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73)
- 2023(10995)
- 2022(10020)
- 2021(9696)
- 2020(8070)
- 2019(19191)
- 2018(18834)
- 2017(35388)
- 2016(19496)
- 2015(22443)
- 2014(22547)
- 2013(22293)
- 2012(20602)
- 2011(18712)
- 2010(18666)
- 2009(16828)
- 2008(16271)
- 2007(13712)
- 2006(11924)
- 2005(10619)
- 学科
- 济(75267)
- 经济(75181)
- 管理(51115)
- 业(48438)
- 企(40543)
- 企业(40543)
- 方法(35375)
- 数学(30083)
- 数学方法(29667)
- 中国(20510)
- 农(18743)
- 财(17522)
- 学(17211)
- 地方(16356)
- 业经(16036)
- 贸(15667)
- 贸易(15659)
- 易(15211)
- 理论(14554)
- 和(13076)
- 制(12653)
- 农业(12432)
- 融(12382)
- 金融(12381)
- 教育(12020)
- 环境(11499)
- 技术(11331)
- 银(11304)
- 银行(11266)
- 行(10745)
- 机构
- 大学(271285)
- 学院(267804)
- 管理(106425)
- 济(104705)
- 经济(102264)
- 研究(94405)
- 理学(92181)
- 理学院(91106)
- 管理学(89436)
- 管理学院(88952)
- 中国(69168)
- 京(58923)
- 科学(58891)
- 所(48156)
- 财(46538)
- 研究所(43948)
- 中心(42040)
- 农(41834)
- 业大(39720)
- 范(38224)
- 北京(37958)
- 师范(37913)
- 江(37419)
- 财经(37111)
- 院(34368)
- 经(33839)
- 农业(32721)
- 师范大学(31180)
- 州(31130)
- 经济学(29759)
- 基金
- 项目(184841)
- 科学(143684)
- 研究(136570)
- 基金(132126)
- 家(115063)
- 国家(114101)
- 科学基金(97279)
- 社会(82312)
- 社会科(77838)
- 社会科学(77816)
- 省(71280)
- 基金项目(70762)
- 自然(64276)
- 教育(63541)
- 自然科(62740)
- 自然科学(62728)
- 自然科学基金(61556)
- 划(61089)
- 编号(56947)
- 资助(54938)
- 成果(46801)
- 重点(41696)
- 部(40757)
- 课题(39533)
- 发(39038)
- 创(38012)
- 创新(35382)
- 科研(35287)
- 项目编号(35085)
- 大学(34956)
- 期刊
- 济(114469)
- 经济(114469)
- 研究(83720)
- 中国(52993)
- 学报(42886)
- 管理(39559)
- 科学(39430)
- 教育(38278)
- 农(37070)
- 财(33320)
- 大学(32276)
- 学学(29608)
- 农业(26622)
- 技术(24972)
- 融(22537)
- 金融(22537)
- 经济研究(18527)
- 图书(17572)
- 业经(17171)
- 财经(16924)
- 理论(14558)
- 问题(14411)
- 经(14381)
- 业(14335)
- 实践(13468)
- 践(13468)
- 国际(13446)
- 贸(13446)
- 科技(13214)
- 技术经济(12496)
共检索到403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素敏
第16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于2018年11月2日至3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本次课程论坛以"课程研究的百年审视与未来想象"为主题,通过回顾课程研究的永恒问题,探讨了如何更好致力于提升学生素养、发展个体未来,提出课程研究亟需超越"他者"经验,回归本土文化脉络,溯源课程话语,立足本土共筑世界课程版图。
关键词:
学生素养 未来想象 回归本土 课程话语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凯 杨秀秀
2018年适逢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周年,同时亦是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课程》诞生100周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举办了第16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本届论坛以"课程研究:百年审视与未来想象"为主题,以回归起点、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为时间主线,挖掘课程研究传统,聚焦核心素养,回应课程研究如何应对未来。
关键词:
课程研究 百年审视 未来想象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恬 朱纯璐 钱尧文
第20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于2022年11月11—12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论坛以“技术赋能的国际课堂分析:打开黑箱与重构课堂”为主题,集中探讨了课堂分析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走向、技术驱动的教学革新与师生发展路径。本文围绕“技术”与“课堂分析”两条核心线索,在探讨时代变革背景的基础上分别梳理了课堂分析的技术进展及其功能两个主体问题,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技术赋能下的课堂分析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关键词:
技术 课堂分析 课堂研究 课堂教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虞天意 马志强 周文叶
课程与教学研究是到了范式转型的时候了,要走向基于证据、面向实际问题解决的研究。基于证据的课程与教学研究强调证据及其研究成果的情境性效用,它并不排斥理论思辨,同时注重价值指引。本次论坛呈现了基于证据的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多个案例,突出强调了这些研究的实践改善的目的。
关键词:
证据 课程与教学 价值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郭洪瑞 李昶洁 廖丹铌
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于2019年11月1日—2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以"多元视角下的课程整合"为主题,本次课程论坛围绕课程整合的理念、路径、经验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探讨。沿循课程整合的应然思考、课程整合的国际经验、课程整合的中国故事这一逻辑,本文对论坛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然后面向未来,提出课程整合研究应注重丰富整合意蕴,统筹分合关系,聚焦核心素养,优化评价机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程可拉 胡庆芳
本文旨在客观地描述美国高中自形成直至20世纪90年代以来掀起的新课程标准运动这长达一个多世纪历程中其课程发展的轨迹,试图从多个角度对这样的发展轨迹进行解读,同时挖掘其对于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高中课程 发展轨迹 原因分析 启示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俊玲 周仕德
关注课程对加强职业教育研究、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成果为来源文本,对文献考察发现,近百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经历了零星散点、初步探究、崛起发展、提质扩容四个阶段,成果样态呈现如下特征:新时期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成果显著,渐增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问题探讨,形构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稳定群体,职业教育课程研究视域多样,渐趋凸显课程研究实践影响。今后需要在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研究、职业教育课程本土思想挖掘、职业教育课程育人关联研究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研究 发展轨迹 成果样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肖驰 赵玉翠 柯政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未来人才的能力素养要求的不断提高,核心素养近些年被广泛热议。作为21世纪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新追求,已有包括我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和地区将核心素养纳入课程改革的尝试中。为了促进关于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的国际交流平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举办了第13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论坛围绕"学校课程改革政策与评论"这一主题,针对核心素养与学科知识的争论、基于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的国际经验、测量评价及实施现状等方面做了讨论,随之而来的我国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领导、课堂实践、未来取向等问题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课程政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马志强 虞天意 雷浩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化、推进过程中,课程与教学领域正面临着新的瓶颈与挑战。第15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以“基于核心素养进行课程建构”为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从国际课程比较、学业质量标准、课程整合、教学与评价、学校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本次论坛集中展现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构的基本理念、策略架构和实施路径,反映了“素养时代”下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积极探索。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课程建构 课程整合 课程实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奕婷 陈霜叶
第17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于2019年11月1日至2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本次课程论坛以"多元视角下的课程整合"为主题。通过追问课程整合的价值定位,聚焦整合设计实施的本土行动与国际经验,描绘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与中国各地课程整合故事的"已发生"与"正发生",承上启下,为我国深化课程整合改革"待发生"的未来故事展开更广阔的研究版图。
关键词:
课程整合 核心素养 学科知识 课程领导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赵星
由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馆际互借与文献提供分委会主办、捷克国立科学技术图书馆承办的"国际图联第16届馆际互借与文献提供会议"于2019年10月9日至11日在捷克布拉格召开。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128位代表围绕会议主题"跨越付费屏障:处于复杂信息环境下的资源共享",以消除障碍、合作共享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在现今复杂的信息环境下,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如何加强网络合作,跨越数字鸿沟,以用户为中心,运用新技术手段,推进全球资源共享及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业务合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民 周卫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日本国立教育科学研究所(NIER)举办的学校课程比较研究国际会议于1998年11月9日至20日在东京举行。UNESCO自80年代以来一直和NIER合作,开展亚太地区国家初等和中等教育课程的比较研究,旨在分析亚太地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从学习科学的"有效学习"研究视角,可以透视课程理论发展的百年轨迹,为新时代的学校教育提供发展方略。学习科学揭示了"人类学习"存在"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与"潜在学习"三种样式,而后者是支撑前两种学习的基本样式。充分体现三种学习样式的整体优势是建构"有效学习模型"的充足条件。学习科学揭示了人类学习的本质在于"社会性"。有效学习模型从"情境学习"到"跨界学习"再到"分散网络学习"的演进,离不开对"学习"的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解。应试教育造成的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异化"衍生了诸多教育的丑陋与悲剧,这是同"有效学习"研究的一系列发现与见解背道而驰的,也是有悖于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使命的。我国的基础教育界应当汲取当代学习科学的成果,荡涤"应试教育"的污泥浊水,精心描绘新时代学校革新的蓝图。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警予
质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第十二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以"指向改进的教、学与评价"为主题,探讨了信息时代下的教学、学习和评价。在综观教育改进过程中所面临的迷思与困境的基础上,重新审视教、学、评价,强调学习是在教师的评价与引导下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教、学、评三者因共享教学目标而具有一致性;并从考试的发展趋势、教师的专业素养、课堂教学的转变等方面指出未来教育的改进方向在于评价。
关键词:
改进 评价 教学 学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向明 张立平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我国先后进行了教学方法、教材和课程改革,也启动了国家、地方各级培训机制,但效果差强人意。原因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并没有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而外来的培训不仅耗时耗力,对教师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也有限。于是,研究者将目光聚焦在校本教师专业发展上。但不同的研究者对于校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终身学习的进展、发展趋势和制度建设——上海国际终身学习论坛综述
新时期“五计学”的研究内容与趋势——以第16届ISSI会议为视角
《资本论》与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23届年会综述
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与趋势——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5届年会综述
第10届数字对象长期保存国际会议(iPRES2013)综述
1998年中国经济走势与跨世纪的增长轨迹——“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1998年春季座谈会”综述
国际资本市场百年变迁及其发展趋势展望
建党百年与地方治理现代化进程:第二届“地方治理现代化研究”学术论坛会议综述
1990年以来中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时空轨迹及其耦合趋势研究
探寻百年外债制度变迁的逻辑与轨迹——《中国近代外债制度的本土化与国际化》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