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95)
- 2023(11158)
- 2022(9632)
- 2021(9000)
- 2020(7658)
- 2019(17377)
- 2018(16923)
- 2017(32499)
- 2016(17778)
- 2015(19963)
- 2014(19692)
- 2013(19505)
- 2012(17672)
- 2011(15730)
- 2010(16049)
- 2009(15145)
- 2008(15038)
- 2007(13353)
- 2006(11160)
- 2005(9772)
- 学科
- 济(67888)
- 经济(67813)
- 管理(57268)
- 业(52504)
- 企(45093)
- 企业(45093)
- 方法(32567)
- 财(31162)
- 数学(27886)
- 数学方法(27618)
- 农(20007)
- 中国(18452)
- 务(16142)
- 财务(16108)
- 财务管理(16053)
- 业经(15749)
- 制(15454)
- 企业财务(15195)
- 学(14591)
- 地方(13864)
- 财政(13455)
- 贸(13052)
- 贸易(13047)
- 农业(12747)
- 易(12675)
- 理论(11906)
- 和(11353)
- 体(11060)
- 政(11001)
- 策(10926)
- 机构
- 学院(246864)
- 大学(245908)
- 济(98443)
- 管理(96490)
- 经济(96415)
- 理学(83770)
- 理学院(82888)
- 管理学(81532)
- 管理学院(81080)
- 研究(77735)
- 中国(59368)
- 财(54371)
- 京(50207)
- 科学(48482)
- 农(40385)
- 财经(39755)
- 所(39106)
- 江(37056)
- 中心(37028)
- 业大(36180)
- 经(35935)
- 研究所(35205)
- 范(31964)
- 农业(31912)
- 师范(31629)
- 北京(30717)
- 经济学(30185)
- 财经大学(29244)
- 州(29024)
- 院(27679)
- 基金
- 项目(164258)
- 科学(129439)
- 研究(121446)
- 基金(119076)
- 家(102901)
- 国家(102065)
- 科学基金(88006)
- 社会(76908)
- 社会科(72785)
- 社会科学(72764)
- 省(65403)
- 基金项目(63451)
- 教育(56933)
- 自然(56494)
- 自然科(55209)
- 自然科学(55191)
- 划(54316)
- 自然科学基金(54199)
- 编号(50572)
- 资助(47545)
- 成果(41403)
- 重点(37283)
- 部(36579)
- 创(35204)
- 发(34898)
- 课题(34276)
- 创新(32754)
- 科研(32003)
- 教育部(31729)
- 国家社会(31372)
- 期刊
- 济(107219)
- 经济(107219)
- 研究(70251)
- 财(48310)
- 中国(46825)
- 学报(37799)
- 农(36264)
- 科学(34135)
- 管理(33599)
- 大学(28388)
- 学学(26792)
- 教育(25689)
- 农业(24306)
- 技术(20401)
- 融(19816)
- 金融(19816)
- 财经(19696)
- 业经(18917)
- 经济研究(18019)
- 经(16878)
- 问题(14116)
- 财会(13548)
- 业(13007)
- 版(12529)
- 会计(12409)
- 技术经济(11998)
- 商业(11926)
- 贸(11575)
- 图书(11120)
- 理论(11038)
共检索到357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霜北
研究财政分权问题,构建科学、全面的分析框架至关重要。财政学与政治学科、管理学科的关联度较大,单纯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很难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寻求三个学科的结合点,在多维视角下构建财政分权分析框架显得尤为重要。本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万里 李齐云
科学界定财政分权取决于横向(即政府、市场与非营利组织公共品供给职能分工)和纵向(即中央-地方关系架构下的责权配置)两个维度相关变量的交互影响。由于中国式财政分权导致政府供给公共品结构偏差,难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财政分权又是公共品有效供给的核心制度载体,优化财政分权可以增进社会福利水平,所以,财政分权改革意义重大。因此,应按照横向维度为先、纵向维度为次的财政分权逻辑思路,拓展和深化财政分权的外延与内涵,从而提出了中国式财政分权改革的总体构想与政策选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詹静楠 吕冰洋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财政作用的发挥。研究认为:经济学意义上分配平等本质上是居民效用平等,促进居民效用平等的分配有可支配收入分配、要素收入分配、间接税分配、公共服务分配和财富分配,它们贯穿于国民收入循环全过程;根据部门收入分配格局,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份额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居民可支配收入不平等主要来源于城乡或区域的组间差距较大;个人所得税调节分配作用不应被高估,社会保障等转移性支出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距在缩小。本文得出四点政策建议,包括兼顾公平与效率、重点关注组间差距、辩证地看待税收和社会保障的调节作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收入分配 国民收入循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大帅
在省以下财政分权制度没有得到规范的情况下,深化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路径。文章以义务教育为抓手,通过构建以湖北省县级样本数据为基础的面板模型系统剖析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效果。实证分析表明湖北"省直管县"改革对保障县级财力具有积极意义,但在矫正财政分权对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产生的负向激励上作用不理想。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并未动摇我国财政分权体制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省直管县 义务教育投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平均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经济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之一,但财政投入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投资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对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的质量和效率都将产生不良影响。本文从公共财政的视角,分析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入的规模、结构、使用效率以及带动效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 财政投入 效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林 韩彦平 孙志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韧 宋爽爽 段义诚
国内地方政府的环保支出偏好受制于特殊的财政分权架构,并会受到上级引导、同级竞争、本级财力等多重因素的制约,现有研究较少对财政分权架构下的地方政府的多维效用函数及由此引致的环保支出偏好特征展开讨论。为此,结合理论模型推导及涵盖2012—2019年24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对财政分权架构下的地方政府环保支出的多元驱动机制作出诊断,结果发现:上级政策引导会激励地方政府的环保支出意愿,同级经济竞争和自身财力约束则会对其环保支出力度形成制约;多维约束间存在明显的交互效应,同级经济竞争与上级政策引导对地方政府的环保支出偏好存在显著反向对冲效应,而本级财力约束则会影响地方政府在上级引导与同级竞争压力间的权衡;本级财力约束会透过向上的财政依赖和内部财政支出腾挪两种不同的传导机制影响地方政府的环保支出偏好。因此,应构建兼容地方政府多维目标的综合方案,打造“考核-竞争”的动态协同机制,设计适应地方财力约束的差异化路径,以有效解决地方政府环保支出激励问题。
关键词:
环保支出 政策引导 经济竞争 财力约束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全兴 王晓娜
本文融合价值理论与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思想,提出整合机构、部门、员工、产品、客户5个视角下的现代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新模式,以绩效评价主体、绩效评价要素、绩效评价方法和绩效评价机制为内容,构建理论基础坚实、核心要素完整、逻辑关系统一的现代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管理现状,联系商业银行的营销需求与内部管理,提出建设绩效评价信息平台的新思路,发挥绩效评价在实现战略价值、流程控制、信息分享等方面的功能,推进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发展,提升商业银行整体价值水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万里 李齐云 张晓雯
中国式财政分权是导致收入分配差距的体制根源。政治激励扭曲引致地方政府行为选择异化,使收入分配向企业和政府倾斜而劳动报酬下降;财政激励使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成为收入差距的强化机制;政治激励与财政激励的叠加,使中国收入差距处于循环累积状态,陷入不断僵化的失衡陷阱。因此,解决中国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必须矫正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同时,中央政府应该上划由现行地方政府承担的关系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实现事权"归位",以提高政府支出的公共性和公平性。
关键词:
收入分配 财政分权 政治激励 财政激励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万里
中国式财政分权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国家长治久安的体制保障。中国式财政分权属于"行政性一致同意"型分权模式,是中央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因此,来自顶层的政治与财政激励以及官员自身的私人激励使地方政府具有发展经济的强劲动力,而"用手投票"与"用脚投票"缺失、法治基础薄弱、标尺竞争压力导致地方政府行为变异,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未来的改革应从官员治理、制度设计、人民主权和监督机制四个方面着手,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国家长治久安保驾护航。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莹
本文从透视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概念着手,以国际视野比较分析了有关国家的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措施。进而在对我国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进行现实考察的基础上,立足于财政公平目标,提出了实现我国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 基础教育 财政公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莹
本文从透视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概念着手,面向国际视野,比较分析了有关国家的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措施。进而在对我国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进行现实考察的基础上,立足于财政公平目标,提出了实现我国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 基础教育 财政公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程宇丹 龚六堂
本文在财政分权的框架下研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最优税收结构,证明了均衡时地方政府的最优税收是征收消费税;通过数值模拟比较中央政府征收消费税和资本税时所对应的均衡产出和社会福利,发现中央政府的最优税收也是征收消费税。此时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进行转移支付,中央政府的消费税与地方政府的消费税之间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税收结构 政府公共支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森圣 张宗益
合理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关乎区域均衡发展和城乡良性联动,从财政分权和转移支付视角却未能提供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差距演变的合理解释。本文基于中央跨区域财政配置视角,探究"央地"财政关系对地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激励的影响。研究发现:(1)从中央跨区域财政配置视角,可以较好地解释分税制改革后各地区之间人均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差距的演变趋势;(2)中央跨区域财政配置在均衡各地区投资差距方面的有限作用,主要体现为财政净流出的显著抑制作用,以及财政净流入促进作用的不显著;(3)在财政跨区域配置作用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间的横向竞争起到抑制作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激励层面,应重视"央地"财政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茆晓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绿色发展的全新理念。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也应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绿色发展新理念无论是对财政理论研究,还是对财政实践都提出了新命题、新要求、新挑战。但目前国内学界对绿色财政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未形成广泛统一的共识。基于此,本文在综述已有绿色财政研究文献及简要述评的基础上,阐述了绿色财政的内涵、理论基础及其与公共财政、现代财政的关系,从构建可持续的财政收入汲取机制、完善绿色税收政策体系、构建支持绿色发展的财政支出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并不断完善以人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构建绿色的财政管理改革制度等五个方面就我国如何构建绿色财政体系提出了政策建议,从而为我国合理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