研究(93891)
- 中国(67620)
- 京(63187)
- 科学(59430)
- 财(50739)
- 所(44987)
- 业大(44707)
- 农(43951)
- 江(43662)
- 中心(43020)
- 范(42942)
- 师范(42598)
- 研究所(41276)
- 财经(41078)
- 北京(39404)
- 经(37358)
- 州(36118)
- 院(34836)
- 技术(34742)
- 农业(34266)
- 师范大学(33720)
- 基金
- 项目(213391)
- 科学(168020)
- 研究(161821)
- 基金(151315)
- 家(130194)
- 国家(129031)
- 科学基金(112084)
- 社会(99248)
- 社会科(93853)
- 社会科学(93831)
- 省(86414)
- 基金项目(81055)
- 教育(76993)
- 自然(72342)
- 划(71716)
- 自然科(70696)
- 自然科学(70683)
- 自然科学基金(69394)
- 编号(68151)
- 资助(60495)
- 成果(55604)
- 创(48570)
- 重点(47576)
- 课题(47454)
- 部(46117)
- 发(45223)
- 创新(44464)
- 项目编号(42678)
- 大学(40738)
- 科研(40203)
- 期刊
- 济(119010)
- 经济(119010)
- 研究(87124)
- 中国(60997)
- 教育(49231)
- 学报(45659)
- 管理(45581)
- 科学(41841)
- 农(39571)
- 财(37932)
- 大学(35325)
- 学学(32126)
- 技术(28564)
- 农业(28252)
- 业经(21531)
- 融(21263)
- 金融(21263)
- 图书(19952)
- 财经(18883)
- 经济研究(18810)
- 科技(17032)
- 经(16145)
- 业(15023)
- 问题(14642)
- 技术经济(14330)
- 理论(14225)
- 坛(13634)
- 论坛(13634)
- 版(13443)
- 书馆(13424)
共检索到431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可 杨萌
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在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要完成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必须从多维的角度出发,改革优化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办学模式、课程设置等等,确立正确的办学目标,从整体上推进高校教育教学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多维视角 高校 创新人才 培养方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施琴
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采取科学管理方法,推动办学模式创新,提升整体教学质量。要从多维视阈角度思考问题,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管理机制,办学目标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型人才 多维视阈 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鲁石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但当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着政策空转、异化与固化困境的严峻考验,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借助生态学、心理学、移动互联等视角来交叉审视,高校、政府、企业应从多个维度协同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坚持社会需求的根本导向,立体化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生态体系,多渠道、分层次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智慧型创新人才,合力推动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爱邦 吴卫光
文章首先论述了岭南文化对广东高校艺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创新求变有利于艺术创新,务实有利于艺术发展。然后分析了艺术创新人才对岭南文化的作用:深化岭南文化的内涵,强化岭南文化的特质,提升岭南文化的现代性。最后提出了基于岭南文化的广东高校艺术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立足岭南文化的创新求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岭南文化的重商务实,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推进岭南文化的现代性,构建艺术人才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
岭南文化 广东高校 艺术创新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国丽
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两个困境,它们影响了人才的价值实现。本文从困境出发,探索人力资本视角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人力资本 高校 创新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东红 吴永祥
本文以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从建立健全教育管理体系制、创新教学机制、实践育人平台、大学创新文化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以便使学风建设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学风建设 长效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邢亮 乔万敏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面临的新课题。坚持以文化人,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文化本性的必然要求。培养创新人才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建设创新文化,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树立国际意识和世界眼光,提高本土文化创新因子含量;需要建设社会创新文化,优化大学文化育人环境;需要建设大学创新文化,培植适宜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重点建设崇尚创新的精神文化、自觉创新的行为文化、保障创新的制度文化、鼓励创新的环境文化。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创新文化 人才培养 大学文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旦
创业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在于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支撑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深化高等教育领域产教融合,推动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地方高校实施创业型创新人才培养,应加快理念转变、加强课程建设、重视师资培养、完善资源保障。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 地方高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红丽 武永乐
创新型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环境基础,主要包括创新学生与老师的素质以及创新校园文化。当前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培养存在专业才能缺乏、急功近利、创新力有待提高的现状。针对此现状,文章提出了要做到时代精神与传统精华文化相结合、创新管理体制、制定相关制度等措施,通过构建校园文化以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高校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校园文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文杰 朱文豪
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历史时期,实施拔尖性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有着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和作用。从"素质模型"的视角出发,概括了拔尖性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阐述了高校拔尖性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与逻辑架构,分析了高校拔尖性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影响因素,并重点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机制、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保障机制等六个方面详细探讨了高校拔尖性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方略。
关键词:
素质模型 高校 创新 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永利 江涛涛 姜鸿
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存在实力薄弱、发展缓慢、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应明确发展思路,彰显石化特色,发挥学科和地方经济发展优势,不断推进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走出一条既不同于综合性大学和单科学院,又不同于纯财经类院校的人才培养之路。
关键词:
工科高校 文科应用型 创新人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颖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成为了时代发展的主题,而学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而进行学风建设研究意义重大。文章认为,财经类院校要想立足财经特色在高校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需要弄清学风建设的问题所在,针对问题探索出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学风建设有效措施来推进构建财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 财经类院校 学风建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颖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成为了时代发展的主题,而学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而进行学风建设研究意义重大。文章认为,财经类院校要想立足财经特色在高校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需要弄清学风建设的问题所在,针对问题探索出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学风建设有效措施来推进构建财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 财经类院校 学风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秦欣梅 刘红梅
基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从科技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出发,明确了要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智能素养较高、思维能力灵活、求新求变、严谨独立的现代科技创新人才离不开科技创新型教师。但是作为高职院校主力的青年教师目前还存在教育视野局限书本、科学研究脱离实践、师资培养方案不健全等问题,还不能胜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通过提升青年教师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责任感、科技创新能力、帮助青年教师进行职业规划、制定科学长效的人事考核制度等手段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宁 陈伟 张园
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既是高校服务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更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如何依托协同创新,面向社会需求,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真正造就一批学术英才和创新高手,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探索的一个全新领域和课题。这需要构建基于协同创新思想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校 协同创新 创新人才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