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42)
- 2023(17899)
- 2022(15720)
- 2021(14779)
- 2020(12183)
- 2019(28023)
- 2018(28038)
- 2017(53325)
- 2016(29002)
- 2015(32632)
- 2014(32559)
- 2013(31232)
- 2012(28395)
- 2011(25296)
- 2010(25305)
- 2009(22981)
- 2008(21981)
- 2007(19218)
- 2006(16578)
- 2005(14266)
- 学科
- 济(107228)
- 经济(107092)
- 管理(85422)
- 业(77127)
- 企(64893)
- 企业(64893)
- 方法(50280)
- 数学(42671)
- 数学方法(42026)
- 农(30681)
- 财(29442)
- 中国(28175)
- 学(25564)
- 业经(25257)
- 理论(22172)
- 地方(21348)
- 制(21202)
- 农业(20420)
- 环境(19653)
- 贸(19218)
- 贸易(19208)
- 务(19119)
- 财务(19025)
- 财务管理(18975)
- 易(18589)
- 和(18368)
- 企业财务(17895)
- 技术(17178)
- 银(17039)
- 银行(16989)
- 机构
- 学院(398334)
- 大学(397308)
- 管理(156548)
- 济(150465)
- 经济(146974)
- 理学(135866)
- 理学院(134385)
- 管理学(131709)
- 管理学院(131001)
- 研究(126480)
- 中国(94421)
- 京(83640)
- 科学(80489)
- 财(70542)
- 农(64158)
- 所(62547)
- 业大(60588)
- 中心(58927)
- 江(58793)
- 研究所(57039)
- 财经(56681)
- 范(53876)
- 师范(53285)
- 北京(51906)
- 经(51487)
- 农业(50131)
- 州(47877)
- 院(46751)
- 技术(44828)
- 经济学(44766)
- 基金
- 项目(276313)
- 科学(216479)
- 研究(203370)
- 基金(198339)
- 家(172667)
- 国家(171189)
- 科学基金(147522)
- 社会(125658)
- 社会科(118745)
- 社会科学(118719)
- 省(109267)
- 基金项目(105058)
- 自然(96812)
- 教育(95306)
- 自然科(94528)
- 自然科学(94504)
- 自然科学基金(92749)
- 划(91612)
- 编号(85293)
- 资助(81471)
- 成果(68517)
- 重点(61838)
- 部(60066)
- 课题(58471)
- 发(58102)
- 创(57517)
- 创新(53553)
- 科研(53162)
- 项目编号(52519)
- 大学(52254)
- 期刊
- 济(163324)
- 经济(163324)
- 研究(111825)
- 中国(75469)
- 学报(64492)
- 农(57708)
- 科学(57550)
- 管理(56563)
- 财(55621)
- 教育(51121)
- 大学(49195)
- 学学(45979)
- 农业(39536)
- 技术(37022)
- 融(30839)
- 金融(30839)
- 业经(28869)
- 财经(26911)
- 经济研究(25578)
- 图书(23531)
- 经(23007)
- 问题(20818)
- 版(19843)
- 业(19698)
- 科技(18859)
- 理论(18618)
- 技术经济(17953)
- 商业(17621)
- 实践(17180)
- 践(17180)
共检索到572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新元 许姣 张恒 高佳兴
[目的/意义]探究多社交媒体平台环境下用户摇摆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能为社交媒体平台深入了解用户的使用行为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过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29名用户摇摆行为相关的数据资料,基于程序化扎根理论编码框架,揭示导致用户产生摇摆行为的因素,并构建摇摆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平台因素、用户因素、社交因素和情境因素都会对用户的摇摆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主观规范既直接导致用户产生摇摆行为,又通过促使用户进行关系管理而间接影响摇摆行为;情感感知正向调节情境因素与摇摆行为之间的关系。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热孜亚·艾海提 郑小川 李珊珊 范昊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环境下用户截屏行为与个人数字资源管理、社会信任构建息息相关。本文旨在对截屏行为进行系统聚焦与整合性探讨,以构建社交媒体环境下用户截屏行为理论模型。[研究设计/方法]采用扎根理论,对22份访谈材料和爬取的681条微博帖子进行三阶段编码,构建了社交媒体环境下用户截屏行为模型。[结论/发现]社交媒体环境下用户截屏行为主要受到信息、动机、用户、技术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从截屏频率、工具和类型三方面揭示了截屏行为特征,截屏行为异化结果主要表现为数字囤积、社会交往隐患和知识产权风险。[创新/价值]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角度出发,将截屏行为作为社交媒体环境下的重要用户信息行为之一,探讨其产生机制、行为特征和异化结果,为社交媒体用户、平台服务提供改进建议,帮助抑制截屏异化行为结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敏 孟蝶 张艳
[目的/意义]探究强关系社交媒体用户中辍行为的形成机理及各变量的交互作用模式,为社交媒体开发商及运营商在改进服务品质、优化使用体验和提高用户黏性等方面的管理实践提供具有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方法/过程]以强关系社交网络的典型应用微信朋友圈为实证研究对象,选取经验用户为研究样本并通过深度访谈获取文本数据,再采用扎根理论的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提取概念和范畴,并在S-O-R理论的研究框架下构建概念模型。[结果/结论]情境因素(平台内部因素)和环境因素(平台外部因素)作用刺激用户产生负面的情感认知,进而导致用户产生不同程度的中辍行为,而由人口统计学因素、人格特征、使用特征和关系特征构成的个人因素对强关系社交媒体用户中辍行为起调节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鲁川 李旭 张冰倩
[目的/意义]探究社交媒体用户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消极使用行为间的交互关系,完善用户信息行为相关理论,为社交媒体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方法/过程]基于扎根理论,通过深度访谈收集资料,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和理论饱和度检验等几个阶段,构建了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因素及消极使用行为模型。[结果/结论]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社交媒体用户的个人认知,环境因素和用户个人因素共同影响用户的倦怠情绪,倦怠情绪进一步导致用户的消极使用行为,不同强度、来源的用户倦怠情绪所导致的使用行为的消极程度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胡蓉 赵宇翔 朱庆华
用户跨屏行为是移动互联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嬗变的时代性标志,引发了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关注。目前关于用户跨屏行为的研究较为分散,缺乏对跨屏行为机理的系统聚焦与整合性探讨。作为探索性研究,本文尝试通过质性的扎根理论方法,结合深度访谈与焦点小组资料,借鉴Strauss的三阶段分析法,构建"双层—四维"的UTIT整合分析框架,具体涵盖了9个主范畴,39个范畴和117个初始概念。研究从用户、任务、信息、技术四个维度,综合考察用户跨屏行为的外部表现与内部动因,提炼出表现、因果、中介、调节四类关系。该框架在理论上弥补了传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国超 吴思远
[目的/意义]用户回避行为是人工智能时代下人机交互过程中的一种消极反应。探究用户对智能客服的回避机制,提升消费者对智能客服的体验感和留存率,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方法/过程]整合扎根理论和叙事研究方法,通过对访谈资料的编码分析,提炼出77个初始概念、25个基本范畴和7个主范畴。研究梳理范畴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构建智能客服用户回避行为机制的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用户从使用智能客服到触发回避行为会经历一系列心理和认知变化的过程;当回避驱动因素和需求满足程度影响用户心理和行为时会受到用户的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的制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袁嘉芮 邓小昭
[目的/意义]调查工作任务情境下视障用户信息查寻行为,在理论上拓展视障用户信息查寻行为研究的视角和内容,为改进弱势群体信息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采用经典扎根理论对工作任务情境下视障用户信息查寻行为开展调查研究,构建工作任务情境下视障用户的信息查寻行为模型,提炼工作任务情境下视障用户信息查寻行为特征。[结果/结论]工作任务情境下视障用户信息查寻行为过程主要包含4个阶段,其信息查寻行为不是单一的线性过程。视障用户的信息查寻行为具有不同的信息查寻动机,表现出目标导向检索简单化、非目标导向浏览常态化、非正式交流单一化的特点,通过不同的求助类型来获得不同的信息内容。
关键词:
视障用户 信息查寻 信息行为 任务情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美 郝志豪
[目的/意义] 探明用户在使用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过程中的体验状况及生成机制,对于完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促进用户更好利用数据,充分发挥数据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使用扎根理论及文本分析工具,对187个城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用户评论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用户体验的生成过程受用户与平台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各种类型的用户会基于自身的多种需求使用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而平台的数据、功能与界面的多重因素会对满足用户需求造成影响。同时,用户会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形成有用性与易用性的判断,在客观上实现基于用户互动的价值共创。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鲁川 蒋晓阳
居民为什么接受或抵制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居民的采纳意愿和使用行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利用扎根理论的方法,以山东省J市L区L社区为调查对象,基于对30位受访者的深度访谈资料,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和理论饱和度检验等几个阶段,构建了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居民使用的概念模型。结果表明,社区环境因素影响居民的认知,居民认知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居民的使用,探明了环境因素、用户个人认知和使用行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对提高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的居民使用率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图1。表3。参考文献35。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进富 黄涛 张颖颖 田梦
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从平台型组织视角对西光所案例进行扎根理论剖析,探索科研院所平台型组织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及其对衍生创业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科研院所以开放的组织边界为基础,形成多个子平台相互耦合的平台核心以及具有多元异质性主体和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特征的平台边缘,并依据自上而下授权赋能、自下而上资源倒逼、人才管理模式优化和协同竞争互动的机制运行,以上特点将促使内外部资源的有效编排,从而促进衍生创业。研究进一步拓展平台型组织理论的边界,从而为科研院所转型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宁 袁勤俭
用户是信息质量的最终评价者,立足用户视角,研究学术社交网络信息质量的前置影响因素并未获得应有的关注。利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126份学术社交网络信息质量用户评价及研判质性资料,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和理论饱和度检验等多个步骤,归纳了影响学术社交网络用户感知信息质量的120个初始概念和28个范畴,并发展成为9个主范畴,最终获得一条影响学术社交网络信息质量的故事线,在此基础上构建学术社交网络用户感知的信息质量影响因素CPUC模型。结果表明学术社交网络用户感知的信息质量受到社区、平台、用户和内容4个方面的影响,其中,内容因素直接影响学术社交网络的用户感知信息质量,用户因素既是直接变量,又是学术社交网络社区因素及平台因素之间的中介变量,由此析出未来研究的命题和方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舒欣 赵宇翔
[目的 /意义]通过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影响数字移民媒介素养水平的因素,为适应其不断改变的个性特征与数字化学习的需求提出有效的建议,以期缩小代际鸿沟。[方法/过程]基于国内外文献分析,采用以定性研究(扎根理论)为主、定量分析(问卷调查法)为辅的混合方法,对观察、访谈资料进行组织编码,从动机、情感、能力特征等层面归纳数字移民的媒介素养能力,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结果/结论]分析结果发现,新媒体环境下的数字移民活跃好学却又相对保守,其媒介素养水平与使用动机、情感感知、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因而,未来针对数字移民的媒介素养教育要持一种更为开放、互动的态度,在不断参与、接触的过程中提升其数字悟性和能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亚丽 范逢春
[目的/意义]识别ChatGPT-AIGC用户风险感知维度属性,为数字智能时代有效实现风险治理、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价值参考。[方法/过程]结合已有风险感知维度研究成果,通过面对面访谈和线上访谈收集数据,借鉴扎根理论研究思路对访谈文本进行三级编码,构建ChatGPT-AIGC用户风险感知影响机理APCO模型。[结果/结论]结果发现个人风险感知能力影响用户产生不同的风险感知维度,而用户风险感知维度属性又进一步对使用意愿产生影响。基于此,从技术研发、信息监管、法律监督三方面提出风险治理策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昕晨 冯缨
[目的/意义]研究新媒体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改善新媒体信息质量发展现状,加强新媒体信息质量管理能力,为信息质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扎根理论,采集248份新媒体信息质量相关材料,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最终得到一条新媒体信息质量影响因素故事线。[结果/结论]新媒体信息质量与环境因素、管理因素、信息素养以及引导因素息息相关;环境因素通过对管理因素和信息素养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信息质量;管理因素和信息素养能够对信息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引导因素能够对以上影响因素之间的影响程度产生作用。新媒体
关键词:
新媒体 信息质量 扎根理论 影响因素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史雅莉 赵童 杨思洛
[目的/意义]文章从引证视角出发,以科研用户为调研对象,研究其数据认知行为。尝试分析引证过程中科研用户的数据认知行为特征,为科学数据管理部门及相关出版机构的数据管理及用户服务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科研用户展开实证调研,通过半结构化访谈采集样本数据并对数据结果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确定引证过程中科研用户数据认知行为的范畴体系。[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科研用户的数据认知行为分为4个阶段:认知价值判断、认知加工、认知采纳和认知期望。基于此,提出了引证视角下科研用户数据认知行为的干预策略:加强用户数据引用情景的个性化分析,推进基于数据溯源与出版的质量监管,了解用户的数据引用习惯与认知风格,引导用户科学评判数据研究结果的差异性,明确用户数据引用动机与服务认知期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