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39)
2023(15095)
2022(13186)
2021(12428)
2020(10191)
2019(23118)
2018(22898)
2017(44205)
2016(23904)
2015(26452)
2014(26135)
2013(25573)
2012(23070)
2011(20595)
2010(20550)
2009(18876)
2008(17901)
2007(15315)
2006(13189)
2005(11200)
作者
(67429)
(55871)
(55660)
(53007)
(35503)
(26898)
(25286)
(21884)
(21269)
(19747)
(19218)
(18841)
(17622)
(17371)
(17309)
(17112)
(16947)
(16602)
(16018)
(15786)
(13802)
(13467)
(13391)
(12722)
(12472)
(12406)
(12336)
(12216)
(11243)
(11097)
学科
(89107)
经济(88995)
管理(67298)
(60960)
(51211)
企业(51211)
方法(41894)
数学(36085)
数学方法(35506)
中国(25281)
(23239)
(22740)
(21561)
业经(19641)
地方(18812)
理论(16719)
(15410)
农业(15188)
(15097)
贸易(15089)
(14662)
(14602)
财务(14582)
财务管理(14553)
环境(14512)
(14497)
技术(14076)
企业财务(13788)
(12785)
(12736)
机构
大学(329604)
学院(328903)
管理(129737)
(122575)
经济(119609)
理学(113551)
理学院(112193)
管理学(109893)
管理学院(109293)
研究(107151)
中国(76738)
科学(69701)
(69671)
(56528)
(52862)
(51407)
业大(50592)
研究所(48659)
中心(48537)
财经(46205)
(46158)
(45028)
师范(44576)
北京(43230)
(42090)
农业(40580)
(39814)
(38299)
经济学(36772)
师范大学(36143)
基金
项目(235071)
科学(184799)
基金(170618)
研究(169097)
(149432)
国家(148265)
科学基金(127897)
社会(105964)
社会科(100393)
社会科学(100369)
(91847)
基金项目(91129)
自然(84895)
自然科(82998)
自然科学(82978)
自然科学基金(81441)
教育(78125)
(77699)
资助(69748)
编号(68793)
成果(55050)
重点(52357)
(50682)
(49073)
(48568)
课题(47171)
创新(45268)
科研(45240)
大学(43667)
教育部(43460)
期刊
(128900)
经济(128900)
研究(92352)
中国(56645)
学报(54410)
科学(49113)
管理(46247)
(45987)
(42009)
大学(40769)
学学(38484)
教育(37113)
农业(32472)
技术(28319)
(22995)
金融(22995)
业经(21907)
财经(21418)
经济研究(20923)
图书(19607)
(18291)
问题(17899)
科技(16454)
(16043)
(15691)
理论(15151)
技术经济(14717)
现代(14667)
资源(14351)
实践(14080)
共检索到459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吕小辉  李启  何泉  
城市公共空间,对承载公共生活、维系城市活力、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公共空间如何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应对各种变化和挑战,在预先设定的城市功能和自发的、随机变化的市民活动之间取得平衡,并保持自身活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营造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进行综合考虑。基于弹性设计理论从城市、场所、设施三个不同维度,提出了"框架+留白"的开放的空间结构、包容性的场所以及可变的设施等思路,探讨了多维视角下城市公共空间弹性设计的方法。与传统的城市设计方法相比,弹性设计是一个开放式过程,具有多层次动态反馈的特点,从而使城市公共空间满足动态变化的功能需求,实现长久的生命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惠  
社区是城市风险治理的重要单元。社区弹性能力的高低是社区应对各类风险的关键因素。本文对弹性社区理论基础进行阐释,构建弹性社区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我国城市弹性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温家洪  颜建平  王慧敏  王军  董强  高孟潭  程晓陶  吕亚敏  
从韧弹性视角出发,系统梳理了21世纪以来的城市巨灾事件及其影响,分析了城市巨灾风险的极端性、复杂性、非线性和深度不确定性等特征。在此基础上,为城市巨灾风险管理构建了一个综合风险管理框架,探讨了现代城市综合巨灾风险管理中亟需关注的五大关键问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魏峰群  马文硕  杨蕾洁  
乡村振兴过程中,全面系统地认知传统村落活态化价值,对其进行客观有效地评估,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面对类型多样且动态演化的传统村落,传统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已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现实,因此构建一个更具弹性的评估模型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论文从功能空间、景观意象和人文精神3个逻辑层面重新认知活态化价值的构成、关联及特征,据此构建出包括资源价值、要素延续、活化条件、功能适应、活化影响、发展潜能的多维评估框架,形成由3种类型和50项指标所构成的弹性评估模型,并以陕北地区5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案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1)传统村落活态化价值具有多元性、交融性、动态性、脆弱性和适应性5个显著特征;(2)维度分析,运用多维弹性评估模型对传统村落展开评价,评价结果基本符合陕北地区的现实情况,且在不同评价维度上呈现出明显的结果差异,突显了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的自身价值特征;(3)综合分析,陕北地区5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活态化价值水平分值处于42.42~83.60区间内,平均为62.55分,活态化价值较高及以上的传统村落占比为39%左右,活态化价值一般及以下的传统村落占比61%左右,由此可见,陕北地区仍存在很多传统村落活态化价值发展水平不足的问题。传统村落活态化价值多维弹性评估模型兼具普适性和典型性的特点,适用于类型多样的传统村落,适应现阶段乡村振兴和遗产保护的现实需求。研究通过探索从单维静态评价向多维动态评估的技术提升,可进一步丰富和推动传统村落价值评估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健  倪麟  
为实现突发事件应急恢复的系统弹性,有效度量和评价城市供水系统的需求重要度,提出了考虑加权距离信息的初始直接需求度量模型,给出了一个基于改进DANP模型和熵权法的考虑主客观权重的应急决策系统需求重要度综合评价方法,并针对咸潮情景下供水系统需求重要度评价指标体系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DANP模型能够克服以往研究的问题和不足,反映了城市供水系统初始应急需求与总需求的客观化建模过程,而且在影响关系判别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系统元素集的自我影响关系和影响性质,保证了评价决策的排序方案更符合实际,为城市供水系统应急恢复的需求重要度评价决策提供新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健  倪麟  
为实现突发事件应急恢复的系统弹性,有效度量和评价城市供水系统的需求重要度,提出了考虑加权距离信息的初始直接需求度量模型,给出了一个基于改进DANP模型和熵权法的考虑主客观权重的应急决策系统需求重要度综合评价方法,并针对咸潮情景下供水系统需求重要度评价指标体系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DANP模型能够克服以往研究的问题和不足,反映了城市供水系统初始应急需求与总需求的客观化建模过程,而且在影响关系判别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系统元素集的自我影响关系和影响性质,保证了评价决策的排序方案更符合实际,为城市供水系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蔡建明  郭华  汪德根  
城市如何在重重挑战与危机中,因应各种变化,保持自身发展活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梳理了国外弹性理论研究的4个领域,即生态弹性、工程弹性、经济弹性和社会弹性,并归纳总结了它们各自的基本概念、内涵及代表性研究学者;在此基础上,系统评述了国外相应的弹性城市研究的4个领域的内涵与研究重点,包括城市生态弹性、城市工程弹性、城市经济弹性和城市社会弹性;同时根据已有研究的发展脉络,前瞻了未来弹性城市研究3个趋势方向,即社会平等的议题如何渗入到弹性城市的理念之中,技术革新如何增强城市弹性,跨学科、多领域的介入如何共同协作建设弹性城市。鉴于中国各地区自然社会经济差异较大,不同地区的发展历史、发展阶段、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弹性城市理论的应用更应考虑到中国特色,使弹性理论本身更为"弹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勇  汤娜  王巍  
接近性是影响城市间地价关联的重要因素。基于102个地价监控城市,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利用QAP多元回归,研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资源承载能力接近性对地价关联网络的强度与中心性的影响,并探讨地理接近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城市的接近性通过其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资源承载能力接近性,从供求关系上影响土地价格形成的相似性,城市之间基于接近性的"攀比行为"而引起的价格传导同样影响城市土地价格的相似性。此外,地理距离在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承载能力接近性对城市间地价关系影响中发挥着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健  倪麟  樊博  
针对弹性以及弹性城市相关研究存在的概念分歧,弹性城市概念性框架研究缺乏清晰的问题界定和系统阐释,在弹性城市质量持续改进过程中忽视动态不确定需求,全生命周期需求信息反馈以及利益相关者参与设计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的弹性城市新定义,系统阐释了构建弹性城市的维度,特征与构建原则,明确了构建弹性城市所研究问题的分类标准及其逻辑关系,提出了基于KBS-DQFD的参与性弹性城市决策支持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不仅体现了全生命周期闭环需求信息的反馈过程,而且还将社会系统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反映到弹性城市决策支持系统设计过程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崑  王静  张九玲  于靖  丁晨旸  
城市河道是城市环境的重要载体和发展进程的见证者,当代城市河道建设在传统的景观规划设计指导下出现多种问题。鉴于此,文章提出在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中结合弹性设计理念,并探索该理念指导下的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以驻马店市平舆县小清河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将弹性设计理念应用在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使城市河道成为生长性景观,为以后城市河道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博  张帅  王艺  
在充分解析弹性城市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从城市生态、城市工程、城市经济和城市社会四个维度选取30项指标,构建了辽宁省城市弹性综合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辽宁省城市弹性及其空间分异进行了总体评价,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城市弹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城市总体弹性来看,辽宁省14个城市中沈阳市和大连市处于较高弹性程度,鞍山市处于较低弹性程度,其余城市均处在低度弹性状态;从城市分系统弹性来看,辽宁省的14个城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城市工程弹性、城市经济弹性和城市社会弹性与城市总体弹性状态基本一致,城市生态弹性与城市总体弹性状态不一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芙蓉  李和平  
将城市街头摊贩空间置于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中考察,发现该空间存在的问题是由"时空"矛盾导致的:改革开放为其规模激增提供了生存土壤;街头摊贩空间成为大量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农民再就业和就业场所的选择;分税制使得街头摊贩占据的空间成为重要的管控对象;近十几年内,街头摊贩空间供需矛盾突出,街道空间无法容纳如此巨大的就业需求。据此认为,对于具有时空复合性和不稳定性的街头摊贩空间,适宜采取"弹性"控制的规划方法,此项工作可以从规划法规、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三个层面开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芳华  姬晨阳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本文基于2015—2019年河南省新县各行政村经济活动发生的随机差异性变化,以农村生产性用电量指标度量村级经济活动强度,构造准自然实验,利用村边界的外生性以及“断头路”导致的劳动力需求冲击的非连续性,采用空间断点回归的方法,估算了农村劳动力的回流弹性。本文发现:在当前农村经济活动增长幅度下,男性劳动力的流动选择没有显著变化,中青年女性劳动力留在本地工作的概率显著提高,回流弹性为0.28,原因在于女性劳动力留在当地的非经济收益更高。进一步分析表明,女性劳动力回流损失了家庭收入(相比基础年份,样本期内处理组家庭年人均自有收入的总增长量比控制组低6576元),但同时也创造了更大的非经济收益(处理组学生中考成绩平均比控制组高108分)。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非经济收益越大的家庭,中青年女性的回流概率越大,回流弹性也越大。本文的发现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定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袁源  王亚华  周鑫鑫  张小林  
研究目的:基于大数据视角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升弹性、增强效率的理念探索与实践应用研究。研究方法:借助互联网LBS数据(人口迁徙和人口热力),分别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进行区域人口流动格局分析和存量建设用地潜力评估。研究结果:(1)规划编制理念应推动双向驱动决策机制,从经验判断走向数据支持;(2)人口迁徙和热力数据在宏观和微观场景中的实践应用有助于空间规划编制实现提升弹性、增强效率的目标。研究结论:大数据技术方法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落实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具有重要作用,应得到进一步研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兑红炎  陈栓栓  马婧  陈立伟  刘玉敏  
为深入研究系统弹性问题,首先分析系统中不同节点和边的可靠性弹性指标。通过引入节点弹性与边弹性,并考虑节点弹性与边弹性二者的联系以及对系统弹性的影响,建立了能够反映系统拓扑结构变化的弹性度量方法模型。最后,在对弹性度量方法的验证环节中,引入了具有分层特性的交通系统,按照所述弹性度量方法对分层交通系统中的节点弹性以及边弹性进行了分析,发现该种分层交通系统的整体弹性程度一般,任何小的干扰或者故障都有可能造成该交通系统拥堵或瘫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