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86)
2023(10088)
2022(8954)
2021(8594)
2020(7176)
2019(16740)
2018(16754)
2017(32116)
2016(17710)
2015(19791)
2014(19865)
2013(19428)
2012(17668)
2011(15719)
2010(15556)
2009(13947)
2008(13426)
2007(11475)
2006(9838)
2005(8326)
作者
(51303)
(42309)
(41936)
(39747)
(26671)
(20166)
(19077)
(16830)
(15983)
(14973)
(14494)
(13916)
(13195)
(13106)
(13062)
(12772)
(12747)
(12520)
(11930)
(11795)
(10556)
(10167)
(10113)
(9505)
(9501)
(9477)
(9315)
(9266)
(8491)
(8425)
学科
(65429)
经济(65362)
管理(50093)
(45764)
(38714)
企业(38714)
方法(32902)
数学(28634)
数学方法(28143)
(16997)
(16388)
(16091)
中国(15965)
业经(14461)
地方(14307)
理论(12094)
农业(11434)
(11318)
环境(10944)
(10820)
贸易(10816)
(10795)
技术(10569)
(10527)
(10476)
财务(10451)
财务管理(10431)
企业财务(9811)
(9424)
教育(9330)
机构
大学(242465)
学院(241257)
管理(98930)
(86815)
理学(86363)
理学院(85421)
经济(84600)
管理学(83710)
管理学院(83307)
研究(77992)
中国(56474)
科学(52751)
(52185)
(39232)
(38863)
业大(38811)
(38599)
研究所(36293)
中心(35587)
北京(33206)
(33164)
(32401)
师范(32090)
财经(31387)
农业(30638)
(28953)
(28460)
(28453)
技术(26979)
师范大学(25944)
基金
项目(173703)
科学(135144)
研究(125058)
基金(124081)
(108769)
国家(107867)
科学基金(92565)
社会(74857)
社会科(70847)
社会科学(70826)
(68958)
基金项目(66817)
自然(63043)
自然科(61544)
自然科学(61533)
自然科学基金(60360)
(58173)
教育(57224)
编号(52024)
资助(51899)
成果(41341)
重点(38630)
(36973)
(36407)
(35627)
课题(35453)
科研(33541)
创新(33148)
计划(32432)
项目编号(32098)
期刊
(91626)
经济(91626)
研究(66701)
中国(42505)
学报(40920)
科学(36722)
管理(35352)
(34529)
大学(30418)
教育(28445)
学学(28404)
(28206)
农业(24839)
技术(22509)
(16044)
金融(16044)
图书(15870)
业经(15477)
经济研究(13996)
财经(13746)
科技(12835)
理论(12753)
(12516)
资源(12198)
实践(12102)
(12102)
技术经济(11611)
情报(11607)
(11472)
问题(11437)
共检索到338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巍  周孝德  王新宏  程文  
【目的】分析多泥沙河流供水水库中供水与排沙减淤之间的矛盾,为此类水库合理调度运行方式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运用水沙数学模型与优化理论的基本思想,构建多泥沙河流供水水库水沙联合优化调度耦合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亭口水库这一典型多泥沙河流供水水库调度运行方式的优化比选研究中。【结果】成功构建了多泥沙河流供水水库水沙联合优化调度耦合模型,该模型由水库优化调度动态规划子模型及泥沙冲淤计算子模型2部分构成,子模型之间通过参数及数据的相互传递,实现对模型定解条件的影响,从而组成一个耦合模型。该模型在亭口水库调度运行方式优化比选研究的应用表明,亭口水库适宜采用"蓄水运用,汛期低水位相机排沙"的调度运行...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新艳  王芳  杨丽标  晏维金  
河流中的泥沙是河流向河口和近海水域输送营养盐的重要载体,N、P、C、Si等营养盐是组成生命的最基本生源要素。按照形态组成,可将营养盐划分为溶解态和颗粒态两类,因此,从方法学上,对河流输送泥沙通量的估算是研究河流输送颗粒态营养盐通量的基本前提。本文从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角度,对国内外河流输送泥沙和颗粒态营养盐通量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国内外的研究表明:20世纪50-90年代,估算的全球河流入海泥沙通量变化范围为8.8~64Pg/yr(1Pg=1012kg),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是探讨自然因素对于河流输送颗粒态物质通量的影响;20世纪末-21世纪初,估算的全球河流的入海泥沙通量变化范围在11~27Pg/yr之间,这一时期除重视自然因素外,还特别关注人类活动对于河流输送物质通量及其未来趋势变化的影响。很多研究报道了基于全球尺度上的河流输送泥沙通量和颗粒态营养盐通量模型,并据此估算出全球河流每年向海洋输送的POC、PN和PP总量分别达170~210Tg、21~30Tg和9~20Tg(1Tg=109kg)。但将这些模型应用于某个特定流域还要进行进一步校正和检验。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维东  李晓丽  胡艳  李东斌  
采用MIKE21软件中的水动力模块与泥沙模块进行库区泥沙数值模拟计算,并进行结果分析。通过将中国大Ⅰ型水库依地形、地貌概化为河道型、湖泊型、分支型、混合型,分别对不同工况下的泥沙冲淤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针对河道型水库,分析不同控制水位及不同泥沙粒径对泥沙冲淤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泥沙粒径是库区输沙率、冲刷强度、淤积厚度的影响因素,水库下游控制水位与洪峰流量、沙峰、悬移质浓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若羽   王文娥   凌刚   王世隆   皮滢滢   胡笑涛  
针对山区河流悬浮泥沙含量监测缺乏实时性的问题,对浑浊度及悬浮泥沙含量进行监测,分析光照强度、流速、颗粒粒径和水体含沙量对浑浊度的影响,建立浑浊度与悬浮泥沙含量的关系模型式。结果表明:1)光照强度对浑浊度的影响最大,根据二者之间的关系,将光照强度(E)划分为3个区间:E≤6 800 lx、6 800 lx 22 000 lx,对应于3个区间,确定了浑浊度与悬浮泥沙含量的关系模型;2)水流流速主要影响上层泥沙颗粒的分布,流速为0.16 m/s时测量区域的浑浊度大于流速为0.018 m/s时的浑浊度;3)泥沙颗粒的粒径大于扬动流速能带动的临界粒径时,其会沉积在渠底,因此,泥沙级配中大于临界粒径的颗粒占比越大,悬浮泥沙含量越小,浑浊度越小;4)水体含沙量越大,水沙输移过程中携带悬浮泥沙的量也越多,测量区域上层水样的浑浊度越大;5)采用本研究确定的浑浊度与悬浮泥沙含量的3个关系模型,预测得到的悬浮泥沙含量与实际悬浮泥沙含量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7.22%、10.00%、8.58%。根据在自然条件下不同光照强度区间测得的浑浊度,可以得出该测量区域的悬浮泥沙含量。由于浑浊度可以现场连续、快速测得,所以将此方法引入山区河流悬浮含沙量实时监测是可行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先甲  秦颖  杨文俊  袁睢秋  
合理利用泥沙的资源特性,实现泥沙资源优化配置是湖库生态环境治理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该文旨在对泥沙资源化及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泥沙资源化的研究现状和分析其发展趋势。首先对泥沙资源优化配置框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集中于泥沙资源优化配置、泥沙资源化的途径、泥沙管理生态化及优化配置方法等方面,然后分析了目前对于泥沙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认识、模型构建及应用、方案评价及决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探讨了泥沙资源优化配置相关研究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俊利  熊邦喜  吕光俊  
2007年在金沙河水库分别取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157尾、鳙(Aristichthys mobilis)53尾样本,对其年龄组成和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水库鲢、鳙均以3~4龄为主。体长和体重的关系式分别为WH=1.0×10-4 L2.5135,WA=2.7×10-5 L2.8705。鲢、鳙的生长规律符合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鲢的生长方程分别为LH=112.1244[1-e-0.1544(t+0.1371)],WH=14189.16[1-e-0.1544(t+0.1371)]2.5135;鳙的生长方程分别为LA=68.5382[...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洪波  洪为善  
水库泥沙淤积量的预报,对水库合理调度,使其发挥应有的综合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高斯——牛顿下降法,对水库泥沙淤积量W(t)的非线性拟合进行了探讨,并以丹江口水库泥沙淤积量W(t)预测为例,依据汉江几十年的实测统计资料,阐述了基于MATLAB的高斯——牛顿法非线性拟合的方法和步骤。从本文提出的丹江口水库的库淤积量非线性拟合的实际算法可以看出,用所得非线性拟合函数来预测的结果与实测的结果非常接近,这说明本文的分析研究结果提出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丁楠   李义博   陶福禄  
海河流域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中国水资源最为短缺的地区之一。人口密集、长期不适当的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加剧了该区水土流失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因此,研究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对海河流域径流、泥沙以及氮磷流失的影响,不仅可为流域水沙灾害的预警提供理论支撑,也可为理解流域生态环境演变规律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对1985—2015年海河流域气候、土地利用、蒸散发(ET)、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净初级生产力(NPP)等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解析。研究结果表明:(1)海河流域六个子流域中,各变量(ET、NDVI、NPP、径流、泥沙、氮磷等)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2)温度和降雨直接影响径流,从而间接地影响泥沙和氮磷流失;(3)蒸散发受到温度和降雨影响,直接影响径流,并间接影响泥沙和氮磷流失。由此揭示了过去30年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泥沙及氮磷流失的影响机制,对于理解流域生态环境演变规律及其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子君  李秀彬  朱会义  凌峰  
近50年来,随着流域降水量减少,以及修建水利水保工程、引水等人类活动的增加,密云水库的入库泥沙量呈显著减少趋势。为了揭示密云水库流域的水土流失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对减少密云水库入库泥沙的实际作用,基于降水—产沙统计模型,定量评估了降水变化及人类活动对密云水库入库泥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66—1979年、1980—1989年、1990—1999年、2000—2005年,水利水保工程措施的减沙作用非常显著,减沙贡献率分别为89.45%、78.86%、86.90%和64.36%;降水变化的减沙贡献率分别为10.55%、21.14%、13.10%和35.64%。以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俞幸池  苏琴琴  谢姣姣  苏晓磊  林锋  阿依巧丽  曾波  
三峡水库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包括由于水库拦蓄所导致的泥沙沉积问题。水库泥沙沉积对水库消落带生态环境产生明显影响:一方面,沉积在消落带的泥沙会直接改变消落带的地形地貌;另一方面,泥沙沉积也给消落带带来了营养物质,有利于土壤瘠薄区域的消落带的植被生长和生态保护。为了揭示三峡水库蓄水期间消落带泥沙沉积强度的影响因素,为消落带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三峡水库选择了12个典型消落带样点,采用实地检测法,于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对各样点消落带的泥沙沉积强度及其自然环境特征进行检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三峡水库蓄水期间消落带泥沙沉积强度受消落带距大坝里程、海拔高程、河岸形态、坡度、植被覆盖度的影响;(2)对于影响三峡水库蓄水期间消落带泥沙沉积强度的自然因素而言,消落带距大坝里程是影响消落带泥沙沉积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其余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海拔高程、植被覆盖度、河岸形态,坡度对消落带泥沙沉积强度的影响最弱。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永利  
根据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的协议: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于1984年7月2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自成立以来,在联合国有关组织,如开发计划署、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的资助以及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的支持下,泥沙中心在促进泥沙研究、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以及减灾防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培训活动。10年来共培训了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学员达300多人。通过培训活动,不仅传播了知识,学习了技术,而且在学员中建立了合作信息网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玉虎  袁克侃  
该文针对鄂西三峡库区森林变化及河川径流泥沙的特点,采用流域自身对比法,以森林覆盖率和活立木总蓄积量为主要森林指标,分析研究了森林变化与年径流、枯水期径流、洪枯比及年输沙模数的关系,并在鄂西三峡库区内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年径流深与森林覆盖率呈正或负相关;森林覆盖率与洪枯比及年输沙模数呈负相关;活立木蓄量与枯水期径流深呈正相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勋贵  王乃昂  魏霞  
针对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缺水地区高含沙河流汛期洪水资源难于控制利用及评价的问题,以径流特征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均具有典型性的泾河为例,根据河流径流特征和水资源利用特点,利用流域1933年-2001年汛期6月-10月的径流量、径流泥沙含量和引水量资料,基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基本资料序列从小到大进行排列并划分成若干等级,通过对各等级的统计获得上三角形形式的洪水弃水系数与其影响要素之间的等级关系,提出汛期洪水弃水系数计算的分级最大值法,可快速准确地确定出不同沙限下的汛期洪水弃水量,通过与传统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分级最大值法计算所得结果更为合理有效,为流域洪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评价提供一种行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雨行  曾平江  
使用不同时期的航片、森林资源调查资料及水文数据,用流域自身对比法,研究了我国8个中小流域森林变化与河川径流泥沙的关系,同时还对森林水文试验站8年定位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随着森林覆盖率减少,年径流量、洪峰流量、悬移质输沙量均增加;活立木总蓄积量减少,枯水期径流深减小;森林覆盖率和活立木总蓄积量增加则与此相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巍  周孝德  王新宏  程文  
【目的】针对传统多沙水库冲淤预测模型难以准确、迅速预测某一具体水库调度运行方式下泥沙的冲淤变化过程,无法为制定合理水库调度运行方式提供决策依据的不足,构建一种计算效率高、能保证一定计算精度且相对简便的泥沙冲淤预测模型。【方法】将人工神经网络及粒子群优化算法引入到多沙水库冲淤预测中,构建基于自适应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多沙水库冲淤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冯家山水库库区泥沙冲淤形态、冲淤量的预测,验证其实用性。【结果】将多沙水库冲淤变化过程视为一个非线性动力系统,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处理大规模复杂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的优势,在采用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初始连接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