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72)
- 2023(13308)
- 2022(11815)
- 2021(11169)
- 2020(9377)
- 2019(21428)
- 2018(21600)
- 2017(42208)
- 2016(22756)
- 2015(25584)
- 2014(25403)
- 2013(24963)
- 2012(22859)
- 2011(20706)
- 2010(20696)
- 2009(19310)
- 2008(18264)
- 2007(15856)
- 2006(13982)
- 2005(12177)
- 学科
- 济(86661)
- 经济(86545)
- 管理(63776)
- 业(60609)
- 企(49322)
- 企业(49322)
- 方法(41304)
- 数学(35627)
- 数学方法(35236)
- 中国(25205)
- 农(24001)
- 财(23124)
- 业经(19344)
- 贸(18924)
- 贸易(18916)
- 易(18456)
- 学(17821)
- 制(17387)
- 地方(15909)
- 农业(15829)
- 银(15474)
- 银行(15439)
- 理论(14985)
- 融(14829)
- 金融(14827)
- 行(14787)
- 和(14403)
- 务(13759)
- 环境(13722)
- 财务(13687)
- 机构
- 大学(321205)
- 学院(320048)
- 济(127780)
- 管理(127050)
- 经济(125009)
- 理学(110194)
- 理学院(109046)
- 管理学(107248)
- 管理学院(106691)
- 研究(103621)
- 中国(77878)
- 京(67779)
- 科学(63027)
- 财(60347)
- 所(51155)
- 财经(48762)
- 农(46892)
- 研究所(46533)
- 中心(46483)
- 业大(45918)
- 经(44282)
- 江(44260)
- 北京(43035)
- 范(42232)
- 师范(41895)
- 经济学(38542)
- 院(37727)
- 农业(36934)
- 州(36822)
- 财经大学(36407)
- 基金
- 项目(216192)
- 科学(169383)
- 研究(161422)
- 基金(156028)
- 家(134518)
- 国家(133401)
- 科学基金(114472)
- 社会(100679)
- 社会科(95329)
- 社会科学(95307)
- 省(83648)
- 基金项目(82935)
- 教育(74432)
- 自然(73578)
- 自然科(71816)
- 自然科学(71796)
- 划(70576)
- 自然科学基金(70483)
- 编号(67646)
- 资助(64317)
- 成果(55051)
- 部(48071)
- 重点(47839)
- 发(45825)
- 课题(45719)
- 创(44980)
- 项目编号(42145)
- 创新(41856)
- 教育部(41566)
- 科研(41152)
- 期刊
- 济(138700)
- 经济(138700)
- 研究(96433)
- 中国(54215)
- 学报(47649)
- 管理(45873)
- 科学(43820)
- 财(43104)
- 农(42274)
- 教育(36523)
- 大学(36320)
- 学学(34056)
- 农业(29874)
- 融(28183)
- 金融(28183)
- 技术(26662)
- 业经(23926)
- 经济研究(23063)
- 财经(22859)
- 经(19495)
- 问题(18713)
- 图书(16975)
- 理论(16742)
- 贸(16144)
- 实践(15421)
- 践(15421)
- 商业(15392)
- 技术经济(14967)
- 科技(14852)
- 现代(14674)
共检索到460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力平 隋杰
本文基于BIS公布的39个国家的居民杠杆率数据,从债务覆盖度、经济社会基本面、长期发展动力等多维视角对我国居民杠杆率水平的高低进行综合评价。我国居民杠杆率从2008年的低位一直高速增长,至今已经处于偏高水平,但仍为监管部门"控制居民杠杆率过快增长"留有一定的政策空间。为控制我国居民杠杆率过快增长,要保持稳房价政策的连续性,抑制高房价与居民杠杆率的正反馈效应,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同时扩大服务业供给以及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居民杠杆率 结构性去杠杆 债务覆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若愚
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水平较低,仍有较大"加杠杆"空间,可通过推动居民举债消费来实现扩内需和债务杠杆在政府、企业和居民部门间的转移,从而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和实现宏观债务风险"软着陆"。根据美国和韩国的发展经验,居民部门债务水平与一国的经济增长、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政府政策激励、房地产市场发展等因素关系密切。借鉴国际经验,未来应多方发力、有的放矢,有序引导居民举债消费,鼓励和推动消费金融创新,促进新消费热点培育与消费金融创新相结合,构建住房政策性金融体系,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关键词:
居民部门 杠杆率 国际比较 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崔云 温娇月
住房贷款的增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居民债务的增速,住房贷款的迅速增长,推动了居民债务快速增长,进而推动了居民杠杆率快速攀升两种口径的居民杠杆率分析目前学界衡量居民部门负债状况的指标——居民杠杆率,主要有两种统计口径,一是GDP口径,即居民债务与GDP之比;二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口径,即居民债务与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两种口径各有侧重,G D P口径侧重考察整个国民经济对居民债务的偿还能力;居民可支配收入口径则侧重居民家庭自身对居民债务的偿还能力。考察我国居民债务问题,需将两者结合起
关键词:
杠杆率 居民储蓄 消费性贷款 我国居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斌
从利息保障倍数的角度看,高杠杆率与低真实利率组合的经济体,未必比低杠杆率与高真实利率组合的经济体风险更高在国内外广泛的关注之下,对于中国非金融部门杠杆率问题的研究有了很多积累。这些研究搞清楚了企业、居民和政府各部门杠杆率的分布和变化情况,搞清楚了哪个部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程雪军 李心荷
近年来,我国居民杠杆率快速上升备受关注。从居民杠杆率的发展演进与国际比较看,我国居民杠杆率历经起步期、发展期与稳定期,并呈现出上升速度快、与国际趋势背离、金融风险加剧化等特征。根据PEST分析方法,可以从政策、经济、社会与科技之维剖析居民杠杆率高企的风险衍生及其成因:货币政策的量化宽松刺激了消费信贷市场"虚假繁荣";债务过度扩张将透支居民消费潜力并抑制经济发展;居民杠杆率快速上升不利于通过储蓄缓冲债务风险;金融科技的崛起驱动居民杠杆率"野蛮发展"。在域外居民杠杆率高企的风险防范经验上,通过参照法律金融学理论的研究框架,重点对海洋法系下英国以及大陆法系下德国与韩国的居民杠杆率风险防范进行比较研究,进而从法律、政策、社会与科技层面对我国防范居民杠杆率风险提出相关的应对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全兴 张超群 齐结斌
本文基于宏观经济基本原理,搭建一个反映居民、企业、政府三部门通过要素供求、政策调控相互关联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分析主要国家部门杠杆率动态调整的驱动因素,最后利用41个国家1960~2018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不同部门加杠杆的可持续性。基于理论推导与实证分析,本文认为需要以系统化、网络化和交互影响视角来观察和分析我国杠杆率的演化,努力避免债务"脱实向虚",切实做到"开正门、堵暗道",防范部门杠杆失衡风险。
关键词:
杠杆率 部门差异 稳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雪军
当前,我国居民杠杆率快速上涨,并呈现出与国际趋势背离、风险不对称、居民储蓄率下降、债务过度扩张等风险特征。从居民杠杆率的发展肇因看,可归于中长期消费贷款领域的货币政策宽松促使房地产贷款过热,以及短期消费贷款领域的金融科技驱动消费金融机构的野蛮生长。通过采用法律金融学理论,重点分析不同法系下居民杠杆率的发展演进,充分借鉴海洋法系(以美国为代表)与大陆法系(以日本为代表)的居民杠杆率高企的风险治理经验,结合我国居民部门的风险境况,提出我国防范居民杠杆率高企的风险治理路径。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周寰宇
分级基金是一类新兴的,将风险和收益分割以匹配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金融产品,杠杆是其核心。选取中国市场具有配对转换的36只开放式分级基金研究杠杆率对其赎回风险的影响。首先通过初始杠杆估计整体折溢价无风险套利区间,并利用JO检验法得出中国开放式分级基金市场存在整体折溢价无风险套利机会,然后构建正反向套利机会的指标,建立整体折溢价无风险套利机会、价格杠杆关于赎回风险的静态平衡面板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价格杠杆对分级基金赎回风险影响为负向但不显著;分级基金赎回风险与整体折价无风险套利机会显著正相关,但受整体溢价无风险套利机会影响不显著;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杠杆率是影响分级基金赎回风险的重要指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鹏娟
以发达国家为背景的主流资本结构理论无法有效解释转轨制和发展中国家的杠杆结构特点。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独特的社会制度及长期的改革转轨,中国的杠杆结构显示了其独有的特点。杠杆结构的异质性反映了金融摩擦的异质性,中国金融摩擦的异质性主要体现在间接融资市场的所有制歧视和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不完善。文章从这两个方面分别梳理了金融摩擦对杠杆率的影响机制,并梳理了金融摩擦对生产率的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温州市金融学会课题组
本文在系统阐述和论证住户部门杠杆率变化影响经济运行机理的基础上,实证分析浙江省居民杠杆率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并建立门限面板回归模型量化测算了居民杠杆率的合理水平。结果显示:一是浙江省居民杠杆率水平整体偏高,且存在着地市差距较大,结构不平衡等问题;二是浙江省居民杠杆率存在着空间联系,且企业杠杆率、房地产投资等因素对居民杠杆率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三是在门限面板研究中发现,浙江省居民杠杆率存在两个门限值,分别为35.87%和64.64%。随着浙江省居民杠杆率的增加,居民杠杆率对经济增长从显著的促进作用变得不明显,再逐渐呈现抑制的作用。当居民杠杆率超过64.64%,会对浙江省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擎 刘军 毛锐
基于"CAMELS"评级体系构建区域银行业风险系数,计算大型、中型、小微企业和居民部门的杠杆率水平,从全国和地区层面系统性地研究杠杆率水平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全国范围内大型企业杠杆率的提升将提高区域性金融风险,而中小型企业杠杆率提升将降低区域性金融风险;东部地区企业杠杆率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与全国保持一致,中部地区大型企业、小微企业杠杆率会提高区域性金融风险,西部、东北地区影响则不显著;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会提高区域性金融风险。稳杠杆和防控区域性金融风险政策的制定应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
关键词:
区域性金融风险 企业杠杆 居民杠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卫东 熊启跃
本文利用我国2000余家上市公司数据对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进行了研究。2007年以来,我国非金融企业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同时利息保障倍数也有所下降。我国企业的杠杆问题是结构性的。在行业方面,工业、材料、公用事业和能源行业的压力较大;在地域方面,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压力较大;从国有和私营企业看,国有企业压力明显加大。与国际同业相比,我国非金融企业举债规模并不高,"问题"行业杠杆水平处于可控范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卫东 熊启跃
本文利用我国2000余家上市公司数据对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进行了研究。2007年以来,我国非金融企业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同时利息保障倍数也有所下降。我国企业的杠杆问题是结构性的。在行业方面,工业、材料、公用事业和能源行业的压力较大;在地域方面,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压力较大;从国有和私营企业看,国有企业压力明显加大。与国际同业相比,我国非金融企业举债规模并不高,"问题"行业杠杆水平处于可控范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蔡萌浙
中国居民正在从高储蓄的资产状态向高负债的资产状态逐渐过渡,居民借贷消费和借贷投资的行为越来越普遍,导致居民杠杆率快速增长中国居民杠杆率特点在衡量居民杠杆率方面,有多个指标参照。考虑到时序数据的可得性和数据匡算时各组成要素的权重差异,我们选择了"居民债务/GDP""居民债务/居民可支配收入""住户贷款/住户存款"(按照数据口径从大到小排序)这三个指标,从总量层面描述中国居民杠杆率的变化特点。居民杠杆率加速上升。截至2017年末,"居民负债/GDP"为57.14%,较2004年末上升37.53个百分点;"居民负债/居民可
关键词:
借贷行为 杠杆率 互联网金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磊 王宇
居民杠杆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市场繁荣,较高的杠杆率更容易受到房价负向冲击的影响,从而引发金融风险。我国当前居民杠杆率绝对水平并不算高,且居民部门高储蓄率、高金融资产和较为平均的财富分配,让我们可以容忍比美国更高的居民杠杆率。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居民杠杆率增速过快,尤其是短期债务,需要监管部门妥善应对。
关键词:
居民杠杆率 债务 金融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