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69)
- 2023(14631)
- 2022(12553)
- 2021(11675)
- 2020(9935)
- 2019(22631)
- 2018(22358)
- 2017(42924)
- 2016(23419)
- 2015(26407)
- 2014(26037)
- 2013(25520)
- 2012(23605)
- 2011(21297)
- 2010(21201)
- 2009(19913)
- 2008(19368)
- 2007(17364)
- 2006(14865)
- 2005(13046)
- 学科
- 济(91419)
- 经济(91291)
- 管理(64083)
- 业(61898)
- 企(48406)
- 企业(48406)
- 方法(43463)
- 数学(38358)
- 数学方法(37965)
- 农(28805)
- 财(25743)
- 中国(24707)
- 学(19931)
- 农业(19688)
- 业经(19431)
- 地方(19196)
- 制(18704)
- 贸(17393)
- 贸易(17389)
- 易(16838)
- 务(15690)
- 财务(15644)
- 财务管理(15597)
- 理论(15287)
- 融(14736)
- 企业财务(14728)
- 金融(14728)
- 银(14663)
- 银行(14615)
- 行(13894)
- 机构
- 学院(326456)
- 大学(326143)
- 济(128504)
- 经济(125643)
- 管理(120591)
- 研究(109993)
- 理学(104018)
- 理学院(102774)
- 管理学(100760)
- 管理学院(100180)
- 中国(82996)
- 科学(69207)
- 京(68921)
- 财(61057)
- 农(60340)
- 所(55948)
- 中心(52072)
- 业大(51158)
- 研究所(50885)
- 江(50023)
- 财经(48436)
- 农业(47926)
- 范(44453)
- 经(43981)
- 师范(43906)
- 北京(42636)
- 经济学(40020)
- 院(39956)
- 州(39853)
- 经济学院(36377)
- 基金
- 项目(221032)
- 科学(172555)
- 研究(160877)
- 基金(158598)
- 家(139165)
- 国家(137951)
- 科学基金(117016)
- 社会(100595)
- 社会科(95014)
- 社会科学(94987)
- 省(87798)
- 基金项目(83605)
- 教育(76041)
- 自然(75853)
- 划(74296)
- 自然科(74105)
- 自然科学(74079)
- 自然科学基金(72746)
- 编号(66358)
- 资助(65304)
- 成果(54742)
- 重点(50302)
- 部(48913)
- 发(47727)
- 课题(46782)
- 创(45936)
- 科研(42903)
- 创新(42895)
- 教育部(41829)
- 大学(41377)
- 期刊
- 济(140502)
- 经济(140502)
- 研究(92808)
- 中国(65406)
- 学报(55841)
- 农(54952)
- 科学(48989)
- 财(48695)
- 管理(42082)
- 大学(41631)
- 教育(39736)
- 学学(39159)
- 农业(36968)
- 融(29548)
- 金融(29548)
- 技术(27773)
- 业经(24497)
- 财经(24007)
- 经济研究(23041)
- 经(20688)
- 业(19609)
- 问题(18879)
- 版(17256)
- 图书(16026)
- 贸(15251)
- 技术经济(14913)
- 统计(14906)
- 商业(14464)
- 理论(14349)
- 科技(14253)
共检索到479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赟
随着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逐步推进,我国正在集中人力物力致力于精准脱贫攻坚战,贫困问题成为了当前日益关注的问题。使贫困人口真正实现脱贫,要研究分析其贫困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多措并举促进贫困群体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真正提高生活的水平和质量,使贫困人口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基于多维视角,以贫困儿童和流动妇女为样本,通过收入贫困FGT方法、多维贫困测量AF方法对我国贫困群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贫困地区儿童以及流动妇女的多维贫困状况及其原因,由此得出影响我国贫困群体的主要贫困要素,并就如何改善贫困儿童和流动妇女的贫困现状提出对策。
关键词:
多维贫困 贫困群体 贫困儿童 流动妇女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晓颖 冯贺霞 王小林
贫困女性化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巨大挑战,特别是流动妇女往往遭受多个维度的贫困。本文以收入贫困FGT方法和多维贫困测量AF方法,测算了在北京市从业的451名家政服务业流动妇女的收入贫困、多维贫困指数(MPI-Ⅰ)和包括主观福利的多维贫困指数(MPI-Ⅱ)。测量的维度包括收入、教育、健康、生活水平和社会融入五个维度。分析结果表明,用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量,流动妇女在收入上都已脱贫;用多维贫困指数MPI-Ⅰ测量客观的"贫",生活水平维度最为贫困;用多维贫困指数MPI-Ⅱ测量客观的"贫"和主客观的"困",社会融入维度最为贫困。研究表明,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需加大力度解决流动妇女的社会融入问题,提高对流动...
关键词:
家政服务业 流动妇女 多维贫困 社会融入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宇 陶涛
文章基于AF贫困测量法,结合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从"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乐"四个维度出发,将各维度对应指标均匹配到国家关于老年人或妇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依据,识别出我国农村老年妇女在非收入层面的多维贫困现状——医疗服务不足、卫生条件简陋、互联网生活匮乏是当前我国农村老年妇女面临的三大生活困境;量化分析收入贫困与文章定义的非收入多维贫困的关系,从个体、家庭、地区层面找出影响农村老年妇女的致贫因素——年龄、学历等个人因素和区域因素明显影响着多维贫困的发生,收入、家庭成员等变量与老年妇女晚年是否陷入非收入多维贫困也存在着必然联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二鹏
基于2005—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追踪调查数据,从主观贫困、消费贫困和收入贫困三个维度分析了中国老年贫困,并对影响老年贫困发生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主观贫困发生率最低且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消费贫困发生率次之但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而收入贫困发生率最高并有逐步上升趋势。代际与家庭因素中的代际经济支持力度、家庭收入状况、老年人的家庭经济地位,以及社会福利因素中的否享有养老金、社区所提供老年服务的完备程度等均影响了老年贫困的发生,但对主观、消费和收入不同维度的贫困发生的影响存在差异。
关键词:
老年贫困 代际与家庭支持 社会福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红霞 许倩文
本文基于2018年CFPS数据,测算我国31个省份的家庭单维贫困发生率,采取A-F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对我国贫困家庭教育阻隔相对贫困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多维贫困维度分解方法估算经济、教育、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认同等维度对相对贫困家庭的贡献率,并利用OLS模型考察贫困维度个数取值不同下各维度对相对贫困家庭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单个指标间的贫困发生率差距较大,经济维度不再是相对贫困家庭面临的最大问题;从多维贫困指数分解看,成人教育对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率最大;不同临界值下多维贫困家庭呈现出共同的特征,即教育对多维贫困的影响效应位列第一。基于上述结果,相对贫困治理时代应该向教育维度加大倾斜力度。
关键词:
多维 家庭 相对贫困 教育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蔡荷芳
本文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分别就农村贫困妇女和脱贫妇女思想意识的差异性进行了客观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状况与思想意识之间相关性显著,脱贫妇女的思想意识明显优于贫困妇女。
关键词:
农村妇女 经济状况 思想意识 关联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葛岩 吴海霞 陈利斯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0—2011年的连续追踪调查数据,结合多维贫困理论和持续时间分析法,构建了反映儿童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贫困持续时间的长期多维贫困指数,并从动态视角分析了中国儿童的跨期贫困状况、城乡差异及其致贫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当贫困临界值为0.3,贫困持续期为3期时,全国49.55%的儿童陷入长期多维贫困,且农村长期多维贫困的儿童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城市地区;在儿童多维贫困的4个维度、11个指标中,儿童入学、家庭照顾、时间自由和信息获取在不同持续期内对儿童多维贫困的综合贡献度超过70%。在影响儿童长期多维贫困的4个维度、11个指标中,户主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态、家庭人口数、社会关系、家庭收入以及区位因素对儿童多维贫困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儿童贫困 长期多维贫困 动态性 致贫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晶
近年来,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逐渐将贫困的研究视角从单一的收入贫困扩展到多维贫困。文章基于CFPS的2010年基线调查数据,采取Alkire和Foster提出的双界限方法,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提出的目标任务选取贫困维度,对我国农村的多维贫困进行了测度,并对测度结果进行了稳健性分析。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多维贫困状况比收入贫困状况恶劣。维度分解结果表明,社会保障和生活质量等维度的剥夺情况比较严重。地区分解结果显示,西部地区被剥夺状况高于中、西部地区。稳健性分析结果显示,测度结果对权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芳 张昕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地污染事件在多地集中爆发,严重损害农民的群体利益。然而,农民群体维权行动却经常陷入困境:在权利制度供给不足和公力救济渠道不畅的情况,农民往往选择徘徊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私力救济手段,由此产生的非理性维权又常陷入政府刚性维稳困局,最终形成维权与维稳相互掣肘、私权与公权相互抗衡的局面。解决农民群体维权之困的关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消除权利贫困的根源,即:健全立法,重建环境公正;完善权利救济机制,提高公力救济效能;变非法维权为依法维权,避免权利滥用;变刚性维稳为韧性维稳,防止权力恣肆。
关键词:
农地污染 权利贫困 维权 维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赖力
在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发现,妇女贫困问题有其特殊性,妇女较男子更为贫困,其所面对的贫困问题更加严重。文章以贵州省扶贫实践为基础,探索其扶贫过程中对女性需求、妇女发展的关注。研究发现:政府相关政策文件纳入了助推妇女脱贫的内容,精确瞄准、精准助力、多途径助推贫困妇女脱贫,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妇女反贫困仍然面临诸多政策困境,妇女反贫困要真正进入政府扶贫政策决策主流,普惠贫困妇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推进妇女反贫困,应把性别平等纳入扶贫政策系统;实现精准扶贫,应把妇女列为关键目标,反贫困政策应把妇女作为关键因素。
关键词:
妇女贫困 性别平等 精准扶贫 政策体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博 张全红 周强 Mark Yu
研究目标:从家庭层面对中国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状态进行静态和动态比较,定量分析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的相互影响。研究方法:利用A-F双界限法测度多维贫困,借助联合概率分布矩阵和动态转移矩阵考察两种贫困的状态转换及其动态偏离情况。研究发现: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的发生率和状态转换率相差不大,但两种贫困家庭之间却存在巨大的静态和动态偏离,2014年中国两种贫困家庭的重合度仅为17%,2010~2014年在收入脱贫(或入贫)的家庭中同时发生多维脱贫(或入贫)的家庭占比一般不超过20%;深度贫困家庭减贫进展缓慢。研究创新: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提供的面板数据,有助于分析家庭贫困变动的长期效应;按家庭特征对样本进行分组,并比较各组家庭之间两种贫困的静态偏离情况;将两种贫困的偏离分析由静态层面拓展到动态层面。研究价值: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更多经验证据,为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数据支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全红 李博 周强
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脱贫攻坚战须精准识别贫困人口。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农户数据,从收入和多维角度对比分析了我国农村2012—2016年的贫困程度和动态转换。研究发现,2014年我国农户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的重合度仅为18%,收入贫困概念遗漏了76%的多维贫困户,多维贫困概念遗漏了64%的收入贫困户。相对而言,低教育程度户主家庭和中西部家庭更易同时陷入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从动态转换看,这两种贫困测量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偏差,2012—2014年收入脱贫户中仅16%的农户同时实现了多维脱贫,2014—2016年也仅为18%,但是,处于深度多维贫困状态的农户比例几乎没有下降。基于上述测算结果,本文主张结合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评价指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同时要高度关注深度贫困人群和新增贫困人群,使得这些贫困家庭在收入、教育、健康、卫生等多方面实现脱贫。
关键词:
贫困人口 收入贫困 多维贫困 动态转换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晓昀 马铃
基于对贫困多维性的认识,本文从收入、教育、健康、卫生设施等维度对我国农村2004—2015年间的发展进行了益贫性评价。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高度注重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和扶贫工作,在农村推行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和项目,如增强农村义务教育、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水改厕工程等,这些措施显著改善了农户的人力资本积累和生产生活条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贫困不仅规模减少,而且总体而言,贫困农户受益比其他农户更多。贫困农户不仅收入增长率高于平均水平,而且贫困农户的健康、饮水安全的改善也显著高于其他农户。贫困农户的教育提高没有达到平均水平,今后仍需要关注贫困群体的教育投资。农村厕所卫生的改善幅度整体上远远滞后于收入和健康等状况的改善,且贫困农户改善更少。为多维度保证贫困农户的受益,未来农村发展中除应继续提升农村经济水平、加强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工程的投入,还应格外关注贫困农户的教育和卫生设施的改善。
关键词:
益贫 多维贫困 增长发生曲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华 曹成航 李博康
基于代表性年份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从“吃穿”“用”“住”、教育和医疗五个维度构建了多维贫困指标体系,运用Biprobit模型从贫困状态变动的角度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可持续扶贫的作用机理、实施效果和异质性特征。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为可能返贫主体提供差别化金融供给、定向性金融创新和可及性金融覆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普惠金融推进可持续扶贫的建议和对策,具体包括:加强偏远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当地农户的金融素养和提高农民的金融需求能力,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供给主体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平
东北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不同于老、少、边区和山区,致贫因素更为广泛和分散。文章从收入、支出和社会保障3个方面设立了11个影响贫困的具体指标,建立综合多维致贫因素指标体系。以黑龙江省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收集一手数据,分析其致贫因素和贫困程度,并利用R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OLS回归,得出劳动力质量因素、农用机械拥有因素、交通工具因素、省内就业因素是影响贫困的主要成分,依据回归分析结果为东北地区的精准脱贫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致贫因素 精准扶贫 主成分分析 OLS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发展性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农村反贫困实践——W县Y村妇女互助储金会的案例分析
家庭多维贫困对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基于西部五区县的实证研究
妇女多维贫困测量、分解与精准扶贫——基于福建省“巾帼扶贫”五年攻坚计划调研数据
西北农村回族妇女反贫困中的致贫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临夏县麻尼寺沟乡回族妇女为例
相对贫困视角下农村土地流转的多维减贫效应研究——基于福建省革命老区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
甘肃贫困人口中的妇女问题研究
多维视角下的中国贫困问题研究——基于MPI指数的比较静态分析
中国贫困测度的多维方法和实证应用
生命周期视角下收入主导型多维贫困的识别与成因分析
教育能够缓解农村相对贫困吗?——基于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测量和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