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97)
- 2023(15540)
- 2022(13620)
- 2021(12776)
- 2020(10720)
- 2019(24768)
- 2018(24876)
- 2017(47421)
- 2016(26172)
- 2015(29689)
- 2014(29766)
- 2013(29007)
- 2012(26839)
- 2011(23968)
- 2010(23985)
- 2009(22194)
- 2008(21804)
- 2007(19277)
- 2006(17147)
- 2005(15427)
- 学科
- 济(95934)
- 经济(95776)
- 管理(80828)
- 业(72360)
- 企(60968)
- 企业(60968)
- 方法(40901)
- 数学(34638)
- 数学方法(34153)
- 财(28922)
- 农(28458)
- 中国(26105)
- 制(25613)
- 业经(23033)
- 学(22293)
- 地方(20801)
- 银(18604)
- 银行(18558)
- 农业(18276)
- 务(18153)
- 体(18099)
- 财务(18069)
- 财务管理(18019)
- 理论(17801)
- 行(17670)
- 贸(17207)
- 贸易(17198)
- 融(17053)
- 金融(17044)
- 企业财务(17027)
- 机构
- 大学(365321)
- 学院(363813)
- 管理(143180)
- 济(139143)
- 经济(135744)
- 理学(122758)
- 研究(121743)
- 理学院(121351)
- 管理学(119245)
- 管理学院(118587)
- 中国(94486)
- 京(79254)
- 科学(75887)
- 财(69185)
- 所(61613)
- 农(60671)
- 中心(56174)
- 江(55680)
- 研究所(55465)
- 业大(54904)
- 财经(53853)
- 北京(50126)
- 范(48765)
- 经(48692)
- 师范(48293)
- 农业(47427)
- 州(44877)
- 院(44631)
- 经济学(40400)
- 财经大学(39853)
- 基金
- 项目(245828)
- 科学(192796)
- 研究(181689)
- 基金(176916)
- 家(153918)
- 国家(152595)
- 科学基金(130921)
- 社会(112448)
- 社会科(106247)
- 社会科学(106221)
- 省(96284)
- 基金项目(94435)
- 自然(85564)
- 教育(83557)
- 自然科(83519)
- 自然科学(83501)
- 自然科学基金(81979)
- 划(81199)
- 编号(75622)
- 资助(72276)
- 成果(62653)
- 重点(54710)
- 部(54037)
- 课题(52309)
- 发(51424)
- 创(50837)
- 创新(47440)
- 制(47301)
- 科研(46623)
- 项目编号(46404)
- 期刊
- 济(158476)
- 经济(158476)
- 研究(109162)
- 中国(75826)
- 学报(57878)
- 农(55743)
- 财(54938)
- 管理(53432)
- 科学(52512)
- 教育(44361)
- 大学(43910)
- 学学(41044)
- 农业(38132)
- 融(34845)
- 金融(34845)
- 技术(31540)
- 业经(26365)
- 财经(26231)
- 经济研究(23201)
- 经(22288)
- 问题(20996)
- 图书(19916)
- 业(19179)
- 理论(18546)
- 版(17549)
- 科技(17287)
- 实践(16933)
- 践(16933)
- 现代(16261)
- 技术经济(16170)
共检索到548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郭伟奇 孙绍荣
在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中,被管理者完成的事务需要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中会有多个监管主体参与,且在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不同的监管博弈关系,这增加了监管难度。将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作为研究对象,从监管幅度的扩展程度、监管相关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素以及监管机构的混杂程度等方面阐述了此类行为监管协调缺陷问题的成因。建立了基于2-模网络的监管协调机制分析模型,利用网络拓扑结构针对各环节的博弈参与主体的监管问题进行了分析。选取几起典型的食品安全监管案例,利用2-模网络的分析方法,构建了"监管主体—监管环节"矩阵,对2-模网络进行了中心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结合分析结果提出改善行为观测及行为属性判定能力、通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费威
针对食品安全相关政策的实施有效性会使公众减少他们为避免食品安全危害的支出,进而减弱政策实施有效性的抵消效应的存在,分别建立了以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以社会全体作为监管主体的两个模型,并对两个模型中抵消效应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当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的损失总和相对较小或者相对较大并严重到一定程度时,由社会全体作为食品安全的监管主体是更有效的;当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的损失总和相对较大或者相对较大但没有严重到一定程度时,由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作为监管主体是更有效的。最后结合具体算例对模型结论进行了验证,对结论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实际意义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抵消效应 食品安全监管 不同主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倪楠
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分离的现状造成了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协调,而这种不协调表现在各个方面,其中农村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就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下最薄弱环节。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农村领域食品安全事件充分说明,现阶段各监管主体在分段监管体制下,所实施的农村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还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分析,不断扩大农村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覆盖面、建立集市报备制度、构建社会监管体系和搭建城乡一体化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已成为当下破解农村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新举措。
关键词:
农村食品安全 备案机制 监管主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路平平 汪洋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极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实施有效的食品安全应对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几点政策建议:健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食品安全教育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消费者组织、行业协会的监督作用等。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监管 国际经验 长效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晓涛 孙长学
食品安全监管诸多问题中,监管主体的设置与职能分配是核心问题。我国政府在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上,基本采取以政府多个部门实行切块分段共管的模式。在这一模式的运行中暴露出部门之间的协调性问题、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食品安全监管行业参与不够问题以及食品安全监管中消费者的作用发挥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改革。改革思路是将多部门监管体系转变为综合部门监管体系,加大协调力度和完善协调机制。其具体措施:一是成立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二是对政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进行合理分工;三是充分发挥地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四是建立消费者组织、中介组织、企业和政府间相互沟通的机制。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监管体制 监管主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喻志军 郑风田 曹冰雪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尤以"三聚氰胺"事件最令人痛心——严重伤及众多婴幼儿的生命安全,最终致使三鹿集团倒闭并波及整个中国乳制品行业。导致如此严重后果的关键在于:乳制品生产企业原材料采购环节质量失控——三鹿集团为降低成本,收购掺有"三聚氰胺"的原奶。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种行为在当时已成行业潜规则。不仅如此,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现,还在于销售环节食品质量监管制度不完善。本文着眼于企业外部治理角度,从食品生产企业采购与销售环节入手,重点分析中国公众参与企业治理的现状,基于问卷调查,结合Logistic回归得出结论: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市场取向的不断深入,中国需要构建有公众(如NGO)参与的企业外部治理机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牟少飞
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对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作出了调整,至此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变革大致经历了单部门监管、多部门分散监管、多部门协调监管、集中统一监管4个阶段。在对比分析中国、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食品安全监管道路,标本兼治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发达国家和地区 监管体制 特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杭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冀宁 付晓燕 童毛弟 马百超
基于理论推演法,选取用以评判食品安全监管质量的相关指标,进而构建评判体系。结合上述评判体系,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食品安全监管评价模型,通过德尔菲专家调查法和Super Decision软件确定各指标的对应权重,为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姗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对饮食的营养和健康需求日益提高,但是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严重影响着消费者对国内食品的信心。发达国家通过严格立法和统一管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对中国应对食品安全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食品安全监管 立法 管理机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喻玲
食品具有入口特征,生命具有不可回复性,所以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与其他市场监管的最大不同就在于,食品安全监管要重在预防。食品安全监管存在一系列失灵,这也是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原因。食品安全监管权配置的不科学"多头性",导致了监管过度、监管不足及监管不当现象同时存在。改进监管效果的最优手段不是设立新的监管部门,而是利用和整合现有监管资源。包括:信息披露、明确监管主体及其职责、加强再监管激励、完善对监管主体的财务及认识监管以及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食品卫生 监管 再监管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吴卫
农村是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很大,农村群众文化素质偏低、食品经营水平不高、监管力量缺乏致使监管不到位等导致农村食品安全水平偏低。如何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维护农村消费安全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湖南省为例,分析了农村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食品安全 现状 对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郭全洲 谭立群 王凤飞 王惠霞 耿志惠 张涵
针对目前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弊端,从供应链协同角度分析影响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运行的因素,提出着眼于长效监管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模型。该模型是一个开放共生系统,具有全程监管、协同联动、监管追溯、惩罚和扶持服务相结合、全社会参与的特点。为此,应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协同、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运行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晁云霞
食品卫生安全关乎每个消费者的利益,而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存在轻视食品安全、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动机。食品安全监督是政府部门应当提供的公共服务之一。文章通过运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两种分析方法,对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中经济主体之间的博弈进行分析,揭示了监督部门和企业围绕食品质量问题的行为动机和博弈的均衡结果,提出了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几点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向东 刘敏
2011年12月2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12年消费主题为"消费与安全",并将围绕这一年主题开展消费教育、消费咨询等一系列活动。而食品安全应该是"消费与安全"主题的重中之重,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民众的身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