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03)
- 2023(10032)
- 2022(8221)
- 2021(7539)
- 2020(6215)
- 2019(13737)
- 2018(13033)
- 2017(26133)
- 2016(13208)
- 2015(14488)
- 2014(13618)
- 2013(13330)
- 2012(12000)
- 2011(10695)
- 2010(10824)
- 2009(10402)
- 2008(8941)
- 2007(7526)
- 2006(6433)
- 2005(5599)
- 学科
- 济(54282)
- 经济(54226)
- 业(40465)
- 管理(39558)
- 企(34302)
- 企业(34302)
- 方法(27563)
- 融(26669)
- 金融(26668)
- 数学(25034)
- 数学方法(24873)
- 银(23501)
- 银行(23500)
- 行(22768)
- 中国(20638)
- 财(18015)
- 农(13908)
- 制(13544)
- 务(12709)
- 财务(12681)
- 财务管理(12658)
- 业经(12515)
- 贸(12388)
- 贸易(12378)
- 企业财务(12192)
- 易(12114)
- 地方(11547)
- 中国金融(11155)
- 农业(9819)
- 体(8778)
- 机构
- 学院(175309)
- 大学(173009)
- 济(79101)
- 经济(77803)
- 管理(69756)
- 理学(61023)
- 理学院(60547)
- 管理学(59750)
- 管理学院(59442)
- 研究(50719)
- 中国(46661)
- 财(38897)
- 京(32560)
- 财经(31913)
- 经(29241)
- 中心(27010)
- 经济学(26890)
- 科学(25215)
- 经济学院(24719)
- 财经大学(24305)
- 江(23874)
- 融(23146)
- 金融(22730)
- 所(22085)
- 农(21154)
- 商学(20992)
- 商学院(20801)
- 业大(20697)
- 州(20172)
- 银(20155)
- 基金
- 项目(119170)
- 科学(96298)
- 研究(91793)
- 基金(89393)
- 家(75061)
- 国家(74449)
- 科学基金(66463)
- 社会(62444)
- 社会科(59647)
- 社会科学(59637)
- 基金项目(46610)
- 省(45933)
- 教育(43055)
- 自然(39950)
- 自然科(39141)
- 自然科学(39135)
- 自然科学基金(38476)
- 划(37634)
- 编号(37082)
- 资助(36329)
- 成果(29441)
- 部(27495)
- 国家社会(26847)
- 创(26533)
- 重点(26489)
- 发(25769)
- 教育部(25284)
- 人文(25190)
- 课题(24700)
- 创新(24634)
共检索到254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雨露 宋科 李濛
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受到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远非单一的经济因素所能全面解释。通过以全球范围内55个主要国家/地区的数据为样本,从宏观经济层面、产业结构层面、政治层面、制度层面和金融监管层面5个基本维度系统考察影响一国/地区金融危机发生概率的相关因素,实证结果表明:虽然经济因素确实在金融危机的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诸如政治、制度和监管等非经济因素同样是非常重要而不能忽略的。这意味着,全面审视金融危机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需要构建一个多维的视角。
关键词:
多维视角 金融危机 跨国实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康海媛 孙焱林 李慧丽
从经济结构视角,寻找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宏观经济因素。选择1989年至2009年全球67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采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经济结构因素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越大、国内投资率越高、经常账户差额越小的国家,其发生系统性银行危机的可能性越小;出口导向型或经常账户逆差数额较大的国家,其产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越大。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度发展第三产业、合理确定投资率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结构 金融危机 Probit模型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飞鸣
论文使用包括美国在内的28个经济体的股票指数的日收益率,进行相关系数及其费雪Z转换来检验美国金融危机的跨国传染效应;并运用单因素模型回归来验证纯传染效应的存在以及用经异方差调整后的相关系数对此纯传染效应进一步判断,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在本次危机中不仅存在金融危机传染效应,而且存在金融危机纯传染效应,而另外8个存在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经济体则不存在纯传染效应。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跨国传染 实证检验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玉梅
以我国物流企业在跨国并购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出发点,在进行相关案例分析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国内物流企业参与跨国并购中所遇到的问题与阻碍,就当前我国国内物流市场环境的实际情况展开论述,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问题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物流业开展海外并购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物流企业 跨国并购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勇 杨栋 陈雨露
以全球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66个国家或地区的跨国数据为基础,本文系统考察了信贷扩张和金融监管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与实现方式。本文的研究表明,信贷周期、资产价格周期和金融监管周期的同周期性,是金融危机背后共同存在的基本机制。在这种机制下,信息的处理和传递将出现明显的扭曲,金融风险不仅获得了自我累积和放大的实现方式,而且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分布也将出现系统性失衡。在同周期机制的影响下,传统的立足于单个金融机构和基于规则的监管模式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明显的错配,导致其在危机的防范与遏制方面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关键词:
信贷扩张 监管错配 金融危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启阳 张艳
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甚至全球的金融业都进入了一个低谷。欧美许多大型金融机构资产贬值,价值被低估,股价也出现大幅下挫。可以说,流动性充沛的中国金融企业迎来了并购的良机。但受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和金融企业自身能力限制,跨国并购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金融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机遇与挑战,并进一步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并购中的经验教训,得出中国金融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海外并购应持谨慎态度,不可盲目抄底。目前,中国金融企业最重要的是把国内的业务做好,等待时机。确保金融业稳定比什么都重要。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跨国并购 金融企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晓慧
文章以2003-2014年中国制造业行业A股上市企业的3710个观察值为样本,实证研究得到:金融危机后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概率增加,民营企业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更加敏感,民营企业跨国并购增加的比例大于国有企业,尤其是大规模民营企业。因此,中国企业要以金融危机为契机,合理进行跨国并购。对政府而言,要加大支持力度鼓励民营企业进行跨国并购。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晓慧
文章以2003-2014年中国制造业行业A股上市企业的3710个观察值为样本,实证研究得到:金融危机后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概率增加,民营企业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更加敏感,民营企业跨国并购增加的比例大于国有企业,尤其是大规模民营企业。因此,中国企业要以金融危机为契机,合理进行跨国并购。对政府而言,要加大支持力度鼓励民营企业进行跨国并购。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朝阳 宋英慧 唐智沛
鲜有文献专门讨论金融市场跨国传导对全球金融危机形成的影响机制。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7个国家股票市场数据为研究对象,应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检验金融危机的跨国传导机制,结果表明,股票市场价格在金融危机期间的波动性显著提高,金融市场间跨国传导是危机扩散的重要渠道。扩散之后传导具有反馈传导与交叉传导的特点,越是处于重要地位的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其传导的影响越大,对其它地区的金融市场与宏观经济冲击效应也越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路春城
传统的跨国税源主要是指来华外资企业的境内外经济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跨国所得。随着我国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特别是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实施,跨国税源的范围逐步扩大,其主体不仅包括外资企业,还包括"走出去"的内资企业,现在跨国税源是指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境内外经济行为和由此产生的跨国所得。本文分析了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跨国税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总结出我国在跨国税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跨国税源 转移定价 非居民企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毛学佳 万幼清
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给央企跨国并购带来了新机遇和新动力,但并购中的融资安排关乎并购能否顺利进行。本文首先分析央企跨国并购融资模式现状,然后结合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央企最大外资收购案——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案,研究中海油此次收购的融资模式,同时对并购前后的绩效进行分析,并得出金融危机下央企跨国并购融资模式的相关建议,包括改善并购支付方式、创新融资模式和拓宽融资渠道。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央企 跨国并购 融资模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毛学佳 万幼清
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给央企跨国并购带来了新机遇和新动力,但并购中的融资安排关乎并购能否顺利进行。本文首先分析央企跨国并购融资模式现状,然后结合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央企最大外资收购案——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案,研究中海油此次收购的融资模式,同时对并购前后的绩效进行分析,并得出金融危机下央企跨国并购融资模式的相关建议,包括改善并购支付方式、创新融资模式和拓宽融资渠道。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央企 跨国并购 融资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成卉
一、国际金融危机显现,对中国企业集团跨国经营的影响(2007年8月至今)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迅速蔓延,经美国到欧洲,再到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一场世纪金融海啸实实在在地冲击着全世界的经济。中国作为世界重要的市场无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忠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中资银行如何根据战略发展计划抓住有利时机,进行跨国并购,提高中资银行的国际化程度,提升自身的可持续竞争力,成为当前中资银行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给中资银行海外并购带来的机遇以及挑战,同时给出了中资银行面对挑战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中资银行 跨国并购 机遇 挑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晓慧 李杰
本文通过比较金融危机前后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超额收益,分析金融危机对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和相关因素作用的影响。采用Bai-Perron多重断点检验判断金融危机初始点,利用单因素和双因素市场模型评估企业跨国并购的超额收益,得到核心结论如下:金融危机提高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金融危机期间,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提高幅度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呈n字型;政府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的作用开始显化。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政府干预 跨国并购 超额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