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26)
- 2023(9115)
- 2022(7783)
- 2021(6806)
- 2020(5401)
- 2019(12117)
- 2018(12080)
- 2017(22941)
- 2016(12015)
- 2015(13514)
- 2014(13598)
- 2013(13747)
- 2012(13359)
- 2011(12389)
- 2010(12847)
- 2009(11960)
- 2008(11584)
- 2007(10554)
- 2006(9945)
- 2005(9312)
- 学科
- 济(77849)
- 经济(77699)
- 管理(31592)
- 业(27991)
- 地方(24880)
- 中国(22875)
- 企(21522)
- 企业(21522)
- 方法(20769)
- 农(17752)
- 业经(17446)
- 数学(16070)
- 数学方法(15972)
- 地方经济(15531)
- 学(13096)
- 农业(12041)
- 发(11791)
- 制(11282)
- 财(11224)
- 融(11162)
- 金融(11161)
- 和(11102)
- 银(10471)
- 银行(10462)
- 行(10323)
- 环境(10263)
- 理论(10031)
- 贸(9785)
- 贸易(9775)
- 易(9289)
- 机构
- 学院(181594)
- 大学(180136)
- 济(86854)
- 经济(85112)
- 研究(71137)
- 管理(65775)
- 理学(54579)
- 理学院(53868)
- 中国(53820)
- 管理学(53157)
- 管理学院(52783)
- 科学(39646)
- 京(39155)
- 财(38675)
- 所(36232)
- 研究所(32076)
- 中心(30747)
- 财经(29263)
- 江(29104)
- 经济学(27519)
- 农(27105)
- 经(26278)
- 范(26085)
- 师范(25886)
- 北京(25751)
- 院(25074)
- 经济学院(24235)
- 州(23520)
- 业大(21860)
- 科学院(21412)
- 基金
- 项目(109970)
- 科学(86951)
- 研究(84798)
- 基金(78306)
- 家(66678)
- 国家(66062)
- 社会(58192)
- 科学基金(56320)
- 社会科(54084)
- 社会科学(54067)
- 省(43589)
- 基金项目(40385)
- 教育(37189)
- 划(35845)
- 编号(34219)
- 自然(31629)
- 资助(31496)
- 自然科(30879)
- 自然科学(30874)
- 发(30734)
- 自然科学基金(30319)
- 成果(29265)
- 发展(25635)
- 展(25202)
- 重点(24981)
- 课题(24921)
- 国家社会(23910)
- 部(23903)
- 创(22406)
- 性(21070)
- 期刊
- 济(114204)
- 经济(114204)
- 研究(64648)
- 中国(44409)
- 财(28469)
- 农(27458)
- 管理(27095)
- 科学(23840)
- 学报(23664)
- 教育(21241)
- 融(20192)
- 金融(20192)
- 经济研究(19035)
- 大学(18675)
- 农业(18591)
- 业经(17541)
- 学学(17419)
- 技术(17148)
- 财经(15792)
- 问题(14582)
- 经(13843)
- 贸(10941)
- 世界(10886)
- 技术经济(10704)
- 图书(10293)
- 国际(10003)
- 商业(9391)
- 经济问题(9317)
- 经济管理(9135)
- 业(9087)
共检索到307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雪松 陈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多种公共交通运输方式共存于城市道路系统之中。如何确定公交价格的适宜性,使多种公共交通运输方式随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既能够提供优质优、价舒适快捷的公共交通运输方式吸引高收入群体,又有彰显人文关怀的低价公共交通运输方式兼顾低收入群体的出行需求,促进公共交通运输成为城市客运主导方式,是地方政府及相关研究机构应该关注的课题。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蒋慧峰
通过构建交通运输-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选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3年和2013年的截面数据,采用有序度、协调度模型测算等方法,定量分析单个系统有序度以及系统间协调度。结果表明:交通运输、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相对高于人口系统;有序度最高的为经济系统,再次为交通运输系统,而有序度最低的则为人口系统;系统间的协调度在不同的区域有着显著差异,交通运输与人口系统的协调度明显高于人口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度。因此,要消除不协调因素,促进三方的良性循环与协调发展就可以从交通运输与人口、经济与人口及交通运输-人口-经济系统三个维度出发,研究协调演化规律。
关键词:
协调性 协调度 交通运输-人口-经济系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利民 胡思继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贸易往来及经济互补性的增强,国际经济更趋一体化。新世纪将是综合运输的时代,将形成物流系统综合化,交通运输面临新的革命性变化,这种新的运输模式将打破传统的各种运输方式各自为政的局面,强调运输方式之间的集成、协同。综合运输系统由此成为各种运输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崇俊 宁宣熙
一、交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DEA评价模型在现有各种评价方法中,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是解决多输入输出时序性问题较为有效和便捷的方法。而从产业的划分上看,交通运输属于第三产业,是包含多种社会、经济投入及产出的生产过程。鉴于此,本文将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运用协调发展理论,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对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评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力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服务均等化背景下,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系统间协调发展评价研究渐受关注。本文在对国内外代表性研究成果概述及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在评价对象范围、指标构建逻辑、评价方法与模型等方面存在不足。为克服现有评价缺陷,实现该领域内研究递进式发展,需要引进新模型、或对评价方法进行组合等改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彭晗 孙志强 周威
为了准确掌握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变化规律,以促进二者之间协调发展,建立了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环比系数与熵值的组合赋权法进行指标赋权;通过耦合度、综合协调指数分析,建立了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耦合分析模型,并对河南省18个地级市2002年-2011年交通运输与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计算,从纵横两个角度分析河南省各地市二者之间协调度变化规律,为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政策及适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交通运输战略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决策依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安贵鑫 张在旭 吕威
缓解能源与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是关系一个国家全局的战略课题,本文期望应用系统动力学建立一个动态的复杂巨系统模型,以解决能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的矛盾,实现能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路遇
本文论述了县(市)级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其协调发展的基本特征,特别强调县(市)要有一个好的协调发展战略,并对协调发展战略的含意、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对策作了阐述,最后指出了县(市)领导者在协调发展中的历史责任和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揣小伟 黄贤金 王婉晶 孙宇杰
社会经济与水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利用江苏省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环境统计数据,分析了江苏省过去十年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以及水环境演变趋势,并量化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了回归方程;分别设计了三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比较分析了不同模式对江苏省未来水环境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保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并削减重点污染行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水环境,是比较理想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社会经济 水环境 协调发展 江苏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成桂芳 潘军
当今不可持续的经济畸增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发展理论面临严峻的考验 ,必须放弃传统发展理论 ,走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之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玉珑 黄磊 徐富平
电网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分析了两者的评价指标,通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计算出两者之间的协调程度,并对协调度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电网建设评价提供一种协调的方法。
关键词:
电网建设 社会经济 协调发展 DEA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卫波
我国正处于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的关键发力期。以德国为参照,通过系统总结评价交通运输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能够为我国切实加强交通运输牵引支撑,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带来重要经验启示。站在新历史起点,我国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面临更加突出的高品质、一体化客货运输和发展枢纽经济的迫切需求,应围绕完善通道和枢纽功能支撑,创新提升现代综合运输服务能级,培育交通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的主要方向,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下的交通运输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枢纽经济 德国交通运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兆升 范精明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杨兆升,范精明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两者内。在的联系,对于制定合理可行的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交通运输是社会生产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喜华,吴育华,滕勇
本文首先对信息产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然后,结合DEA方法与AHP方法的特点,建立了带有AHP约束锥的信息产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问题的DEAHP模型,提出了状态协调度的概念,同时还给出了信息产业与社会经济协调性测度的一系列公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余霞
环境发展以及能源利用影响着公共交通运输管理,低碳运输在中国虽然只是起步阶段,但却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因此,应当系统地规划交通线路,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城市主、次干道和快速路建设,合理安排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建设,提高道路利用率,加强公共交通运输效率,真正实现快速流通,降低公共交通运输资金的耗费;重视公交轨道交通,提高服务质量,增加作为出行选乘方式的吸引力;合理规定排放标准,强化交通运输管理;完善信息系统,提高信息的综合运用,发展ITS智能运输,使用HT-UTCS等交通控制系统,同时重视交通法制教育,人人懂交通法规,依法交通,这样就能实现低碳运输。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公共交通 运输管理 低碳运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