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94)
- 2023(13873)
- 2022(12320)
- 2021(11592)
- 2020(9609)
- 2019(22188)
- 2018(22199)
- 2017(42655)
- 2016(23368)
- 2015(26136)
- 2014(25526)
- 2013(25119)
- 2012(22965)
- 2011(20620)
- 2010(20394)
- 2009(18901)
- 2008(17876)
- 2007(15381)
- 2006(13430)
- 2005(11390)
- 学科
- 济(91039)
- 经济(90944)
- 管理(66654)
- 业(61314)
- 企(50066)
- 企业(50066)
- 方法(41595)
- 数学(36101)
- 数学方法(35681)
- 农(25776)
- 中国(22698)
- 地方(21988)
- 财(21483)
- 业经(20308)
- 学(20144)
- 农业(17501)
- 环境(15914)
- 贸(15755)
- 贸易(15746)
- 理论(15451)
- 和(15436)
- 易(15143)
- 制(14733)
- 技术(13895)
- 务(13679)
- 财务(13608)
- 财务管理(13589)
- 划(12829)
- 企业财务(12779)
- 教育(11842)
- 机构
- 大学(320094)
- 学院(319835)
- 管理(127633)
- 济(121736)
- 经济(118925)
- 理学(111269)
- 理学院(109964)
- 管理学(107914)
- 管理学院(107373)
- 研究(105971)
- 中国(77448)
- 京(70542)
- 科学(68935)
- 所(53420)
- 财(53316)
- 农(53150)
- 业大(50331)
- 研究所(49178)
- 中心(47999)
- 江(45385)
- 北京(44561)
- 范(44268)
- 师范(43902)
- 财经(43554)
- 农业(41877)
- 经(39537)
- 院(38684)
- 州(37908)
- 师范大学(35522)
- 经济学(35347)
- 基金
- 项目(226944)
- 科学(177649)
- 研究(165778)
- 基金(162985)
- 家(142342)
- 国家(141168)
- 科学基金(121091)
- 社会(102751)
- 社会科(97176)
- 社会科学(97149)
- 省(88939)
- 基金项目(87698)
- 自然(79884)
- 自然科(77893)
- 自然科学(77875)
- 自然科学基金(76450)
- 教育(75618)
- 划(75290)
- 编号(69464)
- 资助(66324)
- 成果(54770)
- 重点(50554)
- 部(48976)
- 发(48891)
- 创(46992)
- 课题(46780)
- 创新(43757)
- 科研(43135)
- 项目编号(42113)
- 大学(41637)
- 期刊
- 济(131968)
- 经济(131968)
- 研究(90111)
- 中国(59532)
- 学报(52315)
- 科学(48147)
- 农(47692)
- 管理(44437)
- 财(39295)
- 大学(38521)
- 教育(37198)
- 学学(35750)
- 农业(33847)
- 技术(27607)
- 业经(23191)
- 融(21788)
- 金融(21788)
- 经济研究(20674)
- 图书(20521)
- 财经(19827)
- 资源(17986)
- 业(17760)
- 问题(17431)
- 经(16919)
- 科技(15884)
- 理论(15075)
- 技术经济(15026)
- 版(14773)
- 现代(14403)
- 实践(14015)
共检索到456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志伟 张桂娇
利用效率的强制性约束和使用额度的阈值管理共同构成了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基本政策,解析清楚二者关系可为区域水资源使用规划和管理政策制定提供重要依据。研究中,论文以京津冀地区生产用水为研究对象,在对2015年地区经济、水资源和环境等相关指标预测基础上,通过多目标决策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产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地区生产需水阈值的变化关系。通过研究获得四个方面发现:现有水资源利用效率难以支持京津冀地区2015年经济目标实现,第一产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能够更有效降低地区需水阈值,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化对生产需水阈值作用存在递减效应,产业间水资源利用效率差异性导致水资源地区间优化结果差异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姚亭亭 刘苏峡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用水压力,是解决京津冀缺水问题的有效措施,对各行业用水效率历史状况的全局把握有助于未来政策的调整。论文比较了京津冀三地的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管网漏损率、人均日生活用水量、污水处理率、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共6项指标组成的综合用水效率,分析了2002—2017年京津冀用水效率的Mann-Kendall突变点和趋势变化,并基于Burg算法功率谱估计分析了各指标的周期变化特征,计算了各指标基于Burg算法的功率谱。结果表明,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节水技术提升等措施的共同作用下,三地用水效率指标的差异在逐渐缩小,显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效应,但仍有明显的发展差异。北京、河北的综合用水效率整体呈增长趋势,河北的增长率(0.16)明显高于北京(0.07),而天津的综合用水效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0.03),重点表现在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的增加(0.18、0.19)。北京综合用水效率整体呈现5 a(周期强度为77 d B)、3 a(73 dB)左右的周期,天津综合用水效率整体呈现7 a(88 dB)、2 a(81 dB)左右的周期,河北综合用水效率整体呈现3 a(81 dB)左右的周期。相比于北京和河北,天津综合用水效率的周期性更强,这意味着可以适时地利用其内在周期调控用水效率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
用水效率 功率谱 变化特征 京津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艺 冯仲科 张晓丽 范永祥
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在区域生态发展和气候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计算是生态系统生产力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利用MODIS遥感产品MOD17A3数据和气象数据,研究了2000—2014年间NPP的分布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分别从空间上与时间上研究森林植被NPP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探究京津冀地区近15 a NPP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从空间分布整体情况来看,气温和降水量均对NPP有正相关影响。从时间相关性来看,NPP与年降水量为正相关关系,NPP随年降水量的增大而增大。并根据所得结论为京津冀地区生态发展提出提高植被生产力的相关建议和对生态现状的改进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丽
本文在梳理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本底特征、发展现状、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发展思路:(1)开源与节流并重,走资源环境的集约发展之路;(2)综合利用行政、立法、市场等多种手段,走资源环境的高效发展之路;(3)统筹规划、管理、整治,走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之路。文章认为,京津冀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是:在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方面,一是节约利用水资源,二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三是推进矿产资源节约,提高开发利用效率,四是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在联防联控环境污染方面,一是全面实行清洁空气行动,二是加大水体污染防治力度,三是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四是海洋环境保护与治理;在构筑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余汪龙 马智胜
考虑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基于2003-2012年市级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模型测度出中国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三大都市圈35个城市的工业效率。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工业发展综合效率水平均相对较低。同时,对区域工业综合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产业结构、资源禀赋水平平、科学技术支出与综合效率呈显著正相关;资本与劳动比、外商直接投资与工业综合效率表现出显著负相关。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建议:加大生产技术研发投入入,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提升;合理调整地区外资政策,充分发挥外资和人力优势;加大环保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力度,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体系;切实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优化能源结构...
关键词:
工业效率 数据包络模型 影响因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左玉珊 王卫 郝彦莉 刘红
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如何快速、准确获取土地覆被信息对该项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遥感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深入,研究者可以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覆被分类研究,并且具有准确、快速、自动化等优点。本文利用MODIS数据具有的多光谱、多时相特点,以京津冀地区为例,选取2013年全年16-day的MOD13Q1/EVI时间序列数据、2013年5月份一期的MOD09Q1(1、2波段)和MOD09A1(3-7波段)产品,并运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对全年MOD13Q1/EV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去云、去噪的平滑重建处理,使其数据更能反映物候周期性变化规律。选择谐波分析后的全年MOD13Q1/EVI时间序列数据、MODIS数据的1-7波段地表反射率和NDWI(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改进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和NDSI(土壤亮度指数),构建了3种特征变量组合方案的CART决策树,分别进行京津冀地区的土地覆被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方案一(全年EVI的23个时相)、方案二(方案一+MOD09的1-7波段地表反射率)和方案三(方案二+MNDWI+NDSI+NDWI)的总体分类精度分别达到86.70%、89.98%、91.34%,Kappa系数分别为84.94%、88.66%、90.20%。研究表明,仅利用MODIS遥感影像自身多种分类特征和决策树方法对宏观土地覆被分类就可达到较高精度,显示了本文分类方法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及MODIS数据在区域尺度土地覆被分类研究方面的优势与潜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蔡洋 胡宝民 霍胜泽
本文结合当今新经济条件下区域合作的特殊性和时代特征,从基于企业网络的经济和区域发展理论上寻求合作的途径,并在最后部分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合作 新经济 企业网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俊文 方晓娟
文章采用LMDI时间分解方法和改进D-R空间分解方法来分析2002—2017年京津冀用水量时空差异的驱动效应。从时间角度看,产业用水强度下降和产业结构调整是京津冀用水量下降的驱动因素;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是促进用水量上升的推动因素。京津冀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用水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促进了用水量增加。从空间角度看,京津冀三地区用水量的空间差异在逐渐缩小,其中,北京和天津第二、三产业用水效率提高促进用水量增幅的下降具有明显优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邹秀清 葛天越 孙学成 邢盛
在新型城镇化转型的进程中,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差异是影响碳排放效率的重要因素。将城乡收入差距、消费差异与碳排放效率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基于2006—2019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应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碳排放效率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利用时期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差异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除2018年外,2006—2019年京津冀地区各城市的碳排放效率均值逐年上升,增长速度趋于平缓,各市碳排放效率存在显著差异;(2)京津冀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与碳排放效率存在“倒U”型关系,消费差异与碳排放效率呈负向关系;(3)碳排放效率、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差异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4)消费差异在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碳排放效率的作用机制中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现阶段京津冀地区各市应协同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差异,促进碳排放效率提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姜 孟鹤 龚晶
本研究运用超效率SBM-DEA模型,估算了2000—2013年京津冀地区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Tobit模型检验了自然条件、水利设施、农业生产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对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虽然整体高于全国水平,但仍存在提升空间,其中河北省的农业节水潜力最大,未来应加强三地农业水资源的保护协作和节水技术共享;地下水占供水结构比例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对京津冀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水库容量、牧渔业占农业总产值比例、户均耕地面积、农村家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嘉惠 吴克宁 李晨曦 刘欢 王思懿 马春光
[目的]以土地投入、产出为基础,分析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为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构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值,并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分析法对京津冀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空间差异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1)京津冀整体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耦合协调度较低,耦合协调平均值为0.425,属于濒临失调衰退类型,并且各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2)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为0.217 928,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形态;(3)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空间差异主要受区位优势、产业结构等影响,京津冀3地仅有北京、天津2个城市处于协调发展状态,河北省整体都处于失调衰退状态。[结论]根据区域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空间分异特点,应制定差异化策略,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经济效益。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嘉惠 吴克宁 李晨曦 刘欢 王思懿 马春光
[目的]以土地投入、产出为基础,分析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为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构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值,并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分析法对京津冀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空间差异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1)京津冀整体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耦合协调度较低,耦合协调平均值为0.425,属于濒临失调衰退类型,并且各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2)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为0.217 928,表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欣 刘鹏程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提供的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对京津冀地区2017年—2019年遥感影像进行分类,解译出林地、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等类型,由此发现三年内林地、耕地、草地面积变化幅度最大,其次为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土地利用类型主要由耕地转向林地、草地;土地利用面积的变化导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总值从2017年的3 914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4 013.99亿元,其中林地面积的变化起主要作用,而未利用地贡献最低;ESV对三地的生态价值系数缺乏弹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对ESV的影响较小,结果具有可靠性. 研究表明伴随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生态服务有所提高,但应当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格局,加强对林地、草地、水域的保护,推进集约用地,合理开发未利用地.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贺小丹 田新民
新型工业化阶段,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向制造业的全方位渗透,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融合的根本动力,对于提高中国产业结构层次与核心竞争力起着关键作用。以京津冀为例,基于投入产出表,可在对比评价三地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结构,以及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结构进行分解计算,对京津冀地区高端生产性服务在制造业中的渗透性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对于如何进一步在京津冀地区推进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并促进其在制造业中的全面渗透,从而加速实现产业融合,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卜洪运 陶玲玲 赵琳皓
基于指数功效函数和MalMquist指数法对2000-2014年京津冀高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测算与分析。首先,运用EviEws软件对两个变量进行协整分析,得到两个变量的长期与短期关系;然后,参考新古典增长模型对两个变量函数关系进行假设,并通过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增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大,主要体现在对技术进步的贡献上;随着促进作用边际效应递减,当促进作用达到某一最大值,影响力达到稳态水平。近几年,京津冀高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已经趋于稳定状态,因此,京津冀应该在协同发展的背景下,营造区域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