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41)
2023(12396)
2022(10861)
2021(10054)
2020(8469)
2019(19594)
2018(19494)
2017(37787)
2016(20545)
2015(23008)
2014(22947)
2013(22833)
2012(20914)
2011(18526)
2010(18355)
2009(16659)
2008(15920)
2007(13720)
2006(11832)
2005(10258)
作者
(60336)
(50246)
(50214)
(47487)
(31877)
(24136)
(22649)
(19976)
(19068)
(17970)
(17103)
(16886)
(15980)
(15875)
(15562)
(15559)
(15026)
(15007)
(14276)
(14266)
(12609)
(12275)
(12251)
(11348)
(11325)
(11191)
(11093)
(11031)
(10218)
(9937)
学科
(85284)
经济(85206)
管理(61113)
(58296)
(48471)
企业(48471)
方法(43960)
数学(39037)
数学方法(38478)
(21086)
中国(20241)
(19221)
(19088)
技术(17947)
业经(17198)
地方(16782)
环境(15134)
农业(14803)
理论(14176)
(13718)
贸易(13711)
(13311)
(13128)
(12357)
(12224)
财务(12150)
财务管理(12131)
(11649)
企业财务(11486)
(10862)
机构
大学(290061)
学院(289696)
管理(118038)
(113174)
经济(110775)
理学(103648)
理学院(102551)
管理学(100431)
管理学院(99934)
研究(95858)
中国(68181)
科学(62629)
(61492)
(49739)
(48673)
(48524)
业大(47610)
研究所(44751)
中心(42945)
(40324)
财经(39894)
农业(39317)
北京(38568)
(36827)
师范(36436)
(36406)
(34868)
经济学(33318)
(33242)
技术(32615)
基金
项目(208092)
科学(163047)
基金(150825)
研究(147615)
(133274)
国家(132231)
科学基金(113146)
社会(91721)
社会科(87106)
社会科学(87082)
(82500)
基金项目(80152)
自然(76092)
自然科(74371)
自然科学(74358)
自然科学基金(72960)
(69411)
教育(67859)
资助(63261)
编号(59039)
重点(46779)
成果(46223)
(45065)
(44132)
(43999)
创新(41083)
课题(40693)
科研(40096)
计划(39176)
教育部(38208)
期刊
(115534)
经济(115534)
研究(80303)
中国(50889)
学报(50201)
科学(45100)
(44198)
管理(42672)
大学(36945)
(35346)
学学(35131)
农业(31546)
教育(30673)
技术(28465)
(19619)
金融(19619)
经济研究(18926)
业经(18345)
财经(18321)
(16804)
科技(16359)
技术经济(16317)
(15539)
图书(14928)
问题(14903)
统计(14243)
理论(14181)
业大(13534)
(13390)
(13155)
共检索到405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向前  刘良柏  乔玉强  曹承富  陈欢  王平信  郭然  刘飞  杜世州  赵竹  李玮  
为揭示减氮下利用多穗型品种增加密度实现绿色增产稳产的可行性,研究了4种氮水平与3种种植密度互作对小麦根系、光合、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氮水平下根长、根表面积、平均根直径受密度影响不显著,根体积和根尖数受密度影响显著,相同密度下N1(传统施氮量)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显著高于N3(70%N1)。相同密度减氮15%(N2,85%传统施氮量)小麦孕穗期旗叶面积不会显著降低,而减氮30%会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受密度影响不显著,D1(180万株/hm~2)和D3(360万株/hm~2)密度下N1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N3。同一氮水平下,密度增加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降低,胞间CO2浓度上升,D1、D2(270万株/hm~2)、D3下N1比N3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增加20. 03%,18. 44%,17. 36%和24. 11%,20. 40%,19. 76%。籽粒蛋白质、淀粉、湿面筋含量及沉降值受密度影响不显著,N1与N3间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差异显著,而淀粉、湿面筋含量差异不显著。相同氮水平下,增加180万株/hm~2基本苗显著提高小麦各生育期群体干物重,施氮量由N1降到N3群体干物重显著降低,N2D3和N3D3群体干物重高于或相当于N1D1和N1D2,N3D3群体干物重高于或相当于N2D1和N2D2。N1、N2、N3下D3比D1产量在2016,2017年显著增加了11. 83%,11. 42%,14. 03%和5. 52%,10. 31%,10. 88%,N3D2和N3D3产量高于或相当于N1D1。研究得出,减氮15%~30%下密度增加90~180万株/hm~2基本苗可获得高于或相当于其对应未减氮处理的生物和经济产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申世军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决定从2013年新粮上市起适当提高小麦主产区最低收购价水平,每50公斤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提高到112元,比2012年提高10元。这是近年来提价幅度最大的一次,有利于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也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明年的粮食价格,这充分反映出党中央、国务院对于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从粮食经济的战略高度出发,未来仍有必要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支持、坚定粮食稳产增产政策,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营造经济发展良好环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邓明全  
1988—1993年在湖北省郧县、四川省西昌、甘肃省武都县油橄榄试验园进行了丰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油橄榄品种佛奥(Frantoio)、城固31号和32号(Chenggu,No.31&No.32)10~14 a即5 a的果实平均年产量为5 066.3 kg.hm-2,比对照区的产量提高2.6倍,并提出了油橄榄丰产稳产的土壤理化指标和相适应的水、肥及整形修剪的综合管理技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苗水清  果文帅  张银定  
中国农业科学院认真履行农业科研"国家队"使命,深入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农业部"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任务,针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依托科技创新工程和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牵头开展了主要农产品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为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技术路线、技术模式,经过4年的探索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本文主要介绍这项行动的主要做法、评估初步成效、总结经验与启示,并对如何在全国扩大推广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苗水清  果文帅  张银定  
中国农业科学院认真履行农业科研"国家队"使命,深入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农业部"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任务,针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依托科技创新工程和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牵头开展了主要农产品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为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技术路线、技术模式,经过4年的探索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本文主要介绍这项行动的主要做法、评估初步成效、总结经验与启示,并对如何在全国扩大推广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欧阳西荣  涂先德  吴玉林  刘山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玉米穗部性状的效应和稳定性,研究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变异与高产稳产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玉米品种之间的每穗粒数、千粒重、每穗粒重、每穗行数及每行粒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玉米品种产量与每穗粒数、千粒重和每穗粒重相关极显著.玉米品种产量高稳系数与千粒重高稳系数的相关显著,与每穗粒重的相关不显著,玉米品种产量的稳定性主要与千粒重的稳定性相关.每穗粒重的高稳系数与每穗粒数高稳系数相关显著,而与千粒重的高稳系数相关不显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霍雪雪  王庆玲  张豪  李哲  郑泽慧  李荣  黄艳华  郭凯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木霉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和对黄瓜的促生增产效果。[方法]从烟草根际筛选出1株木霉菌Tv-1511,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研究了Tv-1511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层生镰刀菌(F.proliferatum)、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串珠镰孢菌(F.moniliforme)、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的拮抗作用;通过室内发芽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Tv-1511孢子液对黄瓜种子萌发活力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Tv-1511制成的生物有机肥对黄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综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Tv-1511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Tv-1511对6种病原真菌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在对峙培养8 d后抑菌率为59.81%~71.73%,主要通过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和抗生作用来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Tv-1511孢子液可以促进黄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增加,促进作用随孢子液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浓度为10~5 CFU·mL~(-1)时促进作用最强。由Tv-1511的制备的生物有机肥促生增产效果显著,其中木霉代替30%化肥处理组黄瓜的产量是不施肥(CK)的1.59倍,是常规施肥(CF)的1.20倍,均达到了差异显著水平(P<0.05)。[结论]绿色木霉Tv-1511及其制备的生物有机肥有防病、促生和增产等多方面功能,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城川  
穗粒灵营养调节剂是在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系列专用调节剂——速效调花灵、强力花时剂、快熟增产灵等科研成果基础上研究成功的。经福建省10个地市布点,进行不同药剂、不同施药时机、不同施药剂量、三种稻作、三个水平,135个小区对比试验,中稻使用穗粒灵亩增产37—44公斤,增产幅度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义丰,王大生,刘勇  
水稻稻茬小麦因水稻收获晚、适耕期短、整地困难、播种质量差等因素的影响,很难适期播种,加之水稻稻茬土壤板化,理化性状差,导致稻茬小麦的单产长期低而不稳,在200kg上下徘徊。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提出了以旱作水稻替代水稻,并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旱作水稻比水稻早熟10天,并能调整土壤理化性状,旱作水稻稻茬小麦比水稻稻茬小麦增产100kg。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虎  高志慧  吴佩琏  李杰  梁义标  任永平  邹德才  张健  卢胜尧  
池塘养殖长江水系蟹种,宜亩放养量10—15公斤,规格120─160只/公斤。蟹池可适当混养鲢、鳙、草鱼鱼种,每亩放养70—100尾,以利于改善水质和后期河蟹的饲料。在成蟹池中围栏配养幼蟹,可解决扣蟹来源,节约成本。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熊洪  徐富贤  陈珍福  
以I优6078、K优6号和I优746为试材,在相同施肥水平,不同密度条件下,探讨了供试组合与对照产量差异,分析研究了大穗型组合增产的原因、库源关系及其物质基础,以期从生理角度为杂交稻再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小平  查多禄  
该文运用旱地农业化学调控技术,研究了4种不同化学调控处理对旱地果园土壤水分、苹果新梢生长量、吸收根总量、净光合速率以及平均单果重、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采用的4种化学调控处理与对照相比,土壤含水量增加了12.04%~27.13%,新梢生长量增加了16.65%~25.65%,吸收根总量增加了28.57%~58.50%,净光合速率提高了31%~64%,气孔导度增大了1%~20%;平均单果重、单株产量增加了11.21%~18.43%.表明4种处理具有明显的保墒增产作用,其中组合处理增产效果最好.4种处理的投入产出比为1:2.2~12.14.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郝祖涛  冯兵  谢雄标  冯忠垒  王莹  
绿色技术创新扩散对我国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走出中国式低碳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当前低碳经济时代,如何提高绿色技术创新的扩散效率,增强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节能减排的能力是重要的研究问题。通过构建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框架,利用熵权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揭示各因素影响程度值;在此基础上,纳入综合影响效应构建Logistic确定时滞模型分析时滞对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然金  杜金泉  
1986~1992年,从水稻少耕免耕的类型及生产效应比较研究了不同耕作法间的土壤理化性质,供肥特点,水稻根系的数量、质量和功能特点,水稻地上部分蘖和产量构成因素形成的生理特性,高产配套技术的特点等,结果表明少免耕的增产是由土壤效应、生理效应和耕作栽培技术效应3者综合作用所致。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欧阳西荣  涂先德  吴玉林  屠乃美  
根据多点试验资料,通过高稳系数、丰产性参数、稳定性参数及抗旱系数的计算,对参试玉米品种高产稳产及抗旱生态适应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品种间、试验地点间的玉米产量有极显著差异,参试品种对不同试验地点的适应性有显著差异;灌溉增加了所有参试玉米品种的产量.洛玉1号和俞单3号高产稳产性最好.丰产性参数很好地反映了品种间的丰产性差异,高稳系数则较全面地反映了玉米品种的高产稳产综合性能.方差和变异度与玉米品种的稳产性关系不密切.参试品种间的抗旱系数没有显著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