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46)
- 2023(13497)
- 2022(11472)
- 2021(10593)
- 2020(9075)
- 2019(20511)
- 2018(20494)
- 2017(39660)
- 2016(21376)
- 2015(24083)
- 2014(23831)
- 2013(23808)
- 2012(21592)
- 2011(18973)
- 2010(18877)
- 2009(17526)
- 2008(17439)
- 2007(15394)
- 2006(13544)
- 2005(12049)
- 学科
- 济(92716)
- 经济(92608)
- 业(92228)
- 企(84958)
- 企业(84958)
- 管理(79110)
- 方法(44004)
- 数学(34467)
- 数学方法(34008)
- 业经(30853)
- 财(28477)
- 农(28020)
- 技术(22587)
- 务(22260)
- 财务(22192)
- 财务管理(22170)
- 企业财务(21009)
- 中国(20313)
- 农业(20223)
- 理论(18051)
- 和(17591)
- 制(16583)
- 学(16496)
- 划(16313)
- 策(15646)
- 地方(15588)
- 贸(15147)
- 贸易(15140)
- 易(14704)
- 环境(13591)
- 机构
- 学院(311448)
- 大学(307370)
- 管理(132306)
- 济(124850)
- 经济(122261)
- 理学(114456)
- 理学院(113345)
- 管理学(111607)
- 管理学院(111051)
- 研究(95670)
- 中国(72981)
- 京(65613)
- 科学(59587)
- 财(56233)
- 农(50163)
- 所(47464)
- 业大(46802)
- 江(45625)
- 财经(45610)
- 中心(43395)
- 研究所(43055)
- 经(41439)
- 北京(41191)
- 农业(39426)
- 范(37268)
- 师范(36959)
- 州(36933)
- 经济学(35851)
- 商学(35533)
- 商学院(35175)
- 基金
- 项目(211153)
- 科学(167544)
- 研究(155942)
- 基金(153962)
- 家(132776)
- 国家(131606)
- 科学基金(115497)
- 社会(97849)
- 社会科(92846)
- 社会科学(92821)
- 省(83574)
- 基金项目(82030)
- 自然(75932)
- 自然科(74220)
- 自然科学(74206)
- 自然科学基金(72914)
- 教育(70375)
- 划(68606)
- 编号(63896)
- 资助(63372)
- 成果(49668)
- 创(46642)
- 重点(46235)
- 部(45937)
- 发(44609)
- 创新(42802)
- 课题(42748)
- 业(42343)
- 科研(40101)
- 项目编号(40002)
- 期刊
- 济(138629)
- 经济(138629)
- 研究(88649)
- 中国(54907)
- 管理(52919)
- 农(46150)
- 财(45499)
- 学报(44728)
- 科学(43417)
- 大学(34368)
- 农业(32849)
- 学学(32603)
- 技术(31728)
- 教育(30883)
- 业经(25059)
- 融(23070)
- 金融(23070)
- 财经(22022)
- 经济研究(20989)
- 技术经济(19229)
- 业(19118)
- 经(18835)
- 问题(17680)
- 科技(16388)
- 现代(15859)
- 图书(15061)
- 理论(14941)
- 财会(14742)
- 商业(14365)
- 统计(13665)
共检索到449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闯 陈舒 孙琳琳 吴楠
本文基于预测市场和S曲线理论两种技术预见理论,通过预测市场在西门子和惠普两大公司的运用,凸显出了预测市场的优缺点;另外,通过S曲线描述了柯达公司的兴衰趋势以及其对手富士公司的成功转型,这其中也体现S曲线的可靠性和不足。同时,借鉴富士公司及很多优秀公司的成功逆袭,也使得作者把两种预见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取长补短,帮助企业更为准确预测其技术的发展趋势,抢先把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长远的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闯 陈舒 孙琳琳 吴楠
本文基于预测市场和S曲线理论两种技术预见理论,通过预测市场在西门子和惠普两大公司的运用,凸显出了预测市场的优缺点;另外,通过S曲线描述了柯达公司的兴衰趋势以及其对手富士公司的成功转型,这其中也体现S曲线的可靠性和不足。同时,借鉴富士公司及很多优秀公司的成功逆袭,也使得作者把两种预见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取长补短,帮助企业更为准确预测其技术的发展趋势,抢先把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长远的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世彤 陈舒 孙琳琳 张晓明 吴楠
本文针对当前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及创新需求,运用类别思维、TRIZ理论中技术成熟度预测、资源分析、进化法则及商业价值评估多种方法的集成使用,对现有商业模式发展现状、构成要素的关系、各要素所拥有资源的梳理等进行全方位分析。打破以往只关注商业模式本身的问题及发展,选取商业模式中价值主张和客户界面两个要素,结合中小学商业模式所呈现的特性,综合使用多种创新方法,用动态发展的角度把握商业模式创新,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更多更丰富的路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世彤 陈舒 孙琳琳 张晓明 吴楠
本文针对当前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及创新需求,运用类别思维、TRIZ理论中技术成熟度预测、资源分析、进化法则及商业价值评估多种方法的集成使用,对现有商业模式发展现状、构成要素的关系、各要素所拥有资源的梳理等进行全方位分析。打破以往只关注商业模式本身的问题及发展,选取商业模式中价值主张和客户界面两个要素,结合中小学商业模式所呈现的特性,综合使用多种创新方法,用动态发展的角度把握商业模式创新,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更多更丰富的路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世彤 门玉琢 单长楠
本文深入研究了创新方法内涵,对各种创新方法进行系统梳理与分类,在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各个创新要素和创新内容进行选择、整合和优化基础上,利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建立多种创新方法集成与应用系统,在产品创新的整个过程中形成模块儿化的互补优势,使新产品较以往来说功能上呈现倍增,并适应进化规律,从根源上促进创新的发展。
关键词:
创新思维 创新方法 集成应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岳金桂 叶倩
知识管理战略有利于企业有效识别、获取、开发、存储、共享和创新知识,但在实践层面缺乏具体的方法和途径。本文在明确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技术预见内涵的基础上,剖析了技术预见融入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的必要性与优势,构建了基于技术预见的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制定框架,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技术预见 企业 知识管理战略 战略制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超,秦现生,彭炎午
虚拟企业运行时,各成员企业间需要不断交换大量数据。本文以CORBA和WEB技术为基础,着重介绍了虚拟企业MIS集成的基本原理、体系结构和原成员企业MIS的改造过程,为虚拟企业的信息集成提供了一种实现方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沙振江 张蓉 刘桂锋
文章运用文献调研法对国内技术预见方法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对单一型技术预见方法及组合型技术预见方法分别进行了分析,指出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组合型技术预见方法。最后从4个角度对技术预见方法未来的研究走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曲若鹏
在企业价值评估过程中,股权价值评估能帮助内部管理者和外部投资者详细客观地了解企业的真正价值。本文结合实例介绍了企业股权价值评估方法的运用及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股权价值评估 现金流量模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振刚 陈一华
企业预见作为一个新研究领域,仍存在理论基础薄弱、概念内涵与过程机理不清等问题。在总结企业预见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将企业预见区分为吸引性预见和可行性预见双元结构,阐述开放性、持续性、系统性、有限理性4个预见特征。基于组织与情境协同适应视角建立情境建构、战略选择、协同反应三阶段预见过程模型以及涵盖8个步骤的基本流程,最后提出企业预见未来研究建议,以期推进企业预见概念内涵统一,为企业预见研究提供思路和线索,促进企业预见研究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亮 于渤 郝生宾
随着竞争环境动态性的不断增强,企业需要更多的是面向战略需求的技术集成,把新知识、新技术创造性地集成起来,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而支撑技术集成有效实施的技术集成能力已经逐步成为新时期企业集成创新的主要竞争优势。本文在梳理技术集成能力研究视角的基础上,结合动态能力理论,从动态变化性背景出发,揭示企业技术集成能力的内涵、特点,探讨得出技术集成能力是由技术监测能力、技术学习能力、技术系统整合能力3个维度构成,为技术集成能力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燕 彭灿
本文基于企业创新空间理论,将基于集成创新的企业技术跨越模式划分为三大类七小类,并对每一类集成跨越模式的主要特点和适用对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集成创新 技术跨越 创新空间 集成跨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