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98)
2023(9188)
2022(7830)
2021(7178)
2020(6248)
2019(14018)
2018(13739)
2017(26250)
2016(14719)
2015(16224)
2014(16210)
2013(15932)
2012(14446)
2011(12781)
2010(12985)
2009(12357)
2008(12968)
2007(11990)
2006(10447)
2005(9863)
作者
(41174)
(34390)
(34077)
(32649)
(22028)
(16314)
(15591)
(13168)
(12912)
(12565)
(11836)
(11573)
(11220)
(11105)
(11089)
(10455)
(10258)
(10125)
(10065)
(9814)
(8543)
(8462)
(8265)
(7936)
(7767)
(7699)
(7675)
(7479)
(6997)
(6717)
学科
管理(63050)
(51617)
(47832)
(47749)
企业(47749)
经济(47733)
(29137)
方法(21035)
(19595)
财务(19548)
财务管理(19495)
企业财务(18662)
(18164)
数学(17162)
数学方法(16938)
中国(13061)
业经(12330)
(11897)
(11720)
银行(11706)
(11284)
(10836)
(10747)
体制(10339)
(10270)
(10014)
金融(10012)
(9418)
理论(9145)
人事(9098)
机构
大学(201920)
学院(200403)
(78870)
管理(78819)
经济(76997)
理学(65617)
研究(65000)
理学院(64887)
管理学(63962)
管理学院(63527)
中国(53774)
(48996)
(42543)
科学(38302)
财经(35721)
(33150)
(32561)
(32332)
中心(30641)
(30406)
研究所(29180)
业大(27098)
财经大学(26641)
北京(26486)
(25611)
经济学(24420)
(23761)
农业(23584)
(23215)
(23123)
基金
项目(127231)
科学(100239)
基金(93753)
研究(92143)
(81809)
国家(81159)
科学基金(69970)
社会(59313)
社会科(56350)
社会科学(56333)
基金项目(49070)
(48956)
自然(45350)
自然科(44323)
自然科学(44312)
自然科学基金(43576)
教育(42971)
(41066)
资助(38513)
编号(35853)
成果(31109)
(29035)
(28968)
重点(28735)
(26605)
(26569)
课题(25566)
教育部(25163)
(25119)
创新(25050)
期刊
(92581)
经济(92581)
研究(62188)
(46679)
中国(46232)
管理(34165)
学报(31810)
科学(28956)
(27056)
大学(24774)
(23755)
金融(23755)
学学(23475)
教育(19977)
财经(19206)
农业(17187)
技术(16391)
(16342)
财会(14123)
经济研究(14000)
会计(13842)
业经(12802)
问题(11289)
(10736)
(10730)
(10217)
通讯(9670)
会通(9626)
现代(9274)
理论(9250)
共检索到320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明  
近年来,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逐步构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体系初步建立。但由于地方政府性债务举债主体复杂、债务形式多样、起步阶段债务管理主体缺失,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日益膨胀,风险日渐积累,而且,目前地方政府性债务综合管理机制并未有效建立,导致风控难度加大。本文对此在分析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建立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明  
近年来,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逐步构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体系初步建立。但由于地方政府性债务举债主体复杂、债务形式多样、起步阶段债务管理主体缺失,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日益膨胀,风险日渐积累,而且,目前地方政府性债务综合管理机制并未有效建立,导致风控难度加大。本文对此在分析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建立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磊   王宇   刘金硕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增长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妥善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并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对实现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至关重要。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财政部也强调,要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稳妥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隐患,确保财政可持续。笔者认为,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的治理,应结合我国当前发展阶段慎重而为,重点是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廖乾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在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为稳定和刺激经济增长,通过地方融资平台等渠道积累了大量债务,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剧膨胀,为宏观经济健康运行埋下了风险隐患。近年来,我国虽然打开了地方债发行的"正门",开展了大规模地方债置换,并在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尚未建立一套完备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本文通过梳理典型市场经济国家在地方债管理方面的成熟做法和经验,为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廖乾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在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为稳定和刺激经济增长,通过地方融资平台等渠道积累了大量债务,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剧膨胀,为宏观经济健康运行埋下了风险隐患。近年来,我国虽然打开了地方债发行的"正门",开展了大规模地方债置换,并在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尚未建立一套完备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本文通过梳理典型市场经济国家在地方债管理方面的成熟做法和经验,为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区莹  
建立从民众到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决策部门的信息传递及从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决策部门反馈到民众的顺畅的双向流通渠道。政府应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与纳税人保持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纳税人应善于用有效的媒介来获取信息,表达自身需要,以达到决策科学化目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大兴  郭志强  
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沉重的债务负担,已经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消极因素,甚至已危及到社会稳定。对于如何防范和化解因地方政府债务带来的财政风险,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在分析政府债务的现状及成因后提出了一些措施,诸如完善行政法制,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调整政府债务结构,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等等。我们认为,这些办法和措施无疑是非常必要的,但不足之处是过于宏观和间接。为了切实控制政府债务规模、防范财政风险,建立更加科学、严密、完善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我们提出建立政府债务预算这一构想,以供探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文舸  
政府债务的宏观经济效应主要取决于政府债务是否满足可持续性的要求。本文从中央和地方两个维度来考察我国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问题,并深入解读中国特有的政府债务问题。研究发现,当前的中央政府债务处于健康状态并满足可持续性条件,经协整检验可知中央政府财政收支与新增债务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地方政府债务发展的趋势性特征显示出该问题相对较为复杂,其背后有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锦标赛"、难以转型的政府职能以及制度与监督机制的缺失等一系列深层原因。为此,建议引入规则化管理的模式,关键在于硬化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预算约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峰  贾银华  
在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结构方面,中日两国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对中日两国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与分析。在地方债务管理方面,日本实行典型的中央行政控制、中央隐性担保,制度比较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较小,但风险向中央转移。我国过去和当前的地方债务管理,都具有行政控制的特点,但是过去存在中央政府隐性担保,依靠简单的预算平衡管理,多头管理;当前地方债务管理制度,管理部门统一,采取市场化发行债券方式,试图避免风险向中央转移。在实践中,还需要建立明晰的中央地方财政关系,给予地方政府债务收入恰当的定位,明确债券发行的审批规则,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帆  
中美两国中央—地方财政关系有着根本的不同,但两国的债务规模和结构相似。两国都出现了较高的债务风险,但其形成原因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美国地方债的举债和偿付机制、监管和救助规则对我国地方债的透明化和规范化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我国应当吸取债务危机中暴露的美国地方债内在机制引起的问题,防患于未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喜梅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机制有效性的标准是债务效率上的激励相容、预算约束和信息透明。新《预算法》实施以来,我国正在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规模适度、管理科学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新机制,而地方政府因举债权限与额度受限,出现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导致政府债务规模膨胀,个别地区超警戒线,令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加。从中反思我国地方债务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管理法治化不强、市场约束作用发挥不够、预警与限额管理作用有限、信息披露透明度低、考核问责的约束力不强等问题,需要通过规范地方债发行机制、提高地方债务透明度管理、加强风险预警和问责机制等,形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闭环"制度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喜梅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机制有效性的标准是债务效率上的激励相容、预算约束和信息透明。新《预算法》实施以来,我国正在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规模适度、管理科学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新机制,而地方政府因举债权限与额度受限,出现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导致政府债务规模膨胀,个别地区超警戒线,令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加。从中反思我国地方债务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管理法治化不强、市场约束作用发挥不够、预警与限额管理作用有限、信息披露透明度低、考核问责的约束力不强等问题,需要通过规范地方债发行机制、提高地方债务透明度管理、加强风险预警和问责机制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佳  
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经成为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产生,究其原因是地方政府在债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中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亟需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风险预警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邓靖  
经济新常态下,有效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障,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从国内外实践看,要实现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有效管控,就需要构建起"开前门、堵侧门"的运行机制。因此,应在强调政府对债务规模、投资领域以及风险处置等进行有效监管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积极创新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邓靖  
经济新常态下,有效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障,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从国内外实践看,要实现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有效管控,就需要构建起"开前门、堵侧门"的运行机制。因此,应在强调政府对债务规模、投资领域以及风险处置等进行有效监管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积极创新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