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64)
- 2023(5155)
- 2022(4392)
- 2021(3967)
- 2020(3485)
- 2019(7810)
- 2018(7686)
- 2017(13978)
- 2016(7945)
- 2015(8861)
- 2014(8694)
- 2013(8546)
- 2012(8007)
- 2011(7149)
- 2010(7273)
- 2009(6473)
- 2008(6630)
- 2007(6017)
- 2006(5242)
- 2005(4669)
- 学科
- 济(29258)
- 经济(29229)
- 管理(25698)
- 业(23697)
- 企(20658)
- 企业(20658)
- 方法(14269)
- 数学(12529)
- 数学方法(12350)
- 财(10059)
- 学(8672)
- 农(7703)
- 务(7262)
- 财务(7255)
- 财务管理(7234)
- 企业财务(6933)
- 中国(6777)
- 业经(6564)
- 制(6207)
- 农业(5191)
- 划(5006)
- 技术(4903)
- 理论(4777)
- 贸(4771)
- 贸易(4768)
- 易(4626)
- 策(4554)
- 银(4389)
- 体(4363)
- 地方(4360)
- 机构
- 大学(117142)
- 学院(114708)
- 研究(43756)
- 济(42363)
- 经济(41437)
- 管理(41125)
- 理学(35984)
- 理学院(35476)
- 管理学(34534)
- 管理学院(34359)
- 中国(32082)
- 科学(31313)
- 农(31055)
- 京(26049)
- 农业(25185)
- 业大(24929)
- 所(24572)
- 研究所(22725)
- 财(19690)
- 中心(19338)
- 江(18014)
- 农业大学(16797)
- 北京(16117)
- 省(15956)
- 院(15753)
- 财经(15377)
- 室(14791)
- 经(14058)
- 技术(14014)
- 科学院(13767)
- 基金
- 项目(82521)
- 科学(63766)
- 基金(60712)
- 家(57250)
- 国家(56798)
- 研究(50976)
- 科学基金(47006)
- 自然(34664)
- 自然科(33899)
- 自然科学(33884)
- 自然科学基金(33300)
- 省(32898)
- 基金项目(32443)
- 社会(31559)
- 社会科(29871)
- 社会科学(29861)
- 划(28733)
- 资助(25335)
- 教育(24105)
- 重点(19632)
- 计划(18906)
- 编号(18075)
- 部(17782)
- 创(17295)
- 发(17118)
- 科技(17035)
- 科研(16816)
- 创新(16207)
- 业(15578)
- 成果(14644)
共检索到170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长龙 李思雅琦 钱澄 王昊 年洪娟 李昆志
[目的]探究多糖和激素对珠芽魔芋多叶形成的作用,为调控珠芽魔芋多叶萌发生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0年,分别采集自然生长珠芽魔芋1叶期至4叶期幼苗,以当年仅着生1片复叶的花魔芋为对照,测定各时期的叶柄长、球茎鲜质量和根长,以及各器官中还原性多糖、淀粉以及玉米素(ZT)、赤霉素(GA_3)、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含量变化;2021年,分别以20μg/L ZT溶液和40μg/L IAA溶液喷施珠芽魔芋幼苗,以喷施清水的珠芽魔芋幼苗为对照,分别采集幼苗1叶期至4叶期最新萌发嫩叶,测定各时期新叶中ZT、GA_3、IAA和ABA含量。[结果](1)2020年,随着生长期延长,珠芽魔芋幼苗各生长时期的叶柄长、球茎鲜质量和根长均呈增加趋势,但是均低于花魔芋。各时期珠芽魔芋幼苗各器官中还原性多糖、淀粉含量均随着生长期的延长而增加;新叶中的还原性多糖和淀粉含量比老叶低。随着生长的期延长,珠芽魔芋幼苗叶片和根的ZT含量均明显增加,各时期新叶ZT含量比老叶低;而叶柄和球茎的ZT含量明显降低。随着生长期的延长,珠芽魔芋幼苗各器官中GA_3、IAA和ABA含量逐渐上升,新叶GA_3、IAA和ABA含量总体比老叶高。随着生长期的延长,各时期花魔芋不同器官糖和激素含量变化幅度较小,且均低于珠芽魔芋。(2)2021年,与对照相比,喷施ZT后,珠芽魔芋幼苗嫩叶ZT含量明显增加,且明显促进了幼苗侧叶形成速度;喷施IAA明显增加了幼苗IAA、GA_3和ABA含量,显著抑制了珠芽魔芋幼苗侧叶形成。[结论]珠芽魔芋中较高含量糖分和ZT及较低含量GA_3、IAA和ABA有利于珠芽魔芋侧叶萌发和生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莉 徐有明 薛建平
为了探讨半夏试管珠芽形成的生理生化机制,以半夏无菌叶柄为材料,倒置在MS基本培养基上,对半夏珠芽形成过程中5种内源激素(IAA、GA3、ABA、ZR、JA)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倒置半夏叶柄的珠芽无一例外地出现在叶柄形态学上端;ELISA方法测定显示,半夏叶柄形成珠芽的过程中叶柄上端IAA、ABA、ZR和JA的含量呈上升趋势,GA3在的珠芽形成初期急剧下降。随着珠芽的形成,GA3与其它各激素的平衡关系发生变化,IAA/GA3、ABA/GA3、ZR/GA3和JA/GA3的比值先呈下降趋势,15 d后开始上升;在珠芽快速形成期(10~20 d)IAA/GA3、ABA/GA3和JA/GA3...
关键词:
内源激素 半夏 叶柄 珠芽形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凡 张东华
本文提出,用一种新发现和培育出的农作物—珠芽魔芋替代罂粟种植,以达到消除境外毒源的目的。文章对珠芽魔芋的特点、替代种植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此外,还与其他替代种植的农作物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罂粟 珠芽魔芋 替代种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龙雯虹 王琼 肖关丽 沙本才 郭华春
用酶联免疫测定法研究了休眠期山药珠芽内源激素二氢玉米素(DHZR)、玉米素(ZR)、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和赤霉酸(GA3)含量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多效唑(PP333)对不同休眠程度的山药珠芽破除休眠的效果及对休眠期珠芽内源GA3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休眠期DHZR含量低变化小;ZR含量较DHZR含量高,休眠期含量升高,尤其在第80天时出现明显上升;ABA含量在休眠前期70 d缓慢下降,第80天后含量较稳定;IAA和GA3的含量都是在前70 d先降后升,第80天后,IAA含量变化小,而GA3含量下降直到珠芽发芽才升高。PP333可以促进贮藏80 d后的珠芽发芽,加快内源激素GA3...
关键词:
山药 珠芽 内源激素 多效唑 休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闪闪 丁兴萃 章志远 蔡涵江
【目的】通过麻竹钩梢整枝保留不同竹枝盘数,改变竹子地上、地下器官激素和营养物质分配,研究影响麻竹笋产量激素和单糖调控机制,创新笋用竹林培育方式,以实现麻竹高效、丰产、矮化和园艺化栽培方式.【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方法,测定大田和盆栽种植麻竹不同钩梢整枝处理后竹笋内源激素、单糖含量以及调查其发笋数量、时间和累积笋产量。【结果】麻竹笋用林培育方式可采用钩梢保留1~2盘枝,保留1~2盘留枝处理的麻竹单笋质量、出笋个数、平均产量和累积产量显著大于其他钩梢修枝处理;麻竹笋产量与笋体内源激素种类、含量水平呈密切相关:在整个出笋期间,GA1+3含量与单笋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IAA和ABA含量与单笋质量呈显著正相关,而GA4+7和ZR含量与单笋质量无明显相关,麻竹笋个体增大主要是由IAA、GA和ABA 3类内源激素协同调控:2盘留枝处理笋体IAA和AB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不同留枝处理,其中出笋盛期间,2盘留枝处理IAA含量最高,达109.53 ug·g-1FW;其IAA变化趋势呈先低后高,符合顶端优势IAA学说中IAA变化规律;不同处理笋体中葡萄糖含量和果糖含量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0(P<0.01)。【结论】IAA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形成和维持竹蔸或竹杆与笋体间的"营养库壑",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分配、代谢,保障竹笋快速生长对糖分的供应需要,ABA主要是促进糖类物质的运输和代谢,GA1+3主要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而GA4+7对笋体生长中作用较小,笋体生长发育的碳水化合物源主要是蔗糖,而非淀粉;竹笋生长强大的顶端优势是由其顶端高浓度的IAA所致。
关键词:
麻竹 钩梢整枝 激素 单糖 笋 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春华 李进学 吕生 杨大鹏 龚加顺
以魔芋精粉、虫胶、乳球菌肽等作为涂膜保鲜原料,对番茄、黄瓜保鲜的适宜浓度及其最佳配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浓度为0.5%的复合涂膜液(魔芋精粉、虫胶、乳球菌肽三者复合)对番茄保鲜效果最好,浓度为0.3%的复合涂膜液对黄瓜保鲜效果最好;在贮藏过程中,总酸度、总糖度、维生素C等与新鲜的番茄、黄瓜接近。利用魔芋多糖进行番茄、黄瓜涂膜保鲜是一种有效的贮藏保鲜方法。
关键词:
番茄 黄瓜 涂膜 魔芋精粉 虫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应兰 申展 张艳华 李苑 孙娅东 黎祖尧
为了研究厚竹群落在孕笋成竹期内源激素的分布特征和动态变化规律,探讨内源激素及其相互作用对厚竹孕笋成竹的影响,采集不同时期的竹鞭、竹笋和母竹样品,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吲哚-3-乙酸(IAA)、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的质量分数,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分析内源激素质量分数及其比值的差异。结果表明:厚竹群落中IAA和ABA质量分数显著高于ZR和GA,但IAA和ABA之间及GA和ZR之间的差异因生长系统及发育期不同而程度不同。笋芽膨大期,竹鞭、竹笋和母竹中内源激素质量分数均是ABA> IAA> GA> ZR,竹鞭中促进生长类激素偏高,ABA显著偏低,冬笋中ZR和GA质量分数占内源激素总质量分数的比例显著高于竹鞭和母竹。竹笋生长期,竹鞭和母竹中是ABA>IAA> ZR> GA,春笋中是IAA> ABA> ZR> GA;春笋中的ZR质量分数及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竹鞭,ABA的质量分数及所占比例显著低于竹鞭,GA/IAA值显著高于母竹;母竹中的内源激素总量明显偏多,并且是促进生长类激素比例较高,ZR/GA值显著高于竹鞭。新竹长成期,3个生长系统中均是ABA> IAA> ZR> GA;母竹中IAA质量分数显著偏低,ABA质量分数显著偏高。在孕笋成竹过程中,母竹和竹鞭中的IAA和ABA动态变化规律刚好相反。在新竹个体发育中,GA/ABA和GA/IAA值逐渐降低,其他激素间的比值均呈抛物线变化。综合分析得出:厚竹群落中IAA和ABA的质量分数显著偏高;在孕笋成竹过程中,不同生长系统及不同内源激素的分布特征和动态变化规律不同;内源激素及相互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对孕笋成竹有显著调控作用,相对较高的IAA和ZR质量分数可能是竹壁增厚的原因之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文静 卜登攀 王建发 孙鹏
乳蛋白合成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日粮氨基酸组成、机体激素水平及乳腺内环境稳态等均能影响乳蛋白的合成。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协同作用,不仅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乳蛋白合成关键物质代谢也具有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主要神经内分泌轴调节乳蛋白合成过程,筛选出关键神经内分泌因子和细胞因子及重要信号转导通路也是潜在的改善乳品质的重要措施。作者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期望能为提高乳蛋白含量提供有益帮助。
关键词:
激素 乳蛋白合成 分子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玉林 陈婉芬 周燮
用ELISA测定了烟草叶块分化根或芽过程中4类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分化芽的叶块相比,分化根的叶块在其分化之前具有较高的IAA和较低的CTK含量,提示内源CTK/IAA较高时有利于芽原基的分化,较低时有利于根的分化;(2)在芽与根的原基大量形成前4d左右,ABA与GA_(1+3)含量均至少出现一个高峰值,与芽原基的分化相比,根原基的形成需要更高的ABA/GA_(1+3)。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雪薇 李丙智 刘富庭 张林森 韩明玉 胥生荣 张永旺 刘航空
【目的】研究拉枝后刻芽、扭枝和去顶梢处理对富士枝条导水率、侧芽激素和花芽形成的影响,找出有效的促花措施,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年生矮化中间砧富士("红富士/M26/新疆野苹果")为材料,研究拉枝后刻芽、扭枝和去顶梢处理对幼树的枝条导水率、侧芽激素含量、成枝率、成花情况和平均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拉枝后进行扭枝、刻芽和去顶梢的综合处理与对照相比使枝条的茎比导水率和叶比导水率分别降低了41.4%和39.1%;使花芽分化期侧芽生长素、赤霉素含量减少,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含量增加;抑制侧枝总长的增长量减小39.7%;成枝率提高32.7%;平均单株成花数和平均单株产量分别提高2.3倍和3...
关键词:
拉枝 刻芽 扭枝 去顶梢 促花效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佩华 杨亚辉 彭正松 蔡光泽 方志荣
【目的】为充分利用马铃薯种质资源,提高马铃薯的杂交结实率。【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GA和BA组合处理植株。【结果】①通过采用醋酸洋红染色法、蓝墨水染色法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3种方法测定父本的花粉活力,发现不同方法的测定结果存在差异,但乌洋芋和米拉的花粉活力均高于50%,适宜做父本;②3组杂交组合在马铃薯孕蕾期使用GA_3和6-BA对母本顶部进行喷施,可以促进马铃薯开花并延长花期,并且能有效降低花柄节离层现象,从而促进马铃薯的杂交结实率。【结论】试验显示使用20 mg/L 6-BA+50 mg/L GA_3的处理组合,能使马铃薯杂交结实率达到最高。
关键词:
马铃薯 GA BA 花粉活力 杂交结实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秦耀国 杨翠芹 古洪辉 汪正香 蒋雄 杨福清 陈治舟 严泽生
为了研究多叶对花魔芋植株光合与产量的影响,以花魔芋根状茎为材料,对其产生的单叶植株与多叶植株叶片的光合与产量指标进行了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花魔芋根状茎植株的多叶发生率高,多为2叶植株;多叶植株的小叶数与叶面积都显著大于单叶植株;小叶的净光合速率(Pn)在不同类型植株与不同叶片间都没有显著差异,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在单叶植株与多叶植株第1叶间差异不显著;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合效率与非光化学猝灭以单叶植株的较高,其他叶绿素荧光参数没有显著差异;多叶植株的球茎重与膨大倍数显著大于单叶植株,球茎葡甘聚
关键词:
花魔芋 多叶 光合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春江 康书江 王纪华 郭晓维 李鸿祥
对小麦灌浆期不同叶位叶片的 5大类激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 ,正在衰老叶片的乙烯和脱落酸 (ABA)含量明显增加 ,前期和中期的功能期叶片细胞分裂素 (玉米素和玉米素核苷 ,Z +ZR)和赤霉素 (GA3)含量较高 ,生长素 (IAA)在功能期和后期衰老的叶片中含量较高。因此可以将这 4种激素分为 2大类 ,即乙烯和ABA诱发和促进叶片衰老 ,另一类的Z +ZR和GA3则维持叶片功能 ,抑制衰老。但IAA表现了具有前期保持叶片生长发育和后期促进衰老的双重作用。在不同叶片中 ,春 6叶 (旗叶 )则比较复杂。旗叶与其他叶片相比表现了特殊性 ,这可能与其特殊的功能有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文笙 王滨
生长抑素是一个多基因、多功能的家族。通过其受体的介导参与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生殖以及免疫等生理过程。本文简要概括鱼类生长抑素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重点对生长抑素调控垂体生长激素分泌的信号转导机制进行讨论,旨在加深对鱼类生长抑素作用机制的认识和了解。迄今,在鱼类中已经鉴定出6种生长抑素基因和4种生长抑素受体。由于存在多种生长抑素基因以及不同的加工过程,一种鱼可能产生多种形式的生长抑素多肽。鱼类进化过程中存在基因组复制,导致一种受体又有多种亚型。鱼类生长抑素调控垂体生长激素分泌的作用机制主要源自金鱼中的研究,结果表明,cAMP通路、钙离子通道以及PKC通路可能参与了金鱼生长抑素抑制垂体生长激素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苏云松 郭华春 杨雪兰
本研究结果表明,甘薯、薯蓣和魔芋叶片的SPAD值与其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用SPAD值来反映叶绿素含量,为快速、简便和非破坏预测叶绿素含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
甘薯 薯蓣 魔芋 SPAD值 叶绿素含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壳寡糖浸种对马铃薯微型薯芽生长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小麦日粮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对雏鸡生长及血液中血糖、尿酸和某些激素水平的影响
魔芋甘露寡糖、复合芽孢杆菌和复合酶制剂对肉兔生产性能、免疫特性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乙烯利和多效唑对鸡嘴荔内源激素和花芽分化的影响
杉木花芽分化过程中含氮化合物和内源激素的作用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紫花苜蓿内源激素及碳代谢的调控效应
添加红糖和芽胞杆菌对日本囊对虾室内集约化养殖水质的调控作用
LKB1基因对卵巢颗粒细胞类固醇激素生成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
牙鲆碱性磷酸酶基因调控序列的功能分析及甲状腺激素对其调节作用
魔芋胶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和保水特性的调控机制:基于相分离行为和水相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