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25)
2023(10949)
2022(9012)
2021(8107)
2020(7002)
2019(15526)
2018(15420)
2017(29221)
2016(15962)
2015(17888)
2014(18045)
2013(17636)
2012(16189)
2011(14276)
2010(14714)
2009(14324)
2008(14793)
2007(13696)
2006(12348)
2005(11575)
作者
(46162)
(38728)
(38623)
(36376)
(24859)
(18334)
(17438)
(14868)
(14546)
(13970)
(13259)
(13129)
(12709)
(12348)
(12227)
(11581)
(11561)
(11370)
(11181)
(10972)
(9721)
(9552)
(9419)
(8922)
(8903)
(8705)
(8668)
(8525)
(7775)
(7662)
学科
(81970)
(77222)
企业(77222)
管理(70368)
(69658)
经济(69529)
业经(28131)
(28000)
方法(27773)
(24009)
(21281)
财务(21236)
财务管理(21212)
(20213)
企业财务(20098)
数学(19281)
数学方法(18967)
农业(17341)
技术(16949)
中国(16581)
(15372)
(14945)
(14888)
理论(14805)
(13841)
体制(13442)
企业经济(12480)
经营(12246)
(11071)
贸易(11062)
机构
学院(238361)
大学(233598)
(99144)
经济(97145)
管理(96063)
理学(81714)
理学院(80929)
管理学(79748)
管理学院(79299)
研究(73745)
中国(60971)
(51843)
(49204)
科学(42732)
财经(39629)
(39294)
(38405)
(36939)
(35768)
中心(34276)
业大(32699)
研究所(32481)
北京(30788)
农业(30624)
(29854)
经济学(29201)
财经大学(28915)
商学(27504)
商学院(27257)
(26967)
基金
项目(147187)
科学(117724)
研究(109936)
基金(107959)
(92270)
国家(91379)
科学基金(80824)
社会(71376)
社会科(67574)
社会科学(67557)
(58662)
基金项目(56909)
自然(51592)
自然科(50437)
自然科学(50424)
教育(50009)
自然科学基金(49588)
(47401)
编号(44098)
资助(43659)
成果(35873)
(34721)
(33965)
(33454)
(32617)
重点(32613)
创新(30840)
(30826)
课题(30280)
国家社会(29412)
期刊
(121770)
经济(121770)
研究(71613)
中国(50980)
(45948)
管理(43078)
(38405)
学报(32331)
科学(32147)
大学(26116)
农业(26026)
学学(24889)
(23489)
金融(23489)
技术(23316)
教育(22984)
业经(21526)
财经(20590)
经济研究(17881)
(17817)
(15772)
问题(15208)
财会(14081)
技术经济(14046)
现代(12595)
会计(12227)
(12032)
世界(11820)
(11301)
商业(11258)
共检索到372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马小丽  
工资制度模式较多,一般包括岗位工资制、能力工资制、薪点工资制、宽带工资制、浮动工资制、绩效工资制、岗位绩效工资制、特殊奖励制、全员福利制、技术工资制、年薪制、长期激励制、协议工资制、外派人员工资制、提成工资制、承包工资制、市场价位工资制、计件工资制等。企业对员工的工资分配采取什么样的制度模式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岗位特点和劳动特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对不同岗位和不同员工劳动付出的相应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继文  
日本企业的人事工资制度经历了工龄工资制度和能力主义工资制度后,现在正在向成果主义工资制度过渡。成果主义工资制度就是根据工作的业绩支付工资。这种工资体系是由机能、人才、重视、资格制度、评价制度、培训制度、工资制度等要素构成。它能够起到激励人们的积极性与创新性,降低企业不断高涨的工资总额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有许多问题。在竞争激烈的二十一世纪,这种工资制度将成为日本人事工资制度的发展方向,今后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昕  
日本企业的传统工资制度与终身雇佣制度是一脉相承的,由于历史的原因,资历因素在日本传统工资制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尽管在新形势下,日本企业的这种资历型工资制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日本企业的工资制度将会彻底抛弃传统,完全走西化的道路,继承和发展是日本企业工资制度变革的主基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达昌  王映松  
我国的企业工资制度经历了三次较大的改革。现行企业工资制度的基本模式为“工效挂钩”模式,但它在实行中存在许多弊端。应该根据理顺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和企业内部个人收入分配关系的原则,来设计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邓启惠  
和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样,日本的劳动工资也体现了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比较起来,日本的企业工资制度还有自己的特色,即工资本系的混合化,决定工资水平的自主化和科学化、工资发放形式的弹性化、国家对工资调控的间接化等等。研究日本企业工资制度的这些特征及其在工资管理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对建立我国社会主义企业工资管理体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晓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工资作为人力资源的价格 ,其分配是否科学、合理 ,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劳动积极性 ,影响着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本文在分析了目前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工资制度的设想 ,全面分析了现代企业工资制度的内涵及其建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唐伶  
日本企业一般以人为基准展开工资制度,而美国企业则主要以工作为基准设立工资制度。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改变,日本企业朝着以工作成果为基准的成果主义方向改革,而美国企业引入诸如胜任力的以人为中心的要素来展开工资改革,从中可以摸索我国企业工资制度的发展方向。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贯春  张军  
本文利用251个地级市统计数据和1998—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试图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理解最低工资制度对企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显著改善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该效应随着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趋于减弱,即存在非对称特征。同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决定平均工资上涨的重要因素,越是人均工资低的企业,生产率对工资上涨的正向作用越大。由此可见,最低工资制度的执行有利于降低企业间工资差距。此外,地级市层面、双重差分估计及联立方程组等系列稳健性检验仍支持上述结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贯春  张军  
本文利用251个地级市统计数据和1998—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试图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理解最低工资制度对企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显著改善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该效应随着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趋于减弱,即存在非对称特征。同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决定平均工资上涨的重要因素,越是人均工资低的企业,生产率对工资上涨的正向作用越大。由此可见,最低工资制度的执行有利于降低企业间工资差距。此外,地级市层面、双重差分估计及联立方程组等系列稳健性检验仍支持上述结论。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平  马小丽  
建立以集体谈判制度为基础的企业工资制度何平,马小丽一、目标的选择与当前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工资改革目标的核心是,工资由劳动力市场供求机制决定,国家进行必要的指导、干预和调节。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劳动力供求双方决定工资的机制,其主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晶  杨娜  李相玉  
最近几年,作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企业工资制度涉及企业、劳动者的利益及影响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秩序,因此,其改革必须稳妥推进,而明确改革路径无疑是推进改革并确保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笔者依据国内外最新的工资理论并结合近些年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践,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工资制度改革路径的具体设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学君  
一、强化产权利益观念,从宏观上控制企业工资总量,从微观方面把企业内部工资分配的权力交给企业经营者。从产权利益角度说,企业产权所有者要求企业经营者把企业工资总量控制在适当范围内。国家作为政府对工资税收的严格征管,和作为股东对企业经营目标的明确要求,都将制约企业工资总量的过高增长。现阶段,资产所有者对企业经营者的监控机制和企业资产产权利益的保障机制尚示形成,因此对企业工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