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39)
- 2023(14073)
- 2022(11639)
- 2021(10821)
- 2020(8749)
- 2019(19520)
- 2018(19254)
- 2017(34474)
- 2016(19632)
- 2015(21752)
- 2014(21850)
- 2013(20488)
- 2012(18472)
- 2011(16440)
- 2010(17125)
- 2009(15674)
- 2008(15303)
- 2007(14213)
- 2006(12539)
- 2005(11516)
- 学科
- 业(79520)
- 企(73173)
- 企业(73173)
- 济(71482)
- 经济(71396)
- 管理(68547)
- 业经(27672)
- 方法(26309)
- 农(25146)
- 财(24141)
- 中国(24127)
- 教育(23564)
- 技术(22228)
- 理论(20570)
- 农业(18311)
- 务(18306)
- 财务(18277)
- 财务管理(18251)
- 数学(17977)
- 数学方法(17735)
- 企业财务(17191)
- 地方(16731)
- 制(16636)
- 和(14749)
- 策(13973)
- 划(13898)
- 技术管理(13579)
- 学(12693)
- 教学(12452)
- 体(11835)
- 机构
- 学院(268221)
- 大学(259606)
- 管理(100415)
- 济(99478)
- 经济(96985)
- 理学(84977)
- 研究(84896)
- 理学院(83969)
- 管理学(82647)
- 管理学院(82100)
- 中国(61342)
- 京(56510)
- 科学(49986)
- 财(47774)
- 江(45401)
- 范(43136)
- 师范(42842)
- 所(41332)
- 中心(38506)
- 农(38340)
- 财经(37012)
- 研究所(36799)
- 技术(36532)
- 州(36198)
- 教育(35999)
- 北京(35869)
- 师范大学(34085)
- 业大(34012)
- 职业(33672)
- 经(33321)
- 基金
- 项目(167937)
- 研究(136259)
- 科学(135968)
- 基金(116290)
- 家(98248)
- 国家(97152)
- 科学基金(85670)
- 社会(83732)
- 社会科(79083)
- 社会科学(79071)
- 省(72032)
- 教育(70098)
- 基金项目(60697)
- 编号(59971)
- 划(59148)
- 自然(52268)
- 自然科(51081)
- 自然科学(51069)
- 自然科学基金(50195)
- 成果(49160)
- 课题(44773)
- 资助(44740)
- 创(41105)
- 重点(39282)
- 发(39203)
- 年(37745)
- 创新(37212)
- 部(37078)
- 项目编号(36249)
- 业(35911)
- 期刊
- 济(121781)
- 经济(121781)
- 研究(87617)
- 中国(67071)
- 教育(67017)
- 管理(42926)
- 财(41063)
- 农(36390)
- 技术(32492)
- 科学(32210)
- 学报(31485)
- 大学(25949)
- 农业(25271)
- 业经(23524)
- 学学(22587)
- 融(21543)
- 金融(21543)
- 职业(20595)
- 财经(18143)
- 经济研究(17716)
- 业(15917)
- 经(15856)
- 坛(14963)
- 论坛(14963)
- 技术经济(14466)
- 问题(14271)
- 技术教育(13410)
- 职业技术(13410)
- 职业技术教育(13410)
- 财会(13371)
共检索到419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苏光鸿
教育的功能性问题在不同的学者笔下有不同的论述,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也一直是实现高职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视域解构高职生创新创业的功能,详细分析了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社会、高校、就业市场、学生等方面的功能体现,以此对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功能有较为详细的阐释。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银镇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动,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中的创业教育,并提出了更加确切的目标,促使高校创业教育得到有效发展。但是在我国目前的高校创业教育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功利化倾向、教学方法滞后、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文章主要针对"多维体系"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展开分析。
关键词:
多维体系 高等教育 创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鲍世君
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激增,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成为学校的难题。如何通过其他的方式促进学生就业,就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研究的重点及热点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把构建创业能力模式作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 创业能力 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谭建华
文章首先论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容关系,然后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容的现状:运行管理机构不统一、缺乏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双创型"师资缺口严重、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氛围不浓、创新创业支持政策不集中。最后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容的路径:机构整合、课程融合、师资融合、文化融通、项目共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安光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最为关心的问题。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必要性,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应在教育理念、课程开发、师资建设、教育平台方面进行新的探索。高职院校应优化现有的教育资源,对"专业+创业"融入式、"导师+项目+团队"创新、"分级递进式"等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有效探索,并结合校情构建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丽娟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学校办学的重要支柱之一,理应从优化馆藏结构、传授检索技能、开展导航服务、建设网络平台、培养学科馆员五个方面全面对接创新创业教育,肩负起培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钱红
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38次提到"创新",13次提到"创业",尤其两次专门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李克强总理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此后,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广大高校纷纷进行创业教育改革。江阴职业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畅
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世界性的热潮,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内生需求的促生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和支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基于形势政策分析和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借鉴,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健全组织领导、深化教学改革、转变评价体系、优化师资结构、强化实践育人、重视文化引导,从全面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贡献智慧力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浩
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需澄清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实践过程中的认识误区,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在创新,而非创业;积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而非另起炉灶;推广项目本位的创新创业教育方式,而非固守课程本位的教育方式;应注重对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学生的分类,而非千篇一律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深化落实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系统把握好创新创业教育的六个维度,即精心谋划、精细管理、精致服务、精准推进、精确落实、精育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舒杨 赵恒
我国高校普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效果却不够明显,成效甚微。本文基于双创时代的背景,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并对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路径做了若干分析。
关键词:
双创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立全 于兴业
"互联网+农业"为我国农业种植、生产、经营、销售等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高等院校创业创新平台是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主阵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支撑,高等院校在"互联网+农业"环境下,如何有效发挥创业创新平台作用,对于促进高校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提升自身创业创新工作成效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了制约高校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并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互联网+农业"战略需求下,高等院校建设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兆军 黄侦宇
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是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本体特征表现,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应该成为民办高校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目标。为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认同度,民办高校教师要成为"专业人",需要向科技创新型、技术研发型、创业型转变。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民办高校教师 专业身份认同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振海 刘允 黄刚 顾春雷
"新工科"建设开拓了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新路径,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整体化和综合化趋势的标志,符合"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趋势和走向。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双创型人才为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融合,打造融合型师资队伍,构建了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
关键词:
新工科 创新创业 电气类专业 双创型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志纯 刘必千
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战略的需要,是人才培养终极目标的需要,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把握科学性、指向性、激励性、动态性、操作性评价原则,构建组织领导、师资队伍、学生素质、环境建设、社会声誉五个一级指标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与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高职生 创新创业教育 评价体系 指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姜春英
"互联网+"视域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给高职学生的创业活动带来了机遇,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中,既是近年来政府所倡导的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率的既定导向与必然趋势,也是提升高职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需要。"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将给高职思政课带来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育内容的转变。而其融入路径主要包括: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模式、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后的实践平台、为创新创业意识向实践成果的转化建构完整的保障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