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95)
- 2023(20139)
- 2022(16867)
- 2021(15330)
- 2020(12866)
- 2019(29231)
- 2018(28847)
- 2017(55045)
- 2016(30455)
- 2015(33732)
- 2014(33645)
- 2013(32921)
- 2012(30086)
- 2011(27088)
- 2010(27028)
- 2009(25162)
- 2008(24536)
- 2007(21655)
- 2006(19223)
- 2005(17317)
- 学科
- 济(119834)
- 经济(119672)
- 管理(88215)
- 业(79991)
- 企(65963)
- 企业(65963)
- 方法(49223)
- 数学(42218)
- 数学方法(41692)
- 中国(34513)
- 农(33114)
- 财(31306)
- 学(29437)
- 业经(27428)
- 地方(26254)
- 制(25921)
- 农业(21891)
- 环境(20373)
- 理论(19893)
- 贸(19834)
- 贸易(19825)
- 银(19205)
- 易(19188)
- 银行(19126)
- 务(18985)
- 体(18901)
- 财务(18894)
- 财务管理(18858)
- 和(18572)
- 融(18401)
- 机构
- 大学(430140)
- 学院(426775)
- 济(165091)
- 管理(162408)
- 经济(161309)
- 研究(149216)
- 理学(140101)
- 理学院(138427)
- 管理学(135762)
- 管理学院(135016)
- 中国(110016)
- 科学(95861)
- 京(93018)
- 农(79026)
- 财(77566)
- 所(76419)
- 研究所(69881)
- 业大(69399)
- 中心(66745)
- 江(64199)
- 农业(62316)
- 财经(61561)
- 北京(58362)
- 范(57308)
- 师范(56623)
- 经(55920)
- 院(54611)
- 州(51484)
- 经济学(49730)
- 省(46093)
- 基金
- 项目(296431)
- 科学(231638)
- 基金(214131)
- 研究(210586)
- 家(190015)
- 国家(188476)
- 科学基金(159959)
- 社会(132959)
- 社会科(125864)
- 社会科学(125830)
- 省(116509)
- 基金项目(113454)
- 自然(105431)
- 自然科(102929)
- 自然科学(102895)
- 自然科学基金(100970)
- 划(98882)
- 教育(96260)
- 资助(86816)
- 编号(84573)
- 成果(68617)
- 重点(67314)
- 部(63958)
- 发(63293)
- 创(61265)
- 课题(59487)
- 创新(57387)
- 科研(56704)
- 计划(55292)
- 国家社会(55103)
- 期刊
- 济(181889)
- 经济(181889)
- 研究(124446)
- 中国(88417)
- 学报(77845)
- 农(72151)
- 科学(68178)
- 管理(59470)
- 财(59313)
- 大学(57705)
- 学学(54398)
- 农业(48823)
- 教育(48471)
- 融(36184)
- 金融(36184)
- 技术(35041)
- 业经(30024)
- 财经(29967)
- 经济研究(28789)
- 经(25668)
- 业(25394)
- 问题(25052)
- 版(22419)
- 科技(21748)
- 图书(21583)
- 业大(20762)
- 资源(19444)
- 技术经济(19042)
- 理论(19026)
- 现代(18642)
共检索到631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丹玲 卢新海 张超正 张旭鹏
从多维视角探索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可以为一体化战略"扩容"及城市土地绿色利用路径优化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本文以2003—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检验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效应,探索性构建"市场-技术-产业"的多维理论分析框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挖掘区域一体化提升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与未实施区域一体化的城市相比,一体化地区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高出0.124个单位,并且这一提升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异质性;第二,通过对多维作用机制的独立效应及协同效应检验发现,区域一体化建设依赖市场关联、技术创新及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产业结构合理化变量的中介作用尚未显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思远
文章基于地理空间一体化、经济空间一体化以及社会空间一体化三个维度建构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测算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选取2003—2020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提升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已成为优化国内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关键引擎。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不仅能直接促进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高,还可经由人力资本效应与产业结构效应间接提升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据此,应当全面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完善区域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社会经济生态友好型发展,实现区域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共赢。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思远
文章基于地理空间一体化、经济空间一体化以及社会空间一体化三个维度建构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测算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选取2003—2020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提升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已成为优化国内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关键引擎。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不仅能直接促进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高,还可经由人力资本效应与产业结构效应间接提升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据此,应当全面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完善区域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社会经济生态友好型发展,实现区域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共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柯达 徐斌 刘杨倩宇
文章采用中国30个省份2003—2019年的数据,构造区域一体化综合水平指标,测度各省份的绿色发展效率,分析了区域一体化、产业结构水平和财政支出规模以及区域一体化与后两者的交互作用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并进行空间效应分解。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能促进绿色发展效率提升,该作用受到产业结构水平的正向调节和财政支出规模的负向调节;提高产业结构水平和扩大财政支出规模能促进绿色发展效率提升,任何产业结构水平下区域一体化都能促进绿色发展效率提升,而财政支出规模过高时,区域一体化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效果将由促进转为抑制;区域一体化、产业结构水平、财政支出规模的溢出效应分别为不显著、负向效应、正向效应。区域一体化与产业结构水平、财政支出规模的交互作用均表现为负向溢出效应,在考虑两种交互作用时,区域一体化表现为正向溢出效应。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志才 谢妞
选取全国14个重点城市群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一体化发展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测度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水平,并应用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SBM-DEA模型对绿色经济效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我国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水平和绿色经济效率在时间维度上不断提升,但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东部高于中、西、东北地区的特征。进一步考察城市群一体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发现,城市群一体化对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该结论通过了基于工具变量法的稳健性检验,且城市群一体化分项指标中的经济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较大;城市群一体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具有时空异质性:从空间上看,东部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更受益于城市群一体化的发展;从时间上看,党的十八大之后,城市群一体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更加显著。因此,应在遵循市场规律与政府调节的基础上坚持推进城市群一体化的进程,以实现我国经济增长与绿色环保双赢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城市群一体化 绿色经济效率 时空异质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聪聪 崔松涛 朱治双 张华明
【目的】能源效率的提升是应对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协同的有效手段,研究市场一体化对区域能源效率的影响及机制,可为中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政策提供效率改进的理论支撑和政策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前沿(SFA)模型测度2006—2019年中国239个地级市的能源效率,并将能源效率的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3个方面;使用面板固定效应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市场一体化对区域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其异质性与机制。【结果】研究发现:(1)市场一体化可以有效促进区域能源效率的提升,并且规模效率的改善与技术进步是市场一体化改善能源效率的关键路径。(2)市场一体化更有助于改善高创新水平与高人口密度地区的能源效率;对于创新基础较弱与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市场一体化的发展可以率先改善地区的规模效率与技术进步。(3)市场一体化更容易通过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来提升区域能源效率。(4)市场一体化有助于缩小区域间能源效率的差距。【结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有利于区域规模效率与技术进步效应的发挥,进而提升区域能源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有效协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卢新海 陈丹玲 匡兵
运用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对2004-2015年武汉城市群区域一体化水平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测算,并通过使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考察了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武汉城市群区域一体化水平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呈逐年波动上升趋势,但二者的变化路径具有显著差异;从长期效应来看,二者之间存在着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和脉冲响应,武汉城市群区域一体化水平每提高1%,其土地利用效率将增加0.65%;从短期效应来看,武汉城市群区域一体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间存在着非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清可 谷娇 王磊 王雅竹 李颖 朱高立
通过构建效率测算与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SBM、空间自相关和空间杜宾模型,探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动态演化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差异化的土地利用提升政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时序演化上,2000~2018年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均值为1.003,历经“增长-下降-平稳”三阶段变化过程。全局Moran’s I指数大于0,正向相关性显著,溢出效应与集聚特征明显。(2)空间演化上,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快,集聚人口能力强,盘活建成区存量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效率较高。外围城市囿于土地政策不完善和城市格局的约束,效率亟需提升。(3)区域一体化中要素空间集聚、规模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效率变化,且不同因素的作用强度差异明显。经济发展与产业活动集聚具有涟漪效应,先进的生产技术、发展机遇等优先向邻近城市扩散,促进本城市和相邻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因此,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下,单纯增加建设用地和资本要素的投入规模,对土地效率的提升作用有限。只有盘活城市内外发展要素,促进用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才能有效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丹玲 卢新海 张超正
从直接驱动、空间溢出双重视角分析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深入一体化战略推进与城市土地高效利用提供决策参考。基于2003-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市数据,本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和空间计量模型对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直接驱动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升是区域一体化直接驱动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且这一提升效果表现出随时间推移递增的特征。同时,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所具有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更多体现在一体化城市和非一体化城市之间。此外,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双重效应基于区位不同而呈现出异质性。研究结论:在推动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过程中,既要深入实施区域一体化战略来加快土地利用模式转型,又要注重区域之间的空间溢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露露 王子晨
文章根据绿色创新的动因,将绿色创新分为技术推动型、市场拉动型和环境规制型。分别分析区域一体化对不同类型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区域一体化对三种不同类型的绿色创新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据此作出区域一体化能促进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假设。随后利用2009-2017年长三角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对区域一体化是否能促进城市绿色创新水平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显示,长三角26个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但是作用不明显,说明长三角城市间还需要加强沟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畅通要素流通渠道,通过最大化区域一体化效应,促进城市绿色新水平的提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君 贺际康 陈丹玲
在理论层面揭示了区域一体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耦合机制,构建了区域一体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测算指标体系,并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和Tapio脱钩指数探讨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间耦合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协调发展路径。结果显示:区域一体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约束的耦合关系,且区域综合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指数均呈现武汉城市群>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江淮城市群的基本格局;不同维度区域一体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间的脱钩关系的演变趋势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晨希
区域市场作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本单元,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底层逻辑,以法治为根本保障,并遵循着“区域市场”逐步走向“全国市场”的发展逻辑。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区域整体利益协调是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内在要求,法治可以为前述目标的推进与实现提供制度保障。面对当前区域市场中要素市场建设的规则保障不充分、对政府间无序竞争规制不足、统一市场协同监管机制不健全等症结,可通过完善区域要素市场统一规则体系、改进区域层面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立健全区域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监管机制等举措来优化法治路径,以区域市场一体化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春祥
本文提出了"异质"结构成员(如东亚、北美)间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模式新架构,并对典型的几个区域一体化模型进行了经验检验,认为基于贸易一体化的"异质"结构成员间区域一体化组织模式,可以更加合理地解释东亚贸易实践。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利华 徐晓新
近年来,区域一体化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不同城市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竞争,成为一体化发展的阻碍力量。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区域一体化的四种典型协调机制,即大都会区区域理事会、地方政府首脑座谈会、上级政府派出机构和联合党委,指出具有权威性和执行力的协调机制,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权威的不同来源决定了强度和可持续性。最后,本文提出了基于保证地方政府合作协议效力的法律体系构建,进而借鉴区域理事会模式经验,促进多主体参与,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协调机制 比较研究
[期刊] 改革
[作者]
程艳
中国最近30年以来的区域经济整合发生在两个大的"区域"层面:一个是包括了港澳台在内的不同经济制度、不同关税区和不同货币体系之间的"大中国"经济区层面,另一个是同一经济制度、同一关税区以及同一货币金融系统之下中国大陆内部各大行政区层面。一体化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对上述现象的分析范式,需对其适用性做出界定后才适合于对中国区域问题的研究。在此尝试从理论上梳理出一个解释大国内部独特区域经济整合的"泛一体化"分析框架,将国际经济学、新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等理论融合运用到这一体系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