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17)
2023(10260)
2022(9053)
2021(8485)
2020(7472)
2019(17704)
2018(17823)
2017(34534)
2016(19222)
2015(22328)
2014(22846)
2013(22284)
2012(20715)
2011(18615)
2010(19254)
2009(17907)
2008(17938)
2007(16448)
2006(14248)
2005(12857)
作者
(57222)
(47698)
(47509)
(45392)
(30290)
(22925)
(22044)
(18805)
(17974)
(17289)
(16130)
(16128)
(15366)
(15219)
(15057)
(14886)
(14565)
(14137)
(13924)
(13770)
(12047)
(11916)
(11824)
(10919)
(10828)
(10709)
(10670)
(10628)
(9790)
(9736)
学科
(77553)
经济(77468)
管理(50490)
(47573)
方法(40005)
(38638)
企业(38638)
数学(35838)
数学方法(35209)
(20603)
(19807)
(19801)
中国(19765)
(19247)
贸易(19240)
(18808)
(18342)
银行(18308)
(17255)
(16946)
地方(14705)
业经(14516)
理论(14217)
(14035)
金融(14027)
农业(12987)
(12885)
(11764)
(11732)
(11646)
机构
大学(275366)
学院(274950)
(110618)
经济(108108)
管理(103906)
研究(91522)
理学(88752)
理学院(87765)
管理学(85817)
管理学院(85324)
中国(73678)
(59172)
科学(57573)
(51916)
(51491)
(47818)
研究所(43454)
中心(43445)
(43320)
业大(43061)
农业(40951)
财经(40881)
北京(37284)
(36872)
(35449)
师范(35005)
(34478)
经济学(34377)
(32465)
经济学院(31265)
基金
项目(179924)
科学(139508)
研究(129511)
基金(128141)
(112223)
国家(111344)
科学基金(94144)
社会(78975)
社会科(74796)
社会科学(74772)
(71815)
基金项目(66819)
教育(62046)
自然(61807)
(60532)
自然科(60436)
自然科学(60420)
自然科学基金(59300)
资助(55410)
编号(53921)
成果(44481)
重点(40863)
(39974)
(38098)
课题(38075)
(37089)
科研(34909)
创新(34713)
教育部(33869)
大学(33705)
期刊
(117709)
经济(117709)
研究(79990)
中国(55751)
(46100)
学报(45647)
(41144)
科学(39658)
管理(36323)
大学(33935)
(33811)
金融(33811)
教育(33016)
学学(31860)
农业(29623)
技术(26219)
财经(20167)
经济研究(19353)
业经(19211)
(17199)
统计(16707)
(16561)
问题(16188)
(14715)
(14699)
技术经济(14139)
(13716)
决策(13566)
理论(13407)
图书(13229)
共检索到414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建美  马寿峰  马帅奇  
交通出行者的个体路径选择问题是交通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子问题,路径选择的优劣会严重影响路网的拥堵状况。文章主要是选取了三种见的博弈出行模型并对它们之间的联系性进行研究,首先给出了三种模型的结构及其新算法,对其进行了比较;然后选取同一个出行环境,利用数值结果的比较既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又得到了模型之间的联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庆琦  肖伟  
为提升城市低碳交通治理效果,有必要研究引导政策对个体低碳出行倾向的形成与固化的作用机理。文章结合行为经济学、社会心理学和出行行为分析,研究外生政策、学习能力、有限理性和情境依赖等因素对个体低碳出行倾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外生政策能够促进城市个体低碳出行倾向的形成与固化;学习能力和有限理性在外生政策与低碳出行倾向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情境依赖能够有效调节学习能力的中介效应,即中、低度情境依赖下,学习能力的中介效应显著。高情境依赖下,学习能力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石清  乌家培  
一直以来,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存在矛盾,其原因就在于个体理性的一元性,只包含了个体的自利理性。本文通过对个体理性的二元性假设,提出个体理性包含自利理性和社会理性两个方面,由此可以解决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文章通过对囚徒困境模型一次博弈和长期博弈的重新分析,利用仿真方法,论证了个体的社会理性在群体发展演化中的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褚衍昌   艾艳博  
智慧机场背景下,提高旅客在乘机过程中的体验感,成为现代化机场的重点发展方向。本文以区域枢纽机场为例,采用网络平台识别机场旅客出行体验的影响因素,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综合考虑旅客满意度和愉悦度构建区域枢纽机场旅客出行体验模型。以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旅客为调查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变量间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乘机环境、值机安检、延误补救、购物饮食对感知质量有正向影响;感知质量对满意度和愉悦度有正向影响;感知价值存在中介作用。所以,可以通过优化乘机环境和值机安检流程、提供有效的延误补救措施及丰富的购物饮食选择显著提高旅客的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进而提升旅客整体出行体验。基于此,应提升机场服务感知价值、完善机场内部配套设施建设、健全航班延误补救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杰  陈骁  
从住区视角研究家庭非通勤出行能耗影响途径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石家庄、郑州和太原三个城市家庭的非通勤出行能耗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住区建成环境、家庭社会经济特征、生活方式和交通工具均对非通勤能耗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建成环境的总体影响略低于其他三个方面。住区建成环境对非通勤能耗的作用形式以间接影响为主,提高路网密度和均衡度,增加住区周边商业及公共服务设施混合度有助于减少私家车购买和使用频率,进而降低非通勤能耗。机动车补助和停车便捷程度也是影响家庭购车决策和出行模式的重要因素。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华强  武晨  范春梅  
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结合居民绿色出行行为的特点,以新浪微博为数据源,构建了居民绿色智能出行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智能交通技术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影响居民绿色出行态度;绿色出行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影响绿色出行意向;制度技术情境调节绿色出行行为。研究结果为政府及企业有效促进我国城市居民践行绿色出行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艺  陈菡  
根据福建省浦城县的实际情况,以公交客流的基础数据和调查得到的OD矩阵为材料,选用重力模型法中的双约束重力模型法对该县居民出行分布进行预测,并运用Visual Foxpro对模型进行求解,预测该县未来公交客流分布的特征,为该县公交规划建立合理的公共客运结构提供依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闫新华  杭斌  修磊  
本文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地位寻求角度分析了中国农户的人情支出行为。研究结论表明:(1)人情支出具有地位商品属性,中国农户人情支出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地位攀比特征;并且,这一行为有别于同群效应。(2)收入差距对农户人情支出有促进作用。收入差距扩大强化了高收入家庭增加人情支出的动机,由此引发的示范效应推高了中国农户人情支出的整体水平。本文的研究不仅对理解农户人情支出行为,而且对农村社会网络的认知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德   韩滨鹂   张天然   游智敏   李心恬  
传统的居民出行调查是城市交通规划的基础数据,是城市居民出行行为的最权威记录。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以手机信令数据为代表的位置大数据,在时空行为研究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手机信令数据能否取代出行调查数据却存在较大的争议。焦点在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出行准确性难以评估,其识别结果在多大程度上可信、能否较为准确地测度居民出行特征等问题有待回答。论文利用上海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及时间相近的手机信令数据,比较两类数据在出行强度、出行时间分布、出行空间分布、出行目的等出行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归纳两类数据产生偏差的程度及原因。研究揭示手机信令数据在描述出行人口人均出行次数及街道以上尺度的出行OD分布等方面准确度较高,在出行时耗、通勤出行比例方面准确度较低。研究认为手机信令数据产生偏差的原因主要由手机信令数据位置记录不完整等数据质量、停留时间阈值、基站密度不均与空间阈值的影响,以及职住地识别偏差引起。研究认为可通过样本筛选、数据链修复、识别方法改进等手段提高手机信令数据识别的精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于洋  
本文基于个体行为视角来分析人才集聚现象,在ISM-解释结构模型的辅助下建立了人才集聚因素模型并进行了分层,并得出结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慕晨  宣慧玉  乔健  丁宁  
基于离散事件仿真技术,提出一种面向动态出行需求的城市出租车服务模型。该模型可再现出租车在城市中24小时提供出行服务的动态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考虑时变特性能够得到出租车运营系统更真实和精确的信息;乘客队长和乘客平均等待时间是衡量出行需求是否动态满足的重要指标。研究了出租车数量和动态出行需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给出了确定系统最优的出租车数量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兼顾运营商和乘客的利益。模型既可以为出租车监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也有助于运营商提高运营效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鞠鹏  周晶  陈星光  张俊婷  
考虑汽车共享出行方式,构建管理部门与出行者策略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在引入私家车动态管控策略的基础上,对模型的演化路径及主要参数对演化结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在讨论过程中对各种演化条件下的稳定平衡点进行分析和解释,以期为管理部门制定管理策略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鞠鹏  周晶  陈星光  张俊婷  
考虑汽车共享出行方式,构建管理部门与出行者策略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在引入私家车动态管控策略的基础上,对模型的演化路径及主要参数对演化结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在讨论过程中对各种演化条件下的稳定平衡点进行分析和解释,以期为管理部门制定管理策略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祝梓翔  邓翔  赵绍阳  
传统趋势周期分解方法存在理论基础不符合实际、缺少数据生成过程等问题,相较而言,UC模型具有一定优势。本文采用贝叶斯方法和中国宏观季度数据,估计了多个UC模型以分解产出的趋势和周期。研究发现:①断点期在2008Q1的无约束UC模型为最优模型;②趋势新息波动大于周期新息波动,两者高度负相关;③趋势增长率发生了结构性下降;④经济下行源于趋势下行而非周期下行。本文的基本结论在双变量模型、其他数据、其他经典单变量方法下依然成立,为宏观调控和"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实证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