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10)
- 2023(5547)
- 2022(4632)
- 2021(4171)
- 2020(3550)
- 2019(7959)
- 2018(7354)
- 2017(14150)
- 2016(7180)
- 2015(8088)
- 2014(8043)
- 2013(7821)
- 2012(6986)
- 2011(6462)
- 2010(6767)
- 2009(6772)
- 2008(5703)
- 2007(5069)
- 2006(4743)
- 2005(4509)
- 学科
- 济(26759)
- 经济(26695)
- 融(25176)
- 金融(25175)
- 银(22118)
- 银行(22113)
- 行(21569)
- 业(20992)
- 管理(20331)
- 企(18018)
- 企业(18018)
- 中国(16097)
- 制(11795)
- 中国金融(10891)
- 财(10319)
- 方法(9935)
- 数学(8659)
- 数学方法(8487)
- 地方(8279)
- 农(7480)
- 业经(7383)
- 体(7227)
- 务(7114)
- 财务(7086)
- 财务管理(7075)
- 企业财务(6844)
- 体制(6406)
- 度(5666)
- 制度(5635)
- 理论(5498)
- 机构
- 大学(99467)
- 学院(98578)
- 济(41595)
- 经济(40629)
- 管理(35250)
- 中国(33543)
- 研究(32810)
- 理学(29594)
- 理学院(29284)
- 管理学(28685)
- 管理学院(28499)
- 财(22878)
- 京(20454)
- 科学(18295)
- 中心(18104)
- 财经(17561)
- 银(16060)
- 所(15904)
- 经(15855)
- 融(15738)
- 银行(15505)
- 金融(15439)
- 江(14865)
- 农(14828)
- 行(14531)
- 研究所(14184)
- 经济学(14163)
- 人民(13434)
- 北京(13170)
- 财经大学(13077)
- 基金
- 项目(63491)
- 科学(49553)
- 研究(47740)
- 基金(46048)
- 家(39659)
- 国家(39305)
- 科学基金(33719)
- 社会(31035)
- 社会科(29555)
- 社会科学(29549)
- 省(24791)
- 基金项目(23923)
- 教育(21086)
- 划(20458)
- 自然(20177)
- 自然科(19724)
- 自然科学(19719)
- 自然科学基金(19369)
- 编号(19157)
- 资助(18878)
- 成果(16519)
- 重点(14587)
- 发(14029)
- 部(13710)
- 创(13657)
- 制(13611)
- 国家社会(13381)
- 课题(13361)
- 创新(12850)
- 性(12718)
共检索到161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侯湘 黄晋 桑军 夏晓峰
为了学术成果在不同论文作者和研究团队之间便捷交流和精准推送,需建立合理有效的学术社交网络(academic social networking,ASN),本文针对目前中文学术数据库平台尚未建立成熟的、基于文献引用的作者社交网络进行社区交互问题,以CNKI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数据源,某大学软件工程及信息安全学科领域的教授A及有合著或引用关系的122位作者在2014—2020年的文献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学术作者引用网络。结合学术社交的特点,对作者、论文及引用数据进行挖掘,提出合著作者(co-author)、学科主题(subject topic)、基于学科敏感度的文献引用(sensitivity-citation)和图谱社交网络(social graph) 4个维度的亲密度计算方法,加权得到网络中作者间的综合亲密度值。本文通过综合亲密度值建立作者关系图谱,得到作者在网络中的亲密度水平(author_degree),用亲密度水平值与发文数量相乘得到作者的网络水平(author_weight),找出图谱中相同研究水平的作者及研究团队,为学术社交网络数据推送打好基础。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何云腾 张健 李华 李东晖 吴应湘
振荡管密度计广泛用于检测静止状态下的匀相液体密度。如果被测试样为非稳定的均一液体,在检测其密度时试样静止,则会发生试样相分离现象,使测得的密度值持续跳变而无法读数。在流动状态下的试样流速会影响所测密度值,但一定流速以下,影响可以忽略不计。通过循环流动管路改造现有手持振荡管密度计,按质量比配置标准油水混合物试样。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测得试样的附温密度,与通过附温检测的单相密度结合混合密度公式计算的理论混合密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按照质量含率进行分配的混合密度计算可以很好地反映各相密度随温度变化及混合后变化的趋势,在持续的剪切分散下,油水混合物保持了介质的均匀稳定,使通过循环改造的振荡管密度计完全可以进行多相液态混合物的密度检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佳佳
[目的/意义]已有研究大多是通过频次研究关键词的热点程度和分布,较少有研究综合考虑多个维度的属性,对关键词的重要性进行考量。从词汇或词组集合中识别出重要关键词,有助于研究者把握学科领域的重点内容,为科研选题、确定研究内容等提供决策支持。[方法/过程]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引入RFM模型,提出关键词重要性概念模型和指标体系;其次,构建特征数据集,参考Glo Ve词向量模型的思想,通过共现矩阵提取关键词的特征向量;再次,使用关键词重要性概念模型提取分类标签,对数据进行自动化标注;最后,通过人工智能相关算法进行模型训练和验证,证明提出的识别方法的可行性。[结果/结论]模型训练和评估,SVC算法的F1值达到0.79,Bi LSTM模型的F1值达到0.87,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说明提出的重要关键词识别方法具有可行性。[创新/局限]研究的创新点在于提出了具有多维度属性的关键词重要性概念模型和指标体系,并在深度学习模型上得到较好的评估结果;局限之处在于需要进一步扩大数据量,选择更多学科领域的数据对关键词概念模型进行验证,这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邹娟
地方文献具有学科属性和地方区域性,其标引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读者的检索利用和特色馆藏的有效揭示。通过复分法和组配编号法比较,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对地方文献进行分类标引时,更适合用主表揭示其学科属性,用复分表揭示其地区性;还对《中图法》(第五版)"中国地区表"存在的问题,提出细化类目、统一标识、修改注释等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谢豪 吴雪华 陈茜 唐晶 白云 毛进
[目的/意义]学术文献下载行为是科研人员文献检索行为的重要一环,对其预测的研究有助于深度理解科研人员检索行为,为学术资源检索平台优化检索结果、重构排序提供依据,从而提升检索系统的服务质量。[方法/过程]构建用户学术文献下载行为的多维特征体系,在机器学习算法基础上构造基于查询相关性和基于用户行为的子分类器,并采取加权策略构建学术文献下载行为预测混合模型。[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随机森林算法在两种分类器上均取得最佳性能;相较于仅基于查询相关性特征训练的模型,混合模型的准确率提高了2.3%,F1值提升了1.3%。在混合模型中,基于用户行为的子分类器拥有更高权重;"下载量""是否采用专业/高级检索"和"发表时间"特征的贡献度较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郝晓峰 吕建雄 俞昌铭 蒋佳荔 江京辉
针对X射线法计算木材含水率的算法进行理论推导及试验研究。首先,介绍X射线法测量木材密度的基本原理;其次,引入多孔材料容积密度的概念,量化分析木材各相(细胞壁物质与水)在体积变化情况下的容积密度,推导出以纤维饱和点为分界线的含水率计算公式;最后,以杉木为试验材料,利用X射线剖面密度仪测量干燥过程中试样密度的经时变化数据。基于这些密度数据,分别采用Cai计算方法与容积密度计算方法计算木材干燥过程中的含水率分布;同时,以传统切片法测量的含水率分布为对照组,将三者之间得到的含水率分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整个含水率范围内,容积密度计算方法计算的含水率与切片法测得的含水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当含水率在纤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伟 许鑫
[目的 /意义]徽州文化内容丰富,门类众多,其数字资源呈现出海量、分散、异构、多粒度的特点。因此用户既无法在宏观上准确地把握徽州文化的主线,又不能在微观上清晰地定位徽州文化的细节知识点,从海量的徽州文化数字资源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融合关联数据和分众分类的多维度聚类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方法 /过程]在方法上综合关联数据聚合与分众分类聚合的优势,取其所长,试图从宏观与微观上全面展现徽州文化数字资源的知识信息。同时在聚合内容上,实现内容来源多元化的徽州文化数据资源的关联数据聚合,展示基于内容的多维度聚合。[结果 /结论]通过实验,有效展示所收集的徽州文化数字资源的主要知识群落与知识单元细节...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王福 陈晓华
[目的/意义]有效把握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内涵、特征和功能,可为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融合指明方向。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融合有助于全面、深入地了解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本质和核心,便于引导和调节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聚合。[方法/过程]从神经网络理论视角出发,构建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的融合体系,形成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的多维度融合机理,提出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空间的服务聚合模式。[结果/结论]通过对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的不同维度的融合,提出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的服务模式和场影式应用,有效地把握了移动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黄娟 杨新涯 魏群义 沈敏
基于图书馆2.0系统构建文献著者的家谱、籍贯谱、学业谱(著者的学习经历)、从业谱(著者的工作经历)、学术谱(著者的各类型文献产出)等的知识库,旨在更深入地了解文献著者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以形成特定的社交群体和核心人群(同族网圈、乡亲网圈、学术网圈、同学网圈、同事网圈),扩展图书馆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
多维度谱系 文献著者 社会网络模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湘州 龙志 滕熙玉
文章以2011—2020年沪深A股制造型企业为例,对财务报告提取10种文本语义指标,采用5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企业碳减排信用风险预警模型,探究引入文本语义指标后模型的预测效果变化,并识别出影响企业碳减排信用风险的关键指标。研究发现:财务报告文本语义指标蕴含着碳减排信用风险增量信息。引入该指标可显著提升模型预测效果,如AUC、Type2Error评估指标的提升幅度、降低幅度分别在1%-10%、0%-5%;碳减排信用风险预警中整体表现最佳的是RF模型,其次是XGBoost和LightGBM模型,然后是LR模型,最后是SVM模型;影响碳减排信用风险的关键文本语义指标是情感语调。当净语调1、净语调2、创新性、横向相似性、前瞻性指标越大时,模型预测为正常企业的概率越大;当风险性越大时,模型预测为财务困境企业的概率越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湘州 龙志 滕熙玉
本文以2011~2022年制造型企业为例,将创新性、前瞻性、风险性等10种MD&A语义指标引入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碳减排信用风险预警模型中,探究引入前后模型预测效果的变化,并使用SHAP可解释法揭示预警模型决策逻辑过程。研究发现:(1)MD&A语义指标可显著提升碳减排信用风险预警模型的预测效果,如■、CVi评估指标的提升幅度、降低幅度分别在1%~11%、0.0029~0.1944。而相较于语义指标,碳减排信用指标对模型预测效果提升更为明显;(2)总体碳减排信用风险预警效果上,XGBoost模型最佳,其次是RF和SVM模型,LR模型最差;(3)净语调1、创新性、风险性是影响碳减排信用风险的关键语义指标。当净语调1、创新性指标增大时,模型预测为正常企业的概率增加;当风险性指标增大时,模型预测为违约企业的概率增加。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索传军 牌艳欣
[目的/意义]针对z指数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存在的问题,提出融合引文分析与Altmetrics改进z指数得到z_(new)指数方法,以提高对学者影响力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方法/过程]本研究融合学术论文被引频次、下载量和期刊影响因子指标,考虑作者贡献度,构建学术论文综合学术影响力综合指标(AC),以替代z指数评价的基本单元——被引频次(C)单一指标,改进得到z_(new)指数。本文以图书情报学领域 2016— 2020年的发文为数据来源,统计获得发文量排名前50位的学者,分别计算他们的z_(new)指数、z指数、p指数、h指数、总发文量N、加权综合学术影响力(AC)、篇均影响力(AC/N)、体现论文影响力分布的一致性指标μ,并实证分析了z_(new)指数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的效果。[结果/结论] z_(new)指数在继承z指数优势的基础上,同时也具有自身特有的优势和特点,可较公平和客观地对学者的影响力进行评价。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孟庆辉
<正>珠海华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发集团)从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党建与人才工作、党建与生产经营、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四个维度深化“党业融合”,探索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华发集团将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把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中,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秦顺 蒋子可 戴柏清 黄一澄
推动数据管理计划(DMP)与FAIR原则的融合,可进一步提升科研数据管理与共享工作的效能。文章以从Data Cite收集到的128条数据为样本,梳理DMP与FAIR原则融合实践;采用内容分析法归纳出DMP与FAIR原则融合的两个维度,解析两个维度的特征并对比其异同。研究发现:DMP与FAIR原则的融合形成了“以‘整合DLC-SH’为外引”和“以‘机器可操作’为内驱”的两个维度,且两个维度的有机统一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其启示包括:科学设计DMP制度,适度引入FAIR原则;统一DMP标准规范,打造人机协同生态;发挥DMP指引作用,优化组织管理及业务流程;构建DMP评估机制,推动全生命周期良性循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曹恭祥 王彦辉 熊伟 于澎涛 杜敏 孙浩 李振华 王云霓
立地水分条件决定的植被承载力是干旱缺水地区森林合理经营的重要依据。考虑到干旱缺水地区的森林蒸散耗水在水分输出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其大小直接与叶面积指数(LAI)相关,将林冠LAI在生长季一段时间内的最大值(LAImax)作为植被承载力(LAIc)的量化指标,利用冠层分析仪(LAI-2000),在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和叠叠沟小流域的44个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样地,实测了冠层LAI的季节动态变化,研究了生长季内LAImax与林分断面积、郁闭度、平均树高、密度等常用林分结构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LAImax与林分不同结构指标均呈幂函数关系,其决定系数(R2)依次为0.84、0.82、0.56、0.47,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