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10)
2023(5186)
2022(4415)
2021(4189)
2020(3688)
2019(8297)
2018(8273)
2017(14726)
2016(8426)
2015(9417)
2014(8958)
2013(8497)
2012(8393)
2011(7470)
2010(7629)
2009(6873)
2008(7087)
2007(6584)
2006(5831)
2005(5243)
作者
(27700)
(23034)
(22979)
(21829)
(14816)
(11268)
(10465)
(9049)
(9003)
(8470)
(8002)
(7981)
(7693)
(7568)
(7295)
(7075)
(7053)
(7003)
(6818)
(6687)
(5915)
(5898)
(5776)
(5382)
(5278)
(5216)
(5205)
(5109)
(4886)
(4818)
学科
(29592)
经济(29551)
管理(21383)
(18765)
(14997)
企业(14997)
方法(14384)
数学(12287)
数学方法(11972)
(10917)
中国(8311)
(8006)
(7793)
业经(6409)
(5896)
理论(5682)
农业(5474)
(5385)
贸易(5381)
(5238)
(5090)
(4782)
银行(4740)
地方(4647)
(4589)
金融(4586)
技术(4519)
(4475)
(4444)
财务(4430)
机构
大学(120483)
学院(117247)
研究(46784)
(41027)
经济(40020)
管理(38824)
中国(35046)
科学(33915)
理学(33016)
理学院(32529)
管理学(31421)
管理学院(31246)
(29822)
(28352)
(26498)
研究所(24355)
农业(24004)
业大(23263)
中心(21493)
(19161)
(19004)
北京(18048)
(17170)
(16628)
(15488)
农业大学(15439)
技术(15245)
师范(15161)
(15041)
(14975)
基金
项目(81545)
科学(61344)
基金(58057)
(55088)
国家(54654)
研究(52063)
科学基金(44032)
自然(31777)
(31301)
自然科(31091)
自然科学(31076)
自然科学基金(30479)
社会(30178)
基金项目(29837)
社会科(28473)
社会科学(28464)
(27922)
资助(25201)
教育(23729)
编号(20121)
重点(19424)
计划(18267)
成果(17175)
(17070)
科技(17001)
(16902)
科研(16568)
(16257)
创新(15374)
大学(14599)
期刊
(45369)
经济(45369)
研究(32074)
学报(31040)
中国(27120)
(26785)
科学(24290)
大学(22344)
学学(21145)
农业(18189)
管理(15679)
(15643)
教育(13888)
(10515)
技术(10029)
业大(9362)
(9265)
金融(9265)
图书(8278)
(8113)
财经(7766)
农业大学(7596)
经济研究(7223)
林业(6857)
(6799)
科技(6407)
统计(5929)
业经(5922)
书馆(5800)
图书馆(5800)
共检索到183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晓岚  汪小钦  
不同类型的遥感数据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如果综合应用,可以实现信息的互补,提高地物的识别精度。本文以福建省漳浦县为研究区域,利用SPOT5、ASTER和CBERS等多源遥感数据对植被的识别和提取方法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专题信息提取流程。首先设计了基于不同植被专题信息自动提取的专家库,对单一遥感数据进行专题提取,然后基于专家知识进行决策级植被信息融合。多源遥感数据所提供的信息的优越性在于可以将不同传感器的光谱信息和时相特征进行互补,利用不同植被在不同遥感数据上的特征和专家知识,建立隶属度函数,判别每个像元的归属,完成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的专题提取。结果表明,与单一传感器数据的结果相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昌伟  王纪华  黄文江  刘良云  黄义德  严伟才  
概述了高光谱遥感信息的处理方法,综述和总结了高光谱遥感在植被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信息提取等方面的应用及国内外研究进展,阐述了植被指数应用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指出高光谱遥感在提取植被信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刚  张雨  臧卓  严恩萍  
基于遥感的森林信息提取的信息源比较多,这些信息源由于本身参数的差异,其有效提取结果并不相同。以湖南省株洲市攸县黄丰桥林场为研究对象,利用SPOT5多光谱数据、TM和CBERS02星多光谱数据,分别开展森林信息提取,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同时还开展了决策级融合比较。研究结论如下:SPOT5多光谱波段提取针叶林信息最好,精度达到了84.00%;利用TM提取阔叶林信息效果最好,精度达到了85.42%;决策级融合后各地类分类精度都有所提高,尤其灌木林分类精度达76.92%;决策级融合后总体精度达85.08%,Kappa系数达0.813 2,基本达到SPOT5数据2.5 m(87.29%,0.838 5)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正国  唐华俊  杨鹏  吴文斌  陈仲新  周清波  张莉  邹金秋  
多时相遥感数据因其高时效、宽范围和低成本等优点正被广泛应用于对地观测活动中,为大区域尺度掌握植被/作物空间格局提供了新的科学技术手段。通过对相关研究进展的回顾,该文系统归纳了植被物候特征遥感提取的关键步骤。首先从数据获取与处理方面,整理了目前常用的NDVI数据集以及预处理方法等相关背景信息;其次从提取原理、假设条件以及适用性等角度,比较了目前用于时序遥感数据重构和特征提取的常用技术方法;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基于时序遥感数据拟合曲线提取的植被物候特征及其农业内涵意义;最后,结合目前的农业应用,探讨了其在识别作物物候期、确定种植制度以及提高遥感估产精度等专业领域的应用方向,以期为区域尺度上生态管理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茜  周清波  吴文斌  胡琼  余强毅  唐华俊  
农作物遥感识别是地理学和生态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多源数据在农作遥感识别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笔者从多源数据融合的角度,归纳了2000年后多源数据在农作物遥感识别中应用的总体概况,系统梳理并提炼了当前多源数据融合的主要融合技术和融合模式。围绕与多源数据融合和农作物遥感识别相关的关键词,在Google学术、ISI Web of Knowledge和中国知网中对2000—2014年间国内外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并统计不同传感器的使用频率及结合方式。研究表明,以提高空间分辨率为目标的多源数据融合和以提高时间分辨率为目标的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是当前的两种主要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时空尺度的扩展。前者的融合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施润和  庄大方  牛铮  沈艳  刘勇洪  王汶  
植物体内部生理生态过程对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与传递起着重要作用,而植物体本身的生化物质含量影响和控制着这些过程的进行。随着成像光谱技术的发展,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估测植被生化信息成为遥感发展的前沿。论文以云南勐遮地区高光谱星地同步试验为例,详细介绍了试验中研究区与最佳观测时期选择、研究样点选择、试验内容、方法以及试验流程设计等,并着重比较星地同步试验与传统野外试验的区别,旨在为今后该类试验的设计与实施提供经验借鉴。结果表明,星地同步试验在设计和实施时必须充分考虑传感器本身的性能特点、观测数据获取时的潜在风险、遥感影像处理的需要以及卫星观测数据、地面光谱数据和生化数据等的同步性问题。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叶静芸  
在旱区,植被覆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等植被信息是植被生长状况评价与荒漠化监测的重要指标。遥感技术为植被信息提取提供了多波段及多时相的数据源。但是,由于旱区大部分地区分布的荒漠植被非常稀疏,传感器探测植被光谱信息的敏感度降低,因此,通用遥感模型在提取干旱区荒漠植被信息时失去其普适性;同时,受传感器分辨率限制,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像元中常混合有多种类型地表信息,混合像元问题导致荒漠植被信息提取困难,使稀疏荒漠植被覆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的反演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旱区荒漠植被的遥感信息提取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任华  霍宏涛  游先祥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陆地卫星TM多光谱图像进行了森林植被分类的研究 ,共选取了 8种主要植被类型 ,重点是研究在不同背景条件下存在同谱异物现象的云杉、油松和落叶松等针叶林树种的分类方法 .所采用的网络模型为 3层误差后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 ,鉴于贺兰山自然植被垂直带谱明显 ,利用误差后向传播网络模型的并行分布式结构 ,研究中引入高程数据作为一个独立波段与 3个多光谱波段一起直接进行分类 ,取得了很好效果 .该方法与常规的最大似然法相比 ,存在同谱异物现象的云杉、油松和落叶松的分类精度平均提高了 2 7 5个百分点 .对存在同物异谱现象的阔叶林的分类精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谭炳香  杜纪山  
以大兴安岭根河林业局潮查林场为试验区,选择合适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卫星遥感TM数据,从中提取植被类型等有关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等信息,并将有关的信息转化为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中的地面覆盖因子,计算试验区的土壤侵蚀量,进行侵蚀强度区分,生成土壤侵蚀强度图。结果表明:试验区的水土流失主要受坡度的影响。土壤侵蚀强度图与林相图进行空间叠加分析,获得土壤侵蚀严重的小班分布,从而为试验区的水土保持和流域管理提供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夏颖  范建容  张茜彧  毕永清  
基于Landsat 8遥感影像数据,以西藏日喀则经南木林到申扎县的一条样带高寒草原作为研究对象,选择较为常用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oil 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SAVI)、修改型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odified soil 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MSAVI)以及对半干旱区低覆盖植被信息较为敏感的转换型土壤调整植被指数(transformati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郭娜  郭科  胡敬仁  常娟  张廷斌  
采用ETM+、ASTER、Geoeye数据在西藏唐嘎幅开展遥感找矿工作,通过矿物光谱匹配分析,利用ETM+数据提取铁染、羟基等基本蚀变信息从而确定找矿方向,利用ASTER数据提取绿泥石化、泥化等蚀变信息进而确定重点找矿区域。在ETM+、ASTER数据确定的重点找矿区域内实施0.5m像元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观察,提取各种线、环构造信息,并结合目视解译成果及构造、蚀变综合信息,确定重点找矿范围及点区位。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中部蚀变分布与典型的斑岩铜矿模型极其相符,找矿重点区域处于线-环构造的集中交汇区域,野外验证已发现铜、钼矿化及石榴子石矽卡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东启亮  林辉  孙华  邱琳  张雨  
以Landsat-5和SPOT5数据为数据源,运用标准差、信息熵、最佳指数以及清晰度等评价指标,采用Brovey变换、Gram-Schmidt变换、主成分(PC)变换3种融合方法,开展湿地分类适用性研究,旨在找到一种适用于湿地的遥感影像融合方法。研究表明:Landsat-5卫星的543波段组合与SPOT-5影像第3波段的主成分(PC)变换融合最适应于湿地,融合后影像分类总体精度比Landsat-5影像提高了4.43个百分点,比SPOT-5影像提高了3.06个百分点;融合后影像水域、泥沙滩地、草滩地、芦苇滩地以及水田的用户精度与制图精度均高于Landsat-5影像与SPOT-5影像;融合后影像林...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焕波  赵静  兰玉彬  鲁力群  贾鹏  李志铭  
为了快速获取夏季玉米四叶期、拔节期和抽穗期的植被覆盖度信息,以无人机拍摄的夏季玉米3个时期的可见光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获取可见光波段的差异植被指数、过绿指数和归一化绿蓝差异指数.利用上述3种植被指数,通过时序交点阈值法和最大熵阈值法提取玉米3个生长时期的植被覆盖度信息,将监督分类结果作为真值对上述两种方法的提取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时序交点阈值法相比,利用最大熵阈值法确定的阈值提取玉米植被覆盖度精度较高,玉米3个生长时期的可见光波段差异(VDVI)植被指数的提取误差分别为4.66%、3.42%和5.8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巧  陈永富  
利用QuickBird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运用三波段法、NDVI像元二分法、综合法估算研究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并对3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检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估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相关性均较高(均达到了0.84以上),其中NDVI像元二分法和综合法的相对误差不大,精度能达到92%以上。经系统性检验,NDVI像元二分法和综合法的拟合精度较高,模型的整体性较好,可用于QuickBird数据估算植被覆盖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旭东  迟道才  
为了充分发挥不同遥感数据源的优点,采用中高分辨率的TM影像覆盖区为典型试验区,由试验区的水稻特征建立基于专家知识的分类规则,结合C4.5算法构建分类决策树,然后综合运用eMODIS时间序列NDVI、MOD12Q1、DEM及其派生的坡度数据进行决策树分类,以辽宁省为例对2009年的水稻种植面积进行了提取。结果表明:该方法方便适用,精度高于传统的监督分类、极大似然分类法;与统计数据相比,结果相对误差为5.04%,各地级市的遥感结果与同期的统计数据吻合较好,相关系数达到0.96,能较好地反映辽宁省水稻种植的空间分布状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