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63)
- 2023(18205)
- 2022(15698)
- 2021(15002)
- 2020(12482)
- 2019(28788)
- 2018(28604)
- 2017(55171)
- 2016(29920)
- 2015(33874)
- 2014(33532)
- 2013(32959)
- 2012(30247)
- 2011(27376)
- 2010(27649)
- 2009(25826)
- 2008(24930)
- 2007(21818)
- 2006(19406)
- 2005(17027)
- 学科
- 济(120853)
- 经济(120724)
- 业(84714)
- 管理(81511)
- 企(62216)
- 企业(62216)
- 方法(53235)
- 农(50600)
- 数学(46854)
- 数学方法(46099)
- 中国(34556)
- 农业(33558)
- 业经(28749)
- 财(28517)
- 学(24487)
- 贸(23780)
- 贸易(23767)
- 制(23613)
- 易(23211)
- 地方(22952)
- 理论(19540)
- 策(19231)
- 银(18866)
- 银行(18828)
- 技术(18228)
- 环境(18081)
- 行(18057)
- 和(17792)
- 融(17222)
- 金融(17220)
- 机构
- 学院(421526)
- 大学(418120)
- 济(173698)
- 经济(170124)
- 管理(165893)
- 理学(143805)
- 研究(143695)
- 理学院(142274)
- 管理学(139602)
- 管理学院(138862)
- 中国(109973)
- 京(88766)
- 科学(87891)
- 农(79737)
- 财(76935)
- 所(71896)
- 业大(65575)
- 中心(65567)
- 研究所(65473)
- 财经(61406)
- 农业(61398)
- 江(61315)
- 北京(56249)
- 经(56150)
- 范(55891)
- 师范(55456)
- 院(51632)
- 经济学(51576)
- 州(49216)
- 经济学院(46490)
- 基金
- 项目(285771)
- 科学(225519)
- 研究(211870)
- 基金(207622)
- 家(180616)
- 国家(179102)
- 科学基金(153657)
- 社会(133405)
- 社会科(126141)
- 社会科学(126109)
- 省(110623)
- 基金项目(108838)
- 自然(99230)
- 教育(97771)
- 自然科(96929)
- 自然科学(96910)
- 自然科学基金(95138)
- 划(93182)
- 编号(87811)
- 资助(86298)
- 成果(71423)
- 重点(63958)
- 部(63954)
- 发(61656)
- 课题(60321)
- 创(59105)
- 创新(55044)
- 教育部(54878)
- 国家社会(54700)
- 科研(54063)
- 期刊
- 济(192468)
- 经济(192468)
- 研究(124413)
- 中国(82461)
- 农(78170)
- 学报(64843)
- 科学(61400)
- 管理(58445)
- 财(55911)
- 农业(53299)
- 大学(50021)
- 教育(48889)
- 学学(47216)
- 融(39756)
- 金融(39756)
- 技术(36969)
- 业经(35081)
- 经济研究(30325)
- 财经(29124)
- 业(26729)
- 问题(25624)
- 经(25005)
- 技术经济(20493)
- 版(20430)
- 图书(20265)
- 世界(19901)
- 科技(19659)
- 贸(19476)
- 统计(19016)
- 现代(18873)
共检索到621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迪力沙提·亚库甫 张雅婷
中国农地流转政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为什么农地流转政策的形成需要经历各个不同阶段?分析农地流转的政策过程有助于分析该问题。本文从多源流理论视角出发,对农地流转政策的源流发展、焦点事件和政策行动者等方面进行整体分析,分析表明,农地流转政策的形成与多源流模型的内在逻辑具有一致性,多源流模型对分析农地流转政策的形成过程有一定的适用性。同时还应看到,虽然农地流转政策的形成与多源流模型的内在逻辑具有一致性,但在我国特殊的政治体制下,运用多源流模型分析具体政策时还应注意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具体表现在三大源流各自发挥的作用具有明显差异、三大源流之间相互影响、政策企业家身份具有复杂性三个方面。
关键词:
多源流模型 农地流转 政策过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文文 张占录
多源流模型是模糊性条件下的一种重要的政策选择模型,对于理解政策制定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囿于人地挂钩可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提供新思路,但鲜有研究对其政策过程进行探讨,故基于多源流模型对人地挂钩政策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人地挂钩政策的多源流中,问题源流主要包括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不协调、半城市化现象、农村土地闲置浪费;政策源流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学者研究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政治源流主要包括农民遭遇引发的社会群体事件和政党重视人民幸福的意识形态";两会"时机和中央政府、国家部委的推动成为政策之窗开启以及政策显化的关键力量。
关键词:
多源流 人地挂钩 政策过程 新型城镇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建 程久苗 费罗成 徐玉婷 周翼虎
基于安徽省宿州、界首、郞溪、肥西和凤阳5县市的农户问卷调研数据,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以结构方程模型为数理分析工具,从内在心理特征角度分析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行为意愿,揭示农户心理决策过程,构建农户心理决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农地流转决策过程中,农户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均对决策有显著影响,其中行为态度影响最大,知觉行为控制影响次之,主观规范影响相对较小;行为态度以工具性态度影响为主,流转收益、可持续生计等是构成行为态度的主要因素;知觉行为控制影响意愿表达,亦能直接影响行为发生;主观规范中村组意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建 程久苗 费罗成 徐玉婷 周翼虎
基于安徽省宿州、界首、郞溪、肥西和凤阳5县市的农户问卷调研数据,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以结构方程模型为数理分析工具,从内在心理特征角度分析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行为意愿,揭示农户心理决策过程,构建农户心理决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农地流转决策过程中,农户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均对决策有显著影响,其中行为态度影响最大,知觉行为控制影响次之,主观规范影响相对较小;行为态度以工具性态度影响为主,流转收益、可持续生计等是构成行为态度的主要因素;知觉行为控制影响意愿表达,亦能直接影响行为发生;主观规范中村组意见影响最大,流转政策设计应重视基层自治组织;农户流转行为与意愿大多一致,若存在差异则主要源于家庭资源禀赋、市场环境和政策制度等客观因素对农户决策的调控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烈佳 张波清
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农地城市流转规模的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构建政府多目标条件下农地城市流转规模决策模型,并对其最优规模进行求解。最后就农地作为异质性商品时,利用特征价格模型对决策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①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是一种多目标决策,其效用指标的选取要注重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与生态因素的结合;②农地是一种典型的异质性商品,消费者消费农地的效用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农地包含的特征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因此,决策者需要考虑其异质性;③对交错区的农地采取一味地保护,或者采取任由其不断发展的政策都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的,政府进行农地城市流转规模决策时,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协调城市化发展与区域性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宏岳
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政府和集体等异质性流转主体的非对称博弈模型,揭示了农地流转的演化机理和基本格局。研究表明:流转主体的地权关系表现为农民集体主要通过农地资产化获利,政府借助流转设计把其他流转主体纳入到农地资产化流转分利体系,流转分利失衡从而导致其他流转模式的兴起。流转资产分利状态取决于政府与集体的关系,其中政府行为起主导性作用。在既定假设下,当集体不能用流转权影响政府的流转创新时,农地流转经营模式将面临不确定性;当集体通过流转创新影响政府的流转创新时,不同流转模式可以实现稳态演进。对流转农地资产化博弈产生三层影响:一是流转资产化存在"财富效应"时,任何主体经营农业都存在"脱农向共""、脱实向虚"的演进趋势;二是政府从事流转创新、集体专注生产经营时,两种模式在流转上存在依附关系;三是若国家没有对集体专注流转生产进行补贴,则耕地撂荒为常态。因此,全面认识农地资产化、金融化流转的实质及其影响对农业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
[期刊] 预测
[作者]
钟林 唐小我 倪得兵
在农地流转市场中,拥有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是卖方,对农地有需求的组织或个人是买方,政府或中介服务机构可视作拍卖商。为模型化这种经济定价机制,建立了一个双向拍卖模型,首先买卖双方分别报价,然后拍卖商根据双方报价确定成交价格,最后在这一价格下完成交易。模型的均衡分析表明,双向拍卖机制能够实现事后帕累托效率改进。进一步,比较静态分析表明,需求、供给和制度因素对农地流转交易成功的概率有影响,因此,政府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对农户利益关心程度来最大化农地流转交易成功的概率。
关键词:
双向拍卖 农地流转 贝叶斯均衡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国峰 余平平
议程设置是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互联网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我国传统的精英决策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政府、媒体、公众三元互动的议程设置和决策体系正在形成。通过重塑多源流理论模型,尝试探究互联网自媒体时代下公共议程建构的逻辑和运行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网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的制度化建议,以期为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新的工具和视角。
关键词:
互联网 公共政策 议程设置 多源流模型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建
异地高考政策是政府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的升学考试问题的应对之策。运用多源流模型分析框架,对异地高考政策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关键性的焦点事件和政策企业家等五个动力要素进行整体性分析发现:教育政策"断层"下的异地高考诉求形成了异地高考问题源流;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的意见主张构成异地高考政策的政策源流;国民的教育公平需求,党和政府的促进教育公平、正义的价值选择形成了异地高考政策的政治源流。"15知名学者上书事件"催化了异地高考政策之窗的开启,并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新闻记者等政策企业家的助推下,实现了问题、政策、政治三大源流的交汇,进而达致异地高考政策议程的设置。而这一政策议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庆华 邓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永政 胡庆龙
本文基于人力资本视角,运用双边治理的关系型合约模型分析,揭示农业人力资本积累与农业要素配置及其效率提升的内在逻辑或机理,为提高我国农业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效率的政府农业政策制定和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从而阐明推进我国农地流转不仅要重视实现对农地产权制度的市场化调整,更要重视进行农业人力资本积累的机制设计和制度安排。
关键词:
农业人力资本积累 农地流转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合林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下,本文认为农地非农化流转是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不仅需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同时要求国家相关法规等制度的调整。基于上述认识和根据农地流转的宏观决策的基本原则,建立了以农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目标、农地流转宏观决策的程序与方法和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利益来源等为主要内容的农地非农化流转宏观决策理论模型。得出的结论和政策含义是:实现农地流转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前提条件是农民拥有完整的土地产权和形成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其充分条件是国家对土地市场的科学宏观调控,即国家综合运用规划和税收等手段对土地流转利用的主体行为及其利益进行调节,使其达到一致性的均衡。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宏观决策 理论模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耿鹏鹏 汪成云 赵亮
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活跃农村要素市场,从而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2010—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新一轮农地确权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新一轮农地确权政策能够促进粮食生产。新一轮农地确权政策推动产权交易市场化和农地经营规模化,通过优化农地资源配置、签订书面合同和扩大农地经营规模促进粮食生产。市场化水平会弱化新一轮农地确权政策的粮食增产效应;社会化服务会强化新一轮农地确权政策的粮食增产效应。稳定地权、明晰界定地权边界的农业制度改革方向与国家粮食安全目标兼容,应统筹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推动农地流转人格化交易向市场化交易转型,从而有效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德起 吴云勇
作为农地使用权流转的主要参与者,政府的流转行为对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成熟度具有重要影响。以此为视角按照市场的供求规律可以得到政府行为下农地使用权市场流转的一般路径:农民自发流转阶段—政府获利阶段—农民流转意识与能力培养阶段—农民流转能力提高阶段—流转市场潜能开发阶段。中国农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表明,其正处于农民流转意识与能力培养阶段。本文分析了政府补贴与价格干预两种政策对农地使用权流转的作用过程及其效果,认为政府补贴与最低限价政策可以较好地完善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进而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
农地使用权 流转 政府补贴 最低限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珂 张安录 张雄
采用三阶段DEA及Tobit回归模型对中国17个城市群农地城市流转的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环境影响因素作用,提出优化配置方案。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群农地城市流转综合效率平均水平较高,但城市群间差异较大;环境因素对效率影响显著,拥有高新科技、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城市群对农地城市流转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更合理;剔除环境和随机影响因素后,城市群农地城市流转效率提升的主导因素由技术效率变为规模效率,且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的城市群数量变多。政府应加强城市群间联系与交流,推广和运用节能环保技术,调整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和结构,注重城市用地内涵挖潜,抑制城市土地过度扩张,从而提高城市群农地城市流转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