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0)
2023(8395)
2022(7045)
2021(6614)
2020(5313)
2019(11724)
2018(11479)
2017(22287)
2016(11900)
2015(12811)
2014(12341)
2013(11521)
2012(10493)
2011(9223)
2010(9471)
2009(8912)
2008(8696)
2007(7584)
2006(6772)
2005(5966)
作者
(29745)
(24619)
(24593)
(23498)
(15925)
(11697)
(11199)
(9431)
(9364)
(9011)
(8256)
(8155)
(7780)
(7703)
(7602)
(7591)
(7468)
(7407)
(7217)
(6911)
(5972)
(5921)
(5832)
(5674)
(5620)
(5513)
(5503)
(5419)
(4834)
(4827)
学科
管理(39310)
(39032)
经济(38990)
(35794)
(30722)
企业(30722)
(16208)
方法(13682)
(13524)
中国(12142)
数学(11329)
数学方法(11085)
(10975)
财务(10951)
财务管理(10929)
企业财务(10357)
业经(10349)
(10277)
(9984)
(9216)
贸易(9210)
(9001)
农业(8547)
(8447)
银行(8445)
(8026)
地方(7496)
理论(7413)
(7272)
金融(7271)
机构
学院(155648)
大学(150270)
(63621)
经济(62200)
管理(60001)
理学(51145)
理学院(50659)
管理学(49844)
管理学院(49548)
研究(49417)
中国(39378)
(33829)
(30408)
科学(27306)
财经(25743)
(23935)
中心(23794)
(23367)
(23123)
(20734)
研究所(20440)
(20269)
师范(20124)
(19219)
经济学(19183)
业大(19180)
财经大学(19041)
北京(18796)
(18327)
经济学院(17202)
基金
项目(100473)
科学(80696)
研究(79359)
基金(72543)
(61460)
国家(60898)
科学基金(53481)
社会(50484)
社会科(47799)
社会科学(47792)
(39769)
基金项目(37263)
教育(37144)
编号(34062)
自然(33182)
(33109)
自然科(32421)
自然科学(32415)
自然科学基金(31811)
资助(29246)
成果(28352)
课题(23551)
重点(22681)
(22410)
(22127)
(21611)
(21297)
项目编号(21047)
(20989)
国家社会(20339)
期刊
(74893)
经济(74893)
研究(48804)
中国(29688)
(27666)
管理(23625)
教育(20040)
(19894)
(18170)
金融(18170)
科学(18128)
学报(18086)
大学(14642)
业经(14082)
学学(13804)
农业(13608)
技术(13126)
经济研究(13060)
财经(12415)
(10752)
问题(9019)
(8347)
财会(7738)
现代(7659)
商业(7283)
会计(7148)
国际(7134)
理论(6913)
职业(6820)
(6796)
共检索到236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江登英  康灿华  
我国宏观调控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就业充分和国际收支平衡四个目标。从多目标决策视角进行分析,当前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总量增加,但失业率逐年攀升;物价总体水平较低,但近期CPI增长较高;内需增长不足,但外需增长迅速,应当注重宏观调控时机的前瞻性、调控政策的组合性和调控手段的多样性,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海丰  
(一)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金融宏观调控的目标:(1)稳定币值(包括国内物价与对国外的汇率);(2)正常速度的经济增长;(3)较高的就业率。西方中央银行只是在货币政策方面对总量调控作出决策。但它对经济结构是无能为力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是资本家为了更多地榨取剩余价值,尽量压低工人的收入,而榨取的剩余价值除了满足资产阶级本身挥霍无度的生活之外,还是把越来越多的积聚的财富投入到生产中去。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越多,由于工人收入的相对低下,缺乏有效需求,这就发生市场商品滞销。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冯海发  
农业宏观调控目标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何对农业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是一个关系到农业发展成败的重大问题。农业宏观调控体系包括宏观目标、宏观调控手段和宏观调控政策,其中宏观调控目标是最为重要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瑞  
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比较于西方发达国家,具有几个不同的特点:既有总量目标,也有结构目标;确立了经济和社会两类调控目标;在数量上绝不止4个,且优先顺序相机选定;目标选择灵活,并不拘泥于调控时间以及所谓政治周期。"十二五"规划充实了许多宏观调控指标,也带来了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应当继续坚持以GDP指标为核心的经济增长目标,科学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万元产值能源综合消耗目标应当采用更加先进的计量标准。当前国际收支平衡目标无法实现,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隐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匡家在  
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决定经济能否平稳增长的重要因素。对于宏观调控的内涵 ,学术界有较大分歧 ,尽管中国的宏观调控目标与西方没有两样 ,但在转轨过程中 ,宏观调控的目标次序必须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做出调整。短期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必须兼顾中长期市场化的制度变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杰  翟福昕  
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着经济增长减速、制造业泡沫化、房价波动和影子银行四大主要风险,集中体现为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增长乏力以及房地产价格波动可能导致金融风险两大问题。我国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之间存在内在的冲突与困境,且难以通过一种或几种政策目标的组合加以解决。供给侧的政策转型是破解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缺失难题与当前宏观调控政策困局的最优选择,具体应从推进金融体系改革、打破垄断体系、减轻企业负担三方面着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勇  姚驰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范式转变特征的DSGE模型,对通胀目标调整过程中的结构性变化以及政策可信度如何影响这一结构转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通胀目标调整过程中政策可信度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调控效应。本文分析得到:在政策当局做出政策目标调整后,如果市场预期这一政策可信,那么主要经济变量将会在政策调整期内达到目标均衡水平;反之,如果市场预期这一政策不可信,那么市场预期和政策目标之间的分歧将使得主要经济变量偏离目标均衡水平,导致政策调整无法实现其既定目标。同时,政策可信度不仅有助于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还能降低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经济波动,具有较好的宏观调控效应,从而降低政策实施成本。特别是,政策可信度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这一稳定效应在中长期内更为明显。本文分析为理解经济结构性转变过程中的政策信用和预期管理等问题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袁义才  梁雪辉  
房地产的高交易成本特征、准公共产品属性和一定的垄断性特征决定了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不能实现市场供求均衡,更不可避免地出现种种市场失灵。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可分为投机抑制目标、均衡供应目标与福利保障目标。我国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是抑制甚至局部性遏止市场投机炒作行为,调整市场不合理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供求实现最优均衡,使得中低收入居民享有基本住房保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万达  
我国房价上涨是一连串事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升值以及国家宏观政策将"经济过热"作为调控目标的大背景下,应明确提出将房地产调控目标从"控制房价上涨"转变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双重目标上来。具体来说,要将住宅与房地产区别开来调控,将住宅当成准公共产品进行规划和开发,要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建华  杨晓光  
面对宏观经济各种运行态势,政府将采取不同的宏观调控手段以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本文针对政府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工作任务,分析了面向宏观调控决策过程的基本需求,构建了一个基于数据仓库的宏观调控决策支持系统的框架。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在数据挖掘和文本挖掘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和指标预测,从经济周期的完整过程对宏观调控政策效果予以评价,从而为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姚磊  
财政宏观调控决策系统的建立姚磊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财政具有分配、调节和监督的基本职能,因此,财政是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主渠道之一,是重要的经济调节杠杆之一。是保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佳宾  
经济运行中结构型宏观调控,是为了产业资源的有效配置。此轮经济增长虽源于消费结构升级,但由于万元消费等级的产业带动力度不强,产业运行明显受到政府投资需求拉动的影响。由于各个产业市场化程度的差异,价格机制无法完全正常调节产业间关系。随着我国经济自主运行特征逐步完善,从产业投资方向上实现战略调整,成为宏观经济有效调控的关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伟  苏剑  
生产成本上升、技术进步方式变化、投资收益率下降、出口导向型增长不可持续,这几个因素使得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常态"。这个新常态的表现就是经济增长率下降、"滞胀"隐患出现、就业压力减小、消费占比提高、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换,以及对自主研发的需求增加。在"新常态"下,我国应该适度降低经济增长目标,深化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实行供给和需求双扩张的政策组合,在需求管理方面,实行货币稳健或小量紧缩、财政扩张的政策组合。就目前而言,我们不建议采取大规模的扩张性政策,而是建议采取以供给管理为主、需求管理为辅的定向"微刺激"政策体系,既保证经济增长和就业,又尽可能促进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