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11)
2023(8488)
2022(7107)
2021(6378)
2020(5353)
2019(11784)
2018(11725)
2017(23780)
2016(12547)
2015(13886)
2014(14113)
2013(14390)
2012(13883)
2011(12840)
2010(13161)
2009(12575)
2008(12210)
2007(11028)
2006(10165)
2005(9592)
作者
(38431)
(32033)
(32005)
(30720)
(20402)
(15238)
(14638)
(12318)
(11968)
(11435)
(11245)
(10537)
(10528)
(10411)
(10033)
(9902)
(9388)
(9354)
(9118)
(9050)
(8285)
(7895)
(7673)
(7400)
(7340)
(7196)
(7107)
(6811)
(6622)
(6230)
学科
(78557)
经济(78497)
管理(33900)
(29960)
方法(26282)
数学(23876)
数学方法(23737)
(21518)
企业(21518)
地方(19712)
中国(19567)
(15428)
(14394)
地方经济(14055)
(13853)
业经(13184)
(13141)
(11511)
银行(11497)
(11186)
金融(11185)
(11136)
(10984)
贸易(10976)
(10611)
农业(10562)
环境(10289)
(9504)
(8710)
(8559)
机构
大学(196886)
学院(196335)
(96321)
经济(94541)
研究(73556)
管理(69548)
理学(59025)
理学院(58261)
管理学(57450)
管理学院(57047)
中国(56292)
(45043)
科学(42006)
(41323)
(38101)
财经(35512)
研究所(34161)
经济学(32300)
(32098)
中心(31496)
(29284)
(29232)
经济学院(28895)
北京(26555)
财经大学(26299)
(26024)
(25023)
师范(24815)
业大(24778)
(23221)
基金
项目(120186)
科学(94974)
基金(88604)
研究(87717)
(77435)
国家(76872)
科学基金(64494)
社会(59098)
社会科(56178)
社会科学(56165)
基金项目(46082)
(45310)
自然(39012)
教育(38803)
(38518)
自然科(38021)
自然科学(38008)
自然科学基金(37332)
资助(36573)
编号(33586)
(28266)
成果(28181)
重点(27618)
(27556)
国家社会(25632)
(24145)
(24122)
课题(24019)
教育部(23573)
发展(23314)
期刊
(114212)
经济(114212)
研究(66733)
中国(35499)
(33238)
学报(28682)
管理(27185)
科学(26842)
(26328)
(22001)
金融(22001)
大学(21630)
学学(20796)
经济研究(20525)
财经(19194)
农业(17724)
(16697)
业经(15890)
技术(15722)
问题(15486)
教育(14552)
(12827)
技术经济(11538)
统计(10939)
国际(10873)
商业(10055)
理论(9776)
经济问题(9544)
(9415)
世界(9291)
共检索到306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明明  张国胜  
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三个层次(产品、企业、产业)多样性内生于熊彼特竞争与古典竞争之间的不断转换过程中。非市场化因素形成的行政垄断则抑制多样性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多样性、行政垄断与区域经济增长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并基于2003-201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多样性、行政垄断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其一,经济系统中产品、企业及产业三个层次上的多样性水平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其二,三个层次上的多样性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大小依赖于行政垄断程度的大小;其三,区域行政垄断程度越高,三个层次上的多样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小,区域经济增长越缓慢,反之,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区域经济增长越迅速。由于行政垄断程度在我国呈现出中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的特征,因此,多样性对中西部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小于东部,导致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化。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明明  张国胜  
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三个层次(产品、企业、产业)多样性内生于熊彼特竞争与古典竞争之间的不断转换过程中。非市场化因素形成的行政垄断则抑制多样性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多样性、行政垄断与区域经济增长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并基于2003-201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多样性、行政垄断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其一,经济系统中产品、企业及产业三个层次上的多样性水平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其二,三个层次上的多样性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大小依赖于行政垄断程度的大小;其三,区域行政垄断程度越高,三个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毕静  
转换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反行政性垄断●毕静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它要求经济增长由以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为特征的粗放型方式向以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为特征的集约型方式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必须反行政性垄断。一、行政性垄断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江雪  
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比较了我国区域技术转移的差异,并通过模型定量测算了技术转移、劳动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后提出利用技术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长效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姜琪  
本文从"投资-消费-出口"的细分视角,分别探究行政垄断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传导机制及内在作用机理,并利用2000-2012年中国28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检验了行政垄断对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影响程度,进一步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检验了行政垄断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动态演变规律。研究发现,行政垄断并非总是阻碍经济增长,其效果取决于对投资、消费和出口影响的净效应,行政垄断促进经济增长是具有约束条件的:一是行政垄断程度,二是经济发展水平。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行政垄断程度可能会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行政垄断程度的提高或者维持不变就会持续阻碍经济发展;在长期中,行政垄断程度每降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于林  于良春  
地区性行政垄断是指地方政府运用行政权力对市场竞争的限制和排斥,往往造成了要素价格扭曲,进而诱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本文基于一个经济增长模型,并将地区性行政垄断指数纳入该模型中,实证研究了地区性行政垄断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开放程度不同的地方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结果表明,地区性行政垄断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而且经济开放程度越高,地区性行政垄断越不利于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明  
文章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中国1999年~2010年29个省的面板数据,运用内生增长理论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公共资本存量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公共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但各个地区公共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小不同,东部地区公共资本对经济的拉动最小,西部最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林  朱卫平  
在我国,地方官员间的晋升竞争和行政权力所带来的地下经济收益,都会导致地区性行政垄断的出现。地区性行政垄断变量因而会受到GDP、地方财税水平等政绩指标和企业经济指标的影响,并在OLS回归估计中表现出内生性问题。文章构建了一个省级面板数据计量模型,以工具变量法对地区性行政垄断的区域经济绩效及其内生性问题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地区性行政垄断损害了4个方面的区域经济绩效——生产效率、资本配置效率、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由于地区性行政垄断这种地方官员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内生于经济系统,以往常用的OLS估计可能会低估地区性行政垄断的危害性。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苑春荟  王博实  
通过对2000-2015年能够反映云南省政府投资、行政垄断及经济增长之间关联关系的相关数据的分析,表明当前阶段行政垄断措施对云南省经济增长呈现负向抛物线影响作用,即云南省行政垄断能够推动经济发展。同时,行政垄断对云南省政府投资呈现出正向抛物线影响,且二者之间关联关系位于抛物线下降区间。因此,云南省政府投资活动及其行政垄断均能够有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二者表现出替代效应。但是,从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行政垄断政策阻碍了市场规模经济效应的形成,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损害经济效率为代价而取得的。政府投资主导型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雷明全  
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实质就是垄断的不断形成与竞争逐渐产生的过程。没有垄断,经济增长就缺乏后劲;没有竞争,经济增长就失去了动力。垄断并非十恶不赦,它有其存在的基础,也有它消失的理由;新的垄断需不断问世,旧的垄断要及时退出历史舞台,只有这样,经济的持续增长才能实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元琨  李健  靳泽凡  
新兴服务业的出现为社会提供了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借此满足不同消费者高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为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文章基于区域发展差异视角,探究了新兴服务业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对东中西三大地区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区域差异会影响新兴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我国新兴服务业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较大,对中部地区的影响次之,而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最弱。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付强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攫取制度租金的地区行政垄断对于技术进步(测算)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形成和锁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对靳涛的结论进行了修正和完善。紧接着,笔者使用DEA——曼彻斯特指数法对中国1978——2006年的技术进步进行了经验测算,将我国的技术进步的演变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进行了具体分析。然后,对攫取制度租金的地区行政垄断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是简短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尹伟华  张焕明  
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释经济增长收敛,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从短期性和长期性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认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呈先扩大后减小的过程即倒U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过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短期内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趋于发散,但只要采取合适的政策措施,在长期内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将趋于收敛;并给出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曲线的模型形式及预测结果。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贤彬  谢小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行政区划调整逐渐成为区域经济整合的一种重要方式。现有文献多从财政分权和官员晋升竞争等角度解释我国区域发展,较少分析行政整合对地区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本文以2003年广东佛山"撤市建区"行政区划调整作为案例,采用合成控制法进行了实证分析,评估了行政整合对地区发展的重要影响。本文的发现表明地区内部行政区划调整能够实现市场整合,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加快地方经济增长。这为我国地级层面近年出现的"撤市建区"行政区划调整现象提供了一个经济学上的解释。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乔宁宁  王新雅  
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西部大开发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及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西部大开发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着条件β收敛,而西部大开发后,区域经济增长由原来沿着均衡路径向稳态发展转变为发散性的增长;同时,西部地区各省经济增长也呈现较为明显的发散迹象。可见,西部开发战略改变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态势,西部地区逐渐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