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67)
2023(6022)
2022(5144)
2021(4891)
2020(4317)
2019(9513)
2018(9529)
2017(17463)
2016(10145)
2015(11423)
2014(10937)
2013(10777)
2012(10577)
2011(9483)
2010(9613)
2009(9073)
2008(9017)
2007(8430)
2006(7439)
2005(6865)
作者
(35665)
(29863)
(29673)
(28277)
(18955)
(14889)
(13324)
(11626)
(11559)
(10928)
(10393)
(10196)
(9939)
(9825)
(9682)
(9243)
(9203)
(9022)
(8905)
(8830)
(7752)
(7686)
(7620)
(6865)
(6853)
(6764)
(6735)
(6502)
(6384)
(6258)
学科
(36263)
经济(36221)
管理(25531)
(23945)
(20077)
企业(20077)
方法(16112)
(14706)
数学(13807)
数学方法(13542)
(10187)
中国(10082)
(9499)
(8242)
业经(7087)
(6831)
贸易(6826)
地方(6825)
(6653)
环境(6638)
(6370)
(6258)
财务(6249)
财务管理(6229)
理论(6191)
农业(6089)
企业财务(5967)
(5837)
(5830)
金融(5827)
机构
大学(150686)
学院(147695)
研究(61747)
(52409)
经济(51194)
科学(46086)
管理(45322)
中国(44128)
(42866)
理学(39033)
理学院(38325)
管理学(37029)
管理学院(36806)
(36197)
农业(34879)
(34488)
研究所(33587)
业大(31665)
中心(26733)
(24433)
(23847)
(22612)
农业大学(22435)
(22096)
(21967)
北京(21217)
科学院(20307)
实验(20060)
(19656)
技术(19501)
基金
项目(103896)
科学(78696)
基金(75349)
(72062)
国家(71550)
研究(62106)
科学基金(57685)
自然(43007)
自然科(42050)
自然科学(42026)
(41468)
自然科学基金(41277)
基金项目(39359)
社会(36701)
(36523)
社会科(34629)
社会科学(34615)
资助(32701)
教育(29070)
重点(25549)
计划(24945)
科技(23315)
编号(22379)
(22339)
(21805)
科研(21453)
(20619)
创新(19630)
专项(19053)
(18909)
期刊
(58356)
经济(58356)
学报(43177)
研究(39755)
(39252)
科学(33559)
中国(32849)
大学(30113)
学学(29033)
农业(26798)
(18772)
管理(18421)
教育(14471)
(14454)
业大(13671)
(11918)
金融(11918)
农业大学(11769)
(11068)
技术(10964)
财经(9941)
经济研究(9709)
(8764)
自然(8221)
科技(8037)
林业(8018)
中国农业(7829)
业经(7803)
资源(7681)
问题(7524)
共检索到225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松红  段淯  张优  张照茹  李昕洋  刘伟  王海宁  
丝核菌属真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多种丝核菌种类及融合群可侵染水稻,不同丝核菌种类及融合群间致病力具有较大差异,分析不同丝核菌致病力差异对于研究丝核菌属病原菌导致的水稻病害的发生流行以及种群动态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多核和双核丝核菌对水稻致病力差异产生的原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2种病原菌侵染水稻叶片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利用3, 5-二硝基水杨酸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其侵染过程中产生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纤维素酶(Cx)、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和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的活性差异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PG基因)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核菌株菌丝扩展速度与形成侵染结构的数量均显著高于双核菌株。侵染24h时,多核菌株在水稻叶片表面形成较多侵染垫,双核菌株形成的侵染垫数量明显少于多核菌株;侵染48h时,多核菌株侵染的水稻叶片细胞叶绿体解体,而双核菌株侵染的水稻叶片细胞无明显变化。多核菌株与双核菌株在侵染水稻时均能产生5种细胞壁降解酶,且多核菌株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双核菌株。PG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4种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多核菌株PG酶活性最高为860.46U·mg~(-1),双核菌株PG酶活性最高为59.27U·mg~(-1)。水稻纹枯病菌多核与双核菌株侵染水稻叶片过程中其PG基因表达趋势相同,但多核菌株PG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双核菌株,多核菌株侵染水稻24h时PG基因表达量达到最高,双核菌株在侵染水稻48h时PG基因表达量达到最高。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了解丝核菌属真菌的致病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志敏  毕阳  李永才  寇宗红  包改红  刘成琨  王毅  王蒂  
【目的】探讨干腐病菌(Fusarium sulphureum Schlechlendahl)侵染过程中马铃薯切片组织主要细胞壁降解酶(cell wall degrading enzymes,CWDEs)活性的动态变化。【方法】陇薯3号马铃薯块茎组织切片接种F.sulphureum后,不同培养天数取样测定并比较分析主要CWDEs活性变化。【结果】F.sulphureum侵染的组织均能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纤维素酶(Cx)、β-葡萄糖苷酶、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果胶甲基酯酶(PME)、果胶裂解酶(PML),但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田呈明  赵鹏  曹支敏  
对落叶松-杨栅锈菌入侵不同抗性寄主过程中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进行测定,明确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羧甲基纤维素酶(CX)、β-葡萄糖苷酶(β-G)4种降解酶在该菌入侵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抗病和感病组合中PMG均在接种后第2天和第5天出现2个活性高峰,在第5天时达到最大值。PMTE、CX和β-G活性分别第3、2和3天达到活性高峰,其中PMG和PMTE的活性高,而CX和β-G的活性则相对较低。在感病组合内PMG、PMTE、CX、β-G活性较抗病组合大,表明这4种细胞壁降解酶对该菌入侵起一定的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海  杨迎青  杨媚  周而勋  
为进一步阐明井冈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作用机制,研究了井冈霉素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和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3种细胞壁降解酶活性以及菌丝可溶性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井冈霉素在质量浓度分别为20、100、500μg/mL时,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3种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当井冈霉素质量浓度为20μg/mL和100μg/mL时,与空白对照相比,Cx或PG的活性下降程度分别达到显著水平。在各供试浓度下,PMG的活性与空白对照相比均未达显著水平。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每个处理的病菌菌丝可溶性蛋白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迎青  孟凡  兰波  徐沛东  张顺梁  李湘民  
为明确芦笋茎枯病菌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及测定条件,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测定7种常见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比较不同底物对3种主要酶的诱导作用,并从温度、时间、pH值等方面优化酶活性的测定条件。结果表明:7种细胞壁降解酶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的活性较高,其次是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olymethylgalacturonase,PMG)和β-1,4-内切葡聚糖酶(endo-β-1,4-glucanase,Cx),其他4种酶活性较低。在3种主要细胞壁降解酶中,Cx以1%羧甲基纤维素钠盐(CMC)作为底物的诱导效果较好,PG和PMG以1%柑橘果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春生  何瑞玒  肖淑芹  钮梦燕  孙佳莹  冯辉  
细胞壁降解酶是植物病原菌主要致病因子之一。提取活体内、外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cell wall degrading enzymes,cwdes),对其种类及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辣椒疫霉菌在活体内能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和纤维素酶(cx)5种cwdes;在活体外产生Pg、Pmg、Pmte和Pgte等4种cwdes;Ph值为5,温度为30℃和反应30min是Pg和Pmg活性的最佳反应条件,Pgte和Pmte酶活反应的最佳条件分别是Ph...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桂清  孙华  
以辽细辛精油为材料,以黄瓜灰霉病致病菌灰葡萄孢菌为靶标,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采用比色法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辽细辛精油对灰葡萄孢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辽细辛精油对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ectin methylgalactuionase,PMG)、胞内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ectin methyltrans-eliminase,PMTE)、果胶总酶、胞内1,2-β-D葡聚糖酶(C1酶)、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Cx酶)和蛋白酶均主要表现为激活作用;对胞外PMTE酶和胞内C1酶表现为抑制作用;激活/抑制作用与精油浓度之间不成比例关系。这说明辽细辛精油对灰葡萄孢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晓林  牛程旺  李保华  李桂舫  王彩霞  
通过对酶活性的分析,研究证实苹果树腐烂病菌在活体外和寄主体内均能分泌一系列的细胞壁降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纤维素酶(Cx)、β-葡萄糖苷酶和木聚糖酶。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腐烂病菌产生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及达到酶活性高峰的时间存在显著差异;诱导酶液对苹果愈伤组织具有明显的浸解作用,其中木聚糖为碳源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破坏能力最强。此外,研究发现,腐烂病菌在寄主体内产生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变化规律不同,PMG和木聚糖酶在接种后最先被检测到活性显著升高,PMG酶活性于接种后第13天达到高峰,随后活性降低,而木聚糖酶和其他3种酶活性则随接种天数的增加活性不断增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桂清  孙华  
以辽细辛精油为材料,以黄瓜灰霉病菌即灰葡萄孢菌为靶标,在活体条件下,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采用比色法,研究了辽细辛精油对灰葡萄孢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辽细辛精油对胞外PMTE酶、果胶总酶、胞外C1酶和蛋白酶表现为激活作用,对PMG酶和胞内C1酶则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再激活作用,对胞内PMTE酶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对Cx酶表现为完全的抑制作用,且酶活抑制率与精油浓度成正比。说明Cx酶可能是辽细辛精油的作用位点之一,对Cx酶的抑制作用可能是辽细辛精油对灰葡萄孢菌的抑菌机制之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仁才  熊兴耀  谭兴和  吕长平  
为了深入探索猕猴桃的果实软化衰老机制及其控制途径 ,以耐贮性具有明显差异的美味猕猴桃品系果实为试材 ,对采后果实硬度、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PG)活性及细胞壁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果实采后硬度明显下降 ,并可分为两个显著下降时期 ,前期硬度下降快于后期 ;采后初期 ,PG活性上升较慢 ,后期则迅速增加 ,随之细胞壁中胶层逐渐降解消失 ,继而细胞壁纤维松散 ,细胞壁膨大 ,但质膜与细胞器仍完好 ,此期果实开始软熟 .不同品系中 ,耐贮性强的品系果实采后硬度下降缓慢 ,PG活性低 ,细胞壁与中胶层结构致密而均匀 ,中胶层降解慢 .硬果的后熟软化与 PG活性增加、果胶质水解引起的细胞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如霞  徐舒  李玲  陈玲玲  陆国权  
为探明甘薯块根贮藏过程中细胞壁成分及酶活性与腐烂率的关系,以‘苏薯8号’、‘南薯88’和‘浙薯13’3个品种为材料,放置在温度为12℃,RH为85%的保鲜库中,贮藏期为102d,在0、7、15、30、45、60、81和102d分别取样,测定其细胞壁成分及酶活性。结果表明:3个品种甘薯块根贮藏期间可溶性果胶含量上升,原果胶含量下降,耐贮性好的‘苏薯8号’在贮藏当天有较高的纤维素含量66.53mg/g和木质素含量26.8mg/g,且木质素含量在贮藏期间变化波动小;贮藏45d,耐贮性差的‘南薯88’开始腐烂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性达到高峰值,分别是5 209.02和18 486.91μg/(g·h),β-半乳糖苷酶活性升高,贮藏102d,活性显著高于‘苏薯8号’2.5倍。相关性分析表明,腐烂率与失重率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木质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纤维素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耐贮性好的‘苏薯8号’甘薯块根中,木质素含量较高,半纤维素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较低,贮藏中后期β-半乳糖苷酶活性低且稳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柬龙  陈胜  李海潮  张逊  许杜鑫  史梦华  许凤  
【目的】研究轻木化学组成、纤维细胞壁分层结构和纤维素聚集态结构,探究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厘清轻木细胞壁超微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关系,提高其利用附加值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将轻木与我国常见阔叶木树种杨木进行对比研究,采用水解法分析两者的化学组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共聚焦拉曼显微镜等表征纤维细胞壁分层结构、微区化学和纤维素聚集态结构特征。【结果】轻木与杨木乙酰基质量分数分别为9.52%和5.61%。轻木纤维细胞壁S3层厚度占细胞壁总厚度的5.49%,比杨木的(3.86%)高。轻木纤维细胞次生壁中微纤丝角最大为30°,比杨木的(40°)小。轻木胞间层、S2层中微纤丝取向排列比杨木相应壁层更加规整。【结论】与杨木相比,轻木木聚糖的乙酰化程度、细胞壁分层结构、纤维素聚集态结构均有明显差异。轻木木聚糖的乙酰化程度更高,纤维细胞壁S3层厚度占细胞壁总厚度的比例更高,S2层中微纤丝角更小,胞间层和S2层中微纤丝排列更加规整。以上发现从化学结构和超微结构方面解释了轻木高强轻质的主要原因,为解译木材细胞壁化学组成和超微结构与力学性能关系以及轻木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林力卓  吕尊富  钟子毓  张思梦  陆国权  
旨在探究甘薯贮藏的调控手段,为调控甘薯贮藏提供理论依据。从肥料入手,以商薯19、心香2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控制一定量的氮肥和磷肥,并施用不同梯度的钾肥,统一收获后挑选大小一致且无破损的甘薯,放置于14℃,湿度为85%的冷库中贮藏,并在贮藏期0,15,30,60,90 d进行取样制样,分别测定其腐烂率及其细胞壁成分和酶活性,从而探究不同的施钾量对甘薯腐烂率及其细胞壁成分和降解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钾量处理后的甘薯贮藏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腐烂,其中商薯19施钾量为150 kg/hm~2(商薯19 K_2)和心香施钾量为225 kg/hm~2(心香K_3)在90 d内耐贮性表现较好,腐烂率最低,分别为18.25%,23.00%,且商薯19 K_2具有较高的纤维素含量,其含量高达80.63 mg/g。心香K_3的原果胶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平均高1.14%,且其β-Gal酶活性较其他处理显著较低。对于甘薯施用中钾处理能减缓甘薯细胞壁成分的降解,提高其细胞壁完整性的保持能力,从而降低腐烂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武圣江  宋朝鹏  贺帆  孙建峰  宫长荣  
【目的】探讨密集烘烤过程中烟叶某些生理指标和物理特性及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为烘烤工艺的优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的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研究烟叶烘烤过程中关键温度点(鲜样、38℃、42℃、48℃、54℃、干样)细胞超微结构、生理指标及物理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烟叶淀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主要在变黄前期;烟叶水分含量、厚度、密度的变化主要在变黄期和定色期;果胶和纤维素含量的变化主要在定色期,烘烤过程中叶质重的变化相对较小。细胞超微结构观察表明,细胞壁、叶绿体和细胞核在烘烤过程中的变化明显,但线粒体不易观察到;38℃染色质减少,核膜部分消失;42℃细胞出现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魏学智  贺新强  胡玉熹  林金星  齐清琳  
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色度计 ,研究了毛竹竹材表面经紫外线照射后细胞壁的破损程度 ,具木质素组织分解深度以及颜色变化等规律。结果表明 :经紫外线照射后 ,在竹材横切面上 ,纤维细胞壁的分解始于次生壁各层连接处 ,接着是细胞角隅处和复合中层 ,最后纤维细胞壁全部被分解消失。薄壁组织细胞壁的复合中层先被分解 ,随后细胞壁分解变薄、坍塌和消失。竹秆壁表面的分解 ,最初从表皮细胞的短细胞开始 ,然后扩展到其它表皮细胞。根据木质素的显色反应显示 ,紫外线照射竹材样品 4 0d时 ,薄壁组织比纤维组织分解得更深 ,其中前者为 5 90 μm ,而后者只有 1 4 6μm。另外 ,经紫外线照射后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