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71)
2023(5143)
2022(4362)
2021(4213)
2020(3765)
2019(8404)
2018(8528)
2017(15298)
2016(8741)
2015(9788)
2014(9600)
2013(9187)
2012(8889)
2011(7937)
2010(8167)
2009(7449)
2008(7575)
2007(6959)
2006(6189)
2005(5461)
作者
(27541)
(22754)
(22688)
(21718)
(14597)
(11071)
(10493)
(9123)
(8633)
(8296)
(8042)
(7993)
(7387)
(7380)
(7341)
(6988)
(6867)
(6721)
(6698)
(6604)
(5912)
(5713)
(5628)
(5141)
(5139)
(5061)
(5055)
(4938)
(4724)
(4636)
学科
(30728)
经济(30701)
管理(24105)
(19217)
(15350)
企业(15350)
方法(14953)
数学(12880)
数学方法(12578)
(10506)
中国(8826)
(8265)
(7847)
(7702)
(7448)
银行(7425)
(7112)
(7006)
金融(7004)
业经(6605)
资源(6280)
(6246)
理论(5738)
环境(5624)
地方(5604)
(5548)
农业(5491)
(5076)
贸易(5071)
(4943)
机构
大学(122621)
学院(120195)
研究(45281)
管理(43207)
(42945)
经济(41839)
中国(37025)
理学(36322)
理学院(35834)
管理学(34800)
管理学院(34583)
科学(32410)
(29224)
(25285)
(24913)
研究所(23278)
中心(21789)
业大(21628)
(20591)
农业(19422)
(19181)
北京(18913)
(17315)
(16213)
财经(16100)
(16024)
师范(16017)
(15270)
(14687)
科学院(14257)
基金
项目(84130)
科学(63797)
基金(59914)
研究(56265)
(55812)
国家(55421)
科学基金(45155)
社会(32901)
(31817)
自然(31704)
基金项目(31334)
社会科(31170)
社会科学(31159)
自然科(30859)
自然科学(30852)
自然科学基金(30219)
(27818)
资助(25845)
教育(25052)
编号(22696)
重点(19823)
成果(18316)
(17726)
(17474)
计划(17307)
科研(16941)
(16104)
科技(15976)
创新(15263)
课题(15168)
期刊
(47361)
经济(47361)
研究(31035)
学报(27564)
中国(27277)
科学(23052)
(20986)
大学(19738)
学学(18442)
(16381)
管理(15823)
农业(14244)
教育(12342)
(11837)
金融(11837)
图书(10207)
技术(10191)
资源(9686)
林业(9304)
(8419)
财经(7988)
业经(7404)
业大(7380)
书馆(7296)
图书馆(7296)
(6946)
(6914)
经济研究(6797)
科技(6556)
统计(6448)
共检索到188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芸芝  陈崇成  汪小钦  凌飞龙  
以福建省漳浦县的森林资源为例,开展多源数据在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监测时间跨度1997年~2000年 2001年。以1997年小斑图层为本底数据,首先选择代表不同类别的林地小斑,通过空间分析分别转化为感兴趣区域。在此基础上,利用TM和SPOT5全色波段数据融合后的影像,进行分层监督分类,识别原有森林资源发生的变化;对于非林地采用小斑图层掏空漳浦县行政图层,结合影像监督分类,识别非林地转变为林地的信息;最后合并林地和非林地变化信息。结果表明,1997年~2000年 2001年时段内该县森林资源的主要变化类型是:果园→砍伐迹地,非林地→阔叶林,非林地→疏林地,未利用地→有林地,果园→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玉贵  
对TM卫星影像做综合大气校正,可获得地物反射率影像。大气参数是由当地气象记录的内插值导出,再以像幅内黑暗地物做调整。地形模型既可用来调整各参量随高程的变化,又用以校正辐射的地形效应。当无地形模型时,可由卫星影像本身提取入射角。校正后影像便于做资源信息的多时相比较,即动态监测。还可应用校正过程中生成的参数,做林地及其它再生资源的各生物指标的计算。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寿昌  
为了解决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的问题,设计了基于WebGIS的的森林资源监测系统。提出了基于WebGIS的资源管理框架设计,为满足系统动态监测和实时显示目的,重点研究森林资源动态监测过程中的数据表示和数据管理方法,并设计一种可扩展、可重载的的数据表示结构。应用结果表明:建立基于数据单元和数据关系的管理模型,能够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实时预警需求,可以有效地提高森林资源检测效率。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罗仙仙  
线截抽样是稀疏总体的调查方法,是一种有放回不等概抽样方法。系统梳理了直线型线截抽样的倒木蓄积总值、密度、均值、长度以及估计精度、方差、估计区间等计算公式,将直线型线截抽样应用于研究区域的倒木调查,探讨不同截线长度对调查精度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的截线长度为50 m。此时,倒木蓄积总量为536.85m3,蓄积密度为27.53 m3.hm-2,倒木总条数为5 887条,抽样精度达90.05%(可靠性为95%),为森林资源综合监测地面样地设计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小贤  
以德国、奥地利和法国3国为例,对西欧林业发达国家的国家森林资源调查的最近动向与展望作了分析.综述3国的国家森林资源调查体系,包括抽样调查法、调查项目、GIS和遥感、信息系统、成果公开和面向用户,共同特点是①收集包括木材和非木材资源的各种信息;②从野外临时样地调查向森林资源与环境变化监测方向发展;③在森林资源连续调查中应用遥感和GIS提供最新森林资源信息;④野外调查和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化.根据以上述评,建议在我国森林资源调查中采用以遥感和GIS为基础的兼有环境监测功能的国家森林资源调查体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敏  龚直文  
以陕西省镇巴县林区为研究对象,以高分一号和资源三号卫星影像进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利用转移矩阵的分析方法,计算得到镇巴县森林类型相互转移的面积百分比,区分其变化的系统性和随机性。结果表明:1)在2009—2016年间发生最明显的转移是非林地转为有林地,增加量最多的类型是有林地。2)总变化量变化最多的类型是有林地,其次是非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而随着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森林资源组成结构更加优化。3)使用统计学方法快速区分出了各森林类型动态变化的系统性和随机性。镇巴县在2009—2016年间最优势的系统转移为:灌木林地转为有林地,灌木林地转为非林地。最优势的随机转移为:有林地转为灌木林地和疏林地。4)影响该地区林地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力是林业规划调整。5)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快捷地得到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情况,对深入探究其变化机理,为政府制定出森林资源管理政策提供了帮助。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安兴  
介绍了浙江省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的框架技术方案。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实施全省与县级森林资源年度公报制度。要实现这一目标大体上通过3个途径来实现:一是提高监测的时间分辨率,即进行省级、县级等各个监测级别上的年度监测,以掌握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的最新变化情况。二是提高监测的空间分辨率,实现可以提供同一时刻的省级、县级和重点区域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数据的目的。三是扩充监测内容,即根据林业和生态建设的需要,在监测体系里加入社会各界需要的新的监测内容,实现森林多资源和森林生态状况的综合监测。参14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世明  王志慧  韩学文  贾可  
森林资源的变化对于全球碳循环、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及时、准确地获取森林资源变化信息,对于森林经营科学决策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森林资源变化遥感监测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与分析,指出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对影响森林资源变化遥感监测结果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结论和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本文研制的森林资源监测系统是由基层生产单位建立的资源信息采集点和计算机系统软件组成的.本系统将森林经理、林业经济、数理统计、最优控制和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同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以仿真模型为主体,并配以其他辅助模型的森林资源数据更新、预测和决策的动态监测系统.它包括6个子系统,共有可执行文件68个,其他程序文件数十个,另外还有几十个运行中自动生成的文件.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罗仙仙  亢新刚  
从核心概念出发,介绍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方法,比较国内外森林资源清查体系特点,同时分析了世界主要林业发达国家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现状。在分析中国森林资源监测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中国森林资源监测的实际情况与社会形势对监测工作的需求,指出中国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的发展趋势和建设目标为监测内容多样化、监测周期年度化、监测技术标准化、监测手段一体化和监测信息共享化。参41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小成  庄海东  陈铭潮  徐庆红  陈芸芝  
快速、客观、有效的森林资源变化监测技术是林业资源管理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本研究基于面向对象影像分析的思想,提出面向小班对象的森林资源变化遥感监测方法。首先,通过结合森林小班图层的大尺度影像分割,得到小班影像对象;其次,在森林小班专题对象内部,进行小尺度分割,自动提取变化图斑边界,得到变化与未变化小班影像对象;最后,通过对每一林地专题内部变化小班的分类解译,直接获得森林资源的地类变化信息。该方法可以根据影像分辨率的高低和森林小班图的尺度,满足不同比例尺森林覆盖变化监测的精度要求。以福建省厦门市为例,选用2011年RapidEye卫星影像和2007年森林小班图层进行森林覆盖变化信息提取。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小贤  
对美国、加拿大和日本3国的国家森林资源调查的现状与展望作了分析和综述,包括抽样调查法、调查项目、GIS和遥感、信息系统及成果公开和面向用户几个方面.共同特点是:①收集包括木材和非木材资源的各种信息;②从野外样地调查向森林资源与环境变化监测方向发展;③在森林资源连续调查中应用遥感和GIS提供最新森林资源信息;④野外调查和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化.根据上述分析,建议在我国森林资源调查中采用以遥感和GIS为基础的兼有环境监测功能的国家森林资源调查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夏青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森林资源储量丰富,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对于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维护生态平衡具有积极作用。而森林资源保护的一个首要前提,就是森林资源调查监测,需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灵活运用调查监测技术,其中当属"3S"技术为代表,可以实现数据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在了解森林资源分布和总量情况下,摸索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措施实现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文章就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探究。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江  季碧勇  王文武  方炎杰  李佐晖  
综合运用固定样地监测、森林资源档案更新、补充调查、复位调查、模型更新、马尔科夫转移模型估计和线性回归估计等监测方法,以杭州市为研究地,探讨构建设区市森林资源市县联动监测体系。研究表明:设区市森林资源市县联动监测体系可由市级抽样控制调查监测体系和县级二类调查动态监测体系两部分组成,市级抽样控制调查监测以宏观性监测为主,县级二类调查动态监测主要是通过与市级抽样控制调查联动,采用不同数据更新方法,对各县域副总体的二类调查数据进行更新。通过监测,不仅取得了设区市总体森林资源数据,而且获取了同一时段所辖各县的森林资源数据。实践证明,所构建的设区市森林资源市县联动监测体系,能与现有监测体系进行有效对接,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仲科  游晓斌  任谊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