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2)
- 2023(9406)
- 2022(7153)
- 2021(6162)
- 2020(4906)
- 2019(10687)
- 2018(10362)
- 2017(19602)
- 2016(10798)
- 2015(11503)
- 2014(11319)
- 2013(10684)
- 2012(9376)
- 2011(8228)
- 2010(7932)
- 2009(7292)
- 2008(7044)
- 2007(6145)
- 2006(5411)
- 2005(4877)
- 学科
- 济(40647)
- 经济(40601)
- 管理(30081)
- 业(29081)
- 企(22080)
- 企业(22080)
- 方法(16097)
- 数学(14178)
- 农(14024)
- 数学方法(14016)
- 中国(13106)
- 学(11204)
- 业经(10988)
- 农业(9660)
- 财(9655)
- 贸(9414)
- 贸易(9412)
- 易(9203)
- 环境(9086)
- 地方(7997)
- 发(7284)
- 技术(7143)
- 制(7059)
- 产业(6988)
- 划(6746)
- 银(6329)
- 银行(6274)
- 融(6109)
- 金融(6107)
- 行(5931)
- 机构
- 大学(152224)
- 学院(151953)
- 济(59313)
- 经济(58271)
- 研究(56077)
- 管理(55352)
- 理学(48840)
- 理学院(48274)
- 管理学(47188)
- 管理学院(46963)
- 中国(39996)
- 科学(39660)
- 农(38901)
- 京(32115)
- 业大(31899)
- 农业(31075)
- 所(30298)
- 研究所(28452)
- 财(24562)
- 中心(24495)
- 江(22618)
- 院(21130)
- 农业大学(20849)
- 财经(20402)
- 北京(19526)
- 省(18974)
- 经(18724)
- 范(18418)
- 经济学(18362)
- 师范(18028)
- 基金
- 项目(114364)
- 科学(88556)
- 基金(83790)
- 家(78547)
- 国家(77936)
- 研究(73139)
- 科学基金(64764)
- 社会(48117)
- 社会科(45695)
- 社会科学(45680)
- 省(45463)
- 基金项目(44895)
- 自然(44681)
- 自然科(43713)
- 自然科学(43693)
- 自然科学基金(42942)
- 划(38812)
- 资助(32456)
- 教育(31964)
- 重点(26519)
- 编号(26241)
- 发(25043)
- 计划(24674)
- 创(23980)
- 部(23348)
- 科研(23010)
- 创新(22578)
- 科技(22526)
- 业(21785)
- 国家社会(21070)
共检索到211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凡 田大伦 闫文德 王光军 郑威 梁小翠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3种多环芳烃污染水平(重度L3:371.79 mg.kg-1)、(中度L2:186.35 mg.kg-1)、(轻度L1:77.79 mg.kg-1)下对1年生南方绿化树种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和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绿化树种均能在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中生长;经6个月和12个月的胁迫处理后,马褂木的茎高和地径在L1、L2污染水平下均比对照高,且马褂木地径生长变化率与多环芳烃L2污染水平呈显著差异关系,而广玉兰只有高生长在L2污染水平下比对照高;马褂木地径增长量与广玉兰相比,12个月后分别在L1和L2水平...
关键词:
多环芳烃 绿化树种 生长 广玉兰 马褂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凡 田大伦 闫文德 王光军 梁小翠
利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4种绿化树种对柴油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的影响,开展修复后土壤PAHs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年后栽培植物土壤中PAHs含量在L1,L2,L3水平下比对照分别降低50.6%,61.4%,43.9%,平均为51.9%,且在3~6个月内PAHs含量减少最快;PAHs组分中以苯并蒽、蒽、芘减少最多,分别达74.8%,69.6%,58.1%。不同树种对PAHs含量影响无显著差异。将平均效应区间中值作为警戒水平,计算得到PAHs的潜在生态风险可能性,结果显示L3污染水平下植物处理中PAHs组分芴、菲、芘的生态风险仍然很高,说明治理PAHs污染最根本的办法是控制PA...
关键词:
土壤 多环芳烃 风险评价 绿化树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解莹然 张娟 李乐 刘燕
为了解北京市常用常绿植物对大气污染物多环芳烃的富集能力,以陶然亭公园和马甸公园为样地,运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了9种健康生长的常绿植物冬季叶片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并对比分析了其中4种植物在不同样地的富集能力差异。结果显示:同一样地叶片多环芳烃富集特征存在种间差异。陶然亭公园9种植物叶片中,白皮松叶片中多环芳烃的总含量最高,叶片多环芳烃总含量排序为白皮松>雪松>华山松>侧柏>油松>粗榧>沙地柏>圆柏>白扦,其中白皮松叶片内轻环多环芳烃含量最高,白扦的含量最低;粗榧叶片内中环多环芳烃含量最高,沙地柏的含量最低;油松叶
关键词:
常用常绿树种 多环芳烃 富集特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红艳 李吉跃 刘增
该文研究了北京市房山区 3 2种主要绿化树种对大气SO2 的吸收、累积特点及其指示与净化作用 .结果表明 :树木对SO2 有吸收累积的作用 ,但不同树种之间差异较大 ,其中绦柳净化SO2 的能力最强 ,刺槐、国槐、构树、连翘、栾树、柿树、紫穗槐等树种也是优良的净化SO2 污染的树种 .从总体上看 ,树木吸收、积累SO2 的能力表现为落叶乔木 >灌木 >常绿针叶树
关键词:
绿化树种 大气污染 指示作用 净化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忠文 闫文德 郑威 梁小翠
利用盆栽试验对樟树、栾树、广玉兰、马褂木4种绿化树种进行不同浓度的PAHs污染处理,研究在不同污染浓度处理下,不同浓度PAHs处理对4种树种的光合特性(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胞间CO2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AHs污染处理下,4个树种的光合日进程均受到影响。污染处理组栾树、樟树、马褂木3个树种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VCond的日变化曲线呈现单峰曲线,而对照组为双峰曲线,污染处理改变了3个树种的午休机制。栾树和马褂木在低、中、高污染下的VCond值均要大于对照,马褂木的VCond值随浓度升高而增大;樟树和广玉兰的VCond在中浓度时最大且大于对照,高浓度污染下VCond最小且小于对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孔祥迪 刘莉 李炎璐 于欢欢 陈超
为探讨不同多环芳烃(PAHs)对海水鱼类早期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分别比较研究了多环芳烃中的3环菲(PHe)、4环芘(Py)、5环苯并芘(BAP)单一暴露和与α-萘黄酮(ANF)联合暴露对条纹锯鮨(CeNtroPristis striAtA)胚胎发育及早期仔鱼的毒性效应。对其胚胎中的细胞色素酶(eroD)活性、发育畸形(以心脏畸形为准)、孵化率和早期仔鱼死亡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1)BAP、Py的浓度与eroD活性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比PHe明显,3种PAHs对条纹锯鮨胚胎中eroD活性的诱导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BAP、Py、PHe,其活性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各物质的最高浓度组,其...
关键词:
条纹锯鮨 多环芳烃 胚胎 仔鱼 毒性效应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斌 庞碧剑 谭趣孜 巫冷蝉
研究了在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幼苗期(2013年5月,春季)、中鱼期(2013年7月,夏季)和成鱼期(2013年10月,秋季)北仑河口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系统多环芳烃(PAHs)的时空分布、组成、风险及来源,分析了养殖环境对PAHs分布的影响因素及中华乌塘鳢的富集响应,并评估了养殖环境的理论阈值及剩余环境容量。结果表明,系统内4个管理窗口(G1、G7、G3、G5)养殖水体的多环芳烃浓度的空间变化为G5>G7>G1>G3,主要受管理窗口理化性质差异、海水和陆源输入的影响;时间变化为中鱼期>成鱼期>幼苗期,主要与珍珠湾水质季节变化以及地表径流输入有关。受管道颗粒物含量影响,沉积物多环芳烃含量的空间变化为G1>G3>G7>G5;时间变化为幼苗期>中鱼期>成鱼期,主要与珍珠湾水质季节变化有关。幼苗期管理窗口水体多环芳烃主要源于石油燃烧排放,中鱼期主要是石油、石油燃烧和木、煤燃烧排放的混合源,成鱼期主要源于木、煤燃烧排放。而沉积物的多环芳烃主要是石油燃烧和木、煤燃烧排放来源。养殖水体多环芳烃的危害商值(HQ)小于1,沉积物多环芳烃含量均低于效应区间低值(ERL),说明该系统多环芳烃的生态风险较小。中华乌塘鳢的致癌风险指数(CRI)均低于1×10~(-6),没有致癌风险,CRI的时间变化主要与珍珠湾水质的季节变化有关,空间变化可能受陆源输入影响。中华乌塘鳢的CRI为可接受或较高时,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系统PAHs的剩余环境容量较高,养殖环境较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章帆 闫文德 王姣龙 李际平
为分析不同浓度芘胁迫下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变化情况,进一步研究多环芳烃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机理提供科学理论和参考。选取栾树、樟树为试验对象,测定在不同芘浓度胁迫下(L_0:0 mg/kg;L_1:500 mg/kg;L_2:2 000 mg/kg)两种树种的根系分泌物的组成成分、总碳、总氮含量及根系活力吸收面积、磷酸酶活性吸收面积及其生长形态。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芘胁迫下,2种绿化树种根系分泌物种类均发生明显变化,栾树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到化合物种类顺序为:L_1(20种)> L_2(19种)> L_0(15种);樟树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到化合物种类顺序为:L_1(14种)> L_2(9种)> L_0(7种)。不同浓度的芘胁迫改变了植物根系的活性吸收能力,且低浓度的胁迫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本研究可为城市绿化树种去除土壤中的多环芳烃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罗颖丽 闫文德 田大伦 梁小翠 彭钢
多环芳烃(PAHs)是由2个或者2个以上苯环组成的一类复杂烃类,它广泛存在于环境中,是由包含C和H的化合物不完全燃烧形成的(Ribes et al.,2003)。城市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最重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包括钢铁和石油工业生产中的排放和城市非工业区室外环境供暖燃煤和机动车燃油中的
关键词:
多环芳烃(PAHs) 樟树叶片 日变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郑威 闫文德 梁小翠 朱凡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设置对照(CK)、低(L1)、中(L2)、高(L3)不同污染浓度土壤,研究栾树幼苗PAHs的吸收累积情况及在其体内的再分配。结果如下:栾树幼苗可以吸收积累土壤中的PAHs。随土壤中PAHs浓度的增大,其体内的PAHs总含量及根、干、叶中的PAHs均呈递增趋势,L1、L2、L3处理组根、干、叶中PAHs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栾树叶中PAHs占体内PAHs总量的比例呈逐渐降低趋势,而根中PAHs占总量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干中PAHs含量所占比例相对稳定。
关键词:
栾树幼苗 土壤 多环芳烃 积累 再分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香 田雪琴 王志云 殷爱华 柯欢
利用3种不同的混合基质,对银柴Aporusa dioica、吊瓜木Kigelia africana、石笔木Tutcheria championi、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大叶桂樱Laurocerasus zippeliana、铁冬青Ilex rotunda大容器苗抽梢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S2栽培基质(50%塘泥+30%煤灰+20%泥炭)有利于银柴、吊瓜木、铁冬青大容器苗的生长和抽梢,生产上可选用S2栽培基质;S3栽培基质(30%塘泥+40%椰康+30%蘑菇渣)的理化性质比较稳定,其有机质以及氮、磷和钾的含量也都较高,能更好地促进大叶桂樱的抽梢和生长...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蒋闰兰 肖佰财 禹娜 陈立侨
多环芳烃(PAHs)是广泛存在于水体环境中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因其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而备受关注。本文简述了PAHs的定义、分类、来源及其污染现状,并综述了PAHs在水生生物体内蓄积、代谢规律及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在急性毒性层面综述了PAHs对不同水生动物的毒性程度及急性致死效应;在亚急性及慢性毒性层面分别从分子水平、生理生化酶水平、细胞组织水平,综述了:PAHs暴露对水生生物的分子毒性,导致DNA单链断裂、PAHs-DNA加合物的形成;PAHs暴露对水生生物抗氧化酶系统(SOD、CAT、GPx、GSH/GSSG)、外源性有机污染物代谢酶(EROD、GST)活力的影响;PAHs暴露...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世霞 朱淮武 张笑一 关小满
将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联用,对贵阳红枫湖水样中16种美国环境保护署优控的多环芳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枫湖水中16种多环芳烃总量为0.1671~0.3364μg/L,与国内其它水系相比,湖中存在多环芳烃轻度污染。7种(萘、荧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和苯并(ghi)苝)多环芳烃的总量未超出中国城市供水行业对多环芳烃规定的限值,但作为饮用水源,红枫湖水中的苯并(a)芘含量已超出我国标准GB3838-2002中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的苯并(a)芘限值,并且苯并(a)蒽、艹屈、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的含...
关键词:
红枫湖 地表水 多环芳烃 来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伟亚 刘敏 杨毅 陆敏 侯立军 于英鹏 汪青
以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PA)优先控制污染物清单中16种多环芳烃(PAHs)为研究对象,仅考虑人为排放源,根据11种主要排放源排放数据和相应排放因子估算上海市PAHs年排放量。结果表明:2012年上海市16种PAHs的排放量约为447.8t,7种致癌性PAHs排放量为60.06t,排放密度为70.6kg/km2。从排放源看,炼焦用煤和民用燃煤是PAHs排放的主要来源,两者占总排放量的56.0%,天然气、炼油排放量次之。从排放谱看,萘(NAP)排放量最大,占总量的30.8%,其次为菲(PHE),致癌性PAHs占排放总量的13.4%。另外,PAHs排放以低环(2~3环)为主,占排放总量的71...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帆 翟毓秀 任丹丹 郭萌萌 吴海燕 谭志军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和紫外检测联用技术,建立了海洋沉积物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同时测定方法。样品用异丙醇提取,HLB固相萃取柱净化,Waters PAHs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分离,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脱,荧光-紫外检测器串联检测。本方法中,16种PAHs在各自相应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添加水平为5μg/kg和10μg/kg时,回收率在72.6%~117%之间(n=6),RSD%均小于10%,检出限(S/N=3)为0.2~4.9μg/kg。利用该方法对采自大连和烟台沿岸的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分析,发现均含有一定的PAHs组分。该方法方便、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