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79)
- 2023(11457)
- 2022(10285)
- 2021(9901)
- 2020(8395)
- 2019(19761)
- 2018(19830)
- 2017(38427)
- 2016(21049)
- 2015(23855)
- 2014(24073)
- 2013(23580)
- 2012(21086)
- 2011(19038)
- 2010(19116)
- 2009(17457)
- 2008(16852)
- 2007(14476)
- 2006(12558)
- 2005(10914)
- 学科
- 济(80878)
- 经济(80756)
- 管理(59856)
- 业(55863)
- 企(47604)
- 企业(47604)
- 方法(41379)
- 数学(36299)
- 数学方法(35606)
- 农(20767)
- 中国(19900)
- 财(19097)
- 学(18520)
- 业经(17439)
- 地方(15428)
- 理论(15387)
- 制(15033)
- 农业(13602)
- 贸(13550)
- 贸易(13541)
- 和(13360)
- 易(13158)
- 技术(12842)
- 环境(12236)
- 务(12018)
- 财务(11935)
- 财务管理(11911)
- 划(11436)
- 企业财务(11248)
- 银(11230)
- 机构
- 大学(294427)
- 学院(293175)
- 管理(119089)
- 济(110023)
- 经济(107493)
- 理学(104201)
- 理学院(103071)
- 管理学(100826)
- 管理学院(100310)
- 研究(93706)
- 中国(68106)
- 京(62526)
- 科学(60935)
- 财(49792)
- 所(46953)
- 农(46336)
- 业大(45663)
- 研究所(43140)
- 中心(42377)
- 江(41245)
- 财经(40351)
- 北京(39460)
- 范(38866)
- 师范(38509)
- 经(36622)
- 农业(36335)
- 院(34257)
- 州(34081)
- 经济学(32060)
- 技术(31769)
- 基金
- 项目(206512)
- 科学(161526)
- 研究(149323)
- 基金(148793)
- 家(129993)
- 国家(128937)
- 科学基金(110799)
- 社会(91335)
- 社会科(86397)
- 社会科学(86372)
- 省(81346)
- 基金项目(79146)
- 自然(74346)
- 自然科(72611)
- 自然科学(72597)
- 自然科学基金(71237)
- 教育(69707)
- 划(68866)
- 资助(62490)
- 编号(61708)
- 成果(49599)
- 重点(46175)
- 部(44845)
- 创(42938)
- 发(42851)
- 课题(42431)
- 创新(39925)
- 科研(39694)
- 大学(38528)
- 教育部(38368)
- 期刊
- 济(116340)
- 经济(116340)
- 研究(81857)
- 中国(53315)
- 学报(47588)
- 科学(43833)
- 管理(43222)
- 农(41800)
- 财(36389)
- 大学(35903)
- 教育(35247)
- 学学(33776)
- 农业(29324)
- 技术(26868)
- 融(21085)
- 金融(21085)
- 业经(19519)
- 财经(18826)
- 经济研究(18142)
- 经(15859)
- 图书(15786)
- 业(15230)
- 问题(15018)
- 科技(14908)
- 理论(14340)
- 技术经济(14174)
- 版(13542)
- 统计(13464)
- 实践(13349)
- 践(13349)
共检索到411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新 黄强 邓晓青
针对传统一维配水模型只能考虑1个变量的缺点,用多维尺度(MDS)模型构造了适应复杂流域的包含配水水量、用水区位置和用水区需水概率等变量的多维实时配水模型,并以黄河流域天然径流的配置为例,用MDS配水模型计算了黄河干流节点在一定区域需水概率情况下,天然径流量的配置情况。与传统一维配水模型计算结果相比,MDS配水模型可以分区域计算天然径流量的配置情况,并可以计算区域需水变化情况下各区域水量配置的调配情况。该模型的建立为区域的实时配水决策提供了方法上的参考。
关键词:
配水模型 多维尺度模型 黄河流域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征 王鲁民 张敏 郑汉丰 张勋 张禹 王忠秋 王永进
渔具模型试验是渔具水动力性能研究的重要手段,试验所使用的准则及其换算关系是模型试验的核心问题。本研究以南极磷虾中层拖网为原型网,采用田内相似准则,制作三种不同大尺度比(4、6、8)的模型网,在静水槽中进行拖曳试验,并与实物网海上实测数据进行对比,探究田内准则大尺度对南极磷虾拖网模型试验的影响;而后使用田内准则修正公式对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修正,探究修正公式对本研究涉及的三种大尺度网具模型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1)三种大尺度比模型网的试验阻力值均大于实物网海上实测值,且随着大尺度比的增加,模型网阻力值与实测阻力值的偏差增大;在拖速2.5 kn时,4、6、8三种大尺度比模型网的阻力值与实测阻力值偏差分别为2.90%、9.93%、17.35%。大尺度比变动对模型网网口高度没有显著性影响(P > 0.05)。(2)试验网具的阻力系数随大尺度比的增大而增大;同一大尺度比,雷诺数越大阻力系数越小;实物网的雷诺数较大,阻力系数较小。(3)使用田内修正准则对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修正后,各尺度下模型网与实物网的阻力值偏差均增大,偏差随大尺度比的增大而减小;在拖速2.5 kn时,修正后4、6、8三种大尺度比模型网的换算阻力与实测阻力偏差分别为44.05%、38.13%、31.73%。本研究可为南极磷虾拖网模型试验大尺度比以及田内准则修正公式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方杰 高向艳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数据,运用多维尺度分析了国内12家主要商业银行的主打个人金融产品并对其差异性做了实证研究。文章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的层次差别并不十分明显,产品或服务从形式到功能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同质性;个人金融产品主要是单一型产品,缺乏为客户提供多项业务相结合的交叉式或捆绑式服务,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不同收入的消费人群对个人金融产品的需求不同。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应实行个人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战略;以核心产品为依托,实现业务向全方位拓展延伸;针对不同消费群体进行差异化的金融创新和产品推销等应对策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燕 陈维政
在对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定义和分类研究的文献回顾基础上,对中国情境下的工作场所偏离行为分类结构进行了探讨。首先采用关键事件法、专家意见法、问卷初测等方法,建立了中国情境下的工作场所偏离行为清单;然后采用多维尺度法处理问卷调查中进行分类的数据。结果发现,中国情境下,工作场所偏离行为可以分为财产性偏离行为、生产性偏离行为和人际性偏离行为三种类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琴诗 周强 宋伟轩
城市居住分异是一种多维过程和复杂系统,传统单一维度和较大空间尺度的分析越来越难以准确描刻城市内部多元异质的社会空间分异格局。论文基于居住分异多维属性与尺度效应的逻辑基础,借鉴西方居住分异不断迭代更新的研究思路,结合中国城市居住分异的新时代特征,构建居住分异“社会—物质—信息”三元空间辩证统一的理论框架。围绕信息要素与数字资本介入下居住分异的多维转向与方法创新,深化对数字化时代城市居住分异模式的再认知,提出居住分异研究需要从单维尺度向辩证统一、从分异指数向结构探测、从时空联系向互动机理转型。通过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评述与反思,拓展中国居住分异研究的理论深度,为促进城市社会空间高质量均衡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艳伟 杨乃定 杨一文
文章依据交易时间的多样性,从时间尺度对样本日收益率数据进行多尺度划分,在各尺度上检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结果发现,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部分尺度上通过检验。
关键词: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多投资尺度 实证研究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龙 鲁耀斌 林家宝
本文基于广泛的文献综述和定量研究,同时结合移动商务的独特性,提出了多维度多层次的移动服务质量模型,并根据服务质量研究的一般文献和移动服务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取了43个测度项用来度量模型中的结构变量。之后,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公司选取了217份有效样本,通过使用部分分散技术(Partial Disaggregation Technique)对模型进行了三阶段检验。结果显示,模型达到了很好的拟合数据的要求,这使得本文提出的层次结构模型得到强有力的验证。并且,企业形象作为调节变量,对环境质量与服务质量之间和结果质量和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对于交互质量和服务质量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丽娜 粟晓玲 王宁
【目的】预测未来大气环流模式HadCM3下,河西走廊在人口较快增长、温室气体高排放情景(A2)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温室气体低排放情景(B2)下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方法】选取河西走廊14个气象站的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降水量作为预报量,以全球大气NCEP再分析资料作为预报因子,采用统计降尺度模型(SDSM)预测研究区未来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结果】SDSM对河西走廊气温和降水模拟的解释方差分别为0.54~0.85和0.09~0.64。2070-2099年A2情景下,河西走廊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分别增加4.8,2.4和5.4℃,B2情景下分别增加3.5,2.0和4.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邱冰 姜加虎 孙占东 王洁
SDSM统计降尺度模型是解决空间尺度不匹配问题的有效工具,它使气候变化响应研究得以在区域尺度上展开。本文将SDSM模型应用于博斯腾湖流域分析它的适用性,并对流域未来气温和降雨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以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日平均降雨量为预报量,选取合适的NCEP大气环流因子为预报因子,建立预报量与预报因子间的回归关系。利用1961年-1990年、1991年-2001年的实测数据和NCEP大气变量分别对SDSM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效果较好。把HadCM3输出的A2、B2情景下的大气环流变量作为模型输入变量,模拟流域未来3个时期(2020s、2050s和2090s)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结果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赖格英 于革
近几十年来,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许多国家密切关注的环境问题,氮、磷等湖泊富营养化营养元素与流域的点源、非点源排放密切相关。随着点源治理水平的逐步提高,非点源污染的比重和危害将逐步增大。对流域的营养物质输移进行数值模拟对于揭示我国浅水湖泊富营养化的机制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对这类模型已经有相当多的研究,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各类非点源污染模型。从湖泊营养盐外源输移的研究角度出发,分析了流域尺度的营养盐输移模拟机理性模型的结构特征,并对非点源污染模型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模型的研究动态、主要模型的功能、结构及其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多视角的综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卫亚星 王莉雯
提高净初级生产力(NPP)的估算精度,需要充分认识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对NPP估算结果的影响差异,即NPP的空间尺度效应问题。本文借鉴了多种成熟的光能利用率NPP模型的优点,同时充分考虑了研究区生态环境的典型特点,建立了针对研究区域的基于光能利用率原理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模型。选取了具有空间尺度代表性的4种遥感数据作为NPP遥感估算模型的输入参数,估算了4种空间分辨率的NPP模拟值,对比分析了这4种分辨率的土地覆盖类型空间格局的变化和NPP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的降低,NPP的模拟值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其变化的程度差异较大。其中,分辨率由30m降低为1km时,N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国平 林伊琳 赵俊三 袁磊 吴晓伟 李强军
【目的】以滇中城市群耕地分布为例,通过对比分析空间多尺度耕地模型,探析适宜的土地利用模拟模型。【方法】从1 km、5 km、10 km、20 km和30 km 5种栅格尺度和16个驱动力因子视角,选取拟合优度、残差空间自相关、因子数量及空间尺度等指标,对比经典回归、空间滞后、空间误差和地理加权回归4种耕地模型的差异性及精度。【结果】耕地及驱动因子在空间多尺度下均存在正的全局空间自相关,且具有空间非平稳性,权重距离越小,空间依赖程度越高,随权重距离的增加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异质性;耕地集聚特性随空间尺度变化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具体到空间位置及细节表达程度则存在一定的差异,尺度越小,集聚性越明显,其局部空间差异性越显著,反之,则相反;选取拟合优度、模型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性、影响因子数量及空间尺度等指标,对比分析各空间多尺度模型,得出表征耕地局部空间格局和分布规律模型从优到劣依次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回归模型。【结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顾及且量化了地理空间局部特征及地理空间差异性,既能详细地表征耕地空间局部特征,又能判定不同空间位置模型拟合度的优劣,还可以得到土地利用各驱动因子随空间位置变化的权重。在局部空间特征表达、模拟精度及驱动因子系数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模型构建能力,可以与其它数理模型结合来构建适用于高原山区城市群尺度的土地利用预测模拟模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昌明,李道峰,田英,郝芳华,杨桂莲
本文选取空间大尺度黄河河源区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进行径流量模拟,采用1976~1985年唐乃亥水文站逐年、月实测径流资料进行参数率定,确定模型的基本参数,得到了较好的模拟效果。模拟结果表明气候变化是引起黄河河源区径流变化的主要原因。在80~90年代的20年间,黄河河源区由气候变化引起径流减少62.11亿m3,占径流变化总量的108.72%,由土地覆被变化引起径流增加5.73亿m3,增加量占径流变化总量的10.03%。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蒋文燕 朱晓华 蔡运龙 陈晨
本文以1986—2003年全国、江苏省、南京市3个尺度的入境旅游客源为例,基于线性回归模型、移动平均预测模型、指数平滑预测模型以及灰色预测模型,对比研究了各模型在不同空间尺度入境客源预测方面的客观差异,所得结论为:(1)对于不同空间尺度的入境旅游人数预测而言,因不同模型的预测误差差异较大,所以,应选择与尺度特征对应的合适的预测模型。(2)在进行全国尺度的入境旅游人数预测时,可选择以时间为自变量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和移动平均预测模型;在进行省级和省级以上尺度的入境旅游人数预测时,可选择移动平均预测模型;在进行
关键词:
尺度 客源预测 预测模型 预测误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传国 余钟波 林朝晖 郝振纯
构建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是当前大气水文模型耦合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一种根据1km DEM生成更大网格尺度DEM数据,同时可以保持流域河网信息并减缓高程、坡度等地貌参数信息量衰减速度的有效方法——ZB算法。利用该方法和常规的网格平均法生成黄河唐乃亥以上流域的5km、10km、15km和20km两套DEM数据,分别提取高程、坡度、地形指数、河网密度、主河道长度、流域面积等流域特征参数,并与1km DEM提取的上述参数进行比较,对两种方法作出评价。结果显示,随着网格尺度的增大,ZB算法获得的DEM数据可以保持河网的连续性,提取出合理的流域范围,减缓地形信息量的衰减速度。该方法满足构建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提取数字流域的需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