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23)
- 2023(15550)
- 2022(13061)
- 2021(12129)
- 2020(10290)
- 2019(23155)
- 2018(22405)
- 2017(43291)
- 2016(23018)
- 2015(25427)
- 2014(24896)
- 2013(24163)
- 2012(21913)
- 2011(19369)
- 2010(18664)
- 2009(16550)
- 2008(15929)
- 2007(13384)
- 2006(11113)
- 2005(9595)
- 学科
- 济(85652)
- 经济(85557)
- 管理(61949)
- 业(59777)
- 企(50366)
- 企业(50366)
- 方法(44525)
- 数学(38489)
- 数学方法(38000)
- 贸(25200)
- 贸易(25189)
- 易(24513)
- 财(23261)
- 农(21955)
- 中国(21912)
- 业经(19259)
- 学(18041)
- 理论(16241)
- 务(15289)
- 财务(15246)
- 财务管理(15215)
- 制(15160)
- 地方(15001)
- 农业(14581)
- 企业财务(14413)
- 技术(14119)
- 银(13225)
- 银行(13176)
- 融(12760)
- 金融(12759)
- 机构
- 大学(312644)
- 学院(312393)
- 济(127428)
- 经济(125076)
- 管理(118841)
- 理学(104420)
- 研究(103530)
- 理学院(103274)
- 管理学(101258)
- 管理学院(100705)
- 中国(76627)
- 科学(65027)
- 京(63128)
- 农(57051)
- 财(55783)
- 所(51226)
- 业大(50754)
- 中心(48458)
- 研究所(47372)
- 财经(46140)
- 农业(45587)
- 江(44258)
- 经(42418)
- 经济学(40117)
- 范(39557)
- 师范(38963)
- 院(38141)
- 北京(38050)
- 经济学院(36623)
- 州(35252)
- 基金
- 项目(226296)
- 科学(178024)
- 基金(166465)
- 研究(158544)
- 家(148650)
- 国家(147462)
- 科学基金(125962)
- 社会(102230)
- 社会科(97134)
- 社会科学(97112)
- 基金项目(88315)
- 省(88073)
- 自然(84151)
- 自然科(82351)
- 自然科学(82321)
- 自然科学基金(80880)
- 划(75260)
- 教育(74738)
- 资助(67440)
- 编号(61449)
- 重点(51752)
- 部(50334)
- 创(48228)
- 发(47868)
- 成果(47796)
- 创新(45026)
- 科研(44921)
- 国家社会(43438)
- 教育部(43326)
- 计划(43089)
- 期刊
- 济(124096)
- 经济(124096)
- 研究(83916)
- 学报(56942)
- 中国(55369)
- 农(49961)
- 科学(49311)
- 大学(43220)
- 财(42819)
- 管理(42801)
- 学学(41247)
- 农业(34004)
- 教育(32480)
- 融(28096)
- 金融(28096)
- 技术(26035)
- 财经(22474)
- 经济研究(22205)
- 业经(20746)
- 经(19475)
- 贸(19378)
- 业(18954)
- 问题(17583)
- 国际(17204)
- 版(16448)
- 业大(15129)
- 科技(14863)
- 商业(14438)
- 统计(13658)
- 技术经济(13337)
共检索到439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金凯
本文基于Hofstede提出的国家维度文化理论和马氏距离法测算多维文化异质性指数,并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文化异质性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文化异质性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文化异质性的影响程度甚至大于汇率波动和自由贸易协定等,忽略文化异质性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将可能导致模型存在一定的偏误,以及结算货币选择模型的解释能力不足;在传导机制方面,文化异质性主要通过双边贸易流和专业化分工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产生影响,文化异质性对双边贸易流产生了负向影响,抑制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文化异质性对专业化分工产生了正作用,促进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且双边贸易流机制的作用强度约为专业化分工的3倍。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文化异质性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异质性效应,研究发现自由贸易协定显著减弱了文化异质性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本币互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化异质性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负效应但影响有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措 谭小芬
基于2012—2019年省际层面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数据样本,本文研究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对人民币发挥贸易结算货币职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DID方法的实证分析表明,双边货币互换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促进作用呈现非对称性,即对出口贸易本币结算影响显著,而对进口贸易本币结算的影响并不显著。构建人民币互换网络有助于缓解跨境贸易本币结算的“跛足化”现象。机制分析表明,“外币融资可获得性”是双边货币互换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贸易开放度更高的省份、与中国贸易联系密切以及资本账户开放程度高于中国的贸易伙伴,人民币互换网络对贸易领域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的研究为人民银行开展货币金融合作、强化人民币的贸易媒介职能以有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伟呈 范爱军
文章通过构建劳动力市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创新性引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出口额占比指标,推导出汇率影响就业的全新路径机制,并使用2000-2016年中国31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行之后,汇率变动对就业和就业结构的影响变小。人民币升值可能导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比重下降,造成外贸企业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不利于就业增长,还会导致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下降及贸易与非贸易部门就业之比降低,不利于就业技能结构改善。人民币结算的"跛足"特征会增强上述负向作用,但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施之前相比,这种不利影响在减弱。此外,汇率对"一带一路"地区就业和就业结构的影响较小,并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的地区不均衡,扩大地区间就业和就业结构所面临的汇率风险的差异。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敏 周工
本文在人民币汇率预期变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国内有关经济变量对其的影响,并对实证分析部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影响呈动态变化,当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上升使人民币汇率预期升值,滞后一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上升则使人民币汇率预期贬值;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储备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影响同样表现出动态特征;金融发展状况、通货膨胀水平、经济增长水平以及国内利差对人民币汇率预期无显著影响;人民币汇率预期形成机制符合外推型;通过内生性检验,证明本文实证模型并无内生性问题。最后,针对人民币汇率预期波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夯实人民...
关键词:
跨境贸易 人民币结算 汇率预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严佳佳 黄煜鹏 何乐融
次贷危机之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经历了从高速增长到增长乏力的发展过程。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相关文献的梳理归纳总结出影响结算货币选择的理论假说,并且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研究2012-2016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汇率波动假说、交易成本假说、市场份额假说以及产品差异性假说均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基于此,本文提出维持人民币内外币值稳定、提高金融市场运行效率、增强经济实力以及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等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琬琳 刘慧倩 王琳玉
基于2011—2020年的省际数据,构建并测算了中国的数字生态水平,考察了数字生态建设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生态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但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数字生态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促进作用长期存在,且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的提高边际影响递减。此外,贸易开放程度和金融发展水平也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存在积极影响。研究结论为中国充分发挥数字生态的赋能功能、助力数字时代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潘成夫
本文在回顾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取得的突破及其影响,对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相关建议。分析表明,本次试点虽然重点是贸易结算,但其范围远超"贸易结算",是对原有管理的重大突破,对跨境人民币业务和境外人民币业务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为使试点能够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未来应适时扩大试点和放宽限制。
关键词:
虚拟金融 金融危机 实体经济 货币幻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琼 张悠
本文基于国际贸易中货币计价和结算职能的影响和决定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来探索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人民币汇率的预期、金融市场特别是离岸市场的发展及政策的颁布有利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的提升;而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和产业内贸易水平不利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的提升。据此笔者提出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尝试对大宗商品进行人民币定价、促进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职能深化及加强离岸市场发展等措施来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波 伍戈 裴诚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自2009年7月推出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的结算方式,虽然学界和业界对其存在较多的争论,但是对其研究尤其是基于数量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在结算货币选择的框架下结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自身的特点,分析影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若干因素,并计算不同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经验研究的结论表明,跨境人民币业务扩张程度、相关政策的推进、外部宏观经济的变化、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率以及离岸市场人民币升(贬)值预期与贸易项下人民币收支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离岸市场人民币升(贬)值预期虽然与该项业务存在相关关系,但其并不是影响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唯一主导因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阙澄宇 马斌
利用进口中间产品生产出口商品是垂直专业化的典型特征。本文建立了一个纳入进口中间品的预期利润最大化模型,研究了进口中间品在不同计价形式下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出口计价结算货币选择的影响,并采用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出口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的影响取决于进口中间品的计价货币形式,当且仅当进口中间品以第三方货币计价时,垂直专业化分工才会对出口贸易结算货币选择产生影响,且垂直专业化程度越高,出口贸易选择本国货币结算的可能性越低。(2)垂直专业化对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负向效应。(3)中国出口产品差异化程度、出口市场份额、在岸与离岸人民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朱启松
自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展以来,受到了试点企业和银行的普遍欢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增长较快,需求不断增长,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时机已经成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志明 熊小灵 谷浩然
基于国际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理论,运用2009~2012年的月度数据从贸易和金融双视角出发,采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实证方法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实证得出:其中四个因素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职能产生冲击效应,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人均GDP增长率、我国与发达国家贸易占比、我国与东盟贸易额增长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且证实汇率波动冲击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占比有动态的负向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纯威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一年多来,相关政策密集推出,结算额增长迅速,但总体规模仍然较小,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制约未来人民币结算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规模、人民币升值预期及资本项目开放等。必须在这些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扩大结算额,提升人民币的国际货币竞争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越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市场对人民币结算需求不断增加背景下顺应形势的自然结果。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和金融市场逐步开放,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让人民币走出国门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当前中国面对全球复杂金融形势的应时之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首文
存在的问题主客观两种因素决定俄方不愿选择人民币计价结算。从主观上看,俄罗斯将对外经贸重心倾向西方,把增强与西方的往来作为重点。再加上近年来,中俄贸易结构与贸易额的不平衡直接导致了俄罗斯产生贸易保护主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