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74)
- 2023(14783)
- 2022(12681)
- 2021(12296)
- 2020(10277)
- 2019(23494)
- 2018(23208)
- 2017(43841)
- 2016(23691)
- 2015(26802)
- 2014(26153)
- 2013(25702)
- 2012(23624)
- 2011(21579)
- 2010(21376)
- 2009(19732)
- 2008(19161)
- 2007(16600)
- 2006(14464)
- 2005(12862)
- 学科
- 济(93164)
- 经济(93035)
- 管理(69396)
- 业(65558)
- 企(55533)
- 企业(55533)
- 方法(41745)
- 数学(35817)
- 数学方法(35403)
- 中国(28134)
- 农(23750)
- 财(22364)
- 学(22302)
- 业经(20714)
- 技术(19926)
- 制(18597)
- 贸(18520)
- 贸易(18505)
- 易(18063)
- 地方(16646)
- 理论(16335)
- 农业(15621)
- 银(15323)
- 银行(15283)
- 和(15124)
- 行(14697)
- 融(14470)
- 金融(14469)
- 环境(14240)
- 技术管理(13451)
- 机构
- 大学(335701)
- 学院(329547)
- 济(136846)
- 经济(134143)
- 管理(131783)
- 理学(114210)
- 研究(114155)
- 理学院(112934)
- 管理学(111188)
- 管理学院(110564)
- 中国(85714)
- 京(72095)
- 科学(68925)
- 财(61042)
- 所(56426)
- 研究所(51640)
- 中心(50452)
- 财经(49099)
- 农(48465)
- 业大(46597)
- 北京(46304)
- 江(45918)
- 经(44875)
- 范(44587)
- 师范(44226)
- 经济学(42031)
- 院(41364)
- 农业(37867)
- 经济学院(37705)
- 州(37389)
- 基金
- 项目(226541)
- 科学(179098)
- 研究(168278)
- 基金(165696)
- 家(144155)
- 国家(142983)
- 科学基金(122775)
- 社会(107445)
- 社会科(101766)
- 社会科学(101743)
- 基金项目(87651)
- 省(85720)
- 自然(78207)
- 教育(76861)
- 自然科(76411)
- 自然科学(76394)
- 自然科学基金(75068)
- 划(73015)
- 资助(67446)
- 编号(67256)
- 成果(55655)
- 部(50973)
- 创(50664)
- 重点(50548)
- 发(47916)
- 创新(46656)
- 课题(46459)
- 国家社会(44702)
- 教育部(44163)
- 大学(43160)
- 期刊
- 济(147261)
- 经济(147261)
- 研究(101561)
- 中国(65253)
- 学报(50802)
- 管理(50195)
- 科学(48304)
- 财(44739)
- 农(43673)
- 教育(40367)
- 大学(38857)
- 学学(36012)
- 农业(30867)
- 技术(27878)
- 融(27255)
- 金融(27255)
- 财经(24268)
- 经济研究(24219)
- 业经(22152)
- 经(20801)
- 图书(18852)
- 问题(18842)
- 科技(17706)
- 业(17344)
- 技术经济(16332)
- 理论(15877)
- 贸(15710)
- 世界(14879)
- 现代(14514)
- 版(14330)
共检索到485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肖希明
中国目录学不仅是一门图书整理的学科,更是一门有关学术史、读书治学的学科。柯平教授著《中国目录学史》是中国目录学史领域一部全新力作,描绘了基于时代、实践和思想的中国目录学史研究“三条金线”,搭建了以图书、目录和人物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中国目录学史框架,进而探索中国目录学史全新的书写方式,勾勒出中国目录学发展的清晰主线。
关键词:
中国 目录学史 思想史 柯平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文亮 刘培旺
2022年柯平教授的《中国目录学史》出版,该书著述了自春秋战国时期至民国时期的目录学发展流变,具有继承传统、史料突破、科学分析的特点,弥补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目录学史研究的一些不足,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目录学史这一领域的学术地位,成为目录学史研究的新标杆。同时,该书也存在持续完善的空间,比如在历史人物、朝代方面拓展范围,加强目录学史与科技史、军事史、观念史的联系。总体而言,这一研究成果对于目录学界鉴往知来和巩固学科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于传承中华文化遗产、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具有现实价值。
关键词:
中国目录学 目录学史 传统文化 书评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初昌雄
关于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一直是目录学研究中最活跃、也是最难深入的一个领域。有关目录学史的著作,仅解放后出版的就有10余种,然而,要找一本系统、完整而又新颖的中国目录学史专著就很不容易。乔好勤先生新著《中国目录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出版),可以说是新时期中国目录学史研究的一部力作,它代表了新时期中国目录学史研究的最新成就,给徘徊不前的中国目录学史研究指明了方向。该书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将新中国的目录学纳入到中国目录学史的体系中,对新中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孙振田
徐有富教授的目录学新著《目录学与学术史》一书的出版将古典目录学的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理论上,该书作者对历代目录所构成的通代学术史性质有着清醒的认识,认为"中国历代目录实际上就是中国学术史的缩影"。方法上,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精心选择富有代表性的目录著作进行目录学研究与宏观的学术史建构;其二,紧紧抓住目录本身的要素特点,精心设计研究论题,进行目录学与学术史的研究工作。成效上,表现为学术史研究内容的丰富与扩大。该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谢欢
[目的 /意义]相较于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学界对于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史的梳理略显不够,通过梳理20世纪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史,为新时代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与书写提供历史借鉴。[研究设计/方法 ]以20世纪以来出版的姚名达著《中国目录学史》、王重民著《中国目录学史论丛》、吕绍虞著《中国目录学史稿》、倪士毅著《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乔好勤著《中国目录学史》、余庆蓉著《中国目录学思想史》以及柯平著《中国目录学史》7本通论性目录学史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研读、分析与比较,借以梳理20世纪中国目录学史的书写路径。[结论 /发现]20世纪以来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呈现出如下特点:(1)历史学、图书馆学学者是中国目录学史书写的两大核心主体;(2)线性进化史观逐渐成为中国目录学史书写的主流史观;(3)书写的焦点由“以目录为中心”到“目录与人并重”。[创新/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展望:(1)明确“目录学史”的内涵;(2)明确“以西释中”还是“以中释中”;(3)明确中国目录学史的中心是“人”;(4)探索多体裁的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形式;(5)拓展中国目录学史的关注视域。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柯平
文章概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目录学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当代目录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者提出中国目录学应当积极地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建立包括文献目录学、信息目录学和知识目录学在内的新体系。文章还讨论了21世纪目录学的发展转向。
关键词:
目录学 中国 现状 未来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杨思贤
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出于史官的职责和自身的学术理想而对先秦图书进行了校勘整理。受其学术理想的限制,校书并没有为后世留下目录学专著。而作为校书的成果,《史记》则展现了司马氏父子的处理文献的方法、图书分类的标准和学术溯源精神,而这些又被刘向、让歆父子继承,奠定了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基础。
关键词:
司马谈 司马迁 《史记》 目录学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彭斐章
目录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广泛实用价值的学科。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总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因素紧密相联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促进目录学的繁荣,而目录学的发展又反过来为政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卿家康
本文论述了目录学的时代性表现、成因与内涵,并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分别从发展阶段、学科意识、理论建构策略、价值取向、研究内容、学科体系、发展动力与发展方向等方面,论述了当代中国目录学的特征。
关键词:
目录学,当代中国,特征研究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王少帅
从"宏观建构,理论言说"的著述理念、"结构谨严,定位准确"的学术理性、"史论结合,真知灼见"的论证方式等三个方面分析评述傅荣贤教授《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一书的突出优点。该书在摆脱传统观念束缚的基础上,审察中西目录学之异同,继而揭示出我国古代目录学的核心价值,建构起较为完善的古代目录学理论,并指明了中西目录学有机结合的发展方向。但该书对中西目录学有机结合的具体操作论述稍显不足。
关键词:
傅荣贤 古代目录学 书评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彭斐章
中国目录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传统学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从汉代刘向、刘歆整理图书,主持编纂《别录》、《七略》,开创目录校仇工作,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目录学自产生以来,就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己任,成为人们读书治学的入门之学,科学研究的指南,深受学术界的重视,成为一门显学。正如史学家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所说的:“目录之学,学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平 柯平
目录学是图书馆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从1920年武昌文华图专开设中国目录学课程以来,已走过近百年发展历史,经历了初创时期(1920—1949)、发展时期(1949—1990)和成熟时期(1991至今),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教育体系和完善的课程教育内容。数字时代下的目录学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和发展机遇:本科层面上的目录学教育开始受到挑战;研究生层面总体较薄弱,且融合了文献学在内;学生学科认知教育不足、课程教育内容及方法有待提升;亟待形成数字时代下的大目录学教育体系。
关键词:
目录学 图书馆学教育 大目录学 数字时代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赵元斌 李鹏
姚名达是中国目录学史上的重要人物。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就有学者开始关注姚名达的目录学研究。经过梳理发现,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姚名达目录学综合研究、姚名达目录学比较研究、《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姚名达宗教目录学研究。但鲜有学者关注姚名达目录学研究的学术基础、学术渊源、实践需求。
关键词:
姚名达 目录学 中国目录学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