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38)
- 2023(10560)
- 2022(9333)
- 2021(8734)
- 2020(7327)
- 2019(16887)
- 2018(16970)
- 2017(32520)
- 2016(17895)
- 2015(20382)
- 2014(20448)
- 2013(20121)
- 2012(18539)
- 2011(16796)
- 2010(17248)
- 2009(16199)
- 2008(16236)
- 2007(14920)
- 2006(13015)
- 2005(11732)
- 学科
- 济(68353)
- 经济(68272)
- 管理(52421)
- 业(47873)
- 企(38836)
- 企业(38836)
- 方法(30207)
- 数学(25768)
- 数学方法(25383)
- 农(21717)
- 财(19760)
- 中国(19234)
- 业经(15495)
- 学(15170)
- 制(15032)
- 贸(14247)
- 贸易(14241)
- 农业(14177)
- 地方(14111)
- 易(13831)
- 理论(12993)
- 和(12507)
- 务(12426)
- 财务(12377)
- 财务管理(12330)
- 银(11776)
- 银行(11752)
- 企业财务(11536)
- 行(11119)
- 环境(10870)
- 机构
- 学院(256329)
- 大学(252730)
- 济(99292)
- 经济(96863)
- 管理(94867)
- 研究(83088)
- 理学(80288)
- 理学院(79382)
- 管理学(77791)
- 管理学院(77313)
- 中国(64995)
- 京(53661)
- 科学(52369)
- 财(48543)
- 农(43469)
- 所(43334)
- 江(41290)
- 中心(39877)
- 研究所(38804)
- 财经(37904)
- 业大(37327)
- 范(35131)
- 师范(34809)
- 农业(34103)
- 经(34000)
- 北京(33984)
- 州(33458)
- 经济学(30076)
- 院(29404)
- 技术(29086)
- 基金
- 项目(161541)
- 科学(124791)
- 研究(121525)
- 基金(112895)
- 家(97554)
- 国家(96682)
- 科学基金(81790)
- 社会(73546)
- 社会科(69409)
- 社会科学(69385)
- 省(65290)
- 基金项目(59457)
- 教育(57218)
- 划(54203)
- 编号(53061)
- 自然(52054)
- 自然科(50702)
- 自然科学(50684)
- 自然科学基金(49718)
- 资助(46639)
- 成果(43996)
- 重点(36739)
- 课题(36425)
- 发(35580)
- 部(35185)
- 创(33444)
- 项目编号(31811)
- 性(31134)
- 创新(31126)
- 科研(30922)
- 期刊
- 济(116283)
- 经济(116283)
- 研究(74303)
- 中国(52416)
- 财(39955)
- 农(39943)
- 学报(39359)
- 科学(34892)
- 管理(33608)
- 教育(32827)
- 大学(28746)
- 农业(26563)
- 学学(26494)
- 技术(23524)
- 融(23503)
- 金融(23503)
- 业经(21414)
- 财经(18527)
- 经济研究(17870)
- 图书(16162)
- 经(16022)
- 问题(15654)
- 业(14035)
- 贸(12631)
- 版(12623)
- 技术经济(12598)
- 理论(12523)
- 商业(12418)
- 资源(12334)
- 财会(11931)
共检索到388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曹华 谢书缘
2021年伊朗胡齐斯坦省大规模抗议活动揭示了水资源短缺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严峻现实。宏观而言,伊朗水资源问题是国家发展模式转变和多种现实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20世纪50年代以来,巴列维王朝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引入美国田纳西河模式,使伊朗水管理模式由坎儿井时代向水利时代过渡,伊朗发展模式也由低限度的可持续发展向以环境为代价的高速发展转型。1979年伊斯兰共和国建立后,延续巴列维王朝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和发展模式,使伊朗水资源承受着更大的压力。20世纪末至今,气候干旱、人口增长、国际冲突等因素使得伊朗水资源问题日趋严重并波及民生、经济领域,最终升级为一个紧迫的政治问题。伊朗政府通过开拓水源和推行节水等多种措施缓解用水矛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伊朗整体发展水平和特定政策导向的影响,水资源问题将继续是伊朗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
伊朗 水资源问题 水政策 水治理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于卫青
伊斯兰国组织对什叶派的敌视和攻击既有悠久的历史根源,也有出于现实考虑的策略运用。"伊斯兰国"组织对伊朗的国家安全和宗教安全构成了双重威胁。在应对"伊斯兰国"组织方面,伊朗通过支持叙利亚和伊拉克两国政府和民间团体,同时在两条战线上对其进行打击。叙、伊两国内外环境的不同,使得伊朗在两国境内打击"伊斯兰国"组织的目标、政策和措施等方面存在差异。伊朗应对"伊斯兰国"组织的政策效果深受美国、俄罗斯、沙特、土耳其等域内外大国的影响。总体来看,伊朗初步实现了消除"伊斯兰国"组织对伊朗威胁的战略目标。然而,以"伊斯兰国"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韩小婷
伊拉克战争后,中东原有的地缘政治和国家间的力量均衡被打破。地区大国沙特和伊朗为了进一步争雄海湾,进而确立自身在中东的话语权,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和博弈。沙伊关系发展演变围绕六大问题而展开,即沙特国内什叶派问题、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及伊拉克与伊朗的关系问题、黎巴嫩政局和巴以问题、叙利亚内战、沙特军事打击也门胡塞武装和伊朗核问题。双方关系整体上呈现出以对抗为主、妥协合作为辅的基本特点。由于对抗与妥协的层面及其限度会因时因事而转换,因此为双方关系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同时,大国特别是美俄的中东政策也是影响沙伊关系的重要变量。
关键词:
伊拉克战争 沙特 伊朗 地缘政治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金良祥 曹燕媚
将伊朗与也门胡塞武装关系视为“代理人”关系的观点过于强调伊朗对胡塞武装的影响力;将两者视为战略联盟关系的观点则过于强调双方关系的约束性,低估了两者之间关系的灵活性;而将两者关系视为伊朗宣传作秀的观点,又忽视了两者所存在的战略合作现实。本文认为,伊朗与胡塞武装是基于共同的反美、反以和反对地区亲美政权意识形态,且具有阶段性共同战略利益的准联盟。灵活性的战略合作是伊朗与胡塞武装双方关系的基本特点,具体而言:一是纵观双方关系的历史,战略合作集中体现在两个时间段,其他时段双方战略合作并不突出;二是双方合作以共同的战略利益为动力,包括钳制沙特以及反美和反以等;三是双方的合作内容多为伊朗对胡塞武装提供军事和政治支持,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未来,双方仍将基于共同的战略利益开展合作,但签订正式且高约束性的合作条约的可能性较小。综合来看,伊朗与胡塞武装的联系与合作会因形势和战略利益的变化而表现出灵活性:在面对共同的地缘政治威胁和有利的战略时机之时,双方会加强合作的紧密性;而在利益分歧较大、需要改善周边安全环境等情况下,双方的联系则会淡化。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杜军
长期以来,土耳其和伊朗两国关系在总体上维持了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状态。随着2002年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上台执政,两国关系出现了历史性转折,进入了全面提升期。在地区问题上,土耳其的政策取向与西方盟友产生重大分歧,促成了土耳其与伊朗的趋近。2011年中东变局发生后,两国关系遭遇重大起伏。叙利亚内战、伊拉克乱局、也门危机久拖不决,库尔德问题、北约雷达部署问题持续发酵,土耳其和伊朗因国家安全利益的差异导致两国关系龃龉不断。总体来看,中东变局引发的地区动荡凸显出土伊两国在国家发展道路和地缘战略利益方面的结构性矛盾,然而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夏厦
近年来,伊朗核问题一波三折,危机不断升级,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对于美国和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对抗和斗争,国内外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试从微观理论视角,运用认知分析的方法,特别是国际危机中的威胁认知理论来解读伊朗核危机,分析美伊在核问题上对抗的实质,弥补宏观理论在政策解释上的缺失。本文将对威胁认知的概念、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概括,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伊朗核危机中威胁认知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及其影响,提出解决伊朗核危机的可行性办法。
关键词:
伊朗 美国 威胁认知 伊朗核危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徐进
最近伊朗核问题的升温是前一段时间各方围绕该问题博弈的必然结果。在俄罗斯和中国没有明确表示支持制裁伊朗并仍然主张对话磋商的情况下,双方需要展示出一定的灵活性以达成妥协。从战略上看,伊朗核问题已经形成一个"无解"的"死结"。从战术上看,伊朗核问题今后仍有暂时缓和的可能。由于核武器的巨大诱惑力以及朝鲜成功的先例,伊朗决不甘心弃核,而且今后将继续向核门槛逼近。当伊朗到达核门槛时,有关各方将面临真正的考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罗爱玲
近一时期,伊朗核问题被美国炒得沸沸扬扬。究其原因,这是美国力图民主改造中东,为其全球战略利益服务的根本目的所致。但从目前美国的对伊朗政策来看,美国对伊采取军事打击手段的可能性很小,主要以“和平演变”方式为主。
关键词:
伊朗 核问题 美国 对策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维爽 张庭发 宋永鹏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高校,特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和职业教育转型是我国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改革必然影响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校以及企业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引起利益相关者间新一轮的博弈。文章基于多个视角,对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改革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高等教育改革既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对各利益相关者来说不仅是博弈,更是深层次的合作,任何一方利益主体都无力独自左右改革的进程和方向。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地方本科高校 转型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美国如果去打伊朗,将会陷入一个比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量多深的泥潭,不会赢得最后的胜利。自1953年摩萨台政府被推翻,美国和伊朗结下仇恨。当仇恨"升华"为意识形态之后,仇恨更加深重。当前真正的问题是伊朗想要发展核武器,这将改变美国和伊朗之间的谈判筹码。按照美国原有的外交政策,伊朗核武器问题将无解。要解决伊朗核问题,需靠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美国对其伊朗政策做出重大调整。
关键词:
伊朗核问题 美国对伊朗政策 中东无核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剑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姜英梅
伊朗经济发展道路从巴列维君主制时期的"全盘西化",到伊斯兰共和国霍梅尼时代的激进"伊斯兰化",再到后霍梅尼时代的有限自由化,以及近几年哈梅内伊提出的"抵抗型经济",都是当时国内外环境下的产物。为实现经济现代化,伊朗先后实施了初级产品出口、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但都未能真正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在后伊核时代,伊朗在"抵抗型经济"政策的指导下,正在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经济发展道路。然而,伊朗经济发展面临经济和政治两大结构性矛盾,使得伊朗的经济发展仍将呈现出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关键词:
伊朗 经济发展道路 进口替代 出口导向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岳汉景
受突尼斯政局突变等影响,2011年初利比亚国内冲突爆发,北约乘机进行军事干涉,支持利比亚反政府武装推翻卡扎菲政权。此后,利比亚冲突持续至今。利比亚冲突初期,伊朗对利比亚采取了支持反政府抗议活动、反对卡扎菲政权的镇压活动的政策立场,同时反对北约的军事干涉。其原因是:伊朗将利比亚反政府抗议活动定性为“伊斯兰觉醒”,且进入21世纪以来伊朗同卡扎菲政权的关系出现新矛盾;伊朗认为北约的军事干涉是非法的,且伊朗一贯反对美国对中东国家的任何干涉。卡扎菲政权倒台后,伊朗对利比亚采取了不介入政策。在利比亚东西部对立当局形成后,伊朗对利比亚采取了总体中立但略微偏向西部势力的政策立场。伊朗采取不介入和相对中立政策的原因在于:卡扎菲倒台后,利比亚政局并没有按照伊朗所预期的方向发展;利比亚不是伊朗外交的重点国家;利比亚东西对立势力的外部支持力量势均力敌且均与伊朗关系复杂。
关键词:
利比亚冲突 伊朗外交 伊朗的利比亚政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查淑玲 孙广才
以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为根据,探讨了水资源以及商品水资源的价值内涵;从资源价格、工程价格、生态环境价格等三个方面,论证了商品水资源价格的构成要素;分析了影响商品水定价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提出了当前制定水价的原则与策略。
关键词:
资源环境经济学 水资源价值 水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