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42)
- 2023(20058)
- 2022(17324)
- 2021(15911)
- 2020(13637)
- 2019(31127)
- 2018(30460)
- 2017(58820)
- 2016(32070)
- 2015(35596)
- 2014(35275)
- 2013(34479)
- 2012(31322)
- 2011(28211)
- 2010(28185)
- 2009(25659)
- 2008(25011)
- 2007(21726)
- 2006(18887)
- 2005(16202)
- 学科
- 济(125766)
- 经济(125601)
- 管理(90665)
- 业(85172)
- 企(70978)
- 企业(70978)
- 方法(61301)
- 数学(54066)
- 数学方法(53225)
- 中国(33302)
- 农(32917)
- 财(32370)
- 学(28381)
- 业经(27636)
- 地方(24966)
- 制(23472)
- 贸(22371)
- 贸易(22359)
- 农业(21906)
- 易(21667)
- 理论(21339)
- 务(20584)
- 财务(20497)
- 财务管理(20453)
- 技术(19426)
- 企业财务(19393)
- 环境(19252)
- 和(18693)
- 银(18098)
- 银行(18019)
- 机构
- 大学(451288)
- 学院(449366)
- 管理(174663)
- 济(173854)
- 经济(170096)
- 理学(153128)
- 理学院(151332)
- 研究(148998)
- 管理学(148066)
- 管理学院(147274)
- 中国(108703)
- 科学(97161)
- 京(95507)
- 农(79101)
- 财(78950)
- 所(74886)
- 业大(73007)
- 研究所(68996)
- 中心(67946)
- 江(64386)
- 财经(64349)
- 农业(62519)
- 北京(59272)
- 范(58828)
- 经(58719)
- 师范(58099)
- 院(54722)
- 经济学(53168)
- 州(51929)
- 经济学院(48212)
- 基金
- 项目(319460)
- 科学(250518)
- 基金(232465)
- 研究(224240)
- 家(206236)
- 国家(204616)
- 科学基金(175259)
- 社会(141200)
- 社会科(133909)
- 社会科学(133876)
- 省(124913)
- 基金项目(123217)
- 自然(117876)
- 自然科(115241)
- 自然科学(115211)
- 自然科学基金(113126)
- 划(106277)
- 教育(104233)
- 资助(96508)
- 编号(89568)
- 重点(72368)
- 成果(71047)
- 部(69208)
- 发(66888)
- 创(66139)
- 课题(62078)
- 科研(62033)
- 创新(61809)
- 计划(60141)
- 大学(58927)
- 期刊
- 济(179053)
- 经济(179053)
- 研究(123536)
- 中国(80919)
- 学报(80128)
- 科学(70328)
- 农(70084)
- 管理(62024)
- 大学(60006)
- 财(59477)
- 学学(56842)
- 农业(47858)
- 教育(47402)
- 技术(38431)
- 融(34313)
- 金融(34313)
- 财经(30834)
- 业经(29926)
- 经济研究(29601)
- 经(26365)
- 业(25073)
- 问题(24638)
- 版(22613)
- 科技(22412)
- 统计(22282)
- 图书(21865)
- 业大(21227)
- 策(20743)
- 技术经济(20727)
- 资源(20183)
共检索到632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忠才 柳思维
基于北京首都核心功能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商圈POI大数据,先采用核密度分析方法拟合空间结构特征,再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建模,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市商圈核密度值在6个城区差异较大,形成了3个椭圆形的城市商圈群空间结构体系。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揭示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住宿和餐饮业发展对北京城市商圈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加1%,城市商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就分别增加0.51%和0.18%,揭示了收入决定消费的基本规律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城市商圈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磊 张薇薇 汪霞
随着土地、人口、环境等资源约束日趋紧张,提高经济密度已被认为是培育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支撑。作为典型的喀斯特山地省份,独特的地形地貌引致了贵州城市经济密度时空分布的异质性和影响因素的特殊性。文章综合运用空间自相关和面板回归等模型分析了贵州城市经济密度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近6年来贵州省9市州城市经济密度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其中,贵阳市发展速度最快,毕节市发展速度最慢;(2)贵州9市州城市经济密度总体差异逐步缩小,但区域之间的空间聚集效应较低。其中,以贵阳为核心,六盘水和遵义为两翼的重点开发区空间聚集程度高,而限制开发区和生态功能区空间聚集程度低;(3)第三产业占比、单位用地工业值、单位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和从业技术高等教育人员因素对贵州省城市经济密度均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最后给出了相应的结论与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孟霏 鲁志国
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助推器”,粤港澳大湾区由于内部创新要素分布不均,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为促进城市间协同融合发展,采用极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ESDA等方法考察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化特征及空间关联模式,并通过SPDM模型剖析影响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结合门限面板模型进一步探讨在经济发展水平门限效应下,核心创新要素对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①城市技术创新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2014年后增速加快,各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均衡发展;②城市技术创新能力“中心—外围”特征明显,“中心”城市位于区域东南部沿珠江口东岸地带,空间关联模式主要表现为H-H型和L-L型;③人力资本、研发经费投入对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显著为负,研发经费投入的负向溢出效应不明显;④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单一门限效应下,人力资本对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先升后降,研发经费投入对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过门槛值而不再显著。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马大来 武文丽 董子铭
基于至强有效前沿的最小距离法,本文对我国1998-2012年各省的工业碳排放绩效进行了测度,并实证考察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工业碳排放绩效高的省份大多数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省份的工业碳排放绩效则普遍较低;聚类结果表明,各省工业碳排放量的偏态性明显要强于工业碳排放绩效,并且两者呈非对应性的关系;工业碳排放绩效的核密度曲线不仅呈现出典型的"单峰"形态,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表现出向右移动的动态演进过程;区域工业碳排放绩效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工业规模、工业产权结构、技术研发、人力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对工业碳排放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重工业比重提升和工业能源消费结构与工业碳排放绩效则呈负相关。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马大来 武文丽 董子铭
基于至强有效前沿的最小距离法,本文对我国1998-2012年各省的工业碳排放绩效进行了测度,并实证考察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工业碳排放绩效高的省份大多数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省份的工业碳排放绩效则普遍较低;聚类结果表明,各省工业碳排放量的偏态性明显要强于工业碳排放绩效,并且两者呈非对应性的关系;工业碳排放绩效的核密度曲线不仅呈现出典型的"单峰"形态,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表现出向右移动的动态演进过程;区域工业碳排放绩效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工业规模、工业产权结构、技术研发、人力资本和外商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光明 杨航 时岩钧
本文研究了中国2003-2015年期间的省际金融业效率,采用至强有效前沿的最小距离法,分析了中国省际金融业效率的动态演进和空间相关性,之后基于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建立相关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基于此,对中国金融业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际金融业效率区域差异性很大,比较结果表明,东部地区金融业效率最高,西部排名第二,中部地区的效率最低;核密度结果则表明,我国金融业效率曲线不仅呈现出"单峰"形态,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表现出向右移动的动态演进过程;空间自相关系数研究说明,各省(区、市)的金融业效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聚集特征,大多数省(区、市)的金融业效率对空间具有依赖性,只有几个省(区、市)有空间异质特点;纳入了空间效应因素后,发现除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不显著外,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政府干预和物价变动水平等对金融业效率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发展规模则对金融业效率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乃全 耿文才
文章基于现有关于城市病研究中忽视人口分布影响因素并缺乏实证分析的现实背景,以2005-2012年上海市的区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空间经济的视角对其人口分布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上海市人口的确已出现明显的郊区化趋势,且其人口分布的演变存在明显的空间排斥效应;(2)在考虑人口分布存在空间效应后,发现产业布局调整和收入水平的提高都加快了上海市人口的郊区化趋势,而交通设施、基础教育质量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作用由于地域分布的差异则正好相反;(3)房价对上海市人口分布合理化的自主调节基本无效;(4)产业布局调整是加快上海市人口分布合理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可以通过优化区域产...
关键词:
人口分布 空间面板模型 动态演变 上海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文斌 吴次芳 冯科
基于湖南省13个地级市1995—2007年的面板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变差系数及泰尔指数等方法分析了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分异特征,并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内在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1)湖南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城市之间差异明显,空间格局上呈现出一定的集聚效应和峰值效应;(2)1995—2007年,湖南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总体区域差异呈现出持续非匀速缩小趋势,城市之间土地经济密度的相对发展速度差异明显;(3)从业人口、城市化水平、二三产业结构、交通区位对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其与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2582、0.8781、-...
关键词:
土地经济密度 时空特征 影响机理 湖南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英华 王婷婷 熊建练
在界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基础上,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2005—2010年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依赖性;区域创新环境在时间维度上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空间维度上的作用不显著;教育支撑在空间维度上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时间维度上的作用不显著;外部知识联系、政府行为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欣 蔡银莺 张安录
碳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已对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构建一套适合"两型社会"的碳排放核算体系对于武汉城市圈寻求合理的碳减排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以IPCC碳排放清单为依据,从4个一级项目27个二级项目系统地计算了武汉市城市圈2001~2009年各城市的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并进一步运用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模型(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 Method,LMDI)定量分解了影响武汉城市圈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废弃物处理是武汉城市圈碳排量最多的项目,碳排放主要集中在武汉、黄石、孝感和黄冈等市,城市圈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地理强度和经济强度的年均递增(减)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杰 艾莎莎
利用综合污染密集指数方法识别污染密集型产业,结合中国国情对污染密集型产业进行分层研究。通过测算中东部9省的绝对地理集中指数、产业平均集中度以及产业份额偏离系数,确认污染密集型产业存在空间梯度转移。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梯度转移的影响因素,并得出结论:财政分权是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集聚的首位诱因;地区经济水平、工业企业经营绩效、市场化程度和环境治理强度等是影响污染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污染密集型产业 产业空间转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侯建朝 王海铖
为进一步探索工业用电效率提升路径,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工业面板数据,采用共同前沿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各省份1995—2016年间的工业用电效率值。通过全局莫兰指数检验和莫兰散点图分析发现,中国工业用电效率值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采用空间Tobit模型实证分析知识溢出、人均资本投入、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电力价格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工业用电效率的影响作用发现,知识溢出对工业用电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人均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对工业用电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产业结构、电力价格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工业用电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玉鸣
应用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中国各省域的能源消费行为、决定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显示,我国各个省域的能源需求主要由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等因素决定,价格机制在调控能源需求方面还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应用空间滞后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和空间误差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对区域能源消费行为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检验证实:邻近区域的能源消费行为未能影响到本地区的能源消费,但能源利用效率等被忽略的因素对邻近区域的能源消费行为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侯韵 孙铁山
本文选取中国12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区位基尼系数和单中心指数这两个指标分别对城市群空间结构集聚程度和集聚结构两个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定量测度,根据测度结果分析了中国12个城市群从1994年到2012年空间结构主要的特征及变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对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进行了定量探究。本文发现,集聚程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倒U型的特征,而较高的单中心程度对经济发展呈现负向影响,且集聚程度与集聚结构两者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本文认为,一定集聚水平的多中心结构对城市群经济发展更为有利。
关键词:
城市群 空间结构 经济绩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义根 冯开文 李谷成
本文借鉴Holdren和Ehrlich的研究思路,构建了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分解的理论框架,利用2004-2013年全国30个省份农业面源污染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人口密度、富裕度和结构因素直接影响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量,其中乡村人口密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贡献度最大;邻接省份的种植业结构的示范效应引起本省种植业结构的反向调整,导致间接效应为正;目前城镇化水平还不高,对农业面源污染有正向直接影响但不显著,由于城镇化的示范作用,增强了省域间的竞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多源数据视角下广州都市圈流空间结构研究
集聚密度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来自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证据
就业密度、集聚空间外部性与劳动生产率——基于中国地级城市空间面板数据的分析
宏观经济因素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人口增长、结构调整与农业面源污染——基于空间面板STIRPAT模型的实证研究
基于制度质量视角的我国出口贸易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研究——扩展引力模型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
时空视角下FDI区位选择的差异研究——来自省际空间面板数据EBA模型的经验证据
市场潜能、聚集密度与旅游业空间聚集——基于2000-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贸易不平等交换的多因素诱因模型与实证研究——来自于多国面板的证据
城市土地经济密度与碳排放的EKC假说与验证——基于省际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