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2)
2023(9561)
2022(7609)
2021(6710)
2020(5478)
2019(12765)
2018(12817)
2017(24697)
2016(13839)
2015(15913)
2014(16677)
2013(16486)
2012(15641)
2011(14223)
2010(14751)
2009(13551)
2008(13883)
2007(13016)
2006(11122)
2005(10075)
作者
(42591)
(35462)
(35459)
(33845)
(22330)
(17140)
(16617)
(13995)
(13092)
(12847)
(12030)
(11971)
(11319)
(11265)
(11018)
(10996)
(10959)
(10488)
(10445)
(10171)
(8858)
(8835)
(8537)
(8246)
(8133)
(8054)
(7940)
(7898)
(7283)
(7270)
学科
(61710)
经济(61645)
管理(37382)
(35969)
(28232)
企业(28232)
方法(25336)
数学(22177)
数学方法(21929)
(17242)
业经(16765)
中国(15429)
(14964)
(12363)
(12175)
农业(11629)
地方(11392)
(11357)
贸易(11352)
(10981)
产业(10741)
(10715)
银行(10686)
(10286)
金融(10284)
(10166)
理论(9652)
信息(9453)
(9436)
(9269)
机构
大学(205947)
学院(205842)
(81808)
经济(79640)
管理(76197)
研究(69540)
理学(63960)
理学院(63192)
管理学(62087)
管理学院(61679)
中国(54016)
(44360)
科学(43144)
(38404)
(37499)
(36569)
(33567)
中心(33404)
研究所(32858)
业大(30938)
财经(29848)
农业(29474)
(28429)
北京(28413)
师范(28142)
(27177)
(26796)
(24941)
经济学(24806)
技术(23914)
基金
项目(128786)
科学(98767)
研究(96959)
基金(89204)
(77236)
国家(76532)
科学基金(64102)
社会(58051)
社会科(54816)
社会科学(54798)
(51469)
基金项目(46693)
教育(45311)
(43030)
编号(42512)
自然(39887)
自然科(38875)
自然科学(38862)
自然科学基金(38166)
资助(36627)
成果(35939)
课题(29225)
重点(28949)
(28214)
(28149)
(26599)
项目编号(25275)
创新(24843)
(24748)
科研(24669)
期刊
(94488)
经济(94488)
研究(59757)
中国(44083)
(34303)
学报(31962)
(31673)
教育(28106)
科学(27668)
管理(25571)
大学(23675)
农业(22799)
学学(21610)
(20506)
金融(20506)
技术(20074)
业经(15663)
图书(14447)
财经(14313)
经济研究(13938)
(13089)
问题(12383)
(12331)
技术经济(10981)
(10505)
(10370)
论坛(10370)
理论(10365)
书馆(10298)
图书馆(10298)
共检索到316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徐彤阳  王淑怡  
【目的/意义】通过对德国开展的数字人文项目的内容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其特点以期思考其对我国的启示。【方法/过程】通过网络调查、文本分析等方法收集德国数字人文项目相关资料,将项目分为三大类并对其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将德国数字人文项目从内容上分为文化研究项目、历史研究项目以及数字人文基础设施项目三个类别。德国在数字人文项目的建设中具有项目内容广泛、重视编目工作与元数据开发;基础设施功能全面、专注服务人文学者;区域与多种类机构有机合作以及图书馆高度参与四个特点,由此得出对我国进行相关工作的启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韩豫哲  
数字人文作为跨学科研究的热点和新的学科增长点,受到了国内诸多领域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外优秀数字人文中心网站介绍项目分析,总结了数字人文项目注重实践性、合作性、现实性等特点,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基础设施、教育和学术支持等方面的服务重点以及整合资源、建立数字人文中心、选取实践项目等路径。文章旨在为国内高校图书馆实际开展数字人文服务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彤阳  贾翠淋  
文章通过梳理新加坡数字人文发展概况、项目成果及特点,得出如下启示:拓展研究广度与深度,彰显本国特色;研发创新技术,将技术嵌入项目研究中;倡导学术成果的社会服务性,推动学术成果转化等,以期为我国数字人文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兴广  万荣  
以突发事件档案开发利用为主题的日本数字人文项目建设实践对我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文章采用案例研究法,选取四个日本突发事件档案数字人文项目进行概述,从理念、主体、资源、技术四个视角展开特点分析,提出对我国档案部门开展突发事件档案数字人文项目建设的启示:深化价值认知,建构突发事件“记忆之场”;凝聚群体智慧,促进多元主体跨域协作;及时快速响应,注重档案资源深度开发;保障项目实施,倡导迭代式持续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彤阳  韩怡敏  
图书馆肩负着保护文化遗产的功能,在开展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通过文献研究与网络调查,对日本图书馆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剖析了项目的实践特征,据此总结出日本图书馆开展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的经验,提出了加大地方特色文化遗产传承力度、加强资源数据库建设、促进多方协作以及拓宽开发渠道四个方面的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图书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沈立力  张宏玲  韩春磊  刘炜  
[目的/意义]对上海图书馆举办的2020年数字人文年会会议征集的51个汉语语境下数字人文项目进行分析,总结汉语世界关于中华文化主题的数字人文项目概况,为国内数字人文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对51个数字人文项目进行分类研究,根据项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基础设施类型和项目成果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与讨论以获取有价值的特征。就“数字人文与人文学科”“技术手段与方法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模式与问题解决”四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结果/结论]51个项目的总结显示出五大特点:在历史学、文学领域蓬勃发展,机器学习与数字人文深度结合,数字资源建设至关重要,综合性数字人文平台的时代已经到来,跨学科、跨机构、跨国家的合作性项目开始显现。本文也针对当前数字人文项目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促进机构间合作及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大数据交叉思维和人文素养培养,加强区域协同发展,继续提升学科服务能力和基础资源建设的主要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斌  曲轶龙  霍竹  刘亮  
为深入了解德国专业机构情况,综合阐述德国专业机构管理现状,并结合实际情况剖析对我国专业机构改建的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玲  
双元制教育制度是德国卓有成效且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制度。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要求的不断提高,双元制教育制度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和丰富。通过介绍考察德国曼海姆双元制高等学院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办学特点和校企合作教育优势,重点探讨了德国曼海姆双元制高等学院校企合作办学的做法和经验及对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秦愚  董晓宇  
美国有限合作社与中国农民合作社有相似的制度设计思路,即合作社内部引入惠顾者之外的其他类型成员。美国有限合作社引入外部出资者成为正式成员,出资者的权利受到限制,试图既调动外部出资者的积极性,又保持惠顾成员的主体定位。现实中外部出资者不能接受权利受到限制,有限合作社的合作社性质不被认可,有限合作社实践不成功。中国农民合作社制度设计中引入服务提供者成为合作社正式成员,设想限制服务提供者的权利,实际结果是服务提供者占有控制地位,制度设计难以执行。通过两种合作社制度的分析,可以得到几点启示:第一,合作社中引入多种类型成员值得商榷。第二,制度设计已成为中国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的障碍。第三,不同类型利益相关者间的多要素合作由合作社之外的企业制度承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继  
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曾经深受德国的影响。因此 ,考察德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在入学制度、seminar制、统一毕业考试制度、导师制、博士毕业评分制等方面长期形成的独特制度以及重视学术研究的传统观念 ,对于改进我国当前的法学教育模式 ,能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炳和  
德国的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是德国经济跻身世界前列的重要原因。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专业设置、校企合作等方面独具特色,对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文兵  沈红  
德国大学排名起步较晚,1998年才发布第一个大学排名,但德国CHE大学排名却由于其独特的方法而为国际同行所称道。CHE是由德国大学校长会议发起成立的非官方机构,主要负责德国大学的排名工作,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大学的改革与发展。CHE大学排名在价值取向、指标选择、数据来源、服务对象的确定等几个方面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其做法对我国大学的排名活动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秦咏红  陈正  
德国学习工厂具有多方协同、理实一体、运营模式可持续等特点。其理念、功能和运营模式对我国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有借鉴意义,通过"三实"环境实践平台、"三业"发展课程平台和"三创"思维转化平台建设,形成系统化的多维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空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越  涂颖清  
文章简要梳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基本情况,详细介绍了"双元制"职业教育在教育经费、生源招募等七个方面的特点,并择要提出了"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四点启示,包括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