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70)
2023(6031)
2022(5080)
2021(4656)
2020(3982)
2019(8798)
2018(8836)
2017(16305)
2016(9265)
2015(10423)
2014(10497)
2013(10147)
2012(9579)
2011(8830)
2010(9076)
2009(8567)
2008(8872)
2007(8140)
2006(7291)
2005(6797)
作者
(29811)
(25136)
(25024)
(23747)
(16101)
(12015)
(11225)
(9641)
(9568)
(9268)
(8932)
(8545)
(8504)
(8265)
(8121)
(7651)
(7599)
(7469)
(7416)
(7324)
(6564)
(6489)
(6141)
(5800)
(5792)
(5716)
(5695)
(5568)
(5194)
(5060)
学科
(32583)
管理(32544)
经济(32504)
(27778)
(24284)
企业(24284)
(12553)
(12392)
方法(12256)
(10477)
数学(9988)
数学方法(9820)
(9081)
(8974)
业经(8819)
中国(8736)
体制(7516)
(7465)
财务(7446)
财务管理(7425)
企业财务(7062)
(6926)
银行(6875)
(6632)
金融(6628)
(6576)
环境(6494)
(6147)
(5945)
贸易(5942)
机构
大学(143668)
学院(140965)
(53657)
经济(52440)
研究(51362)
管理(49296)
理学(42288)
理学院(41695)
管理学(40767)
管理学院(40512)
中国(37978)
科学(33900)
(30958)
(29307)
(29104)
(27564)
研究所(25042)
业大(23992)
农业(23141)
(22978)
中心(22237)
财经(22158)
(20006)
北京(19092)
(18557)
(18148)
师范(17862)
(17375)
(17365)
经济学(16827)
基金
项目(94801)
科学(74365)
基金(69988)
研究(64735)
(62898)
国家(62423)
科学基金(52523)
社会(41325)
社会科(38997)
社会科学(38987)
(36810)
基金项目(36797)
自然(35539)
自然科(34710)
自然科学(34692)
自然科学基金(34115)
(31536)
教育(30301)
资助(28384)
编号(24194)
重点(22294)
(22137)
成果(21251)
(21189)
(19737)
(19436)
创新(18651)
科研(18452)
计划(18437)
课题(18209)
期刊
(62923)
经济(62923)
研究(41638)
中国(30916)
学报(29833)
(27714)
科学(25419)
(24091)
大学(22460)
学学(21488)
管理(19877)
农业(18185)
教育(14249)
(13181)
金融(13181)
财经(11850)
技术(10546)
(10110)
经济研究(9360)
业经(9318)
(9017)
(8871)
业大(8840)
问题(8158)
科技(7599)
农业大学(7368)
(6598)
世界(6126)
现代(6030)
林业(5999)
共检索到215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玉芝 李文玉 李成叶 刘玉竹 穆维维 邱昌伟  
研究不同剂量、形式、配伍的含硒复合物对犬乳腺癌细胞CTM1211的影响,以探究硒抗癌的有效剂量、形式和机制。用低、中、高剂量的CTX(环磷酰胺,1、2、4 mg/mL)、SSE(亚硒酸钠,10、20、40 μmol/L)、MSA(甲亚硒酸,10、20、40 μmol/L)、MSC(硒代半胱氨酸,200、400、800 μmol/L)、CTX+SSE(0.5 mg/mL+5 μmol/L、1 mg/mL+10 μmol/L、2 mg/mL+20 μmol/L)、CTX+MSA(0.5 mg/mL+5 μmol/L、1 mg/mL+10 μmol/L、2 mg/mL+20 μmol/L)、CTX...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李夏冰  
脂肪酸合酶(E.C.2.1.3.85,FAS)是催化生物体内合成长链脂肪酸,参与能量代谢的一种重要的酶。研究表明,动物FAS是癌症治疗的潜在靶点。开发高活性、低毒的FAS抑制剂,对于癌症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FAS和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为靶标,评价了47种植物醇提取物的抑制活性;以黄山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 Franch.var.integrifoliola(Merr.)T.Chen.)叶和竹叶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活性追踪,利用植物化学手段,分离、鉴定活性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林美  叶博  赵振军  李树英  
为探讨独角莲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将不同浓度的独角莲根茎水提物(The aqueous extract from dried powdered rhizomes of Typhonium giganteum Engl.,AEoTGE)处理MCF-7细胞24,48,72h后,应用四甲基偶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试验、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表明:AEoTGE能够显著抑制MCF-7细胞增殖,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并可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彬  王小龙  
将不同质量浓度 (0 3、 0 5、 0 6、 0 8、 1 0、 1 2、 1 5和 2 0 μg·mL-1)的亚硒酸钠加入大鼠的肝癌细胞 (RH 35 )和正常肝细胞 (BRL)的体外培养液中 ,分别在不同时间 (2 4、 4 8、 72和 96h ;2 4、 5 6和 96h)检测肝癌细胞和正常肝细胞的活性、增殖能力、生长曲线等指标。结果表明 ,随着浓度和时间增加 ,亚硒酸钠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随时间的延长 ,亚硒酸钠对正常肝细胞的生长呈现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浓度变化对正常肝细胞生长抑制的作用不明显。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亚姣  雷文  秦云  应畅  周秀梅  
人类肝细胞癌是全球最常见和具有高致命性的癌症之一.中国的肝癌患者在全球居于首位,目前仍然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来治疗肝癌.近年,溶瘤痘病毒(vaccinia virus)由于其高效的抗癌效应,副反应较低和良好的安全性已成为一种癌症治疗的新方法,且已经广泛应用于癌症的治疗中.索拉非尼,一种新型的肿瘤激酶抑制剂,作为化疗药物可安全有效地治疗肝癌,且已应用于临床试验中.本实验将索拉非尼与溶瘤痘病毒联用并探究其在肝癌细胞中的抗肿瘤的效应.通过体外MTT,Hochest,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等细胞实验和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贾晶晶  土志涵  练颖康  郁东晨  沈和定  
体外试验研究瘤背石磺多糖(Onchidium reevesii polysaccharides, OSP)和硫酸酯化修饰后瘤背石磺多糖(Sulfated Onchidium reevesii polysaccharides, S-OSP)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并以阳性药物顺铂(0.5、0.75、1.5μg/mL)作为对照。将不同质量浓度(50、75、150μg/mL)的OSP和S-OSP作用于Hela细胞,用CCK-8法分析Hela细胞在12、24、48和72 h的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并应用qRT-PCR检测相关凋亡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OSP和S-OSP均能降低Hela细胞活性并诱导其凋亡,而且S-OSP比OSP更能显著抑制Hela细胞增殖活性,表明硫酸酯化修饰改变了多糖结构进而影响多糖抗肿瘤活性。作用48 h后,3种质量浓度OSP组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0%、67%和71%;S-OSP组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4%、77%和84%;顺铂组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2%、86%和90%。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OSP和S-OSP作用24 h后,细胞早期和晚期凋亡的比率显著,G0/G1期细胞比例增多,S期细胞比例不断降低;实时荧光定量表明促凋亡基因Caspase-3的表达量随药物质量浓度的提高显著增加,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xL的表达量随药物质量浓度的提高无明显变化,说明OSP和S-OSP可通过调节Caspase信号通路诱导Hela细胞凋亡。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伟  苍柏  
目的:通过对315份乳腺癌病例的住院费用进行分析,阐述实行乳腺癌单病种最高限价控制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方法:利用EXCEL数字处理系统从年龄、平均住院日和治疗方式3个方面对乳腺癌住院费用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住院费用主要和治疗方式有关,3种治疗方式人均医疗费用差别很大。结论:控制乳腺癌的住院费用,可采用缩短住院日、控制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和对化疗用药进行规范等方法进行控制。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敏   陈莲   陈剑锋   金桂兰   徐帮   王倩   邹坤   程凡   刘呈雄  
从华泽兰根部分离得到一株内生真菌Aspergillus puniceus。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该菌株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8个结构类似的口山酮类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3', 4'-hydrogenated austocystins A(1)、Austocystin M(2)、Austocystin F(3)、Austocystin D(4)、Austocystin B(5)、Austocystin K(6)、Austocystin A(7)、Austocystin H(8)。MTT结果显示化合物5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细胞毒活性(IC_(50)为1.28 μmol·L~(-1))。另外,流式细胞术检测化合物5作用于MDA-MB-231细胞后凋亡率的变化,相比于对照组,最高总凋亡率为69.7%。同时,AO/EB双荧光染色也证明化合物5能够诱导MDA-MB-231的细胞凋亡。JC-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进一步显示化合物5能够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的细胞凋亡。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志鑫   杨海旖   谢浩   环世娇   孙涛垒  
乳腺癌是全球3种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MicroRNA(miRNA)作为一种基因调控的小分子,可以介导细胞靶基因调控乳腺癌发生和发展进程。本文根据miRNA的来源进行分类并综述了当前已知内源性与外源性miRNA(植物元)的功能特性,并探讨这些miRNA在乳腺癌调控中的作用机制。同时,运用生物信息学预测乳腺癌相关的外源性miRNA潜在靶点,旨在为miRNA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郭婉婕  官海静  刘国恩  马爱霞  
目的:对蒽环类药物联用右雷佐生(又称右丙亚胺)治疗乳腺癌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从支付方角度出发,采用Markov模型,对于蒽环类药物联用右雷佐生(试验组)和不联用右雷佐生(对照组)两种乳腺癌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用分析。成本参数来源于广东地区的医院抽样数据,疾病概率和效用参数来源于文献。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指标为质量调整生命年,分别为12.86QALYs和12.35QALYs,相应的终身直接医疗费用分别为15.51万元和14.83万元。试验组的效果更好,同时费用更高,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阮志平  向平  
通过植物单宁对植物病原和非病原物的作用机制的综述,单宁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主要是因为单宁能与主要蛋白质如酶等形成氢键作用;其中单宁聚合体的分子大小是决定单宁对微生物毒性的重要因子,因为低聚体的体积足够以蛋白质形成氢键,又能够插入微生物的敏感部位,所以,低聚体对微生物有最强的抑制作用,而在实践中单宁的毒性是动态过程,单体的聚合作用也可以产生毒性,而低聚体的聚合使得单宁的毒性反而降低。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路红显  
目的: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对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及中医组3种治疗方案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费用-效果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筛选354例乳腺癌晚期患者,分为中医组、中西医结合组、西医组。对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费用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3组患者疗效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中医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同时,中医组费用-疗效比也显著低于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结论:中医疗法是经济、有效的晚期乳腺癌治疗方案。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平兰  杨华  张 篪  
用实验室保存的24株乳酸菌菌种做了对人结肠腺癌细胞系HT-29细胞的体外粘附性试验。发现双歧杆菌的粘附能力较高,平均在 10.5个/细胞;乳杆菌的粘附能力较低,平均在 3.2个/细胞;球菌的粘附能力很低,平均在 2.3个/细胞。其中双歧杆菌中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02菌株粘附能力最好,达到(18.4±2.7)个/细胞。乳杆菌中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99101粘附能力最好,达到(10.2±1.8)个/细胞。同时,同种不同株的乳酸菌粘附能力有差异,而同属中,来自人粪便与来自猪粪便的乳酸菌的粘附能力没有明显差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向娜  林勇  黄建安  刘仲华  梁丹丹  
为研究茶叶提取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gallat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gallate,ECG)对体外培养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黑色素生成及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分别用不同浓度的EGCG、GCG、ECG和熊果苷(Arbutin,AR)处理细胞,观察效应物对细胞形态的影响,用溴化二苯四偶氮法(MTT法)测定茶叶提取物对细胞增殖率的影响,以左旋多巴(L–DOP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