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34)
- 2023(11366)
- 2022(9526)
- 2021(9115)
- 2020(7145)
- 2019(16199)
- 2018(16120)
- 2017(30402)
- 2016(16447)
- 2015(18007)
- 2014(17500)
- 2013(16814)
- 2012(15137)
- 2011(13672)
- 2010(14012)
- 2009(13019)
- 2008(12732)
- 2007(11594)
- 2006(10309)
- 2005(9091)
- 学科
- 济(60346)
- 经济(60261)
- 业(53195)
- 农(46586)
- 管理(44545)
- 企(33472)
- 企业(33472)
- 农业(31125)
- 方法(20595)
- 业经(20583)
- 中国(17043)
- 财(16832)
- 数学(16266)
- 数学方法(16036)
- 制(15047)
- 理论(12504)
- 地方(11600)
- 学(11574)
- 贸(11521)
- 贸易(11514)
- 易(11225)
- 银(10836)
- 银行(10820)
- 策(10739)
- 农业经济(10710)
- 体(10628)
- 发(10615)
- 行(10347)
- 务(10171)
- 财务(10141)
- 机构
- 学院(225345)
- 大学(217502)
- 济(90131)
- 经济(88152)
- 管理(86318)
- 理学(74285)
- 理学院(73593)
- 管理学(72376)
- 管理学院(71979)
- 研究(70044)
- 中国(56379)
- 农(53529)
- 京(43877)
- 财(42454)
- 科学(41223)
- 农业(40749)
- 业大(37138)
- 江(35368)
- 中心(34582)
- 所(34316)
- 财经(33204)
- 研究所(30538)
- 经(30229)
- 范(29998)
- 师范(29740)
- 州(28342)
- 北京(26547)
- 经济学(26495)
- 农业大学(25306)
- 经济管理(25018)
- 基金
- 项目(146459)
- 科学(115438)
- 研究(114708)
- 基金(104607)
- 家(89925)
- 国家(88986)
- 科学基金(76780)
- 社会(72832)
- 社会科(68357)
- 社会科学(68343)
- 省(58880)
- 基金项目(55015)
- 教育(52645)
- 编号(50945)
- 划(47696)
- 自然(46630)
- 自然科(45535)
- 自然科学(45521)
- 自然科学基金(44696)
- 成果(41368)
- 资助(40572)
- 课题(33391)
- 部(32629)
- 重点(32583)
- 发(32508)
- 农(31196)
- 创(31183)
- 性(30107)
- 制(30056)
- 国家社会(29943)
- 期刊
- 济(110414)
- 经济(110414)
- 研究(64140)
- 农(58519)
- 中国(48185)
- 农业(39390)
- 财(33312)
- 学报(33091)
- 科学(30369)
- 教育(29557)
- 管理(28365)
- 大学(26351)
- 业经(25270)
- 学学(24735)
- 融(23669)
- 金融(23669)
- 技术(19270)
- 业(18670)
- 财经(15987)
- 问题(15066)
- 经济研究(14795)
- 农村(14359)
- 村(14359)
- 农业经济(14120)
- 经(13837)
- 版(13388)
- 世界(11889)
- 图书(11787)
- 经济问题(11063)
- 现代(10820)
共检索到339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昊 陈南旭
在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多维视角下构建农户施肥行为理论分析框架,基于6省2132份农户调查数据,在考虑农户异质性和施肥多样性的基础上采用多项Logistic模型和基于遗传算法的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分析农户施肥行为。结果表明:(1)经济性越强,农户越倾向施用化肥和农家肥,认知程度的提高促进了农户有机肥施用,社会规范的强化促进了农户施用农家肥;(2)经济性、认知和社会规范均能合理解释农户施肥行为,不同学科理论分歧的表象掩盖了其互补的实质;(3)农户具有异质性,家庭年收入较高时,经济性的提高使农户更倾向施用农家肥,反之,经济性的提高使农户更倾向施用化肥;家庭以农业收入为主时,经济性的提高促进了农户化肥和农家肥施用,反之,经济性对农户施肥行为无影响;在家庭年收入较低或以农业收入为主时,风险规避促使农户混合施肥。因此,对农户施肥行为的研究应结合中国农村具体语境,考虑农户施肥行为的多维属性;农业环境治理应兼顾农户异质性,分类施策以提高政策精度;通过提高农户认知、强化农村社会规范、有序推进农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拓宽农户收入渠道等促进农户有机肥施用,降低化肥施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昊 陈南旭
在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多维视角下构建农户施肥行为理论分析框架,基于6省2132份农户调查数据,在考虑农户异质性和施肥多样性的基础上采用多项Logistic模型和基于遗传算法的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分析农户施肥行为。结果表明:(1)经济性越强,农户越倾向施用化肥和农家肥,认知程度的提高促进了农户有机肥施用,社会规范的强化促进了农户施用农家肥;(2)经济性、认知和社会规范均能合理解释农户施肥行为,不同学科理论分歧的表象掩盖了其互补的实质;(3)农户具有异质性,家庭年收入较高时,经济性的提高使农户更倾向施用农家肥,反之,经济性的提高使农户更倾向施用化肥;家庭以农业收入为主时,经济性的提高促进了农户化肥和农家肥施用,反之,经济性对农户施肥行为无影响;在家庭年收入较低或以农业收入为主时,风险规避促使农户混合施肥。因此,对农户施肥行为的研究应结合中国农村具体语境,考虑农户施肥行为的多维属性;农业环境治理应兼顾农户异质性,分类施策以提高政策精度;通过提高农户认知、强化农村社会规范、有序推进农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拓宽农户收入渠道等促进农户有机肥施用,降低化肥施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振
农业经营体制是关系到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制度安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近年来派生出了许多创新形式。本文通过对新型统分结合发展类型、形成逻辑、现实意义等的分析,形成以下研究结论:理论层面,新型统分结合更契合农业生产"统分结合"的需要;实践层面,新型统分结合解决了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服务供给不足、适度规模经营不够、规模经济效果不佳等痛点问题;意义层面,新型统分结合依托不同类型农业组织,以不同"统"的形式,有效地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小农生产"模式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巩固和完善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在此基础上鼓励形成多种类型的"统分结合"经营形式,应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完善的方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代首寒 许佳彬 王洋
引导农户进行绿色施肥对推动化肥减量增效以及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农户绿色施肥行为的影响因素,本文从农户感知利益视角,基于黑龙江省385个种植户的调查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农户感知利益对绿色施肥行为的影响,并以环境规制作为调节变量,探究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感知经济利益对农户绿色施肥行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感知生态利益的影响则不显著。2)环境规制对农户感知利益与绿色施肥行为有调节作用,通过引导农户认知、财政补贴以及惩罚措施来影响农户感知利益,进而促使农户进行绿色施肥。3)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是否参加过技术培训对农户绿色施肥行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村子距县城的距离会抑制农户绿色施肥行为。最后提出了要加快推动绿色施肥技术的研发创新,促进绿色施肥降本增效;加强对绿色施肥的政策引导和财政补贴,并制定合理的惩罚机制;加大绿色施肥技术的推广力度,构建畅通的信息传导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苗珊珊
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是实现准公共物品供给的有效方式,同时农村社区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也是众多单个农户行为选择的结果。理论研究发现,极其复杂多变的个体决策行为可以通过突破传统经济学的同质性假设——运用个体异质性来表征。本文将农户异质性概念引入农村社区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问题研究,探索农户社会资本异质性与农村社区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的互动关系及影响机理,试图解决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中集体行动的实现问题。首先,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将社会资本归纳为社会声望、社会参与、社会信任和社会网络四个不同维度。在此基础上,利用陕西省关中地区393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社会资本多维异质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占辉斌 胡庆龙
本文以农业生产和技术推广为例,从农地规模与市场激励的视角出发,基于激励机制理论,通过时间序列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种植规模与农户化肥使用量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农业污染的内在原因主要在于农业生产的激励和约束水平不足所导致的化肥施用技术落后。而由于农村社区网络的存在,在化肥施用技术选择时,农户更多的倾向于学习周边农户的方法或总结以往的经验。基于上述分析,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水平来改变农业生产的激励结构和激励水平是改善农业污染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农业污染 激励结构 激励水平 组织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凡斌 钟海燕 潘丹
小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其土壤保护行为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首先将经营规模引入农户技术采用模型,构建土地经营规模与农户土壤保护行为的理论模型;进一步地,本文基于7省753户小农户的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小农户土壤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小农户测土配方肥和有机肥使用行为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年龄、土地产权类型、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技术培训、风险偏好程度等代表知识因素的变量对小农户测土配方肥使用行为的影响显著,说明测土配方肥为知识密集型的生产要素;年龄、土地产权类型、劳动力总数、非农劳动力数量、养殖业收入、对过量施肥土壤影响的认知程度等代表劳动力和资金因素的变量对小农户有机肥使用行为的影响显著,说明有机肥为劳动—资金双密集型的农业生产要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康婷 穆月英
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环节信息不对称影响农户施肥行为和收入。将蔬菜价格作为信息不对称的代理变量,利用处理效应模型分析蔬菜价格、肥料价格与农户施肥行为和农户收入间的内生性问题;并进一步通过倾向性得分匹配(PSM)探寻过量施肥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路径。研究结论:(1)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农户过量施肥的主要原因,不具有"质量"溢价的农产品价格上升会导致过量施肥;(2)从质量安全角度看,过量施肥会导致农户收入下降,即利润最大化的农户个人目标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目标存在一致性;(3)过量施肥主要通过影响农产品质量而对农户收入造成负向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提高农户对过量施肥危害的认知并帮助农户树立合理的施肥理念;(2)促进农户种植技术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组织的规模效应,降低有机肥使用成本,并进行肥料投入过程监管;(4)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冯晓龙 仇焕广 刘明月
本文以农户技术采用理论为支撑,构建产出风险下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理论模型,采用矩方法评估农户农业产出风险水平,进而利用陕西苹果种植户微观调查数据,通过Probit模型与Tobit模型分别实证分析农户农业产出及产出风险对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决策与采用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本农户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比例和强度分别为33. 9%、23. 4%,且不同规模农户之间存在差异;不同规模农户的期望产出、产出风险及产出下行风险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小规模农户的期望产出、产出风险最高,大规模农户的产出下行风险最高;期望产出与产出下行风险分别显著正向和负向影响农户技术采用决策与采用强度,期望产出显著正向影响中小规模农户的技术采用行为,而产出风险则显著负向影响大规模农户的技术采用行为;合作组织参与是影响不同规模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的共同因素,其他因素对不同规模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程度差异明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继志 邓丹妮 刘燕 邓淯玮
借鉴“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采用安乡县的调研数据,利用Binary Logistic模型从政府行为、企业特征及农户特征三个维度论证分析农户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行为规律、影响因素及长效机制。结果表明:政府行为、企业特征和农户特征均会影响农户行为,其中政府的培训宣传和典型示范行为、企业的秸秆处置规模有显著正向影响,户主文化程度、对秸秆利用价值感知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户主年龄则有显著负向影响。因此,要促成农户持续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需构建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户参与”为特征,以市场化运转机制、科技支撑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为核心内容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秸秆资源化利用 农户 政府 企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继志 邓丹妮 刘燕 邓淯玮
借鉴“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采用安乡县的调研数据,利用Binary Logistic模型从政府行为、企业特征及农户特征三个维度论证分析农户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行为规律、影响因素及长效机制。结果表明:政府行为、企业特征和农户特征均会影响农户行为,其中政府的培训宣传和典型示范行为、企业的秸秆处置规模有显著正向影响,户主文化程度、对秸秆利用价值感知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户主年龄则有显著负向影响。因此,要促成农户持续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需构建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户参与”为特征,以市场化运转机制、科技支撑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为核心内容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秸秆资源化利用 农户 政府 企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明 范焱红 王志刚
基于吉林省703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从村级和农户两个层面选取5个社会资本变量,运用Logit模型实证分析社会资本对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结果显示:从综合效应来看,社会资本显著促进农业采纳测土配施肥技术的意愿;从交互效应来看,社会资本的作用呈现非线性变化特征,对于户主为初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农户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效果愈发明显,其他则相反;户主的年龄、科学施肥观念、参与农技培训以及风险偏好都能够提高该施肥技术的采纳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莫经梅 张社梅
在城乡融合背景下,城市各类群体的参与作为破解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重视。本文通过成都市蒲江箭塔村的典型案例解剖,重点探讨城市群体参与驱动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的条件及内在逻辑。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群体的绿色发展愿景、社会网络支持以及对农民自组织的赋能是其参与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的初始条件,只有这三个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撑,城市群体参与才会有效;(2)在遵循农户认知—意愿—行动的行为框架下,城市群体首先强化先进小农户的绿色认知,再叠加城市社会资本并打通绿色农产品"出口",最后通过乡村组织促进更多小农户实现成功转型。本文开启了外部力量参与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研究的新视角,拓展了小农户行为及农业绿色发展的微观机制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铮 刘洪彬 欧文影 李思怡
利用辽宁省8个市县402个玉米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信息获取能力、种植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种植规模、技术认知、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政府补贴、技术培训以及土地流转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有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促进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成玉
2005年实施新的测土配方施肥政策以来,为了研究该政策在农户中的实施情况,文章利用调查的农户数据对农民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原因、采用效果的评价、影响农民采用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农户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增加产量,采用该技术的农户基本实现了产量的增加并且对技术的评价较好;影响农户对技术采用与否的关键因素是施肥建议卡的发放情况、配方肥的价格以及农户自身受教育水平。据此提出政府的推广部门要确保施肥建议卡入户、对配方肥进行补贴和在农户内部建立种植示范户制度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